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瑞眉头一挑。

    对赵丰高看一眼。这种务实严禁的风格是能托以实务之人。

    张瑞最反感的便是那种好高骛远,自以为是的狂妄之徒。明明才不过中人,却总觉得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恨不得一出仕,便身居高位,颐气指使。

    赵丰这答复便很令张瑞满意。对赵云更加期待。

    随后,甄揾便走到一名白衣青年身边,笑着说道:“此便是主公所盼赵子龙。搵幸不辱命,将其迎至太原。”

    赵云身高八尺有余,身材雄壮,丰神俊秀,虽气质温和儒雅,但星眸之中却有锐气流露,仅在原地一站,便器宇轩昂。

    此刻外表,赵云波澜不起,云淡风轻。

    但内心却激荡不已。

    方才站在堂前,自始至终的目睹了张瑞吐哺而出,对自己重视非同一般,其求贤若渴之心,昭昭可见。

    赵云自己都不清楚,自己何处优异,以致被对方如此礼重。

    只得恭敬行礼,说道:“乡野之人赵云,拜见将军。此来特意谢过将军前番重礼。”

    将军?谢礼!

    赵云还未认主?

 第一百章赵云认主

    张瑞略一思索,便明白当下是何处境。

    赵云将才卓著,勇冠三军,乃当世之人杰。不可能随随便便就认一方贼寇为主。

    于是甄揾便从赵云兄长入手,先礼聘其兄。

    赵云乃是忠孝之人,视长兄如父。

    赵丰入太原履职,全家搬至太原。赵云岂能就此与长兄分家?

    张瑞还不知道自己刚才所见少女乃是赵云之妹。

    否则就更能笃定赵云所想。

    兄妹三人,长兄带着三妹都搬至太原,他赵云作为家中老二,难不成要孤身一人流浪?

    太原纵然有贼名,亦未曾惹怒赵氏,反倒自始至终礼遇有加。

    赵云又怎会行那家破人散的不孝之举。

    不过对方既然已经来到太原,那难不成荒废一身武艺,就此隐姓埋名?

    要知道赵云如今一介白身,没有袁绍、郭泰、李膺那种名动天下的盛名。

    其他郡县断然不会千里迢迢跑到太原来征辟一名籍籍无名的武夫出仕。

    为张瑞效力乃必然之事。

    现如今张瑞又表现的求贤若渴,以国士之礼待之。

    赵云不可能完全不为所动。

    还未认主,差的便是确定君臣之分,以及一道最终任命。

    赵云亦想审视一番,对方如此兴师动众,最终能授予何职务。

    于是张瑞笑着说道:“子龙才气冲霄,某青睐日久。如今拜请子龙出仕,救天下黎庶于倒悬。某部麾下职位最高者乃校尉,四人皆劳苦功高。子龙初至,若居此高位,则三军怨愤。请先以军侯之份,为吾统亲军侍卫骑。”

    纵然赵云有所期待。

    这份殊荣还是令其感动不已。

    太原四名校尉皆是百战余生,才得以身居高位。

    赵云亦自知,自己寸功未立,不可能骤然居此高位,否则三军将士如何看待?

    一介新人仅凭主公青睐便可高居校尉,那将士们出生入死,还有何意义?

    校尉之下便是军侯。

    如今自己以军侯身份统率亲军侍卫骑。

    要知道只要大军获胜。亲兵统领无需上阵杀敌,便有成功护卫将旗,安定中军之功。

    这也是为何亲兵统领容易晋升的原因。

    战败乃是同僚不利。亲兵护卫主公安全撤离,有护卫之功。

    战胜,其他同僚有陷阵之功,亲卫统领则有护卫将旗,保持中军稳定的功劳。一攻一守,功劳排名全看主帅心意。

    如此,只要经过几次战斗,无需长矛染血,便可名正言顺的从军侯晋升校尉。若真能勇冠三军,晋升速度还会更快。

    摆明了赵云将受重用,位居全军地位最高一列,参与军机决断。

    赵云除了隐姓埋名,已无其他出路。如今张瑞又如此礼遇器重,赵云当即单膝跪地,向张瑞重重叩首,说道:“明公以国士待云,云便是粉身碎骨亦要报明公知遇之恩。愿结草衔环,为明公效死!”

