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初张瑞麾下全是一群莽夫,大军连克数县,都是粗暴的强征豪强土地。
这也导致了豪强的激烈反抗,县城已经沦陷,豪强却依旧死守坞堡。
甚至于当孟县大军南下至祁县时,整个南部郡县皆反,豪强举兵数万,要范防于未然,提前将孟县政权扼杀。
若不是张瑞麾下大军实在是骁勇异常,当初孟县政权便夭折于豪强叛乱。
及至后来裴潜、裴徽、王昶、荀兴、孙资、王机、刘胜、国礼、审配等大量能臣干吏投效。
张瑞的政策才慢慢变得合理完善,不复当初粗暴模样。
尤其是最重要的税制改革当中,裴潜居功至伟,稳步推进,乃使太原公仓私廪俱丰实。
很多豪强愕然发现,郡县太平后,安心种田,家中粮仓丰实更胜往昔战乱之时。
便渐渐接受了太原新政,接受了多缴纳些许赋税换取平宁的生活环境与更多的出仕机会。
以至于后来朝廷任命的新任太原太守盖勋入境。
有人愿意起兵造反,有人则冷眼旁观。
这一切都是潜移默化中发生的,成才与壮大从来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当初张瑞怀揣着无数远超时代的政治理念来到汉末,自己却是一介普通宅男,从来未曾执掌政权,于是大大咧咧的将各种政治标语挂满城头,施政行事亦是粗暴霸道。
导致豪强世族直接被自己推到了敌人的位置上。
可乱世当中谁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重压之下,张瑞早已不是当初那名傻白的宅男。
主政时间愈久,麾下能臣愈多,自己的施政手段就变得愈发圆滑了。
至少从上党乃至河东,再未发生过豪强叛乱之事。
如今张瑞询问河东豪强世族对太原政令观感如何,便是想知道那些尚未纳入统治的豪强对自己是何态度。以及太原的名声是否有被妖魔化。
审配思虑了片刻,说道:“如今我军四路平定河东,上奉天子诏令,下解民众之倒悬,可谓应天顺时。有百姓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亦有豪强宗族愿为大军向导。然亦有顽固不冥者,死守坞堡,拒不承认郡县诏令,不一而足。”
张瑞点头,说道:“我大军誓师之时便已严明军纪,此来乃是驱逐流寇,救世济民。要尽量吸纳河东境内一切力量,共讨白波。无论是汉室军兵还是豪强宗族,只要与吾等为善者,皆则其精华吸纳入府。”
随后张瑞坚决的一挥手臂,说道:“但政令、律法尊严绝不容任何人玷污。无论豪强、世族有何贡献,必须遵守法令,配合郡县清查户籍,丈量田亩,分毫不差的缴纳赋税。”
众人恭敬的行礼,赞道:“主公伟言明鉴。”
“清查田亩,平均授田便由田曹史国礼全权负责。”
田曹掾王昶正在太原统筹政务,随张瑞大军南下河东的便是田曹副官国礼,乃是当初科考中脱颖而出的一名农学士子,被任命为田曹史。
国礼躬身应诺。
张瑞便将目光转向国礼身边的裴绍,如今裴绍被任命为河东太守府主簿,总领河东政务,其实与河东太守的差距只有一枚银印青绶而已,乃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裴主簿,吾既为河东太守,便有举贤任能之权,即刻起草文书,举卫氏长子卫觊为孝廉。”
举孝廉乃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师生情分之一。
以曹操为例。曹操由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所举荐为孝廉,开始仕途之路。
随后便对司马家照顾有加。
司马宣王还是个黄毛小子,未出仕时,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已经封侯拜将。
待到诸葛亮三出祁山时,张郃才堪堪是一名征西车骑将军。
曹魏真正掌握重兵的是四征将军,即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将军。
至张郃战死曹魏亦未舍得将其封为征西将军,而是封了一个由曹魏发明的杂号将军——征西车骑将军。
而当年乳臭未干的司马懿此时官居何职?
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
督张郃等将共伐诸葛亮。
由此可见举孝廉对彼此双方影响之深远。
一旦卫觊接受了张瑞举荐为孝廉,出仕郡县,这一生便几乎与太原政权捆绑到了一起。
而张瑞作为朝廷钦点的河东太守,一郡二十县父母官,认为他卫觊德行高洁,孝顺亲长、廉能正直,举他为孝廉,他哪有丝毫理由可以拒绝?
如此河东卫氏便自然而然的会与张瑞亲近。
更何况,白波劫掠河东,影响最大的就当属卫氏这种世家大族。
一群贼寇肆虐乡野,烧杀掳掠,如蝗虫过境,必然导致世家大族斯文扫地,商路断绝。
即便张瑞不去拉拢他们,他们或许也会主动来请为前驱。
拉拢了卫氏,张瑞自然而然的便想到了河东三望。
河东三望指的是河东郡境内的三支名门望族,分别是闻喜裴氏、汾阴薛氏以及解县柳氏。
薛氏出过名将薛仁贵,柳氏则是以河东狮吼被引为成语。
裴氏那更是不必说,史册记载整个裴氏家族世代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辉耀前史,茂郁如林,代有伟人,彪炳史册,正史立传者六百余人,先后涌现五十九名宰相与五十九名大将军,其他一品以下官员难以计数。
现如今薛氏与柳氏都还未发迹。
但闻喜裴氏可是已经崭露头角。
其中头角峥嵘者如裴潜在自己麾下居功至伟,其他亦有裴徽、裴琚、裴俊各自主政一方。
而裴氏所在的闻喜县,就与张瑞如今驻军的东垣县南北相连。
裴氏众贤才中随大军出征河东的有两人,其一是大权在握的裴琚,其二是忠贞有武略的裴俊。
于是张瑞转向二人笑着说道:“如今大军光复闻喜在即,某曾听说闻喜县裴柏村内钟灵毓秀,豪杰俊迈,二位谁愿为我联系一番?”
