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使者策马离去,片刻后震撼人心的隆隆鼓声响起,远处整齐的脚步声伴随着铁甲撞击声铿锵齐鸣。

    这绝对做不了假了。大军一动,绝非儿戏。战鼓不停,绝不会收兵。

    城墙上的守军逐渐脸色惨白,有被疫情折磨的面黄肌瘦的士兵抱着长矛畏缩在箭垛旁,拼命的摇着头,发出凄惨的哭声:“不!不!某不想死!……求求了……母亲……,救救我!”

    徐荣眼光一寒,抽出佩剑打算杀了这个扰乱军心的士卒。

    “杀!”

    “杀!”

    “杀!”

    忽然响起的雄壮喊声,令城前上所有人全身一颤。

    是铁骑压过来了!

    下一刻,密集的箭雨从天而降,密密麻麻的箭矢插满城门楼附近的整片城墙。

    徐荣从箭垛看下去,只感觉全身冰冷无力。

    指挥攻城之人,对大军之调度,已达化境。

    上千铁骑效仿胡族攻城的技巧,以铁骑游射在城下,既压制了城上的反击,也护卫住了攻城主力。

    比胡族麻烦百倍的事情在于,对方不仅骑湛,还有精锐骁勇的步卒,以及巧夺天工的各种攻城器械!

    在铁骑的护卫下,密密麻麻的精锐铁甲,推着一座又一座的云梯、井栏推进到城墙之下。

    敢引弓还击的西凉士卒,几乎在露头的瞬间便被数十支羽箭钉死在城墙上。

    躲在箭垛后面射出的那几支利箭,在这铺天盖地的铁甲面前简直就是个笑话。

    徐荣亲眼所见,一支利箭射到一名步卒甲士身上。对方楞了一下,随即就将挂在身上的箭矢随手拍掉。别说受伤了,连重铠都没穿透。

    距离太远,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

    可一旦等对方靠近再放箭,那又能射杀几个人?十几人的伤亡,对上千大军而言根本就不值一提。

    这是精锐大军,不是扛着一把简陋梯子就攻城的流民。

    汉室的云梯、井栏在设计时便考虑的面面俱到,防御方面做到了极致,躲在云梯护板后面的精锐甲士根本就不受伤害。

    而井栏却比城墙都高,等贴近了城墙,站在井栏上的弓箭手就开始逐一点名射杀城墙上的守军了。

    守军位置低,全军相加都没有井栏上的弓箭手多,倒时别说反击了,能站稳城墙都是将士奋命。

    徐荣能想到的唯一活路,就是自己引军出城,趁对方立足未稳,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以高顺之军略当初也不敢让吕布大军从容展开攻城器械进攻孟县城墙,不得不屡次出击,死伤惨重。

    徐荣别无他法!

    能看清时局的不仅有徐荣。

    其他将士也能感受到如今的绝境!

    在城墙坚守是等死。

    出城是九死一生,哪怕成功捣毁所有攻城器械,也不可能在铁骑的团团包围下幸存。

    所以究竟在坚持什么?

    如果说,为了报董公大恩。

    吾等以性命苦熬瘟疫,忍寒挨饿,坚守数月,也算是对得起董公恩惠了。

    吾等家中也上有父母,下有子女。妻儿老小都在等自己荣华归乡。

    能活着没人想死。哭泣不代表懦弱,而是对生的渴望。

    几名士卒低头斜视了几眼,目光对上,确认众人想法相同。

    随即目光变得凶狠!

    早就看不惯徐荣你一个外乡人在我们头上指手画脚!

    凭什么要我们一群西凉人为你一个幽州人的固执陪葬。

    如果牺牲你一个异乡人能换回我们西凉人的荣华富贵,那还是请你去死吧!

    正在调兵遣将的徐荣敏锐的感觉到周围忽然变得寂静,仿佛喊杀声都在逐渐远离。

    多年生死一线的经验告诉自己,绝对有事发生。

    下一刻徐荣抽出腰刀,猛地转身,便看到身后几名士卒拿着刀剑、绳索正向自己偷偷摸摸的靠近。

    当即大喝一声:“尔等作甚!”

