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寒士-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精准的一张,最为马上骑射准备的。
稍次一点的,一般是下马步战使用。
他们的主战武器,就五花八门了。
有用弯刀的;用大周朴刀,腰刀的;用骑枪、虎枪的。
真是,还有使用狼牙棒,铁骨朵等重武器的。
陈无暇反而觉得挺好。
这些缴获自辽人的武器,更适合山里的兄弟。
当马贼的人都野惯了,喜好也各不相同。
下山的二百兄弟,被沈麟调教了大半年,才规矩起来。
沈麟挥手送别白娘子。
佳人站在船头。
风起时,白裙飘飘,一滴清泪随风飘散。
沈麟鼻子一酸,也差点流下泪来。
这种患得患失的依恋,好多年,都没体会过了。
陈无双在一边取笑道。
“诺大个男人,眼圈都红了?”
“我去,也太丢人了,你不会哭吧?”
沈麟没好气地挥手就打。
这死丫头咯咯娇笑着逃跑了。
你跑!
左右离不开这个家。
你能跑到哪里去?
今儿晚上,本公子就吃了你。
陈云郑重地提醒道。
“大人,这些天,你跟无暇姐……咳咳……”
“咱们也不好打扰。”
“还有五天就过年了。”
“是不是开个会,做些布置?”
沈麟脸色微红,你这小舅子也真是的。
哪壶不开提哪壶。
“好吧,是要开个总结大会。”
“该奖励的奖励,该批评的批评。”
“幸好,这二百军官不需要回陈家寨。”
“防务倒是好安排。”
这些军官的家属,会搭着送兵器的船返回。
是一早就商量好了的。
陈家老爷子也赞成。
铁军不过三千五百人。
近三分之二的军官,都是陈家子弟。
这帮人要都回山去过年,还不得乱套了?
与其这样,还不如把他们的家眷,接到泸水铁城来。
反正这些军官,几乎都买了房子。
他们加入时间早,屡次执行任务,奖励颇丰。
哪一个手头,没几十上百两银子的存款?
二十两一套楼房,对普通百姓来说。
可能要省吃俭用几年,才付的清贷款。
这帮军官可不一样。
全都是一次性现银交易,梗都不打一个。
陈风甚至乐观的预测。
这些家眷来了之后,绝大部分就不会走了。
泸水铁城的就业机会多。
哪像守在山里,只能种点薄田,打些猎物。
一年到头食不果腹?
当马贼,也不是每次都能抢到东西的。
蹲守十天半个月,空跑一趟也很正常。
偶尔还有伤亡。
家人还没到生死看淡的地步。
陈家三爷是怎么死的?
抢劫,有大风险。
定居铁城,去工坊干活儿就安生多了。
家里的小娃娃,还能就近上学。
山上的族学,怎么跟铁城的大学校相比?
这里的童生、秀才都有四五百人了。
一帮文曲星呢。
这个时代,先生们很受人尊敬。
像陈风陈云这样,家世不凡的子弟可没几个。
陈家二爷春秋鼎盛,能吃能打。
他还想率领四五千马贼,下山跟杨成良的义军混口饭吃呢。
带着老妻,下山来安度晚年?
还没到时候。
第一百八十章 忙碌的年前
沈中平的营造司已经放假了。
好在民房和学校家属楼,紧赶慢赶,总算在年前完工。
这些日子,城里欢声笑语一片,忙得不可开交。
十里八村的百姓,都忙着搬家呢。
两千套民房,陈、梁两家的军官就订走了三百套。
其他的,哪里够分?
手快有,手慢无。
抢购到房子的,自然是喜气洋洋。
空手的,只能帮别人搬家,满眼的羡慕。
铁城面积有限。
下一批新房开建,就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了。
学校的家属楼,倒是没人抢。
原本就是按照六百套的规模修建的。
现在的先生还不到五百人,可以挑挑拣拣。
房子是空的,家具和用品还得去买。
没钱也不必担心。
城里的银庄一样提供贷款。
沈承的木工坊,可是忙了个昏天黑地。
学校孩子的双层木床要赶工。
官营家具店生意火爆得不行。
什么桌椅板凳,木桶、木盆、木床……
一送过去,就马上被抢购一空。
连带着他老爹,沈忠贵开的木器店,都大大赚了一笔。
年终大会上。
所有与会的官吏都喜笑颜开。
一个个作揖打躬,互道恭喜。
到了今天。
大家才明白沈麟的远见。
把人口集中到一起,带来的兴旺,几乎涉及到方方面面。
油盐酱醋,果蔬粮油,家具百货零杂……
哪一样不卖得热热闹闹?
原本三个里十二村,就有一万二千来人。
当然,邙山村自己有铁矿,小城堡,是不用下山凑热闹的。
但是,还有其他的人口来源啊。
近五百的外地先生,带来的家眷就是两千多人。
陈家家眷又是八九百。
好家伙。
这座城的纸面人口,短短时间就超过一万五了。
长期定居的可能没那么多。
一万出头也少不了。
占大头的,还是官兵的家眷。
自然,并不是说三千五百兵,就有三千多户。
不少人是兄弟,或者兄妹都从军了。
后来还发展到,夫妻二人都在军中的,也不稀罕。
沈麟公私分明。
家里的工坊所出,肯定不会划到公账上来。
即使他经常动用私兵,给自己工坊干活儿。
也没人有意见。
军费开支,另算!
