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品寒士-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训练时间只有一个月。

    很多人的潜能都没能激发出来呢。

    同样的,长跑差一点点入选。

    后面被破例允许参与后两项补考。

    成绩特别优异者,沈麟怎么舍得放掉?

    骑射差点,战术指挥能力突出者,可以当指挥官培养。

    体力和个人搏击能力超强着,更是突击手的最好人选。

    有的其他不显眼,伪装术却出神入化。

    有的语言能力超强。

    有的头脑冷静,情报分析,审讯特别擅长。

    这都是尖刀部队需要的专业人才。

    因此,特意扩招二十人。

    就不显得突兀了。

    沈麟站在高台上宣布。

    “各位,这一个月,大家辛苦了。”

    “不管是入选的,还是被淘汰的,包括本官!”

    “大家都要继续努力。大不了,明年再来嘛!”

    “尖刀部队,每年都要补充和扩大。”

    “机会多的是,回去苦练就行了。”

    “好了,今晚大聚餐!”

    “解散!”

    “虎!”

    不少落选者挥舞着胳膊,暗暗给自己鼓劲。

    还有机会就好!

    擦干眼泪,明年再战。

    不参与集训不知道。

    大家体会到这种高强度训练带来的某些突破,还真舍不得离开。

    尖刀的训练,不适合普通作战部队。

    这里,更强调单兵能力和小组、小队配合战术。

    跟大部队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且,尖刀的装备和伙食。

    大部队也开销不起,完全没那个必要。

    尖刀部队的装备还不止亮相的那些。

    第二批制造的虎牙匕首,尾部装了小巧的指南针。

    当然,作为纪念品。

    所有参训人员每人发了一把。

    他们回去一样用得着。

    尖刀的望远镜变成双筒的,外面镀了一层杜仲胶。

    镜片更好,还不反光,跟后世的军用望远镜区别不大了。

    每个人的牛皮背包外面缝着一层布。

    里面装着特制的软羊皮鸭绒睡袋,防水效果极好。

    野外露宿,连帐篷都省了。

    他们出战也携带不了帐篷。

    牛皮鞋底夹百炼钢板,弹性适中,却不会遭到意外穿刺。

    头颈的软甲可以拆卸。

    里外都缝了看似普通的灰布,伪装效果更好。

    折叠弩、万用锹和飞爪都可以装进背包里。

    然后用一大块包袱布一裹,吉利服一穿,形同难民。

    所有装备和携行具,沈麟都动了脑筋。

    制作出来不算完,还得考虑实用性。

    比如作战靴,这时代有在战场撒铁蒺藜的习惯。

    战马都钉了铁掌,其实受伤的可能性不大。

    反而是步兵不重视鞋子,常常会中招。

    经过层层选拔,留下来的女兵只有十七人。

    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至少,每次出战,一支十二人小队都可以搭配两名女兵。

    她们可以和其他队员伪装成夫妻。

    比如进入城镇侦查,会更加方便。

    沈麟没打算将男女分开编制。

    这时代的礼教观念很强。

    就算混编,也不会闹出什么事儿来。

    能选入尖刀部队的都是女汉子。

    单轮身手,彼此没什么明显的差距。

    陈无双就羡慕得不行。

    要不是她自己有一千娘子轻骑要率领。

    她恨不得去带一支小队深入敌后作战,多刺激?

    以她的超强身手,入选前一百妥妥的。

    白娘子忍不住打趣道。

    “你的一千轻骑中,不还包括一百具甲重骑么?”

    “你真舍得那种沙场决胜的机会?”

    好吧,陈无双犹豫了。

    确实难以割舍!

    她要是么没参加过当初的安定大战。

    也没一百重骑灭掉辽军五百轻骑的辉煌战绩。

    她可能体会不到那种酣畅淋漓。

    现在么?

    算了,姑奶奶还是玩儿大部队比较好。



    第三百八十八章 公共马车

    

这一晚,除了警戒部队之外。

    所有参训官兵,不禁酒肉,敞开了吃喝。

    算是欢庆魔鬼训练告一段落。

    但尖刀部队成军,还面临着一次大考。

    沈麟要求梁直亲自带队,破天荒的全员出击。

    好钢自然要用到刀口上。

    他们的任务,就是带着全部装备,穿越整个荒草滩。

    秘密进入贼寇占领区,伺机刺杀某个重要人物。

    三天后,一百二十一人出发了。

    走得悄无声息。

    训练营要进行一次大修。

    四月中旬了。

    两车道的水泥路已经从铁城通到了露水溪山谷军营。

    当然,露水溪东岸依然是土路,没必要花费功夫。

    大批的战马和牛羊都送入宽阔的谷地。

    铁军派驻了五千步骑,谷底的水坝也修建了大半。

    军屯可以开始了。

    铁城调来的五千老百姓正在开挖水渠,修筑梯田。

    军屯只占据了三分一,全都处于露水谷深处。

    农牧司的热情很高。

    山下的盐水湖挖的差不多了。

    五万亩人造水田已经开始蓄水,换水。

    农牧司的王成俊和朱大有对水田很满意。

    但他俩对第一季的收获不抱希望。

    开玩笑呢?

    泥土中的盐碱,一个月就能排放干净?

    因此,二人对于露水谷的大片土地很热心。

    水坝月底就能完工,完全是旱涝保收好吧?

