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4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七十三章超级大州人口千万的野望

    有时候极致的纯净就是极致的优势。

    凉州若有一日能全是诸夏苗裔,没有异心,繁华自然形成。先不论陇右富冠天下的胜景能否实现,凉州方圆百万里只有百万人口的情况至少是一去不复返了。

    张瑞对张范嘉奖道:“卿有独到见解,可见对凉州局势研究极深,尽忠职守,朕心甚慰。赐云纹绉纱袍一件,水玉珊瑚一座,蓝锦云绣帘帐一对,《韵集》五卷。”

    成为皇帝之后,张瑞对臣子的赏赐便多了一个选项,那就是赏赐御用器物。

    曹操迎奉天子时,汉献帝落魄凄惨,威仪尽失。曹操便将此前皇帝赏赐给自己族父曹腾的器物进贡给了刘协。

    这种赏赐算是礼轻情意重,耗费不大,但却能体现出皇帝对一位大臣的满意与欣赏。

    张范立即躬身行礼,说道:“臣拜谢陛下厚恩。”

    “免礼。凉州布政使在凉州理政清明。冀州布政使刚才发言,来讲一下冀州情况。”

    司马朗从容起身,对张瑞拱手,说道:“陛下德被四海,我冀州沐浴圣朝隆恩,故有今日繁盛。冀州九郡百邑在册户籍共计八十三万户,四百五十三万口,开垦良田九千七百六十二万三千三十亩。”

    一语落下,满堂喧哗。

    所有公卿将相都惊叹不已,冀州果然不愧为河北富庶精华之地。

    一个州的人口便几乎能抵关西两京,加上凉州。

    难怪此前司马朗对张范豪言壮语发出嗤笑。这巨大的底蕴差距,冀州即便不修运河,停止发展,凉州想要追上冀州繁华,也要为期数十上百年。

    更何况,如今国家经济中心正在逐渐向河北转移。关东首条运河便在河北开辟。河北的工业区按进程还在凉州之前。

    到时候凉州有丝绸之路,河北有大运河还有发达的工业区,双方发展速度委实难分高下。

    张瑞也被司马朗豪言所吸引,问道:“河北之富早有耳闻,比之前汉如何?”

    谈到这里,司马朗维持着谦逊姿态,说道:“人口比之前汉巅峰时尚有不及。永寿三年(157年),冀州有人口九十一万户,五百九十三万口。”

    张瑞点头,难怪汉朝的财政危机问题不是很严重。

    仅冀州一个州的人口就有六百万,甚至足以支撑曹魏这种割据政权维持三四十万的军队,豪强世族拿头反抗这三四十万的军队?

    司马朗说道:“历经汉末战乱,冀州人口削减数百万,但冀州豪族众多,隐户、部曲被彻查,黑山军归化,亦补足一部分户籍,最终使我朝冀州人口维持在四百五十三万。”

    “虽然户籍略有差距。但论经济、论田亩、论税收,我朝在河北能有效掌控资源都远超出前汉。”

    “善。至少不枉我朝比前汉晚这么多年,时代与社会都在发展。”

    “此诚赖陛下光明至德,泽被四海。”

    或许吧,张瑞笑了笑,自己对这个时代影响着实不小。

    冀州汇报完之后,益州承宣布政使温恢起身,说道:“益州人口数量不及冀州,亦不如凉州纯净。益州十二郡一百一十八邑,在前汉之时,有一百五十二万户,七百二十四万口。历经汉末,蛮夷作乱,杀伐不断,共计有五十六万户,三百零八万人。”