    突然的怒喝,令眼前几人全身一颤,有人立即跪地求饶。

    有人却彻底疯狂,目光凶狠的盯着徐荣,残忍的说道:“某听说能绑得如徐荣者,赏千金,赐良田万亩。这笔财富即便一百人分也足以一世无忧了!所以,请将军送我等西凉乡人一场荣华富贵!”

    徐荣大怒,对身后的亲兵大吼道:“妖言惑众,杀光他们!”

    下一刻,后脑传来一阵剧痛,徐荣只感觉眼前天旋地转。

    眼帘中最后的画面是,亲兵愧疚、羞赧以及贪婪的目光:“对不住了将军,黄金千镒!足够吾等亲卫十数人,美妇成群,醉生梦死的逍遥快活一辈子了,”

 第六十七章

    大阳县城门洞开,衣衫褴褛的百姓陆续走出城池,被收缴了武器、铠甲的西凉士卒抱头蹲在路的另一旁。

    大量口覆布帛,只露出双眼的医官和护理官进出城门,为降卒、百姓诊治疫情,隔离病患。

    密密麻麻的铁甲士卒胯刀持矛警戒在各处险要。

    在城外的大军营地里,张瑞见到了昏迷不醒,被抬到帐内的徐荣,以及十几名作乱犯上的徐荣亲卫。

    张瑞面色清冷,不徐不缓的喝着热茶。

    十几名跪在地上的西凉士卒不敢出声,备受煎熬,很快便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过了良久,张瑞问道:“文和先生以为某该赏此不忠不义之徒否?”

    贾诩笑着拱手,说道:“将军明德于四海,威信奉行于宇内,振臂则三军振奋,治郡则百姓咸服。岂会因区区竖子,而失天下之望?”

    张瑞不禁一笑。

    贾诩跟审配的劝谏风格真是截然相反。

    审配为人慷慨直言,说话多刚烈果决。可能与张瑞当初势力单薄有关,审配投效,寥寥数言,规划了整个势力的发展方向,所以多有傲气。

    而贾诩则低调谨慎许多,献策之前多会先行夸赞铺垫。每次大概都是主公您德行高远,思虑缜密,我贾诩的意见不值一提,您一定能考虑到这样XXX的好处,或者这样XXX的坏处。

    就比如现在贾诩认为该赏,但绝对不会跟审配一样慷慨直言,而是先夸奖张瑞言出必信的威仪。再反举食言而肥,恐怕会绝天下之望,不利于日后招降。

    最后抬高张瑞身份,贬低对方为区区竖子,这时候张瑞自己都觉得没必要跟这种小角色一般计较。

    不知道为什么,曹魏的谋士贾诩、荀攸都很擅长这一套。

    而对面袁绍手下的谋士则多刚而犯上,莫名的形成一种主公不用其计就是不智的恶劣体验。

    目光转到眼前十几名降卒身上,若张瑞是一介普通人,或者是嫉恶如仇的梁山好汉,现在就拿刀过去将他们乱刀砍碎。

    但张瑞意在天下,真的没必要去跟这样几个区区小卒一般计较,自堕身价。

    况且这种其他势力的卑鄙小人,对自己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设想面对一群卑鄙小人,张瑞都能信守承诺,其他人在投降时更不必忧虑。

    黄金千镒虽然贵重,却远不及自己一诺千金的名声。

    古语尚有季布一诺,千金不易。

    张瑞不至于见钱眼开,就当用这一千金买了个名将徐荣吧。

    随后便说道:“按功封赏,令比曹赏其千金,令田曹赐田万亩!”

    话音落下,帐内逐渐响起沉重的呼吸声。

    黄金千镒!真的给了!

