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4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诩也没有拖延,回到家中便开始立即起草奏折。
第八十二章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贾诩的效率极高,八月初接受了张瑞馈赠的胡姬,八月中旬就提出了完整可行的通婚战略。
可能与张瑞强硬的性格有关,哪怕大棒兴国这个战略很不正经,但贾诩提出的政策方针却匡正严肃,没有任何滑稽荒唐的地方。
关于婚配,在魏晋时代其实也非常注重。
后世有句流传甚广的话:“魏晋风骨今犹在,魏武遗风永流传”。
就是因为在曹魏,连续曹操、曹丕两代都非常关注人妻,曹操好人妻,曹丕征寡妇。
当时天下战乱,人口稀少,妇女便成了重要的资源。曹丕曾下令,要求各郡征集寡妇,分派到妇女少的地区,婚配生育。各郡的太守们,为了在皇帝面前表现政绩,就想尽量多地征集本地寡妇。有些寡妇已经再婚了,他们也要把人家拆散。一时间,妇女们背井离乡,怨声载道。
杜畿在河东,也必须遵守朝廷的法令,但他只征集那些真正的寡妇,所以每年都送得很少。后来,杜畿升官到朝廷,赵俨继任河东太守,送的寡妇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魏文帝曹丕责问杜畿:“前君所送何少,今何多也?”
杜畿正颜厉色回答道:“臣前所录皆亡者妻,今俨送生人妇也。”
曹丕及左右大臣,皆顾而失色。
这种不正经的政令完全没有出现在贾诩的方案当中,贾诩提议的主要方针是发中原强宗子弟,兼用文武。
“缘边诸镇,控摄长远。昔年并置,地广人稀。”
“宜征发中原强宗子弟,或国之肺腑,寄以爪牙。充实边鄙,戍守藩卫。”
“国家以官婚赐之,使显殊荣。以财帛赏之,使充盈仓廪。”
“入仕次叙,有所恩厚。”
“如此可文武兼用,静境宁边。”
奏折的内容简短精炼,但每一句都切中要害,言之有物。
张瑞想让胡、汉通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通婚的主体中,男性都是中原贫困百姓。
一家中兄弟数人,排行大的先结婚就榨干了一个家庭的积蓄。父母就没有余钱再给后面的儿子营造新房,置办彩礼。
这些人就只能在村子里到处游荡,爬墙扒灰。没有个居家过日子的模样。
有恒产者有恒心,不仅仅指土地,还指家业、妻小。这些人没有家眷,就导致没有勤勤恳恳耕种劳作的动力。每天能混一日是一日。
通婚主体的另一部分,胡族女子,听名字就知道他们都处于缘边一带。情理之中,就不存在那种身处诸夏腹地的胡虏部落。
尤其孟朝武德昌盛,耗时多年已经逐一将境内的夷狄都肃清出塞外,这局面完全不同于魏晋同期:“关中之民,百余万口,率其多少,戎狄居半。”
针对这两个情况,贾诩便提出意见,征发中原强宗子弟,前往缘边诸郡。入仕次叙,有所恩厚。
即给予他们出仕方面的特殊照顾,一如六郡良家子。
会给这些家中庶子、强宗子弟一定的军籍数量,在缘边增设数万府兵的名额。
孟朝在内地的军民比例已经高达十四户出一兵,往后这比例还会继续降低。但若这些人愿意前往缘边诸镇,那么他们中间的军民比例可以升到七户出一兵。许多本来无缘从军的百姓,就多了一份获取军籍的概率。
此外这些人为国戍边,若参与科举,成绩也会提升一级。本来综合评定为甲下,因为身份就会提高到甲中。
仅这两点,就会有大量身强力壮、心怀抱负的热血青壮,主动要求前往缘边诸郡。
贾诩务实的地方也就在这里有所体现。
虽然是国家吸引这些人前往边塞戍边,但也不要指望国家给所有人发老婆。
缘边那么多胡人部落,不论是娶、是买,哪怕是去把胡姬敲晕了扛回家,怎么不是解决的方法?
能抢到胡姬回来,国家会给安家费用,给官婚赏赐。一如当初关中百姓娶羌人女子者,赐钱一万。
抢不到,这真的不能怪国家政策不给力了。国家给了其最轻松的环境,最容易成功的条件,只要努力就能享受到超级帝国带给子民的各项专属福利。获得美满而又宁静轻松的生活。
但这些人依旧选择躺平,国家也没法一味的去求着供养这些大爷。
最后,贾诩对自己的政策总结评价:“华族蒙荣,怀德安土。”
让官府引导缘边诸郡的风气导向,让胡姬以嫁给诸夏贵胄为荣,以学习礼教,安居乐业为荣。
若这是这项政策能够推进成功,不用二十年,缘边各地就会有大量胡人女子为诸夏青壮生下大量子嗣。
边境沿线人口迅速充实,胡风尽去,诸夏之风俨然,家国安稳,边患消散,胡虏部落一年比一年衰弱。
贾诩取名比较文艺,不像张瑞那么直白,这一战略被其命名为“义武奋扬”。
取自“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用以震慑胡人,试看谁敢与我诸夏子民相争?
