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是一个“聪明”问题,要那么多粮草有何用?
或许在黑山军看来,粮食没有了便去劫掠即可。存粮?那不是多此一举吗!
张瑞终于亲眼目睹了曹操所说那句话非虚,原来史书从不曾夸大。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余,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
第九十三章驻防高都
张瑞在一瞬间,有种历史就发生在自己眼前的感觉。
偏了偏头,以好奇的目光盯着杨凤问道:“若如此。世叔想要何物?但言无妨。”
杨凤再不脸覆寒霜,此刻笑容满面,乐呵呵的说道:“老夫就一俗人,生平只羡慕富家翁。”
张瑞点头。自己穿越以前最大的梦想也是当个土豪,身价亿万。
这可能就是普通人最普遍的追求吧。
于是张瑞说道:“若如此,小侄每年与世叔钱五百万如何?”
五百万钱,足够在汉室那里买一个三公九卿之位。
等乱世来临时,连五百石粮食都买不到!
却见杨凤欣喜的点头,说道:“若是钱币不够,金银财宝亦可。世叔吾这面皆无不可。”
张瑞笑容满面,伸出手掌,说道:“一切如世叔所言。请击掌为誓。”
杨凤立即兴高采烈的伸手,却半途又有所犹豫,将手按住。
望着张瑞,笑容满面的说道:“今日见贤侄大军,方知何为精锐之师。老夫麾下大军实在寒酸,请贤侄再赠与一批甲胄兵刃。”
看着对方一脸假惺惺的笑容,张瑞感觉恶心不已。这种恬不知耻,不知进退的货色,简直耻与之为伍。
乱世可真是这种无赖的天堂。老实人都不长命,这种无耻之徒却偏偏能盘踞一方。
张瑞叹了口气,感慨这不公的世道。
便收拢了脸上笑意,眼神平静如水的望着杨凤,问道:“世叔是觉得某麾下精兵万余人只是用来观赏?”
“这……这……贤侄,说笑了。请……请击掌为誓!”杨凤大惊失色。
被张瑞平淡的眼神注视着,越发觉得心里不安。
本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可别因为自己的贪心,闹得双方反目成仇。
不但每年没了数百万钱,双方还要短兵相接,生死相对。
只看对方那威严雄壮的大军,杨凤就胆怯三分。实在是没有获胜的信心。
张瑞这才面露笑意,跟杨凤击掌为誓,说道:“那就请世叔严厉约束部下,日后莫要进三县劫掠。否则莫怪某麾下铁骑,将其逐一吊死于路边。”
杨凤点头,说道:“理应如此,理应如此。一切如太原边境故事。”
所谓如太原故事。
指的便是当初黑山军一支队伍到太原劫掠。被太原铁骑追击上百里,尽屠于上党境内,又携带其尸首返回太原,吊死在两郡边境线上。
为此,双方大军在边境对垒十数日,几近开战。
直到张辽率部抵达前线,刚一露面,就吓得对垒中的黑山军胆寒,主动退缩。
双方才避免大战一场。
不过自此,黑山军再也不敢跨越边境一步。
待杨凤率部离去,张瑞立即对王昶、荀兴安排道:“即刻救济难民。不要吝惜粮食。马上就将有一批粮食入仓。同时清点户籍,平均授田。组织百姓抢耕补种。视三县如太原郡县。”
王昶、荀兴相视一笑。
知道主公这是不打算将三县还回去了。
三县之地足以养近两万户人家。只要招徕到足够多的流民。
一夫携五口而治田百亩。则是两百万亩良田。税率大概略超十税一,则可得二十余万石粮食。
奈何黑山军只知劫掠,不事生产。郡县对其而言只是劫掠之地,毫无其他用处。
不然怎会被区区五百万钱而迷惑了双眼?
以黑山军的角度而言,三县区区几千户人家,就算劫掠到极致一年亦得不到几十万钱。如今太原愿出五百万钱来换,那何乐而不为?
反正是借给对方,等对方建设好了,再收回来劫掠一笔,不是更赚?
这就是杨凤一厢情愿了,自古借钱容易,要债难。
想想孙权为收回荆州消耗了多少精力。
而一旦双方反目,上党就会陷于被太原大军从北、西两面夹击的险境。
随后张瑞将大军布置于河东郡境。
沿介休、陭氏、阳阿、高都自北向南扎营。
各自派斥候勘察河东地形、军情。
而张瑞本人则亲率卫队驻扎于高都县境内。
高都毗邻河内。
王屋山自西向东绵延,与南北向的太行山一同构成了此地崇山峻岭的风貌。
这导致河内郡、上党郡境内山贼丛生。
曹魏名将韩浩就出生于河内。
史书记载,因河内乡县周围多山,所以贼寇特别多,韩浩便聚起群众保卫乡县。后河内太守王匡招其为从事。
天下大乱后,张燕也倚靠这种地形经常劫掠上党、河内、常山、魏郡。
只不过袁绍占据冀州以后,沿黑山自南向北扫荡两千余里。整个黑山冀州方向的山贼为之死绝。
之后张燕就一直活动于上党、河内境内。
正是这种地形,张瑞可以用少量的军队便防御的固若金汤,才会大胆的扩张至此。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如今已经二月中旬。还有一个月汉灵帝就要驾崩了。
丁原即将赴任执金吾。哪有闲心来理会太原不声不响的扩张?