    张瑞大喜,笑着将赵云扶起,说道:“吾得子龙,更胜千军。”

    直到赵云认主,张瑞才从心跳加速中平静下来。注意到除了赵丰、赵云,院内还有一名青年。同样的身材雄壮,孔武有力。

    便问道:“这位是何人?”

    赵云义贯金石,不待甄揾开口,主动介绍道:“乃是云之乡人,愿投效明公麾下。复姓夏侯,名兰,字子君。勇武非凡,尝手刃山贼数十人。更明于律法,揽申、商之法术。”

    夏侯兰感激的望了赵云一眼。对方富贵,仍不忘旧友。

    若是由甄揾介绍,断不会如赵云这般详实,夸赞。

    张瑞一笑,赵云表现对的上忠义之名。

    至于夏侯兰,张瑞亦知晓。

    博望之战跟随夏侯惇参战,被刘备俘虏。赵云与其自小相知,请求刘备不杀夏侯兰,因夏侯兰明于法律,推荐其成为军正。

    张瑞便说道:“若如此,请先任段文所部军正,掌军事刑法。”

    夏侯兰立即单膝跪地,向张瑞叩首,说道:“愿为明公效犬马之劳。”

    甄揾在一旁笑着说道:“真定少年善弓马,追随子龙前来者二十余人。”

    张瑞笑着称善,说道:“子龙能得人心,便令其皆入亲军侍卫骑,由子龙量才授职。谢军侯,汝带子龙入府安置,随后一同赴宴。”

    安排妥当后,张瑞转头看向甄揾,问道:“何故如此之迟也?累迁数月,方才归郡。且入席与某细说。”

    谢玄全身一寒,后背发凉。总感觉主公刚才看自己的目光中饱含深意。

    莫不是自己何处失职?

    不应如此啊!

    就在一个时辰之前,自己还在跟主公笑谈少女怀春。

    之后便是审配、赵云接踵而至。

    自始至终主公亦未跟自己有何交流。

    那刚才主公主公吩咐时幽怨的目光究竟是为何?

    想不明白的谢玄只好先按捺住心中疑惑,转而对赵云说道:“赵军侯,且随某来。先带汝挑选房间,安置行礼。明日某再带汝去熟悉部曲。”

    赵云拱手,说道:“如此便劳烦谢军侯了。吾家大嫂、三妹尚在走廊避嫌,请允某暂时安置于吾房中。明日随兄长同去虑虒县。”

    谢玄豪迈一笑,说道:“赵军侯莫要拘礼。日后吾二人便共管府中军事,些许小事,汝一言可决。”

    赵云虽然儒雅,心胸却是豁达,闻言便确认自己如今的确是大权在握,从容走到走廊下,对大嫂说道:“大嫂,今夜且先于府中暂住一晚,明日再随兄长北上狼孟,可否?”

    “便依子龙安排。”

    随后赵云转头,摸了摸赵虞脑袋,问道:“小虞,今夜便与大嫂同屋如何?”

    赵虞点头,拉着赵云衣角,问道:“仲兄,方才那名与吾同高者,便是太原张公?”

    “没错。”赵云好奇的问道:“可有何事?”

    “听大兄一路对其赞扬不已,一直以为会是雄伟异于常人。”说着赵虞想起二人四目相对时,对方脸上羞赧,便噗嗤一笑,说道:“却感觉明明是少年心思。”

    少年心思?

    张公的确身形削瘦,不甚雄伟,但英姿勃发,堪称雄主。三妹在何处看到的少年心思?