    地形又隐蔽,谁能跑这儿来抢劫?

    等军垦的田地折腾完毕,轮换的步骑还有两个千户部。

    谁来了都讨不着好!

    当然,北门到黄龙江入口那几万亩土地也平整完毕了。

    可那些地方缺乏防护。

    主要是种植棉花、杂粮和蔬菜。

    原本计划的水稻都取消了。

    谁能想到,辽军竟然袭取了太原府城呢?

    人家几乎完整地接盘了太原水军的舰船,还有不少造船场。

    一旦澶州和安定的水军堵不住口子。

    下游就没一个地方敢保证是安全的了。

    至少,你种植的庄稼护不住。

    辽军就算抢不着,喂战马总能做到吧?

    纵马践踏,搞破坏了有多难?

    因此,铁城北面和东面老的,新开垦的七八万亩土地。

    想种精粮都不成。

    不敢冒险啊!

    农牧司不得不把今年的希望放在露水谷。

    沈麟推广红薯种植的提议,都被他俩强烈否决。

    军屯的,您种啥都可以。

    农场这一块,总得让咱们做主吧?

    咱们要种秋小麦。

    您不是说施加了鱼骨粉和那什么磷肥。

    小麦产量翻倍也没问题么?

    咱们就大力伐林开荒,争取再整出五万亩梯田来。

    秋天真能收获上十万担麦子。

    呵呵,不动用库存也差不多够了吧?

    新城的建设也进入了尾声。

    人多力量大,新军营和学校是最先建好的。

    现在收尾的是几条街道的居民楼。

    天气暖和了,水泥干得快,施工进度可观。

    山里寄养的孩子三万三千多名。

    已经被陈梁的水军分批接回来了。

    这些孩子全部入住新校区。

    泸水铁城的人口一下子逼近了九万大关。

    娃娃差不多就占据了三分之二。

    王成俊和朱大有着急啊!

    原来的两位里长,都当了好几个月的正副司长了。

    这么庞大的人口,光吃存粮怎么行呢?

    即便是有不限量的鱼肉补充。

    铁城的田地不产出精粮,怎么也说不过去。

    他俩和一帮农牧司官员,都觉得对不起自己堪比县令的高额月饷。

    目前的田地,同样施加了鱼骨粉,长势很好。

    春小麦能收获三万多担。

    如果露水谷的秋小麦也有稳定收获。

    地里有粮,才心不慌。

    库存再多,也禁不住消耗。

    沈麟只有报以苦笑。

    他完全理解这个时代农人的心思。

    算了,一步步来吧!

    这次下山,为了体验新修的盘山水泥道。

    他特意试坐了工坊新出的运输马车。

    这种带有轴承,杜仲胶轮胎、转向舵和铸铁鼓刹的新式马车。

    只需要四匹挽马,就能拉动五十担的货物,跑得飞快。

    当然,上山下坡,以及泥泞道路肯定做不到。

    拉三十担是最标准的。

    以往的双轮大马车,也能达到这个载重。

    可只能走最平坦的官道,差一点就得找人推。

    沈麟设计的这种四轮马车,造价昂贵。

    光是杜仲胶实心胎,就耗资不少。

    但这东西可以重复利用,勉强能节约点。

    大军行进,没有好车怎么行?

    战场不一定都是好路,有时候还得在野地里跑。

    比如拉着破阵弩,难道离开大路就不打仗了?

    载重更强,弹药储备就更加丰富。

    无形中也能提高战斗力。

    白娘子姐妹也舍弃了自己的爱马,陪着沈麟坐车。

    陈无双透过车窗望着四周烂漫的山花,开心不已。

    “哎呀呀,路修好练好了就是舒适。”

    “这个杜仲胶轮子跑起来,一点都感觉不到颠簸。”

    陈无暇抿嘴笑道。

    “好是好!”

    “就是成本太高了,五百两银子的成本价呀。”

    “比寻常大马车鬼了十倍还多,啧啧!”

    沈麟倒是很满意。

    他自有想法。

    “军中有二百辆就够用了。”

    “这种钱,必须要花的!”

    “你们说,从老学校大门,开辟一条公共马车路线。”

    “一直行驶到新城南门为止。”

    “沿途停靠十几个站点,每人上车收一文钱。”

    “有人坐不?”

    如今的铁城面积够大了。

    南北门之间的直线距离长达九里。

    东、西之间,新城宽四里,老城区宽三里。

    公共马车不得绕来绕去的?

    这么一趟,十几里都不带少的。

    红娘子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

    她当然懂得这种公用设施有利于民众出行。

    单单靠步行,从北门走到南门,不得需要半个时辰?

    “相公,你的想法很好。”

    “可能……这样会亏本的。”

    白娘子打量着长长的大马车,若有所思道。

    “车上安置二十个座位,还能站十来个人。”

    “一路上上下下,一趟怎么的,最少也能轮坐上百个人吧?”

    “一天跑十一二趟趟绝对没问题。”

    “除掉耗费,和马夫月饷,一个月能收回三十两呢!”

    “这么坚固的马车,用几年完全可以的。”

    “我觉得吧,还有些小赚。”



    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变化

    

沈麟哈哈一笑,公交还是别想赚钱了,根本就不现实。

    “得了吧!”

    “你说的是繁华路线。”

    “绕城的,和一般路线难道不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