裴琚、裴秀对视一眼,最终更加英武的裴俊越众而出,说道:“俊愿为明公前驱。”
张瑞满意的点头,右掌摊开,谢玄立即恭敬的放上四份文书。
张瑞便递给了裴俊说道:“裴氏家风贞洁,族人皆当世俊杰。文杰大可内举不避亲。这是两份孝廉任命文书,两份茂才任命文书。某已亲自盖上印章,文杰归族之后可自行添上族中俊才名讳。某皆举而用之。”
第十七章卫觊远见
安邑与东垣县东西相连,卫氏又是河东望族,所以张瑞的使者很容易便在向导的带领下找到卫氏坞堡,传达了张瑞举荐。
次日,卫觊便在侍卫的护送下抵达东垣县,当面答谢。
卫觊虽然今年刚年满二十,加冠成人。但其人少年早成,很早便以才学见称于郡县。
待见到自己的举主,礼仪很是隆重的行礼,说道:“觊拜见明公。觊一介粗鄙山人,蒙明公不以觊德行微薄,举为孝廉。愿执弟子礼,侍奉明公塌前。”
张瑞可没奢侈到让卫觊这种贤才来端盆洗脚的份上。
卫觊历史上的建言与张瑞现行的方略不谋而合。
及卫觊坐镇关中时,当时北方稍定,董卓乱政时逃离关中的人民都回到故乡,关中诸将就引他们为部曲以增强军力。
卫觊便上书荀彧,说:“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馀家,闻本土安宁,皆企望思归。而归者无以自业,诸将各竞招怀,以为部曲。郡县贫弱,不能与争,兵家遂强。一旦变动,必有后忧。”
“夫盐,国之大宝也,自乱来散放,宜如旧置使者监卖,以其直益巿犁牛。若有归民,以供给之。勤耕积粟,以丰殖关中。远民闻之,必日夜竞还。”
“又使司隶校尉留治关中以为之主,则诸将日削,官民日盛,此强本弱敌之利也。”
荀彧将书信送给曹操,曹操采纳建言,随即派出谒者仆射监督盐官,派司隶校尉管治弘农。
其建言虽长,总结起来便是重视盐利,鼓励耕种。
能提出这种建议也与其出身河东有关,从小到大都能耳濡目染到盐利之厚。
通过其建言可知,河东盐利足抵十余万户人家。
而合太原全境亦只有百姓八万户。
所以张瑞对河东的盐利是心动不已。尤其安邑县南方的盐池,几乎不能称之为盐池,宽广辽阔,一望无际,几乎是一座巨大无比的盐湖。
在地图上的标记比县城还要大数十倍。要知道安邑乃是河东郡治,是全郡规模最大的县城。
张瑞便对卫觊回复道:“伯觎才识某刚踏足河东便有所耳闻。依君之间,某欲平定河东戡乱,还百姓太平,恢复生产,当今之计当为之奈何。”
卫觊来之前便猜到可能会有一番君臣问答,已早有准备,成竹在胸的回道:“河东殷富,将军占据可为霸业之基。然正因河东富庶,境内鱼龙混杂,各种势力盘踞一方,为害郡县。”
“如今百姓之思将军譬如花草渴求雨露。将军高举义旗,振臂一呼,云合景从,可谓人心在我。当前之计,将军切不可焦急冒进,宜步步为营,以势取胜。”
张瑞沉思片刻,缓缓颔首。卫觊之言颇为在理,如今太原百姓无论世家豪族还是普通黔首,都寄希望于自己能最终能除暴戡乱,涤荡山河,再使海清河晏。
只要自己稳扎稳打,便能深孚众望,聚集人心,使河东境内郡兵、豪强皆与自己同心协力,整顿山河。
一旦冒进,致有惨败,则威势不复,将自堕身价,与白波贼子相同。从气势威猛的过江猛龙,变成境内一方普通军阀。虽有太守名义,却政令难出郡县。
随后张瑞笑着对卫觊说道:“伯觎有远见万里之才,请试为郡督邮,总督全郡官吏。”
卫觊之才远不止于一郡之督邮。
但张瑞需要他河东世族的身份来联络郡县。以卫觊声名,既然他都投效郡府,那些尚在坚守,未曾被白波攻陷的县城必然会积极归顺张瑞。
而且卫氏在河东盘根错节,卫觊必然对各县情况有所了解,以他为督邮巡视郡县,能快速拉近张瑞与汉兵、豪强之间的关系。
果然卫觊不负张瑞所望,恭身受命以后,对张瑞劝道:“明公欲重整山河,白波军不过是纤芥之疾而已。河东境内真正的威胁,却在他处。”
哦?
张瑞来了兴趣。
要知道,自起兵孟县以来。
张瑞最大的敌人便只有两者。其一为流寇贼匪,诸如黑山军,白波军。其二则为世家豪强。
经过太原群臣的不懈努力,张瑞修改律令,重设税赋,新兴科举,总算是消减了豪强敌意,拉拢了世家大族,算是去一大敌。
如今河东豪强、世族皆寄希望于自己能重整山河,纷纷投效郡府,已化敌为友。
整个太原,自张瑞以下皆以白波军为当前大敌,殚心竭虑欲除之而后快。
而卫觊居然觉得对方仅为纤芥之疾!
那何为心腹之患?
卫觊当然不是危言耸听,便从怀里取出一副河东地图铺于桌案上,请张瑞、审配、裴绍等众人一同过来围观。
卫觊手指濩泽县、东垣县,说道:“整个河东皆以为将军会师出介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