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4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百一十一章太子张佑安的风骚宣言

    郭嘉是文官,不理解张瑞与赵云在军中的威望,有这种反应不足为奇。

    但张瑞、赵云却完全没有一丝紧张与担忧。相比于担忧政变,张瑞更担忧是不是征贵霜大军传回了败绩?

    赵云抬臂压住郭嘉手中信号,问道:“奉孝在紧张什么?是信不过某这位锦衣卫都指挥使?还是觉得这天下有人敢对陛下动刀兵?”

    还有句话赵云没有明言,长安谁会发起政变?是年仅十岁的太子?还是与天子举案齐眉的皇后?亦或是忠烈慷慨的审配?统领全军的高顺?

    这些人,无论哪位都是天子腹心,绝对不是郭嘉小小的一个文臣可以质疑的。

    张瑞扫视了一眼郭嘉,说道:“把信号收起来,疑神疑鬼的。子龙过去把带队的锦衣卫传唤过来,问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赵云策马上前,驻足在锦衣卫士卒旁边,喝令道:“带队屯长出列。”

    正在检查百姓的锦衣卫纷纷抬头,待看清赵云的容貌,瞬间全军肃立,所有人重重以拳捶胸。片刻之后一名军官跑步来到赵云面前,恭敬行礼,说道:“下官拜见都指挥使。”

    事实证明,赵云所言不是无的放矢。这位锦衣卫都指挥使已经执掌天子亲军近十年,容貌威信都已经深深的烙印进每个士卒心中,敬畏爱戴是每个士卒对赵云相同的态度。

    在其执掌下,没有任何人能够策反锦衣卫。甚至哪怕士卒被蒙骗,发生叛变,只要其一露脸,所有士卒就会本能的行礼敬拜,拨乱反正,将带队叛乱的军官擒拿。

    而这一切,刚才那一幕都已经证实。所有锦衣卫见到赵云,都第一时间捶胸行礼。假如这名屯长真的心存叛意,那从赵云露脸那一刻,其军权就被收回,叛乱已经宣告失败。

    不过显然政变叛乱之类都没有发生,这名锦衣卫屯长行礼过后,立即解释道:“禀都指挥使,吾等奉皇后、首辅之令,有要事禀报陛下。”

    “跟我来。”

    带着锦衣卫屯长走到张瑞身前,赵云禀报道:“陛下,是皇后与首辅要要事上奏。”

    “什么事要兴师动众的来寻朕?”张瑞望向恭敬行礼的锦衣卫屯长,好奇的问道。

    自己的出行,内阁、六部九卿与五军都督府都是知晓的,而且正值年末,应该没什么大事才是。

    屯长立即回道:“禀陛下,太子已下令五军都督府,调动左右武卫及凉州禁军,合计五万余人,誓师出征西域。皇后担忧太子年幼,无法决断此等大事,令吾等问询陛下意见。”

    “出兵缘由为何?”张瑞颇为惊讶,太子张佑安的性格一直是比较宽厚随和,不是那种好大喜功,酷爱刀兵的人。怎么会刚监国,就大起三军?

    这比大军远征,传来败绩还要令人震惊。

    屯长立即回道:“西域呼罗珊境内,拜火教教徒与我朝商队发生冲突,杀我子民。安西都护府遣使训斥,责令其国屠灭拜火教,使者却不明不白死于呼罗珊境内。”

    “奏折传回长安,太子下令禁军出兵呼罗珊,取其国王头颅,头悬北阙。”

    “还有……”

    “讲!”见屯长吞吞吐吐,张瑞不耐烦的催促道。

    屯长身体一颤,立即和盘托出,说道:“太子下令,凡圣朝所属,西域各国即刻屠灭所有拜火教教众。诏令天下,就算是明神上帝也救不了拜火教。并令传示各国,此言乃是圣朝太子张佑安所言!”

    赵云不禁仰天大笑,十分欣慰。张瑞也吸了口凉气,只感觉无言以对。这小家伙,都是在哪学的这些风骚套路。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诸夏的各种骚操作,实在是张瑞这个后世人想象不出来的。

    “就算是上帝都救不了你们!这话,我张佑安说的!”

