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品寒士-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家二弟和两个侄子风头出大了。

    搞得他自己,还得继续当摆设。

    不得不说,很讽刺。

    不过,沈忠孝近距离观察了老皇帝。

    这位,金丹红丸服了不少,已经快油尽灯枯了。

    如果不出意料的话。

    沈忠信最终被放出去的机会很大。

    毕竟,大周朝,想他这样的干吏老臣不多了。

    没有他去前面顶着某一路。

    万一朝中生乱。

    外敌乘虚而入怎么办?

    历朝历代,中原王朝已经证实了无数回了。

    只要自己不乱,东南西北,那些宵小岂有坐大的机会?

    不被强大的中原王朝覆灭掉。

    就算手下留情了。

    可惜,现在的大周朝,最虚弱的时候快到了。

    乱象已现。

    如沈忠孝这种以家国为念的老臣子。

    心中的沉重,可想而知。

    还有些时间。

    咱老沈家的麒麟儿,快快成长吧!

    一家人正准备用晚餐的时候,老管家来报。

    “老爷,秦王驾到!”

    话音未落,一位器宇轩昂的年轻人就踏进大堂来。

    “不好意思哈,老大人!”

    “今儿,本王一听到安定大捷的好消息。”

    “就恨不得痛饮三百杯啊!”

    “喝酒嘛,得找知己不是?”

    “所以,本王就厚颜登门喽!”

    “见过秦王!”

    沈思思和沈忠儒等人连忙大礼参拜。

    这位二皇子倒是平易近人,也不摆什么架子。

    始终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说了几句话,其他人都借故离去。

    秦王突然语出惊人。

    “老大人,本王,欲请封太原府!”

    什么?

    沈忠孝霍然起身。

    封建外地?

    你……放弃了?



    第二百二十七章 一意孤行

    

沈忠孝大惊失色。

    老皇帝膝下四个皇子。

    长子燕王——杨念博生性懦弱,至今没被立为太子。

    就说明老皇帝,都不看好这个大儿子。

    三皇子蜀王——杨念仁,文采风流,写得一笔好字。

    诗词唱和,颇得一些文人的青睐。

    可要说治国才能,恐怕也没几个人看好他。

    四皇子杨念厚,今年不过十二岁,还没开府封王呢。

    他年纪太小,性格、本事都没养成,自不必说。

    沈忠孝最看好的,就是秦王杨念广。

    此人博闻强记,果决擅断。

    最重要的是,他有革新救亡之宏志。

    可现在,这家伙居然要逃避了?

    你一旦封建外地,那就只能当个混吃等死的闲散王爷。

    难道,沈某看错了你?

    “王爷,何至于此?”

    “太子之位,至今空悬。”

    “说明陛下也在抉择之间,你不是没有机会呀!”

    突然,沈忠孝一拍脑门,眼神灼灼。

    “哎呀,你看我……”

    “真是老糊涂了。”

    “以退为进,也不错……”

    杨念广晃晃双手道。

    “不不不,老大人,你误会了。”

    “本王真没心思,玩儿以退为进的把戏。”

    “难道您没发现么?”

    “都说父皇整日沉迷于方家的炼丹术,神志不清,昏聩不明。”

    “您看安定县的善后事宜。”

    “他处理得井井有条,各方面都考虑到了。”

    “哪有一丝一毫的敷衍?”

    这一点,沈忠孝早就思量过。

    老皇帝继位时,年纪就不小了。

    他那身子骨,一直不怎么好。

    虽说他早年也有振奋之心,可内外阻力太大了。

    随着年事渐高,建康每况愈下。

    他才把朝政交予奸相童子观和权阉魏成忠之手。

    自个儿却躲起了清静。

    这一荒废,就是十年。

    但并不代表,老皇帝就真的糊涂了。

    至少,童子观和魏成忠绝对听他的。

    没有老皇帝在背后支持,他俩啥也不是。

    凭什么权倾朝野?

    沈忠信凝眉抚须,迟疑地问道。

    “那王爷的意思是……”

    秦王杨念广长叹道。

    “父皇现在就是在求稳。”

    “废长立幼,必然会引起朝堂大风波,他会选择这般做么?”

    “再说了,童子观和魏成忠都支持我大哥。”

    “这些年,射向本王的明枪暗箭,可从没少过。”

    “一旦太子之位,定了燕王。”

    “老大人,念广一家,恐有不忍之事发生。”

    沈忠孝倏然而惊。

    老皇帝的精力越发不济,时日真不多了。

    燕王杨念博虽说懦弱,可他的两个支持者,却足够阴险狠毒。

    秦王一直是太子之位的激烈争夺者。

    大周朝偏偏对皇子管束极其严格。

    不得豢养太多的家奴,不可训练私兵死士。

    就连护卫,都是御林军不定期地派人去替换守护。

    这一点,皇帝手中的皇城司,一直监管得很紧。

    所以,大周立国三百年。

    偶有臣子犯上作乱。

    还没有那个王爷有实力这么干。

    他们手头没人啊!

    但是,杨念博有人。

    他的支持者魏成忠和童子观,手里可不缺人。

    死士、私兵,甚至调动军队,都能够做到。

    完了,秦王一家几十户口,还真的危险了。

    “王爷,你请求封建外地,皇上未必会答应。”

    杨念广轻笑道。

    “不,父皇会答应。”

    “他要求稳。”

    “目前京中,事涉东宫之争,最不稳定的就是本王了吧?”