张瑞驻军在高阳便是看中了群山当中的匪寇。
派孙轻逐一登门拜访,试图将其编户齐民。
孙轻的试探可以说大获成功。
张瑞如今虽然主政一方,深孚太原百姓殷望。但从未刻意撇清自己身上的黑山军印记。
相较于清名,张瑞更加务实。
黑山贼的名号的确不太好听。但若因此能得到黑山部众的信赖,招纳流民数以万计。
张瑞宁愿背负贼名。
而且郡里有郭安出仕,哪还有清流敢胡言乱语?
孙轻一直是张燕麾下嫡系。
他的投降,在黑山境内亦引起了剧烈震荡。
无数黑山巨寇都关注到了太原张瑞的存在。
尤其一些被张燕打压的派系,纷纷向张瑞示好。
都委婉表示若张瑞欲取回张牛角遗留部曲,大家愿助一臂之力。
只是张瑞现在目光更多的关注在河东,并不想立即与张燕决一死战。
不然现在就能在黑山中组织一个反张燕联盟。
想来杨凤会积极争取这个盟主之位。
除了招纳山贼,张瑞驻扎在高阳,还是为了等一个人。
等一名与自己风格极其相似,恃强而战,忠烈慷慨的贤才。
第九十四章死忠之臣
就在距离高都不远的河内郡境内。
段文亲率骑部驻扎在一座山谷中,护卫着太原从事掾王羽在这里待了数日。
王羽以口若悬河、能言善辩而著名于太原。
此次南下就是为了替张瑞接见一位河北豪强。
二人并肩远望,段文还是一头雾水。问道:“先生,某还是不解。主公为何钦点某一介武臣来迎接一名河北豪强。”
王羽乐得结交这位太原重将。
这位段校尉作为军人,那自是优秀得无以复加。
其人性格忠诚、无畏、坚毅、服从。
军事方面武略出众,战功卓著。
更兼之与汉室有深仇大恨,深得主公器重。
与高顺并称为太原双壁。
可若论政治水准,那就显得太过稚嫩了。
可能这也是主公军政分离所追求的效果。
军人不得干政。亦无需太过复杂的政治心机。
于是王羽笑着为他解释道:“段校尉,主公麾下能人无数,但却钦点君南下,必然是因为君与这位河北豪强有共通之处。”
与河北豪强共通之处?
段文还是不解。
自己孑然一身,除了一把长刀,一无所有。
而对方却是河北望族,家业巨富。
双方能有什么共同点?
王羽有结交之意,便不绕弯子,坦言道:“君为太尉段公后人。而此豪强亦为太尉陈球故吏。更甚至两位太尉皆晚年遭难,死于狱中。”
段文恍然。
难怪主公钦点了自己,却不让任何人跟自己解释其中缘由。
原来是怕自己物伤其类。
如此说来,自己跟这位河北豪强倒是有许多共同话题。
王羽笑着问道:“段校尉,可猜出主公之意?”
“非是因为吾二人相合?方便迎接?”段文理所当然的问道。
王羽摇头,说道:“若如此,只需一道军令,让君南下即可。何需让某一同南下。”
“文还以为是主公担忧某一介武夫行事粗鄙,怠慢了贵客。”
王羽笑着摇头,说道:“段校尉,位高权重,何必妄自菲薄。太原、上党两郡境内,哪户豪强见到您不是胆战心惊,普通豪强亦配主公令君屈尊纡贵?”
这话听得段文踌躇满志,看王羽的目光变得愈发和善。
笑着问道:“那请问先生,主公此番令吾等一同南下究竟是何意。”
“设想太尉后人能效力太原,则太尉故吏,可有何不可?”
段文恍然大悟,说道:“主公欲招揽这名河北豪强?其人何德何能,竟得主公如此重视?”
二人说话间,一队斥候策马而至,对段文禀报道:“校尉,河北豪族商队已达五里之外,周围数十里没有汉军。”
段文立即下令,说道:“全军上马,护送商队前往高都县。”
五百铁骑铁甲铿锵,只片刻便列队完成。隆隆马蹄声随即打破了山谷的宁静。
段文、王羽亦一同前往接见这位河北豪族。
五里地转瞬即过。
豪族车队足有数百辆,周围护卫有密密麻麻持矛、带刀的部曲。
为表示善意,太原铁骑尽皆下马,手牵缰绳列队在路旁。
王羽头戴文士冠,身穿儒服,越众而出。
对着车队拱手,说道:“太原从事掾王羽,奉令迎接贵客。”
片刻后,车队周围部曲分开一条通道。
一名身躯笔直如松的文士走向前来,说道:“魏郡阴安审配,审正南,拜见阁下。”
王羽打量了一眼对方身后密密麻麻的部曲。
暗自咋舌,难怪主公行前吩咐自己,对方族大兵强,切不可等闲视之。
只观其列阵,便可知对方绝非不知兵事的乌合之众。
随后王羽解释道:“上党、河内两郡境内多匪寇。吾主特意令吾等前来护卫。”
说着王羽一指段文,说道:“此便是此行主将,太原军校尉段文,段友且。乃故太尉段公后人。”
果然听到对方乃是太尉段熲后人,审配耐心打量了一番段文。
慷慨见礼,说道:“段公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历事二主,勋烈独昭。天下无不敬服。段校尉弱冠之年便身处高位,想来亦是战功卓著。”
段文眼神一亮,只感觉对方说话慷慨弘毅,十分对自己的脾气。
亦抱拳回礼,说道:“正南兄忠烈慷慨之名亦深得太原上下敬服。请先令队伍开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