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4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汹汹民意下,许多官员羞愤辞官。阿尔达班四世也惶惶无主,不知所措。
但绝不能说这种丧心病狂的迎合没有意义。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签订盟约的一个月后,诸葛亮率大军携带黄金近三十万斤,白银近四十万斤,以及三万工匠,十七万阿拉伯战马返回中原。
大军还未走出安息境内,安息便发生了叛乱。
萨珊帝国的开国之君阿尔达希尔,此时在安息南方沿海的法尔斯省已经担任高官。其背景可是比张瑞起兵时强太多。其祖父萨珊是阿纳希特神庙的祭司,父亲帕帕克是伊斯塔赫尔城统治者。
在这种背景下,阿尔达希尔很容易便得到了法尔斯省地方世俗与宗教权贵的支持,宣布法尔斯地区独立,并起兵讨伐丧心病狂迎合东方的昏君阿尔达班四世。
阿尔达希尔这位开创了一个数百年帝国的英雄,本应该与张瑞一样,俯视四海,权掌八荒。
但历史却在其起兵的那一刻,发生了重大偏转。
在收到安息求援后,诸葛亮率领的孟军立即停止折返,并在原地设置了行营指挥司,接手了贵霜的军事指挥权,同时从四面八方征调属国军队进入安息参与平叛。
来自康居、来自贵霜、来自花剌子模、来自呼罗珊、甚至来自西部亚美尼亚的军队,全部汇聚到行营指挥司麾下。
这些军队无一例外站在了安息一侧,在诸葛亮的指挥下,对阿尔达希尔的萨珊军队进行了联合绞杀。
包括安息军队在内,联军规模多达二十四万,是叛军的五倍之多。
哪怕阿尔达希尔再能征善战,也无法抹平这巨大的军力差距。更何况,诸葛亮一向作战风格是攻必胜,守必固。
在正面战场,萨珊军队被联军强大的兵锋碾碎,一战阵亡上万人,俘虏八千余。
阿尔达希尔想要后撤,返回根据地重整旗鼓,却在半路才得知,孟军副将,号称孟朝帝国双壁之一的羊承已经率两万骑兵,神兵天降,早已袭取了法尔斯省。
这种骑兵长途奔袭,出其不意的打法,实在是令所有叛军都不适应。
怎么前方还在交战,后方就已经失守了?
可还没等阿尔达希尔适应这种来自东方的战术,孟军铁骑却再一次发动突袭,丢下联军主力,轻装奔袭上百里,直接将猝不及防的叛军彻底打崩。
事实上,指挥作战的羊承也很懵,对手的迟钝,简直不可思议。
他们似乎自始至终也没想过,铁骑会甩开主力,突袭他们营地。
可这一切,在孟军看来是那么理所当然。
大军主力就在身后,铁骑当然敢于轻装奔袭。若能够出其不意,自然能大败敌军,一击决定战局胜负。
即便战事不顺,大不了从容撤回,主力就在身后,完全不会遭遇重创。
这比李靖丢下主力,亲率三千铁骑突袭突厥,不知道要轻松几百倍。
可是所谓的叛军,就完全没想过铁骑会甩开主力,长途奔袭。他们以为联军主力还在百里之外,自己十分安全,所以毫无防范。难怪大唐的手下败将突厥,在中亚却是称王称霸的存在。
被孟朝铁骑突袭,叛军的结果自然是全军崩溃,叛军领袖阿尔达希尔甚至被铁骑在战场上生擒。
历史上萨珊帝国的末代皇子,俾路斯跑到长安向大唐求援,被大唐被封为波斯都护府都督,隶属于安西大都护府。
但如今,所谓的波斯都护府恐怕是无法设立了。威名赫赫的萨珊帝国还未创立,其开国君王便被孟军处死。死的不值一提,诸葛亮甚至没上报长安。因为在孟军看来,平定阿尔达希尔的叛乱,只是征服安息过程中普通的一次战事。
第一百一十七章征服者的文化传播
随着安息帝国的称臣纳贡,以及萨珊王朝的夭折,给中亚一带形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这份影响,首先体现在国家存亡方面。
作为古典时代的四大帝国,汉朝、安息都应该在公元220年前后灭亡,贵霜虽然没有灭亡,但也在这个时间随着萨珊崛起,而分裂成了一系列小国,名存实亡。
硕果仅存的罗马,也在几十年后,公元284年发生了政变。罗马禁卫军杀死皇帝,近卫军长官戴克里先取得政权,改元首制为多米那特制(即君主制),正式采用东方君主的统治形式和礼仪。
此时的罗马无论是组织形式,还是皇室血统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比中原的魏国取代汉室,变化要大得多。
这个世纪本应该是古典时代灭亡的世纪,但随着孟朝的建立,朝贡体系的形成,一条条脉络以孟朝为中心,将已知文明牢牢捆绑在了一起。
无论安息还是贵霜,其统治都牢不可破。所谓的叛军,完全无法捅破孟朝君臣编织的这道苍穹铁幕。
当然,这对普通百姓而言,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每当世界有超级帝国存在时,大规模的激烈交战都得以有效控制。各国同为孟朝藩臣,出现争议无法,也不敢直接诉诸武力。为了解决争端,各藩国都要派使臣前往长安申诉,请求圣天子调节决断。
时长安城内,八荒争奏,万国咸通。往来出使的使节,不绝于路。
至孟朝建康十六年(211年),西域实现已经十年未闻刀戈的伟大成就。
为了应对帝国庞大的版图,孟朝前后在西域设置河中都护府、波斯都护府,隶属于安西大都护府。
河西与波斯都护府更类似于中原的承宣布政使,只负责当地政务调节,并不具备军事权。
