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姑爷请留情-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忠彪闻言大喜过望,他急忙道:“别说是随公子上京,就是刀山火海,杨某人也绝无二话!”
    沈白来回看着他们三个,犹豫道:“只是你们三人目下也都是有职位的人,若是随意离开的话,只怕不妥吧?”
    尧定海嘿然一笑,道:“你不是跟那肖巡抚使的关系不错嘛?眼下他听说你上京,自然会对你更加另眼相待,你去找他说个情,领我们仨一同去,他自然不会驳了你的面子,这点小事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再简单不过。”
    沈白深深的看了尧定海一眼。
    别说老家伙的官场经验还挺足的,不愧是当年跟平南将军混过的人。
    ……
    事情就如同尧定海所说的,当沈白去找肖彬问这件事的时候,肖彬很是爽快的就回答了,不过他说他需要跟吏部打一声招呼,包括和吴王知会一下,毕竟尧定海和董万里的身份太过特殊,就算是上京,也得让各方知道情况才是。
    而且尧定海这个刚刚被招安的江南大贼归顺,借着此番机会上京,说不得还有面圣的机会,也算是一举两得。
    于是,在进行了一番简单的收拾之后,沈白一家包括唐天豪……跟着吴王一同上京了。
    果然不出沈白之所料,唐天豪非常的兴奋,这一路上,他就犹如犯了癫痫病一样,嘴中不停的絮叨絮叨的念叨着。
    “皇、皇上召我进、进京了!哈、哈哈!皇上、上召我我、进京了!”
    沈白在旁边看着唐天豪如醉如痴的模样,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转头看向一边的吴王,道:“这次进京,陛下找你,到底有没有说是什么事情?”
    吴王摇摆的扇子突然间有些停顿了。
    他看了看坐在马车另外一边,依旧痴神望天的唐天豪,不由长叹口气。
    “其实陛下虽然没有说,但朝中有人也私底下写书信跟我透漏了一下实情……”吴王低声对沈白解释道:“前一段时间,陛下的身体不适,朝中便有人开始谏言,想要请陛下立三叔……哦,也就是当今的泰王为储,罢黜现任的太子。”
    这消息沈白今日是第一次听到,不由的睁大了眼睛。
    “天下还有这样的事?群臣谏如此荒谬之言,当今天子居然还不杀了他们全家?若是这么看来,当今天子还真是位旷世的仁义之君呢。”
    吴王笑了笑,道:“你这话若是让天子或是朝臣们听到,非得笑掉大牙,当今天子是武将出身,一生杀人无数,说句不好听的,死在他手里的人,比你见过的都多。”

第一百四十五章 装傻充愣
    沈白倒是第一次听吴王说起他们大楚王朝张氏的故事,不由有些来了兴趣,随即拉着张桓,让他好好讲一讲。
    皇室的事情,其实也算是风闻趣事,在民间传颂不少,一般的百姓根本就不需旁人来讲,基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但沈白属于失心疯患者,是特殊人群,所以张桓不得不给他说明一下。
    沈白听张桓讲述了他的父皇和现任皇帝,泰王之间的故事,方才有些恍然。
    难怪那些臣子这么谏言,楚皇还不动手杀了他们,不是不想杀,而是不能杀。
    楚皇现在的情况跟当年张桓他亲爹是一样的,而张桓的亲爹选择了传位于弟……而楚皇若是因为群臣建议他传位于弟而杀人的话,那毫无疑问,楚皇就是名副其实的暴君了。
    不过当听到张桓说楚皇这次在朝会上,当庭掷出了让他当继承人的消息之后,沈白不由皱起了眉头。
    他思虑了好一会,方才道:“如此说来,陛下这次找你上京,难不成是想对你进行考核,然后选拔你当继承人?”
    张桓点了点头,兴奋道:“应该是这个意图。”
    沈白长长的叹了口气:“当年高祖传位给当今天子,如今天子将皇位还给你,倒也是完璧归赵了……不过,一般人怕是做不出这样的决断,陛下当真能甘心吗?”
