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寒士-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州乱成一团糟。
官府哪有功夫管尉氏、马氏县的贼寇?
当时,赵、杨二人根基不稳。
这么干,堪称上策。
劫掠了大批钱财、物资和粮食,却不用养闲人。
相州不算富裕。
比起东岸的真定,邢州这两块油汪汪的大饼。
赵归一再是残忍好杀,也得忍。
沈毅晃晃手里的信签,忽然失声笑道。
“我怎么发觉?”
“这般的结局,才是最好的呢?”
李广利闻弦歌而知雅意,不由得翻了个白眼。
那是他的亲表弟好不好?
还别说。
四处闯祸的庄大公子,去当一个安安静静的美男子。
不,是去杨成良那里当质子。
确实对庄家大有好处。
沈毅的例子在前。
一向不显山不露水,腹有内秀的庄家老二,也许更值得培养。
至少,庄名起要听话得多。
老舅也少很多烦恼。
更重要的是。
马氏县的铁矿石不错。
品位高达40%上下。
如今可是紧俏的战略资源。
杨成良承诺敞开了供应。
他只收粮草、布匹、盐,牛皮牛筋等几样。
但这难不倒沈家和庄家啊!
战乱四起,还有什么比铁矿更重要的?
这两家可不缺粮食和食盐。
接下来,李广利就不再为难了。
他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急报澶州。
七天后,马原尽起十万步骑,进逼四方镇。
增兵了。
作为南征大军的统帅,他有权利调集地方班军、乡兵。
不但忠县、夹山、易县的人马被征调不少。
就连更东边的内丘,任县,巨鹿、平乡等地都没躲过。
这里三千,那里五千,还得自带粮草。
七八天,这些援军足以赶到临漳前线了。
当然,李广利和沈毅的骑兵也得到了补充。
伤兵和阵亡者都被送回去了。
上万骑的任务,还是看住水路。
因为,马原的大军不缺骑兵了。
各地援军东拼西凑,又多了八千骑。
庄子才回信,默许李广利跟杨成良隔河妥协。
大儿子没死就好。
当个质子不错。
还能换来源源不断的上好铁矿。
这买卖,可以做。
为了掩护李广利和沈毅的走私交易。
老庄一纸调令,又把副将邹明贤的上万水军调去黄龙江了。
太原府被辽国大军突袭的消息传来了。
两万太原水军,还在睡梦中就被辽军缴械。
最糟糕的就是,大小两百多艘战船落到辽军手里。
这帮狼崽子要是顺流而下,安定危矣。
安定丢了,澶州就失去钱袋子了。
庄家有不少生意。
未来都打算靠着安定这个最大的走私市场发财呢。
岂能出岔子?
庄子才不指望邹明贤和李成功的两万水军打赢。
他们能封锁住黄龙江和黄家交汇处。
阻止辽军舰船东下,就达到战略目标了。
反正老邹待在沁水河也动弹不得。
不是白白浪费时间么?
泸水铁城。
沈麟当着一帮军官笑道。
“都看看!”
“最近的好消息不少啊!”
“庄名扬那个兔崽子,居然被杨成良俘虏了,哈哈!”
“邹明贤一万水军西调。”
“咱们安定府呀,安全不少啦!”
红娘子杏眼圆睁,不甘心地道。
“沈毅这封信写的……啧啧!”
“庄名扬都孤军冒进了,三百近卫被杀的一个不剩。”
“他的运气,也太好了吧?”
“就咋没被射成刺猬呢?”
“唉,祸害遗千年呐!”
众人禁不住捧腹大笑,一片东倒西歪。
“呵呵呵呵……”
“哈哈哈哈……”
这个结果,其实挺好的。
那小子就算不死,暂时也回不了澶州。
最起码,他没本事给咱们铁军添乱。
陈梁有点郁闷。
“那要是杨成良一直扣着庄名扬不放。”
“天贵叔的仇,就报不了了?”
邱真跃跃欲试地道。
“要不?咱们情报科往南发展发展?”
“找个机会,喀嚓……”
这姑娘单手虚劈,做了个砍头的姿势。
杀性还挺重。
白娘子抿嘴笑道。
“可别!”
“杨成良有枭雄之姿,防范心理挺重的。”
“搜集情报,还是以另外的方式吧!”
“杀个庄名扬,要牺牲咱们更多兄弟的性命。”
“实在不值!”
沈麟和其他军官也纷纷颔首。
不少老人都知道。
白娘子说的另一条渠道打探消息。
肯定是依靠陈家寨了。
老岳父刚刚给沈麟送来通报。
杨成良邀请陈家寨人马联手往西,共抗辽军。
陈天放兄弟挺有兴趣的。
可惜,他们召集不齐人马了。
那些小富即安的各大寨子,对抢劫有点动心。
可要跟辽人刚正面,他们缩了。
不跟杨成良合兵,其实也无所谓。
反正陈家寨的嫡系人马,肯定会下山去打辽军的。
当然,只是偷袭,能打就打。
不能打,肯定先跑路。
保证自家人不吃亏,才是长久之策!
