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品寒士-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全是三千担级!”

    “另外,还在船台赶工的五千担战船,竟然多达二十艘。”

    “据说,后续还有订单!”

    “李广利要看各家船厂的造船品质再定。”

    沈麟仔细一盘算,神色大变。

    三五千担的战船,可不是寻常运输船,几百两银子就能买到。

    这玩意没有两、三千两一艘的起步价,想都别想。

    都建造六十艘了,还要下订单?

    原本,沈麟就送给他二十艘三千担战船。

    澶州那边也送来三、四十艘大小船只。

    李广利现在可阔得很。

    就算把他的三万人马都拉上去,战船也该绰绰有余了?

    “听说,他招兵的时候,每家还发了五两安家银?”

    沈麟忽然发现,自己相比较而言,都算穷人了。

    他撮着牙花子叹道。

    “好家伙,这么一搞。”

    “没有三、五十万两雪花银,可维持不了多久。”

    “如此庞大的一笔钱,澶州总督庄子才拿得出来?”

    “他连将门世家都不算,当上老大才多久?”

    “单单喝兵血,做点买卖可不够。”

    “要不然,张峰奇组建三千重骑兵,也不至于砸锅卖铁了。”

    沈麟的家底儿其实很厚,他只是拿不出太多现银而已。

    一有钱,他就换成粮食和物资了。

    梁自忠是过惯了苦日子的。

    他不相信天上会掉个大馅饼。

    一下子就砸中李广利了?

    “大人,李广利乃实授参将,就算放在澶州。”

    “他也是最年轻有为的实权派了吧?”

    “会不会有某个,或者几个安定有钱人看中了他?”

    “有意出钱资助?”

    红娘子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闪闪发光。

    她觉得这种可能性太低了。

    “老梁,整个安定府,要说最有前途,本事最大的。”

    “那也是咱们公子……哦不……咱们大人好吧?”

    “那些有钱人,都眼瞎了?”

    “送钱,也得送给咱们呀!”

    沈麟都有些脸红了。

    你个死丫头,就对本公子这般有信心?

    “不不不,无双,你没明白老梁的意思。”

    “动辄几十两银子,没有谁送的出来。”

    “很可能是,一种利益结合。”

    “比如借钱,不收利息那种。”

    “你们想啊,一旦李广利的三万水军武装完毕。”

    “至少安定上到太原府,下到澶州。”

    “这一千多里黄龙江,就是老李说了算吧?”

    “商路畅通,多少钱赚不回来?”

    “再说了,李广利打仗的本事不赖。”

    “他,绝对有还款的能力,不至于让看好他的人打了水漂。”

    众人有些明悟。

    陈云赶紧翻了翻,找出底下的几分情报。

    “大人,您这么一说,末将才发现疏忽了。”

    “您看,有人半夜里听到水军营地,有卸货的声音。”

    “甚至有战马在嘶鸣!”

    “这一条,水军出动异常频繁。”

    “听说跟辽人交战了。”

    “安良堂甚至派出了医师,前往营地救治伤患。”

    陈云完全有理由疏忽。

    李广利的几百号幸存老兵,已经伤愈归队了。

    澶州送来的七八千人,他自己最早招募的那批船夫。

    一个月就能训练、整合好了?

    监视一下安定附近的江面,可以。

    要说跟辽人那支失踪了的水军决战?

    打死陈云都不信!

    李广利还没有决战的实力。

    沈麟击节赞叹道。

    “老李不愧是百战宿将,捕捉战机的能力太强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

    “辽人可以偷袭安定。”

    “李广利的水军,怎么不可以去偷袭辽人呢?”

    “县城,镇子他啃不动。”

    “偏远村子和马场,一去大几千水军,还不是手拿把攥?”

    “就当是以打代练了。”

    “好办法!”

    没什么运输任务,最近的水军千户陈梁可是闲得着急上火了。

    闻言之下,他眼神贼亮。

    “哎呀呀,我咋没想到呢?”

    “大人,沈二叔赶工很紧。”

    “咱们那两艘三千担的铁皮船,再有五天,就完工了。”

    “咱水军六艘战船,运力都上万担了。”

    “如果水军去一半儿人。”

    “挤一挤,再搭载八百具甲轻、重骑,也没问题的。”

    “咱们是不是……”



    第二百四十一章 走自己的路

    

陈风更兴奋,他一拍手喝道。

    “以战代练,好办法!”

    “不需要太多,一次去三百重骑,五百轻骑。”

    “寻常的镇子,都能偷袭得手。”

    “更别说那些马场了。”

    沈麟对部下这种闻战则喜的状态很满意。

    可他本人,却不喜欢没来由的乱战。

    练兵?

    铁军中的老兵比例占了七成。

    这些人,都是在历次战斗中见过血的。

    虎大勇带来的一千轻骑也一样。

    他们不缺战斗经验。

    缺的是先进的基础训练,以及营养补充。

    “各位,你们觉得,我铁军有必要上战场去磨炼么?”