    张桓寻思了一下,道:“若是陛下没有此意,那凭空扔出此事的意图有何在?把我招上京,对他又有什么好处?”
    沈白寻思了一下,暗道这倒也是……
    随后,沈白突然问张桓一个关键的问题:“三弟,对于这个皇帝的位置,你是怎么想的?”
    张桓闻言沉默了。
    半晌之后,却见张桓低声对沈白道:“二哥,说实话,我对这个皇位……其实颇有想法。”
    沈白暗自点了点头,张桓能够如此抛心挖肺的说,算是真把他当成兄弟了。
    再说了,这事落在谁脑袋上,谁会没有想法?
    对权力没有的人,那是大仙儿,不在凡人的行列。
    你从大街上随便拽一个出来,给他个皇帝问他当不当,百分之百没有一个说不愿意的……除非他原先确实当过皇帝,腻歪了。
    张桓继续说道:“我平时虽然不着调,一则我天性确实好玩,但二则我也觉得我乃是高祖遗子,若是太过上进图强,恐惹天子猜忌,虽然皇帝二叔对我不粗,但小心点终归还是对的。”
    沈白闻言笑了:“看不出你还有这样的小心思?”
    张桓一翻白眼:“那当然了,别小看我,毕竟我也是高祖的亲子。”
    沈白笑呵呵地道:“那你这次进京,打算怎么办?”
    张桓挺起了胸脯,道:“原先,我为避嫌,且认为皇位终究是落不到我的头上的,因而不思进取,每日贪玩,不负大好时光……可如今二叔既然要传位于我,那我自当图强,上心国事,不辜负二叔对我的期望。”
    沈白摇了摇头,郑重道:“不行。”
    张桓闻言不由一愣。
    “怎么不行?”
    沈白沉思了一下,道:“在你还没有正式确认你可以继承皇位之前,你绝不能露出对皇位有任何渴求的样子,相反的,你到了京城之后,要更加流露出贪玩不上进的姿态,这样你日后继承皇位的可能性就会愈大。”
    张桓疑惑的挠了挠头,道:“我若是不求上进,二叔对我失望,还肯将皇位传于我吗?”
    沈白想了想,道:“不好说,说不定就会传与你,但就算是不传与你,至少你不会一到京城就会丢了性命,至不济将来还能回姑苏当个吴王。”
    张桓也不是蠢钝之人,闻言道:“你的意思是,二叔此举……是有意试探我的?并不是真心要传位于我?”
    沈白叹了口气,道:“防人之心不可无,若是真如你所说,陛下现在身体不好,那他最有可能的想到的,就是谁会对他的儿子产生威胁,目前泰王就是其中之一,而你也非常有可能,只是他现在摸不准你,就顺便招你入京试试……当然,也不排除他确实真心想传位于你,但小心一点是不会错的。”
    张桓闻言,似乎有些沮丧,不过他还是承认沈白的想法是对的。
    “不错,皇二叔久经风浪,乃是大智大勇之人,城府极深,试探我一下确实是他的作风。”
    沈白沉声道:“做事得考虑周全,就算是陛下真心传位于你,那泰王呢?你考虑过他的感受没有?你若是表现的太过激进,泰王又会如何对待你?你毕竟只是一个外来的藩王,而他却是常年驻在京城的藩王,他的人脉你有吗?你是他的对手吗?”
    张桓的脑袋上开始流下密密麻麻的汗珠,他发现自己有点把事情想得太过简单了。
    若不是沈白提醒,他现在还真就是有可能雄赳赳气昂昂的进京去准备接手皇位呢。
    但当中的凶险,似乎远超他的预料。
    沈白又道:“我想问你个问题,泰王麾下都有哪些支持者?你知道吗?”
