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时过境迁,太原不但雄兵过万,更是甲具精良,冠绝并州。

    一旦张瑞决议大军北上。

    太原精兵万余,可一战便尽克雁门全郡。

    丢官郭縕倒是不惧。

    唯忧一点。

    刚刚休养生息,稍微有点生机的雁门,恐怕要再次陷入十室九空的惨境了。

 第四章功曹杜畿

    对郭縕,张瑞还是很敬重的。

    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与其刀剑相对。

    是故即便新任太原太守借道雁门而过,张瑞亦只是私下通过郭淮与其传话。

    而不是正式发布檄文,告知雁门郡县。

    这世界上永远是自私自利者多。

    张瑞相信,自己一旦传檄雁门。无数大宗豪族,官僚将校都会逼着郭縕将盖勋送出境外。

    唯恐稍有拖延,太原大军便打上门去,导致雁门军民徒增伤亡。

    郭淮立即对张瑞恭敬行礼。感谢张瑞照顾自己父亲威严,没有传檄雁门,导致士民倒逼太守之事。

    说道:“太原之事,自当太原决之。家尊已言,雁门军兵将谨守律法,无朝堂之令,绝不私出郡界,跨境征讨。”

    张瑞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汉室的确是有这样一条律法。

    太守无朝堂之令,不得私自带兵跨界平叛。

    时孙坚任长沙太守有武德,麾下大军战无不胜。

    庐江太守陆康之侄时任宜春县令,被叛军所攻,派人向孙坚求救。

    主簿便向孙坚讲述律法,劝孙坚不要跨郡征讨。

    孙坚回答:“越界征讨,是为保全郡国。倘若以此获罪,我无愧于天下。”坚持跨郡平叛。

    最终朝廷亦未治孙坚之罪。

    这说明,这条律法,完全是可守可不守。

    究竟如何抉择,全看太守心意。

    郭縕心意,张瑞已经看到,心中压力顿去大半。

    若无雁门太守相助。盖勋麾下四百人,想夺回太原,难如登天。

    随后张瑞便开始部署麾下,应对盖勋到来,说道:“传令田曹掾王昶进驻阳曲,总督北境虑虒、阳曲、广武、狼孟、孟县五县政务。镇压豪强死灰复燃,聚众作乱。”

    关于这点,无需怀疑。

    只要新任太守入境的消息传出去。必然有心怀怨愤的豪强会起兵作乱。

    好在北境五县是张瑞统治最稳固区域。

    豪强部曲被彻底打散,安置于各个村落。

    张瑞有足够的信心相信,豪强作乱,可能被里正、亭长就带人平定了。

    但以防万一,张瑞还是下令道:“令张瑾督步骑三千,步步扎营,严设关卡,断绝雁门与太原联系。铁骑日夜巡视,缉拿每一个敢偷渡关卡之人。”

    “令兵曹掾王凌督步骑一千,巡视晋阳以南。有妖言惑众者,先押后审。”

    “令张白骑所部提高戒备等级。一旦北部有变,可立即出兵接应。”

    张白骑所部三千人,驻扎在介休。

    按部署,乃是攻略河东的四部主力之一。

    亦是唯一的一支从太原出击的主力。其战略地位极重,非到万不得已不会轻动。是故张瑞亦只是令其提高警戒。

    有王凌、王昶、张瑾总督四千精锐大军,难道还对付不了盖勋的区区四百骁骑?

    信使昼夜兼程,次日下午便抵达张瑾军营当中。

    张瑾接到命令,当即恭敬行礼,回道:“请报以主公,瑾必不负主公重托。”

    随即张瑾便召集将校,布置防线。

    自去年起,张瑾所部便在虑虒、阳曲、广武边境设营,防御新任太守,同时训练新兵。

    如今已过去数月。

    将士们早已对此三县地形了如指掌。

    下午接到命令,傍晚之前,便有一队队的士卒开拔出营,于各条官路、小道、险隘处设立关卡。

    所有的行人、商队皆不由分说的被拦在原地。

    有人大胆问道:“是何道理?某上午启程时还未听说两地隔绝,怎下午尔等说不能通行,便不能通行了?”