    这几个人渣,可真是好运。周围的卫士羡慕到双眼血红。

    十几名降卒当中,当即有人晕死过去,或因为紧张,或因为兴奋,不一而足。

    张瑞挥了挥手,雄壮的亲卫当即上前,一左一右架着晕过去的降卒拖出营帐。

    透过亲卫狂热的眼神,张瑞依稀感觉自己的威信又再上新高。

    这会儿亲卫心中的想法大概都是,主公连降卒的封赏都不会有缺,又怎会亏待了麾下将士。若以后再有这种斩将赏千金的良机,自己怎么也的奋勇争先。

    大阳县离乱许久,又有瘟疫蔓延,张瑞便没有在这里久留,下令功曹掾裴潜选贤举能,妥善治理。

    裴潜内举不避亲,任命了一名由张瑞举为孝廉的裴氏族人过来履任大阳县长,冒着生命危险,治理大阳瘟疫,抚慰受灾百姓。

    张瑞不得不感慨,裴氏能够将相接踵,豪杰俊迈,辉煌史册两千年不是没有道理的。

    一名张瑞闻所未闻的裴氏族人身上都有着感人肺腑的品质,堪称郡县良才。

    大军北还的次日,徐荣苏醒,当夜张瑞便在安邑南方的盐池旁扎营,接见了这位董卓麾下第一军神。

    大军扎营旁的盐池广袤无垠,如同盐湖,是河东乃至全国最大的盐池。

    在湖边有密密麻麻的匠人忙碌制盐,有披甲持矛的军人列队巡视,还有不少奔走指挥的金曹官吏。

    一片热火朝天,热闹非凡的景象。

    鹰扬将军府的文武高官都陪着张瑞在此地观赏风景。

    张瑞豪气干云,手指忙碌的盐池,对徐荣问道:“徐将军,尔等在大阳劫掠多久,才能得到我盐池一天所获之利?”

    徐荣苏醒后便一直未受拘束,只有几名甲士时刻跟随在他身边。

    被带到这里,徐荣已经大概猜到张瑞劝降的意图,拱手回道:“河东之富,冠绝天下,足以为霸业之基。”

    张瑞脸上露出笑意,徐荣既然点明了霸业之基,说明他也是看好鹰扬将军府的前景。

    “某与袁太傅相熟,即日上书兰台,调君入鹰扬将军府效力,君可有异议?”

    汉末各方诸侯所谓的上表朝廷,指的便是上表给尚书台。

    尚书台负责收发表奏,通常情况下表奏上书到尚书台,五部曹掾就会将表奏分类,由五部尚书决策,最终由尚书令呈递于录尚书事的重臣或者皇帝过目。

    所以举凡汉代的权臣,无论霍光、何进、曹操还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都有一个重要无比的官职,就是录尚书事。

    如果朝廷中有大臣录尚书事,那皇帝就是一个傀儡。

    若只有尚书令,那皇帝就掌握实权。

    这也是为什么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没人能反抗的原因。

    曹操并不是拿刀架在天子脖子上逼天子给诏令加盖玉玺。而是取得了录尚书事的权利,一切命令都合理合法,出自尚书台的诏令就代表了大汉正统。

    所以董卓迁都长安时,没有传国玉玺也并不着急。

    袁术掌控传国玉玺,可还是不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因为诏令不需要加盖皇帝玉玺,而是走的尚书台。

    很显然当今的皇帝只是一名傀儡。

    以张瑞当前跟袁太傅的亲密程度,只要表奏发到尚书台,绝无被拒的可能。

    张瑞现在的形势离控制尚书台还很远,但只针对徐荣一人的话,那真的跟挟天子以令诸侯没有任何区别。

    有尚书台背书,徐荣没有任何抵抗的余地。

    以平定叛乱为例,设想洛阳朝堂征调徐荣前往左将军皇甫嵩麾下平定西凉叛乱,徐荣作为大汉军人哪有立场拒绝。

    调入鹰扬将军麾下也是同理。

    徐荣只得跪地行礼,说道:“徐荣拜见鹰扬将军,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张瑞笑着将徐荣扶起,说道:“迁为昭义中郎将,以待重用!”

 第六十九章聚众成势(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