“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张瑞看完这一句,心情激动的拍案而起。
这就是煌煌天朝的张扬自信,这就是孟朝君臣的强势威严。
于是张瑞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批复同意,由贾诩统筹各部,负责这一政策推行。
为了保证战略的顺利推进,民部首年便给了三十亿钱的预算。
如果按照当初娶一个羌人女子,赐钱一万而算,这足够娶三十万胡人女子。
不过显然如今情况与当初不同,这些百姓迁到缘边地区,首先要解决的是住房问题。
这三十亿钱,其中泰半都进了商人的口袋。
朝廷招标了一份住房项目,朝廷出钱,出标准。商人出物资,出人力。
不管商人用什么手段,朝廷只最后在指定区域验收住房的数量与质量。
不过政策讨论中虽然一直以缘边诸郡为主体,但首年度的移民郡国却不在北方边郡。
而是在江南水乡,也就是江东六郡。
针对的对象显而易见,就是深山里那些山越人。
百姓进山里扛媳妇回家,总比去茫茫大草原上要靠谱。
第八十三章补充劳力从高句丽开始
八月帝国的南方还在红红火火的开发江南。
万里外的北荒却已经是一片肃杀,到处是持弓列队,巡逻保甲的民兵队伍。
春战秋守,是所有农耕王朝都要面临的军事压力。
春耕时,孟朝大举出兵,使高句丽全国的耕种都被荒废。
到了秋收时节,高句丽只能进攻北荒,意图劫掠一批粮草,使整个国家熬过这个艰难的冬季。
而恰好在诸葛亮的主持下,今岁北荒大豆大获丰收。
北荒是种豆的,这一点从夫余人开始就是如此。
在这寒冷的冰河时期,没人能在冬季刨开土地,种下冬麦。百姓们都是在天气温暖时种下大豆。
等占城稻选种成功,北荒的农作物便能增加一种。这也符合黑土地的特点,出产大米与大豆。
所以这片冻土上仅存的大豆,就成了关乎双方兴盛衰亡的决定性战略物资。
诸葛亮若是防守成功,那么高句丽的衰亡就已经肉眼可见。没有了粮食的高句丽百姓,这一冬会冻死、饿死无数。
而倘若诸葛亮防守失败,那戊辽校尉部,明年的扩张势必受到影响。同时,高句丽又得以续命,将会成为北荒身上一个巨大的创伤,让北荒源源不断流血。
面对这种局势,倾力投资北荒开垦的大豪商田蒙急得在屋内坐立不安,最终没能忍住,对诸葛亮说道:“我的大校尉!您就别自己跟自己下棋了?我急得汗都流出来了,您怎么还跟个没事人一样,能静下心来下棋?”
诸葛亮头也不抬,继续盯着黑白棋盘,淡定落下一子,说道:“热是因为汝穿的太多。这才八月,汝便穿上了貂绒皮衣。”
智力到了诸葛亮这种地步,跟别人下棋已经没有多少乐趣了。
刚开始,田蒙因为在北荒无聊,还主动找诸葛亮对弈过。可是几局下来,就令田蒙清晰的看到了双方之间的鸿沟。再不肯自取其辱。
“什么貂绒皮衣!能否关注一下重点?汝不是说高句丽今秋必然前来劫掠吗?若是守不住,耽误了北荒开垦,吾族每年损失财富数以亿计!”
田蒙的焦躁不安,完全没能影响诸葛亮的淡然落子。
对诸葛亮这种盖世天骄而言,这实在是最轻松不过的军事部署。
毕竟他是能够带着寥寥几万人,以随时可能粮道断绝的状态,主动攻入强敌无数、大军环绕的敌国境内的武庙十哲。
如今无需主动进攻,只要以逸待劳,据险守要,伺机大败敌军。
诸葛亮甚至觉得,这场战争有些虚幻。完全不及兵家学院兵棋推演时变化诡谲,奇谋百出。高句丽的一举一动,都在己方的算计当中。
为此诸葛亮认真的从头到尾推演过三回,都得出了一模一样的结果,那就是自己可以安坐退敌。
不过田蒙怎么说都是开垦北荒的重要功臣,田氏在东莱设置的门类无比齐全的工业园区,源源不断为北荒提供了大量急需物资。也不适合太过怠慢他。
诸葛亮便说道:“某知晓田氏在北荒倾注了大量财富,放心吧,今岁秋防万无一失。且今岁便能让汝获取丰厚收益。”
“说起这个。某还未曾问汝,汝令我族船只停止一切贸易来往,停靠在辽东作甚?还令船上囤积大量绳索、衣物、药草。有何用处?这船队每停泊一天,损失的利润,消耗的成本相加,都数以千万计。”
诸葛亮平静落下一子,对田蒙的絮叨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相处这么久,诸葛亮早对田蒙的为人掌握通透。他在长安人嫌狗厌,不是没有原因的。
哪怕一件事,他都已经要去做了,做的时候也会说些没用的,唠唠叨叨。最终,出力不讨好。
也就诸葛亮心胸开阔,不与他一般计较,平静的解释道:“今岁与朝廷恢复联系。朝廷传下政令,鼓励四方向中原输送劳力。”
“这个某知晓。中原似乎极缺人力,尤其渭南工业区,大规模兴建工坊,是青壮劳力便来者不拒。”
“没错,据闻仅渭南工业区一季所产钢铁规模,便能抵汉室全年冶铁总量。”
田蒙摆了摆手,说道:“这两者便不是同一情况,没有什么可比性。汉室盐铁官营,铁官得过且过,完全不曾大炼钢铁。但渭南工业区商人,恨不得工人不眠不休,日夜生产。”
说到这里,田蒙眼神一亮,毕竟他不是个愚笨的人,否则生意做不到这种规模。
“校尉的言下之意是,从辽东向中原输送青壮劳力?”
诸葛亮终于落下最后一子,随着这一子落下,黑棋的胜势彻底锁定。
然后诸葛亮目光离开棋盘,望向窗外远方,平静的说道:“该出结果了。”
“结果?什么结果?”
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田蒙的问话,一名参军激动不已的走进房内,对诸葛亮禀报道:“校尉,禁军传来捷报。禁军四千主力,会同保甲弓手八千人,于纥升骨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