    张桓细细的想了想,道:“三叔久经战阵,各州府的驻军将领,不少都是他的旧部,而且他还执掌兵部多年……朝中和边镇的武官将领,至少有一半是他的支持者。”
    沈白恍然的点了点头,道:“那太子的支持者呢?”
    张桓慢悠悠地道:“想来,朝中那些崇尚古礼,亦或是遵守人臣之道的老顽固,应该是太子的支持者吧。”
    沈白指了指吴王的鼻子:“你的支持者都有谁?”
    吴王闻言顿时愣住了:“我?我也不知道我有哪些支持者……”
    沈白长叹了口气,道:“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是有两个,一个是我,一个是他……”
    说罢,身边伸手指了指那边呵呵傻笑的唐天豪。
    唐天豪对于沈白和张桓的话根本就没听进去,只是望着天,一个劲的傻笑,自言自语道:“陛下、下召我进、进京了,陛下、下召我进、进京了……”
    看着唐天豪已经魔怔的样子,张桓顿时陷入了绝望。
    “二哥,要不然……咱还是掉头吧。”
    沈白摇头道:“那怎么行,天子找你进京,你抗旨不去,岂不是有谋反之嫌?放心吧,咱们相机而动,只要装傻充愣,应该就能瞒天过海,至于后续应该继续怎么走,咱们再看情况不迟。”
    张桓有些愁苦道:“问题是,如何才能装傻充愣?”
    沈白一指旁边的唐天豪:“你学大哥,装傻充楞装的神乎其技,犹如真傻,视大千世界如梦幻泡影,实乃装傻充楞的最高境界!”

第一百四十六章 吏部尚书
    京城地处后世的河南地界,按照具体的位置估算,应该就是开封一带,一行人马从杭州府前往河南地界,并不算是非常的远,距离完全可以接受。
    一队人马走的慢慢悠悠的,大概不到二十天的时间,方才抵达了京师。
    京师相比于越州,规模自然是不能同日而语,无论是城墙的修葺,城门的防备人手,往来的人口,还有周边的热闹程度,都是相较于越州强上一大截。
    这里是大楚的经济重地,也是经济中心,楚国中的各行各业,只要是在一方面有所精研的人,就会到京师发展,毕竟这里机会多,能人多,资源多,是古人实现梦想的最佳栖息地。
    吴王乃是外部藩镇,即使得到了天子的亲召,也不能轻易入京,于是一行人便驻扎在郊外,派人进京进呈书信,等待天子召见。
    天子召见藩王,自然是有一个流程需要走的,但在走流程的期间,藩王哪里都不能去,只能是在郊外驻扎,犹如小朋友夏例营一样,对于皇帝来说,心里着实也是有些过意不去。
    毕竟也是远道而来的客人,不让进家门就算了,还这么一直晾着人家的话,那就有失天子气度。
    当今的楚皇自认为乃是圣明君王,自然不可能干这种让人戳脊梁骨的事情,于是便派出使者,携带御用酒食,前来营地犒劳张桓等人,也是从侧面表现对张桓的重视。
    楚皇这一次派来的人非常有意思,乃是吏部尚书魏大勋。
    按道理来说,外地藩王进京,就算是慰问,也应该是派礼部的人,派吏部的人算是怎么回事?况且也不用让吏部的一把手亲自过来吧?如此是不是有点太过捧高了吴王。
    但楚皇却是在打他的小心思。
    在诸臣之中,魏大勋的身份比较特殊,他是阳翟魏氏出身,乃是当世有名的名门大儒,身份威望极高,且为人高傲,不屑结党营私,且一向是敢做敢当,直言进谏。
    若是换成别人来见吴王,所带回的信息怕是不尽实,但若是魏大勋出马,楚皇敢拍胸脯打包票,吴王是个什么德行,魏大勋就会跟他说吴王是什么德行,不会贬低一分,但也不会抬高一毫。
    “下官魏大勋,见过吴王!”魏大勋年约五旬,一脸刚正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