    大嫂轻拍赵虞手背,说道:“岂不知为尊者讳?张公如何,非尔一少女可妄言。小心亲卫将尔抓入大牢。”

    事实上,站立一旁的一排亲卫,身形纹丝未动,只是嘴角略带笑意,不会与一名可爱少女一般计较。

    赵虞吐了吐舌头,再不敢多言。

 第一百零一章绝户之策

    大堂内,侍女已经将杯盘收拾干净,重新摆上美食。

    在堂内又摆上几张桌案,甄揾便从容入席。

    对众人说道:“揾自归冀州,将太原风物诉于族中。族长颇为意动,遣能识文断字者百余人入仕太原。又筹集粮草五万石,骏马六百匹,令族人至太原交换盐引。是故行程缓慢,某前后两次派信使来报,莫非皆未竟成功?”

    张瑞点头,两名信使都未能成功抵达太原。

    由此可见,汉室江山已经乱到何种地步。单人独骑已不能安全远行。

    随后张瑞转头望向审配,问道:“正南此行携粮多少?”

    审配拱手,回道:“吾族虽大,若论富裕却远不如甄氏。只带有粮草三万石,骏马四百匹。”

    “正南总领幕府。却由谁领部曲送盐回归族中?”张瑞好奇的问道。

    “吾侄审荣,精通武略。足以临机受命。”

    审荣?

    历史上就是这反骨仔偷开城门将审配害死。

    张瑞对其观感极差,便不再细问。转而说道:“盐引开中法已初见成效。比曹掾裴潜于太原亦获利颇丰。有胡族豪酋赶牛马至晋阳交换盐引,得牛六百头,战马五百匹。”

    众人稍一盘算,对盐利之大,更加了解。

    仅春季便获粮十万石,战马数千匹,价值数千金。

    全年下来,或能得上万金,比四十万百姓所纳赋税还多。

    更坚定了众人取河东之心。

    审配出席,说道:“吾等欲取河东,便不得不防西河郡南匈奴叛军。”

    西河南匈奴叛军。

    这个词像一块巨石沉甸甸的压在所有人心头。

    前年匈奴叛乱,部众十万,纵横捭阖,乃至于刺史张懿都被其斩杀。

    至今汉室亦未能将其平定。

    同样十余万规模的胡族叛军,在凉州纵横劫掠,大汉派出皇甫嵩、董卓等名将,率军四万,历时经年,才将其击溃。

    可太原三军总共才一万四千余人。

    能做之事只有谨守防线,完全不敢西顾。

    “正南,可有何教我?”张瑞不无期许的问道。

    审配慷慨从容,说道:“若主公欲戮杀异族,只需稍改盐引开中法即可,严禁胡族以牛马交换盐引。”

    哦?

    众人都颇感兴趣。

    要知道盐引开中法行的便是堂皇正道。用盐利换取战马、粮草,从而壮大己身,最终碾压异族。

    “作何解?”

    审配为众人解释道:“吾等换取战马、粮草无非是为了能多杀胡族。然杀戮胡族却非只有长刀大马一途。我天朝上国,物阜民丰。只需因势利导,蛮夷将自相残杀,以讨吾等欢心。”

    若是大汉全胜之时,或许能有此威信。

    然太原全郡区区四十万人有余,能有此成效?

    所有人有所质疑。

    面对质疑,审配不为所动,继续说道:“吾等只需对夷狄严明律法,仅取一物!此物夷狄富产,而汉室少有。”

    刚说完天朝物阜民丰,现在就有一项东西,夷狄富产,而华夏少有?

    众人实在猜不出何物。

    便有将校问道:“审主簿,究竟是何物?”

    “奴隶!能左右开弓者!”

    “嘶!”众人倒吸一口冷气,只觉这位审主簿雕心雁爪,心狠手辣。

    审配气势昂扬,不容人反驳,慷慨激烈的说道:“凡太原、河东属我郡县,必严明律法。严禁粒盐流入胡族。凡胡族欲取盐引,唯以能左右开弓,引箭射雕的奴隶相换。如此,前期匈奴、乌桓、鲜卑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