而为了削减安西都护府的军权,朝廷又在安西北方设置北庭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执掌西域北方的游牧部落,安西都护府执掌西域各城邦、藩臣。
行政架构建设成功之后,自然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各地的文化。
拜火教,在波斯语中其真正的名字是琐罗亚斯德教,本应该成为萨珊王朝的国教。
但随着张佑安的一道命令,这个遍布中亚地区的宗教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尤其安息称臣纳贡之后,拜火教失去了最重要的大本营,在几乎所有传播的国家内都被喊打喊杀。
在诸葛亮接手了对拜火教的绞杀事宜后,其一改之前官府主动下去搜查、迫害扰民的形势。
而是诱导各国百姓,主动检举拜火教教徒。只要核查成功,检举者就能获得这名拜火教教徒的全部财产。
同时确立法度,凡是知情不报者,或者曾经帮助隐匿拜火教教徒的百姓,一经发现,立即全家处死。
在这种刚柔并济的打击下,拜火教很快就面临到两个非常棘手,且近乎无解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的难解程度难分上下,都使拜火教的发展近乎停滞。
其一是,面对主动来归附的信徒,拜火教成员不敢接纳。毕竟在这种危险、高压环境下,一个陌生人热情且积极的找到了拜火教核心成员,要求加入教会,怎么看都显得十分惊悚、诡异。
尤其几处一直隐藏很好的据点,在接收了陌生教徒后,忽然间就被官府连根拔起,所有成员一个不落的落网被处死。
拜火教高层就更加警惕接纳新的教徒了,谁也不清楚那些宣称主动归附的教徒中究竟有多少是居心叵测的野心分子。更或者说,每一个人都是官府的密探与卧底。
因为西域一带无战事,很多英才都进了官府侦察、办案机构,而只要抓到拜火教教徒,其升迁甚至能够得到河中都护府、波斯都护府的嘉奖。很多当地人杰都将此作为进阶之路。
更有很多黑暗势力首领,就指着抓拜火教成员洗白自己,给自己弄一道孟朝都护府的嘉奖文书作保命符,防止自己被本国官府随便处死。
在拒绝了信徒的主动归附之后,另一方面拜火教又不敢主动去宣扬教义。这比黑暗中打着灯笼还要显眼。只要暴露了自己拜火教教徒的身份,每个接触的百姓都有可能去官府告发。
在这种情况下,拜火教再也无法像以前一样,在百姓中间如鱼得水,煽风点火。
其发展迅速陷入停滞,并随着一个个据点被官府捣毁,整体实力不断下滑。
最终近乎在西域销声匿迹,偶尔有传闻说在哪个国家、哪个省份出现了拜火教。百姓也只是当作一个怪诞、恐怖传闻来听。
在官府的大力打压下,百姓早已对拜火教形成了刻板印象,这是一个邪恶宗教,内部全是被官府通缉的罪大恶极之徒,逮捕即处死。
至于拜火教的宗义是什么,为什么会落入这种人人喊打喊杀的结局,近十年过去,百姓早已不记得。
尤其在这个平均寿命不到三十岁的年代,当年经历过拜火教的成年人,已经死去一大批,剩下的也不敢为拜火教美言。年轻人早已对这个宗教失去了最基本的了解。
在拜火教逐渐消亡之后,来自东方的礼仪文化迅速流行于这片区域。
有服装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
中原的文明与民族习俗,随着军事征服,得以迅速普及。征服者的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当地的风俗习惯。
比如为了迎合统治者,所有国家、民族都出台立法,杜绝父死子娶后母一类的陋俗,禁止以活人殉葬。
同时当地的统治阶层,纷纷学习东方的三书六礼等习俗,过上了春节与清明。
最显著的一点,这些中亚国家,胡发异瞳的外国人,也学着中原士大夫设立了宗庙、祠堂,在家中摆上了祖宗牌位,日日上香祭祀。
除了习俗方面,几乎所有国家都派出了使节,前往长安学习中原先进文明。
历史上大唐强盛时,各国纷纷派遣遣唐使,几乎原封不动的照搬唐朝制度,在孟朝亦是如此。
无数西域国家,放弃了一切的组织架构,直接套用孟朝的六部九卿制。
第一百一十八章国失重臣
照抄内阁、六部九卿、科举、武举,府兵制度、禁军制度等典章制度是否能够提升文明程度?
答案非常明显,当然可以。
历史上东瀛就是这样迅速提升了自己的文明水平。
而后世的议会制、总统制等各种制度发明成功之后,一系列的国家都纷纷跟进,最终这些改革成功的国家都有了新的名字——帝国主义列强。
而与孟朝同列的这些国家,哪个能够照抄成功孟朝的制度,很快就能成为一方强国。
文明具有扩散性,这是人类社会的规则,对此张瑞也没什么办法。
不过好在,孟朝已经在这一轮的竞赛中,占据了绝对领先优势。
而且文明程度的提升,社会财富的增多,也有利于培育孟朝的工商业发展。算是有利有弊。
平静的岁月,直到建康十六年(211年)冬激起起了波澜,孟朝经历了建国以来最大的悲痛。
帝国的铁血首辅,执掌朝政二十二年的元老重臣,太子少傅,孟朝三位万户侯之一的审配,病入膏肓,药石难治。
张瑞亲自携太子张佑安去送其最后一程。
审配躺在床上已经奄奄一息,听闻皇帝到来,双眼却艰难的睁开了一道缝隙,里面有泪光,有希冀,也有不舍。这么多的感情在一位垂垂将死的老人身上出现,显然已经是回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