    带队的军官,眼睑低垂,打了个哈欠,懒洋洋的说道:“那汝现在归去,就能看到两郡告示了。”

    “断无此理。某出行时,尚未禁绝往来。尔等便不可阻拦!放某过去!”

    军官眼中精光一闪,顿时身形肃立,抽出腰刀,刀尖抵住对方下巴,说道:“为何一定要过郡境?某怀疑汝图谋不轨。来人,搜身!”

    刀剑出鞘,顿时吓得周围围观者倒退十数步。

    知晓这次郡兵是收到严令了。

    平日里将校士卒绝对不敢轻易将刀尖对准平民百姓。

    “队率,此人身上有书信十余封,极不正常!”

    “拿下!将此人与书信一同押往阳曲!”

    如狼似虎的士卒顿时一拥而上,用绳索将其绑的严严实实。

    围观百姓大骇,原来真的有人意图颠覆太原。

    两郡百姓已很久没见过这些黑袍玄甲的士卒兴师动众,暴露在公众面前。

    于是皆知事态严重,纷纷返还乡里。

    就在人群中,一行数人握紧拳头,愤怒而又无可奈何的望着几名太原将士押着自己同僚南下而去。

    领头之人当即下令,说道:“吾等先行撤回雁门,将形势禀报府君,再做决议。”

    天色已黑,几人便在野外宿营,次日清晨动身,原路返回。

    可刚走几日,路途方半。便迎头撞上自家府君车架,数百铁骑滚滚南下。

    于是领头之人当即上前,拜问道:“府君何故匆忙南下?”

    盖勋停在路边,打量了一眼来人。

    认出其人正是自己器重无比的功曹掾杜畿。

    杜畿,字伯侯,乃是京兆杜陵人,自幼贫寒,继母苦之。在如此情形下,其人竟有孝名,而后被任命为功曹胥吏。

    盖勋履职京兆尹之后,惊叹其才,擢升其为功曹掾。

    盖勋认为杜畿勇足以当大难,智能应变。是故此番被调往太原平叛,特意将其征为幕僚,一并带上。

    以期其才足以帮助自己迅速平定太原。

    杜畿亦不负盖勋所望,主动提出愿潜入太原联络豪杰义士,共讨叛贼,复还汉土。

    二人在路边见礼,杜畿说道:“府君,如今太原大军已封锁郡境,彻底隔绝两郡往来。急切间不可速图。府君何故急于一时,匆忙率军南下?”

    盖勋身躯挺拔,意志坚强,毫不气馁,说道:“伯侯所言之事,吾已知晓。此番南下,却非吾本意。乃雁门太守不愿得罪太原贼子,致使境内生灵涂炭之故。”

    杜畿略吃一惊,断言道:“若如此。雁门太守郭縕必私与太原贼通!吾等恐陷十面埋伏之境。”

 第五章只身入郡

    杜畿才智机敏,令盖勋大为惊叹。

    说道:“见一叶落而知秋至。伯侯有远见万里之能。”

    随后盖勋安慰道:“莫要担忧,雁门郡守已跟某坦言,与太原贼寇曾相约互不侵犯。雁门生民十不存一,难历戡乱亦是实情。是故郭府君已当面盟誓,只要吾等愿意离开雁门。太原军民必两不相帮。”

    杜畿了然。

    难怪府君匆忙南下。

    郭縕亦是才能卓著之人。盟誓之言,软硬兼固。若盖府君率部离开雁门,他便两不相帮。

    那言外之意便是若是铁骑自以为能赖在雁门,就要小心雁门军民与太原贼寇联手了。

    “府君真信其言?若无郭縕私下通风报信,太原贼寇必不能反应如此迅捷,数日之间便将郡境防守的滴水不漏。”

    盖勋仰望苍天,叹道:“某亦知晓此理。然郭府君亦是迫不得已。如伯侯所言,太原大军数日之间便将郡境防守的滴水不漏,可谓训练有素,精锐劲旅。吾等尚能知晓,郭府君焉能不知太原军力如何?岂能不忧太原贼寇报复?”