    南边有“铜柱折,交趾灭”,西边又出现个“获罪于天,上帝难救”。

    张瑞没好气的挥了挥手,对这名锦衣卫屯长说道:“退下吧。告诉审首辅,此事朕知道了。既然太子监国,就按太子意愿施行。”

    有这种大事发生也好,至少等结果出来,张瑞还有机会教育太子,让他知道,他必须为自己下达的每个政令承担后果。

    赵云担忧的问道:“陛下,如此会不会太娇惯太子?”

    虽然太子是自己的亲外甥,太子权力越大,顺利登基,自己就越受益。但赵云还是正直忠谏,不愿拿整个国家社稷作儿戏。

    张瑞摆了摆手,说道:“这天下早晚要交到太子手中。趁朕还安在,让太子早点了解为君之重,也算是一件好事。更何况,只要太子不亲提十六卫禁军,挥师百万远征,我朝绝无板荡之危。”

    就怕张佑安像朱祁镇或者杨广一样,又菜又爱玩,微操指挥前线。一战把国家绝对主力,天下精华全部葬送殆尽。

    听完张瑞之言,赵云也稍稍放心,的确是如此,通过这次远征,至少让太子牢记,自己是怎么取得辉煌大胜的。将来用兵,也会因循这一模式。避免他上万里遥控一支部队的作战方案。

    而只要皇帝不插手指挥,以孟朝大军之善战,将士之武德充沛,告捷凯旋不难。

    解决长安急奏之后,张瑞完全没有返回的意愿,继续带着赵云、郭嘉越过函谷关,向东观赏帝国的风土人情。

    三人抵达洛阳时,正逢辞旧迎新的除夕夜。

    与十几年前的太原相比,洛阳要繁华热闹的多。

    尤其夜幕降临后,天空绚烂的烟花五光十色,火树银花,美不胜收。

    作为帝国陪都,洛阳展现出了别样的平宁与繁盛。

    装饰全城的灯笼将这座陪都变成了不夜城,相比于长安的庄重肃穆,洛阳更具有一份活力与朝气。

    除夕夜,洛阳取消了宵禁,一队队孩童提着灯笼在街头巷尾洒下银铃般的笑声。

    而在万家灯火中,一位位勤劳的妇人,带着幸福的笑容,烹饪出了一盘盘美***心摆放在桌案上。

 第一百一十二章少女肩头的草长莺飞

    天亮以后,正月初一,张瑞与郭嘉、赵云走上街头。

    白天里,洛阳的繁华尽显在三人眼前,鼎盛人烟、重楼玉宇都远非郑县可比。

    热闹的长街上人群川流不息,打扮靓丽的金童玉女漫步街头。

    三人正环顾风景,一名少女忽然跌跌撞撞的闯到了三人身前。

    赵云立即向前半步,按剑拦在了张瑞身前。

    张瑞抱怨道:“子龙也未免太小觑我了。怎么说我也练剑练气十余年,能跟禁军士卒斗个不分上下,伯仲之间。何至于一名少女也要挡在我面前。”

    赵云背对着张瑞,强忍住笑意。天下都说陛下神武天资,但那更多还是指军事韬略,真到了武艺方面,只有近臣们才知道陛下究竟有多身体僵硬,四肢不调。

    偏偏陛下毫无察觉,经常在宫内与禁军士卒对练。要知道无论锦衣卫还是左千牛卫禁军都是从府兵中精选上来的悍勇之士。一个个身高八尺,孔武有力,自幼苦练武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这些人以一当百都不是不可能,以一当十更完全不在话下。若真与陛下生死相搏,一刀就能将陛下长剑劈飞,下一刀……

    这些禁军们陪陛下练剑,都收了九成的武艺,费劲心思才让陛下有了伯仲之间的感觉。

    这些话,赵云哪敢直说,否则陛下恐怕要一个人生闷气许久。

    所以赵云迅速审视了一眼面前的少女,对方身穿一件青蓝色齐胸襦裙,倩影窈窕,秀丽的容颜上带着两抹羞红,双手紧张的握在一起。不具有任何威胁性。

    然后赵云收剑退后一步,对张瑞笑着说道:“应激反应,公子莫怪。”

    张瑞看了一眼周围,旁边几名同样年轻的少女凑在一起,脸上布满了笑意,关切的看向这里,显然是眼前这名少女的同伴。

    好像是遇到了一些令人愉悦的事情?