    “本王要是主动退却,他还能不答应?”

    要说杨念广对九五之尊没有想法。

    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他十岁起,就新生大志了。

    可这些年来,自己手里可用的人力物力,并不多。

    偏偏阉党专权,还竭力打压支持,看好杨念广的大臣。

    贬的贬,罢官的罢官。

    其中,分量最重的,就是眼前这位前部堂高官沈忠孝了。

    人家都被召回京城好几个月了。

    杨念广也是满怀期待着。

    偏偏,老皇帝一点都不着急。

    至今还把沈忠孝高高挂起来。

    出仕的机会,越来越渺茫了。

    时间不等人。

    秦王觉得,京中就是一潭死水,是个牢笼。

    只有跳出这方天地,他才能大展拳脚,干点事儿。

    哪怕积蓄点人马也是好的嘛。

    沈忠孝对老皇帝太了解了。

    “嗯!”

    “王爷你说的没错。”

    “要是请求封建,他可能会批准。”

    “但是,你想去太原,他不会允许的。”

    “那里,可时刻面临着辽人的下一步攻击啊!”

    “太原府的军队,也是朝廷最为强大的三支边军之一。”

    “甚至略强于澶州军,可跟雄州军媲美。”

    “你要是得到十万太原府禁军、班军的效忠。”

    “皇帝就得担心京城封丘的安全了。”

    “呵呵……”

    秦王也禁不住哑然苦笑。

    他可是一脑子的家国情怀。

    岂可为了私利而坏公事?

    他真要带着十万太原军入京。

    得利的会是谁?

    辽国啊!

    大同,应州、云州等地的十五万大辽铁骑,还不得乘虚而入?

    失了太原这般重要的西部屏障。

    就算他夺得九五之尊的皇位。

    也得考虑迁都了吧?

    辽人打不下雄州。

    还不能集结重兵攻下澶州,真定么?

    到时候,两路大军直逼黄江,靠什么去抵挡?

    就靠京中那帮老爷兵?

    老是吹嘘黄江防线多么坚固,黄江水师多么多么能打。

    秦王表示怀疑。

    他们,都快变成京中权贵的走私和运输船队了。

    都他娘的忙着捞钱呢。

    官兵们腰包鼓了,好日子过的乐不思蜀了。

    谁还愿意拼命?

    四十两银子的战死抚恤,还不及他们两年赚的。

    “那就来一个,真的以退为进。”

    沈忠孝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一封封奏折往上递。”

    “第一个,选有着盐铁之利的徐州。”

    “陛下肯定不愿意,看到你手握此种利器。”

    “他一旦拒绝,你就说去襄阳,九省通衢,战略地位多重要?”

    “不同意?那就去长安喽?关中可是王霸之基哦!”

    秦王都忍不住乐了。

    你老人家真会开玩笑。

    这三个地方,父皇一个都不会同意。

    “可……本王还是,想去太原!”



    第二百二十八章 跟沈麟学

    

去太原?

    你想的也太简单了。

    沈忠孝苦笑道。

    “王爷,那帮骄兵悍将,可不好收复。”

    “你真以为他们有多能打么?”

    “大周国事糜烂至此,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呐!”

    “各地军队,就是在比烂!”

    “太原军和雄州军只是还没那么烂而已。”

    “老夫就问一句。”

    “他们敢跟辽人铁骑,野地浪战么?”

    秦王默然了。

    悬!

    太悬了!

    好像这二十年来,大周军鲜有野战获胜的战例。

    呃!

    有一个。

    大年初一的早上,你老沈家的麒麟儿。

    沈麟仅仅率领两千铁骑。

    就把三倍于己的辽军,打的满地找牙了。

    这事儿,现在京城传的很邪乎。

    九成九的人都不信呢。

    “老大人,沈麟这次,不会是真的吧?”

    “他真的?干掉了五、六千辽军?”

    沈忠孝没打算隐瞒杨念广。

    “如果,我说可能上万呢,你信不?”

    秦王年轻的脸庞顿时激动得一片赤红,呼吸都急促起来。

    信?

    我信个驴球子啊?

    沈麟才多少人?

    不是说三千兵么?

    两千骑兵,一千城防枪盾兵。

    他沈麟的人马就是铜头铁臂?刀枪不入?

    应州王耶律大越既然敢派人偷袭安定。

    过江的辽军,肯定都是精锐。

    难道,强悍的辽骑都吃巴豆了?

    拉稀拉得走不动道儿?

    灭敌上万?

    说什么醉话?

    杨念广的眼角余光,不由得撇撇撇火盆上煨着的红泥小酒壶。

    沈忠孝也不以为意。

    他干脆拿起酒壶,给秦王斟满一杯酒。

    “酒色澄碧,安定最好的竹叶青,品品?”

    “老夫才喝了一杯而已,存货不多喽!”

    秦王举杯一饮而尽。

    略微辣口,这是北地好酒的共同特点。

    但与众不同的醇厚,以及沁人心脾的唇齿留香。

    都表明,这竹叶青,确实非同凡品。

    “好酒!”

    沈忠孝的眼睛都笑眯了。

    他浅浅尝了一口,得意地笑道。

    “你可能想不到。”

    “这酒啊,是一个糟老头子酿的,老百姓知道他的,不多。”

    “老庞还偷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