沈麟紧急送了两千半身马铠去芦岔角。
怎么的,也要把老岳父的两千兵,武装成具甲轻骑才行。
他们好马不少。
就算用九十斤的猴版具甲。
一人双马,也能跑得飞快。
第三百五十四章 提高警惕
沈忠和翻看着几分情报和信件,不由得啧啧称奇。
其中,就数沈毅写的最详细,足足七八页。
其中,对贼寇内部的介绍,就让大家不再是雾里看花。
一帮大小头目的官阶名称,作风习气都有记录。
这肯定是他们在清水镇大战后,审问俘虏所得。
那些骑兵俘虏绝对是贼寇中的精锐了。
自然对所谓的义军了如指掌。
“啧啧,大半年前,咱们泸水河村送去十三个地痞服劳役。”
“居然还活着七个?”
“最低都是个千户了?”
“陆大江这小子可了不得啊,能统兵五万人了?”
“沈铁山、沈铁柱两个小跟班都成了万户将?”
“造反的,升官就是快哈。”
当初,被沈麟一波坑进大牢的有十九个人。
后来,经过审讯,六个赌徒交了罚金被放了。
十三个地痞被一网打尽,全送雄州去服苦役。
结果,半道儿上,又被弄到落阳山修缮古道。
他们恰恰碰到调防的青州军一部扯旗造反。
大批劳役全被挟裹了。
陆大江这些人油嘴滑舌,惯于见风使舵。
俗话不是说了么?
地痞,都是小聪明过剩的人。
他们自然比那些老实巴交的百姓壮丁更容易冒头,转战大半年,才死掉六个,可见这帮人都是属蟑螂的,生命属性强着呢。
二叔沈忠元没好气地笑骂道。
“剃头的买卖,当然爬得快了!”
“你咋不说你的老东家杨成良,都他娘的当上安定王了呢?”
“你要不要去黄家堡投奔他?”
“他保准给你个大官儿当当,管个万把人还不是轻轻松松?”
沈忠和吓得老脸一白,抹了把额头冷汗,连连摇手。
“老二,这玩笑可开不得。”
“咱正经司长当得好好的,收入不比那些县太爷少?”
“一家人和和美美,干嘛要当反贼去呀?”
“我脑子没进水!”
“只是感慨而已。”
“几个地痞混混都能爬上高位。”
“这贼寇的前景,不过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沈麟听得连连摇头。
你这是不知道哇。
在咱原来的历史上,汉高祖刘邦不就是地痞当皇帝么?
多少英雄豪杰,不是收归己用,就是被他轻易玩死了。
更不要说洪武帝朱元璋了。
人家还是个乞丐出身呢。
比刘邦的家底儿都不如,要啥啥没有。
严格的说,朱洪武干的事儿,比刘邦还要辉煌得多。
刘邦有些摘桃子的嫌疑,后来遭遇白登之围,挺憋屈的。
朱元璋可是几次派兵打进瀚海去了。
其实,一个人能不能出头。
什么出身,什么学识,什么底蕴,都只能决定一时。
并非影响终身。
长期来看,还得讲三点。
适应、学习,运气。
先天不行后天补,三者缺一不可。
要不然,时势造英雄都轮不到你!
“三叔此言,对了一半!”
“落阳山收留的那帮犯人骨干,现在都跟着赵归一混了。”
“他们目光短浅,只图一时畅快。”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确实长久不了。”
沈麟喝了口清茶,有意指点道。
“但是,杨成良不同。”
“你们注意到情报中提到的几点。”
“他编练的十万新军,择用良家子,分田分地,家属养之。”
“单单这一条,就足够收拢人心,稳固根基了。”
“短短几个月,手头多了五千铁甲骑兵,他还不愿意掺和到赵归一的大战中去。”
“可见其眼光长远,跟官军决战的意志并不强烈。”
“再,他趁机攻打太原西南诸县,及时拓展空间。”
“足显其战略眼光的不凡。”
“杨成良,堪称枭雄也!”
“可不好对付。”
众人无不心生凛然。
这般对手,内政稳固,部众敢战。
如今连主脉沈家和老庄家为了铁矿石,都不得不跟他交易。
最后的物资短板,杨成良也补全了。
他手下的兵马不滥杀,农耕、工矿发展良好。
再拓宽近十个县的战略回旋余地。
辽军怎么样,咱们不知道,暂且不谈。
单单官军想要进剿杨成良部,可就难了。
梁自忠沉吟道。
“这家伙了不得,黏上猴毛就能上树了。”
“老沈家,老庄家这是……唉,帮助杨成良夯实根基啊!”
“大人,我们铁城绝对不能掺和进去。”
“最关键一点,必须减少水泥外销的数量。”
“反正,铁城也不考那玩意挣钱,还浪费人力。”
“这两家没有底线,要是把水泥也卖给杨成良。”
“后果不堪设想。”
沈麟想到马氏,尉氏等地,村村堡垒,县、镇一片混凝土高墙,坚不可摧的话。
的确是个麻烦。
水泥这东西,几万两银子,就能买上千万斤。
自己赚点辛苦钱,却让人家修满了乌龟壳。
得不偿失。
“老梁言之有理。”
“反正沈毅都不在家了。”
“通知沈家集,咱们烧制水泥的矿石没了。”
“三月中旬就断货。”
“让他们省着点用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