    “就连最初的五百娘子军,都操纵破阵弩杀过人了。”

    “其他的兵,至少打扫过战场,补过刀。”

    “那一千多真正的新人,没有三个月的训练。”

    “本官不打算让他们上战场。”

    “各位,我们走的是精兵路线。”

    “每个兵都是兄弟姐妹,很珍贵的。”

    “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我们。”

    众将都沉默起来。

    沈麟一向重视铁军的伤亡比。

    他恨不得一场大战一个重伤,甚至是死亡的都没有。

    安定城外,连续三战。

    重伤、不过三十多个,战死十三人。

    这在别的军队看来,宛若天方夜谭。

    在铁军中,却是真实存在的。

    说出去,谁会相信?

    可沈麟偏偏做到了。

    他还想降低这个比例。

    铁军七千,老兵五千出头。

    以老带新,一点问题都没有。

    每一个小队十二人中,才分到三个新人。

    怎么会影响整体战力?

    而李广利就不同了。

    包括当初突围出去报信的人。

    他的老兵顶多就一千。

    一个老兵得带三十个菜鸟,除了以打代练。

    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李广利现在好像挺有钱。

    就算出战的伤亡率很高。

    他也付得起抚恤银子。

    每一次劫掠,收获肯定有。

    水军作战,瞄好了目标,快打快撤,什么东西装不走?

    哪怕搞一年的破袭战,重伤退役或者死掉一万人。

    他弄到的钱,也足够发放抚恤金了。

    而他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两万百战老兵。

    大周别的没有,壮丁多的是。

    只要他李广利不缺钱,敢战,扩军还不容易?

    所以,以打代练,是他唯一的选择。

    想到这里,沈麟语重心长地道。

    “你们的求战之心旺盛,本官很欣慰。”

    “但是,大家要牢记咱们的发展策略。”

    “那就培养娃娃兵。”

    “在校的都有两万八了,山里还有三万余。”

    “咱们每年,还可以收留更多。”

    “把这帮娃娃培养好了。”

    “咱泸水铁城要兵有兵,要人才有人才。”

    “埋头十年!”

    “然后,抬头相见!”

    “天下还有谁?能挡我兵锋?”

    沈麟铿锵激昂的豪言在大厅中回荡。

    每个人都抬起头看着他。

    窗外的冬日照进来。

    给沈麟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

    这一刻。

    他的话,就是无可置疑的真理。

    “好!”

    梁自忠率先鼓起掌来。

    “大人说的对,咱们要沉下心去。”

    “把这一某三分地经营好了,不断发展壮大下。”

    陈云跟着鼓掌道。

    “那就高筑墙、广积粮,这话也是大人说过的哈!”

    “哗哗哗!”

    会议大厅里,掌声如雷。

    从这一天起。

    埋头十年,然后抬头相见!

    广积粮,高筑墙!

    这两句话,成为所有铁城人的信条。

    没有谁再浮躁求战了。

    看着云淡风轻,其实每个人都激情满满。

    接下来,沈麟在小黑板上花了一个简易图。

    “各位,咱们未来的军队。”

    “当以6:2:2的比例来建设。”

    “如果以一万人规模算。”

    “就是六千野战骑兵,两千城防军,两千水军。”

    “水军很重要。”

    “既是全军机动的运输力量,也可独立作战。”

    “必要时,还可以协助守城!”

    “所以,下一步,咱们要在城南挖一个大大的人工湖。”

    “作为水军的泊地,和操练场所。”

    什么?

    挖一个湖?

    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水军千户陈梁更是激动得站起来。

    “大人,这湖,得多大啊?”

    沈麟在黑板上划了个大圈。

    大家知道,提前期回暖,城墙将扩充到荒草滩。

    等于把城南那五六千亩新、老田地都囊括了。

    沈麟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笑吟吟地道。

    “我计划挖出一个深达两丈的万亩盐湖来。”

    “跟泸水河连通。”

    “无论天气多寒冷,盐湖都是不冻的。”

    “陈梁,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陈梁兴奋地一挥拳头。

    “大人,意味着咱们的船,永远不会被冻住。”

    “再冷的天儿,咱们依然可以保持训练。”

    “老天,上万亩啊,停泊几万水军都没问题了。”

    沈麟继续道。

    “挖个湖,好处多多。”

    “有了盐湖的沉浸,本官就可以利用湖水制盐。”

    “这是一条不错的财路。”

    “另外,挖出来的土,足以填平五万亩的滩涂沼泽。”

    “各位,这就是五万亩田地啊!”

    农牧司司长王成俊举手发出疑问。

    “大人,五万亩田地,确实很可观。”

    “位于铁城和荒草滩之间,也没有防守的压力。”

    “可翻出来的还是盐碱土,没法种庄稼呀!”

    沈麟可是来自后世的人。

    他虽说无法培育出适合盐碱地种植的海水稻。

    可土办法还是有的。

    “老王啊!”

    “盖了三尺多厚的新土。”

    “是不是把底下的含盐地下水,给隔断了?”

    “咱们多的抽水装置,利用河水淡化啊!”

    “新土地搞成一块块大方田,只要三天一换水。”

    “第二年就没啥盐碱了。”

    “种麦子不行,咱们可以种菜、种水稻。”

    “以农家肥和鱼骨粉为底肥。”

    “本官保证,水稻的亩产量,将是麦子的三倍以上。”

    “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