    其他公卿皆有所唏嘘。遭逢乱世,这种地势复杂,人口稠密的汉胡交杂地带,最容易人口锐减。

    甚至在乱世,益州就可以看作是五胡乱华在大地上的预演。

    谁也不知道在益州境内究竟有多少胡人种族,即便后世这里也是一个著名的多民族聚集地。

    蜀汉政权平定的胡虏叛乱不计其数,仅赫赫有名的无当飞军就有太多平叛纪录。

    所以永寿三年,益州人口有七百万,到了汉末三国,蜀国人口就只剩下了九十万。

    可是偏偏益州的地势不似凉州一样平坦广袤。益州境内有大量深山丛林,胡人往里面一钻,孟军也只能望而兴叹。

    温恢说道:“关于益州恢复生机,臣建议陛下无需太过忧虑。益州蛮夷不似胡虏,没有战马驰骋数千里。列阵而战,前汉亦能轻松击破蛮夷。如此方有永寿三年(157年)时,益州人口七百二十四万之盛世。”

    “只要朝廷稳固,以我朝武德之昌盛,局面会远优于前汉。臣以为益州境内蛮夷胡虏若不敢反叛,亦是一个税收来源。”

    “布政使此言何意?”民部中郎国渊关切问道。

    温恢说道:“众所周知,益州境内多群山密林。而我诸夏人口规模有限,连平原尚且开垦未到极致。山区更无力经营。”

    “只要我朝军力能够威慑胡虏,令其臣服纳税。短期内,可由我诸夏开垦肥沃田地,胡虏开发山陵深谷。”

    “在平原地带开发完善之后,逐步新增郡县,抚平蛮夷部落。”

    张瑞点了点头,说道:“我朝武德昌盛,的确使许多事情便宜无数。”

    温恢的这个建议,委实讲不算多高明。跟历朝历代也没多大区别。各朝代中最著名的就是设置土司,羁縻南方蛮夷。

    但是同样的制度,在不同的背景下的确是有不同的效果。

    在孟朝,这就是益州恢复人口最快的方式。虽说有副作用,以孟朝军力,这点副作用可以轻易克服。

    而且开发山岭深谷,在益州也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方向。巴郡境内胡人五六十万,全将他们牵出平原,郁积在狭小平原区域,土地安置也有些紧张。

    张瑞其实有些期待,这些胡人能将巴郡开发成后世那个以火锅文明的山城。

    后世山城人口三千万,如今养个三百万或许能够实现?

    至不济,平原、山陵一同发展,益州人口也有望突破一千万大关。

    那孟朝人口上限将会显著提高,配合着广袤国土与南方开发,一亿人口的大关将会比历史上来的远远更早。

    随后张瑞说道:“诸卿对本州政务都颇有精研,朕心甚慰。益州政事,朕便不再多问,都托付给卿了。”

    “诺。臣必鞠躬尽瘁。”

 第七十四章完美户籍开局

    益州之后,张瑞看向交州布政使步骘,说道:“交州情况略似于益州。土地肥沃,适宜农耕。只是境内丛林密布,统治不便。我朝统治交州亦有两年,如今情形如何?”

    步骘立即起身,说道:“交州如今下设七郡五十六邑,在册户籍三十七万八千,人口一百七十万。”

    “骤闻此人口貌似与历经数十年战乱的凉州相差无几。但在交州有个极大问题。这一百七十万人当中,除城邑中寥寥五十余万人,剩下都是交州蛮夷所申报户籍。”

    张瑞听懂了步骘所言,说道:“卿言下之意,交州人口数量并不是关键?”

    步骘恭敬的拱手,说道:“陛下明鉴。交州地处偏远,即便设立府兵,亦几乎不会北上参与战事。因而关键政务,是理清交州田亩,发展生产。”

    “伐林修路,大兴经济,为国家提供府库支撑,远比在交州清查户籍,组建军队更加合理。”

    “卿言之有理。一块马援铜柱,一句铜柱折,交趾灭的谶语,便能震慑的交趾数百年不敢妄动分毫。南方蛮夷胆小怯懦,自古多闻北部边患,而鲜闻南方边疆有警。尤其设立海军,疆防在外。交州着实无需太过关注蛮夷隐匿户籍。”