    但张瑞还没开口,对面的少女先紧张的抬手,对赵云说道:“公子,且慢,予……可否……”

    说到一半,少女的脸就已经羞红的娇艳欲滴,低头将一枚锦囊放到赵云手中,就捂着脸逃回了自己的同伴中间。

    只留下一句:“嘤,这个给公子。”

    在同伴的打趣声、嬉笑声中,少女羞涩的望了一眼赵云,随后与一群靓丽少女衣袂飘飘的离去。

    张瑞啧啧一声,笑着对赵云说道:“没想到子龙宝刀未老,魅力不减当年啊,我还以为是来找我的。”

    赵云挂剑回身后,莞尔一笑,说道:“不料戎马一生,年近中年,还能遇到这种风花雪月。”

    郭嘉笑着起哄,说道:“快打开看看,哪家姑娘如此有眼光。一眼就在人群中挑中了堂堂正三品高官,我朝顶级列侯。”

    赵云挥手将郭嘉伸来的手掌拍到一旁,说道:“某都三十多了,怎能去祸害人家豆蔻少女。”

    銆愭帹鑽愪笅锛屽挭鍜槄璇昏拷涔︾湡鐨勫ソ鐢紝杩欓噷涓嬭浇  。iiread。  澶y鍘诲揩鍙互璇曡瘯鍚c傘?/p》

    张瑞笑着说道:“这就是子龙的不对了。俗话说,男人三十一枝花,况且以子龙这风华面貌,气血精神,谁能看出子龙三十多?人家少女说不定还以为子龙刚刚加冠。”

    刚加冠的话,当然是笑谈。但很显然赵云身躯挺拔,气度不凡,更兼之温润雍容,一看就是人中龙凤。

    这完美符合孟朝时下的审美。即阳刚而又大度者,这种人骁勇善战又能团结同僚,能迅速在军营中立功升迁。

    赵云笑着说道:“少女肩头都是草长莺飞,吾等一群粗鲁军人,肩头却无数次杀敌浴血,哪能耽误人家啊?”

    张瑞重重的拍了拍赵云肩膀,说道:“就这宽阔臂膀,担负的起家国天下,却担负不起一名少女的笑意?这婚事,朕做主了。哈哈。”

    至于会不会耽误小姑娘,张瑞十分安心。赵云是出了名的长寿,如今才三十多岁,剩下能陪伴小姑娘的岁月,恐怕不比一个普通人短。再万一少女嫁给了一个普通人,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多岁,或者如卫仲道,说不定未满二十就要守寡。

    至于张瑞生不生气,那也未免太小觑堂堂一位开国皇帝的心胸了。

    这天下,什么样的美女,张瑞没有见过。还至于跟自己的亲朋好友争风吃醋?

    恰恰相反,张瑞此刻心情畅快愉悦,这繁华盛世,这锦绣年代,百姓只谈风花雪月,不想烽火兵戈,这才是自己期望见到的风景。

    被张瑞、郭嘉胁迫,赵云无奈只能打开手中锦囊,一股淡淡的花香味飘扬,然后赵云从锦囊里取出了少女留下的信物,是一柄木梳。木梳上刻着娟秀的字迹“亲善坊贾平里樊氏三女,柔”。

    “哈哈,少女名柔,行事却颇为英气直接。”郭嘉说道:“是个良媒,哪像子龙想这般多?”

    张瑞也开心大笑,说道:“回到长安,朕就下诏赐婚,绝不令少女受相思之苦。”

    赵云无奈的扶额,说道:“陛下,我们还是去看看洛阳风物吧。”

    “哈哈,可。奉孝,洛阳有什么风物值得一观?”

    说到正事,郭嘉收拢了打趣笑意,回道:“洛阳漕运发达,尤其运河开凿之后,河、淮、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