    杜畿亲眼所见,太原将士队列严整,士卒雄烈,甲具精良,的确堪称雄师劲旅。

    沉默了片刻,杜畿立即想到重点,说道:“太原已有防备,张贼不可促除。雁门又两不相帮,吾等粮草去何处补给?”

    要知道四百人铁骑,人吃马嚼每日耗粮都是一笔巨大开销。

    若无雁门供应,仅靠车队中的存粮,绝对支撑不了几天。

    盖勋在原地踱步片刻,说道:“陛下托某以太原之事时,皆以为太原境内至少亦有一二县城尚为汉土。及至雁门方知,太原已全境沦陷。境内豪强深受其害,必愿配合吾等重夺疆土。”

    “如今吾等欲重夺太原只有突破贼子防线,与太原境内豪强汇合。其一鼓舞豪强士气,聚集兵丁。其二则是取豪强之粮,补给麾下铁骑。”

    杜畿连忙劝阻,说道:“府君,万万不可。依某之见,太原精兵不弱于西凉悍匪。吾等若贸然出击,恐一头撞上铜墙铁壁。”

    盖勋坦言,说道:“吾非不知伯侯所言,然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陛下以太原托付于某,除奋命效死,别无他法。”

    盖勋之言已含死志,杜畿泪目,劝道:“府君,太原糜烂至此,与君何干?大厦将倾,纵君奋死亦难救时局。天下烽烟四起,难以赴任者又何止府君一人?何不退回洛阳,将实情报与朝堂,配合禁军光复太原?”

    盖勋慷慨雄烈,断然拒绝,说道:“天下有战死的盖元固,绝无临阵退缩的盖元固!”

    三日后,盖勋麾下铁骑抵达阳曲。

    其一路未曾隐匿,大张旗鼓而来。

    是故太原大军早在两日前便发现其行踪。

    张瑾征调了五百铁骑,一千五百名步卒,整整两千大军与之对垒。

    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以太原大军之精锐,五倍于敌,张瑾亦无需耍什么阴谋诡计,堂堂正正的便率领大军出城,与盖勋一战。

    双方对垒于阳曲北郊平原之上。

    盖勋策马而出,对太原大军呵斥道:“勋受天子之命而总领太原军政事。尔等一群乱臣贼子,竟敢拦路阻截。还不速速散开,迟受天诛!”

    太原一侧出列回话的乃是田曹掾王昶,在马上对盖勋拱手,说道:“吾等已上表朝廷,愿为代守边疆,扫除河东匪寇。不日之后,与盖府君便是同僚友军。府君大可不必以匪寇相称。”

    盖勋初闻此事,眼中愤恨稍散,语气不再冰冷,问道:“既是友军,何故阻我入境?此举与乱兵何异?”

    王昶语气从容,气势却不容人辩驳,回道:“太原人心思定,不欲再起刀兵。故只得将府君麾下铁骑拦于境外。盖府君欲入境太原自无不可,但想率军而入,绝无可能!”

    盖勋勃然大怒,呵斥道:“尔等此举乃是欲将吾把持为傀儡,任由尔等摆布。”

    一旁的张瑾出列,气势昂扬的回道:“若盖府君执意要率军入城。便请从吾等尸首之上踏过。”

    随后张瑾手臂高举。

    身后两千大军狂呼酣吼:“战!”

    “战!”

    “战!”

    声音雄壮,仿佛雷霆响彻九霄。

    盖勋身后铁骑纷纷面露惊骇。

    对方不但骁勇似西凉叛军,军容严整更远胜西凉悍匪百倍。

    己方若直接冲击敌阵,必然死伤惨重,绝不能胜。

    盖勋身下战马受惊,翘起前蹄,就要转身。

    庆幸盖勋骑术高超,双腿紧夹马腹,才不至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