    张瑞听闻过一个说法。维度越高,武德越昌盛。相应的,经济、文明发展就会比较受限。

    而维度越靠近赤道,武德就越略等于无。像中南半岛这种亚热带气候,可以说随便丢点种子在地上,就能保证百姓饿不死。这种培育方式,也形成了占城稻耐寒、不择地而生、作物周期短这三大特点。

    有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让能够混吃等死的当地百姓顶着炎热气候起来造反,属实有些强人所难。

    所以就算在交州南部的交趾、九真、日南等郡山区内有一些南蛮部落也无所谓。

    步骘甚至内心有些怕这些人现在就归化。

    交州最大的问题是密林遍野,每一块开垦出来的良田在官府田籍上都详细记录在案,恨不得将每一份财富都花在刀刃上。

    这要是一个蛮夷部落数百户从深山老林里走出来,要在平原定居归化,让朝廷分出数万亩良田经行安置。步骘还真是蛮头疼的。

    分给他们,是对珍贵良田的浪费。不分又有违反均田制的法度。

    步骘向张瑞说道:“我圣朝征算赋、口赋等人头税,故交州各部欣然奉我朝为主,并无反意。”

    “臣在交州大兴生产,放火燃烧密林,以增加土地肥力,开垦良田。”

    张瑞点了点头,说道:“刀耕火种,是我农耕先贤之法。持之以恒,早晚能使良田遍野,阡陌相连。”

    交州是张瑞对占城稻的重点试验之地,只要用官府行政命令,加快了占城稻的推广进程。交州能够养育的人口便会自然而然增多。这些增加的人口也会进一步去伐林造田,开荒垦殖。

    对交州的功能定位,张瑞比步骘还看的更清晰。

    毕竟中原文明五千载,确实极少有哪个朝代、哪个势力将交州一带作为兵源重地。交州能给孟朝提供源源不断的税收与远超其他区域的粮食谷物,就是将其战略意义发挥到极致了。

    对此,张瑞问道:“在交州有多少亩良田?”

    “共计一千八百七十万亩。”

    “仅堪比河东一郡。”张瑞轻叹一声,的确符合这个时代北方繁华,南方空虚的特点。

    不过好在交州还有潜力,张瑞问道:“市舶司在交州选址如何?”

    “市舶司总司已经定于南海郡番禺县。各藩国贸易往来,与连通江都、会稽、东莱、辽东、孟津之间的商船主要都途经此地。其余各郡县也设有市舶司曹司,会配合海军稽查私贩,严征赋税。”

    “善。征税为重中之重,任何私贩,偷税漏税,都严惩不赦。”

    除了这几个州,张瑞特别关注了一下,剩下的各州都迅速汇报而过,张瑞没有详细过问。

    “幽州有户籍二十九万八千,人口一百六十六万九千,良田三千一百三十万亩。”

    “青州有户籍三十八万四千,人口二百零三万五千,良田四千五百八十万亩。”

    “兖州有户籍二十一万三千,人口一百一十万七千,良田二千二百七十万亩。”

    “徐州有户籍二十七万八千,人口一百四十四万五千,良田三千万一百二十八万亩。”

    “豫州有户籍三十二万六千,人口一百七十二万七千,良田三千二百二十九万亩。”

    “荆州有户籍四十七万六千,人口二百五十七万,良田四千三百五十三万亩。”

    “扬州有户籍五十三万三千,人口二百二十三万,良田四千九百七十三万亩。”

    各项数据汇总完成,民部中郎国渊喜出望外,笑着对张瑞汇报道:“禀陛下,自我圣朝建立,陛下抚临率土,共有臣民五百八十六万九千户,三千零五十三万七千。”

    数据一出,满堂公卿纷纷为之赞叹喝彩。

    因为这个数字居然超过了此前关西官员料想的最完美情况。

    因为此前已经有了部分数据,虽然不是十分确切,但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