柳楚儿提交的财务报告,数字还是很喜人的。
首先是银庄和二十间官营店铺、饭庄和旅馆。
建成和开业的时间,长的有两个月,短的才十几天。
可盈利也超过一万两。
从上万人头上,赚这点钱很难么?
沈麟是后世来人,他很狡猾的。
那些临街的商铺,多达三百家,却只租不卖。
目前仅仅租出去四十来家,收入还上不得台面。
另外,就是二千套住房的出售。
这就是高达四万两银子的一笔巨款。
虽说绝大多数是贷款,但现银买房的也有四百来户。
公账上,总存银过两万两。
年终奖金,就很丰厚了。
所有官吏,包括城里的清洁工、马夫、学校的先生等等。
最多的能拿到二十两银子的红包。
最低的,也有二两。
皆大欢喜。
工坊的三千余雇工和军队,同样收到了年终奖励,价值不菲。
大笔银钱的下发。
进一步刺激了城里的消费。
过年了,谁还不得买点年货?
于是,三叔沈忠和旗下的马车队忙活开了。
几乎天天往沈家集和安定县城跑。
大批量采购,肯定便宜很多。
买回来放在官营商铺售卖,还能赚些差价。
安定大码头,三十多艘大船一字排开,满载货物。
一杆杆大写的“沈”子绿旗,迎风招展。
吴七也来送行。
身边还跟着个娇俏可人的小丫头。
这丫头不是玩得乐不思蜀的陈无悔,还有谁?
沈家三爷押着大船队,将要南下封丘。
惊动很大。
沈忠儒难得有这么风光的时候。
他语气怪怪地指责吴七。
“你小子不地道啊!”
“这五六天,送来的,怎么全是书籍?”
“宣纸和棉织品呢?咋都没了?”
吴七心里暗骂。
你个老东西,就偷着乐吧!
还不是被你全吃进了?
你犹豫过一点点么?
咱店里零售,现在能卖多少?
你沈家主脉杂粮不够抵扣,还出了五六万担精粮呢。
七爷可是按照一斤一两二的高价结算的。
你还想咋的?
“三爷,大家一起发财,你就别揣着明白装糊涂了好不?”
“我敢打赌,至少一半儿,都装着我家的货物吧?”
“这趟南下,你可是要赚大发了。”
“回头啊,记得从京城给小侄带点礼物哦!”
沈忠儒心里也暗骂死胖子。
就知道瞒不过你。
没错。
六成都是你家的白菜价货物。
三爷我派人换了好多马甲,才收拢过来的。
咱家库存的精粮,都出去一半儿了。
那止明面上的五六万担?
“哈哈哈,一定一定!”
“小七啊,你这纸张的都没了。”
“书籍的生意也做不久了?”
吴七一副惋惜发愁的样子道。
“有啥办法呢?”
“上游供货商不给了。”
“今儿的两船书籍,算年前的最后一批。”
“明年,还不知道该咋办呢!”
沈忠儒和旁边的二哥隐晦地交换了一下眼神。
这般低廉的价格。
沈麟那小兔子崽子,挺得住才怪呢。
纸张没了,书籍自然也会断货。
咱们这条计策,釜底抽薪啊!
呵呵!
等过完年,就是我沈家纸的天下了。
一条小泥鳅,怎能搅浑一湖碧波呢?
沈忠信把三弟送上了船。
“一路顺流而下,不得无故停留。”
“据可靠消息,贼寇越发猖獗了,已经攻略了四个县。”
“前锋进抵相州府。”
“实在不行,你就别去相州了。”
“这次,可是带足了三十万两银子的财货。”
“咱沈家主脉,近几年的利润全投进去了。”
“三弟啊,万事小心!”
沈忠儒把膛子拍的砰砰响。
“二哥,你就放心吧!”
“咱这一趟,不翻倍赚回来。”
“咱都没脸见你!”
船队缓缓起航。
沈家的面子足够大。
水军甚至派了两艘快船,打算护送一程。
其实在安定县,走内河水运,也没啥危险。
沈家三十几艘大船上,可是带了五百全副武装的护卫呢。
陈无悔眨眨着狡黠的大眼睛,凑近吴七耳边。
“七哥,你看到没?”
“这位沈家三爷,霉运当头呢!”
第五十三章 交锋
沈忠孝走的匆忙,并不能为沈麟多做什么。
可他临走透露的一些信息,也足以让沈麟心生警惕。
家族内斗?
沈麟真的不想参与进去,太无聊了。
一行人望着帆船远去。
沈忠信就把沈麟叫了过去。
这位二伯四十岁出头,长的高高廋廋。
一双锐眼,透着令人心寒的冷光。
“沈麟呀,你很不错呀!难怪大哥,如此器重你!”
“你呀,真该跟他去封丘。留在安定这小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