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寒士-第3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辽军的远拦子都从泽州撤走了?”
周尚坤的千户部可能是杨成良手里最能干的骑兵了。
老周胆大心细。
他知道自己的骑兵无论个人战力,或者战马。
都无法跟辽军相提并论,更被说最精锐的远拦子了。
可他也有自己的办法。
那就是化整为零。
让手下钻山沟,走林子。
一旦碰到大股的远拦子,那就远远逃走或者躲起来。
当然,小队的远拦子落单。
他也不会客气。
上百骑一拥而上,仗着铁甲犀利,往往都能取得奇效。
尽管伤亡不小。
但他军中,接近二百匹宝马良驹也让众将士羡慕不已。
这就是战绩啊!
义军不缺骑兵苗子。
好马却不容易弄到。
有了良驹,老周的战法不变。
哨探却能跑得更快,也跑得更远。
因此,整个泽州,一府五县,都逃不脱他的监视。
“王爷,前两天,还有不少远拦子跟我部交战呢!”
“截止今天凌晨,都整晚没有碰到过了。”
“末将已经派人进入阳城地域。”
“看看鞑子到底在搞什么鬼?”
杨成良也摸不着头脑。
全线后撤了?
有阴谋啊!
“报!”
背插双翎的哨骑奔进府衙。
“禀王爷,周千户!”
“阳城境内的哨骑,零星稀少。”
“我部探知,辽军大部正在往北调动。”
什么?
杨成良疾步走到地图之前。
他神情凝重道。
“不好,鞑子要声南击北。”
“老周,你亲自出马!”
“给本王搞清楚,辽军北上的人马到底有多少?”
“是否冲着潞城,隆德府去的?”
周尚坤打了个激灵。
北方两府很空虚啊!
“遵命,王爷!”
到了下午,义军哨探已经发现,六万余辽军北上冀氏县。
汇合了西边来的三四万人马直奔盘秀山。
娘的,果然是冲着咱们后方去的。
杨成良慌得一逼。
快马传信潞城,全军后撤。
当然,能带走的百姓也尽量带走,来不及的就地疏散。
他则亲率十万大军沿着官道直奔隆德府。
没办法。
义军不可能同时坚固两个府城。
必须有所舍弃。
东南四府,隆德府经营时间最长,也是最重要的。
此城在,另外三府就算全丢了。
也有机会打回来。
如果隆德府不保,那义军在河东路就站不住脚。
三天后。
耶律瀚海集齐十万步卒,两万骑兵得了一座空城。
好歹潞城处于黎城和隆德府的交通要道上。
不费一兵一卒拿下。
对辽军是及其有利的。
第四天,双方就拉开了隆德府攻防战的序幕。
杨成良也是个果断的。
隆德府下辖四个县,每县屯兵三万。
粮食物资管够。
就一句话,城在人在。
义军,没有退路了!
这些兵都是朴实的良家子,还特意经过挑选。
很多人的家眷亲人都在城中。
城破,家人性命不保。
就算侥幸活下来。
义军分配的大批良田,新修的房子,还是自家的么?
不拼命都不行了。
辽军几乎都是汉儿军为主。
除了武器精良些,双方的战力,却在伯仲之间。
这场持续整整一个月的大战,彼此都死伤掺重。
耶律瀚海打到后来,不得不在河东就地征集汉儿军。
当然,也相应地提高了他们家人的待遇。
要不然,谁愿意给鞑子卖命?
就算被刀逼着,也分主动和被动不是?
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第四百九十六章 再扩骑兵
沈麟磨磨蹭蹭赶到秦州,倒是让着急上火的鲁志昌喜出望外。
原来,三天前。
四十万西域联军已经跟西军全线开战了。
交锋可不仅仅限于横山一线。
东起同心城,沙牛岭,西到兰州,龙城。
战线长达一千多里。
单单兰州城,就被十万西域人围了个水泄不通。
而指挥兰州守城战的,就是老鲁的四儿子鲁延世。
“好小子,你来得正好!”
“兰州驻军只有三万,老夫正考虑带一万秦州骑兵去援呢!”
沈麟大感诧异。
“老鲁,你的永兴军不是超过十万人么?”
“兰州乃西线的重城节点,不容有失,咋只有三万人驻防?”
鲁志昌气咻咻地道。
“你以为其他边境不用守啊?”
“咱们祖祖辈辈在那些丛山峻岭之间,修筑了过百个堡垒石寨。”
“战时,一个地方分几百人好了。”
“你算算,这得去掉多少了?”
“潼关,长安、洮州、积石、西宁,哪儿那儿不要兵?”
沈麟咂咂嘴。
西北地光人稀,防守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看来,还得打出去才行啊!
只有杀戮和震慑,才能一劳永逸。
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渭河只能到秦州为之止吗?”
“往巩州,定西方向能不能通航?”
“你看咱带来这么多船,要是都闲着,岂不是浪费?”
“如果,咱们把后勤基地设在定西,而不是秦州。”
“岂不是节省了三四百里陆路?”
鲁大昌揪着胡子连连摇头。
“到陇右巩州段,三千担平底船勉强能走。”
“十一月,天气冷了,水量大减,也不行。”
“这一路十几个浅滩,很麻烦啊!”
沈麟很想说,能不能靠人力疏浚?
这才九月天呢,秦州已经挺凉爽的了。
等冬天到了,渭水上游不结冰才怪呢。
通航时间太短了。
确实没必要。
“好吧!”
“我有一批三千担货船,咱就去巩州扎营。”
“对了,这位是慕容东升,他不跟朝廷那帮大头巾混了。”
“慕容军一共二万八千余人。”
“一路上也练得差不多了,都算是骑兵。”
鲁志昌一开始还以为慕容东升是沈麟的部将呢。
搞了半天,居然是一位禁军副帅?
“欢迎欢迎!”
“慕容啊,咱当年还跟你家老爷子在京城喝过花酒呢!”
“他那人挺豪爽,可交!”
慕容东升黯然道。
“家父……连同我慕容家几百口子,都战死徐州了。”
老鲁大惊失色。
自从他跟朝廷翻了脸,这些战报自然不会送到陕西路来。
“你们慕容家……没了?”
慕容东升振作精神道。
“也不算吧!”
“我还活着,我还有个妹妹,还有两万八千淮上好汉子在呢!”
“我们走到哪里。”
“哪里就有慕容家!”
鲁志昌拍拍慕容东升的肩膀鼓励道。
“你也是好汉子。”
“需要啥,就给叔说!”
“慕容家不会就此消亡,有人就有家不是?”
沈麟趁机道:“老头,我们打算在西北招募五万骑兵。”
“我铁锋军要三万,东升分两万,你看在秦州招募好呢?”
“还是去巩州和定西?”
鲁志昌一愣?
五万?
手笔也太大了吧?
“小子,咱西北贫瘠,地里种不出多少庄稼来。”
“从军,是西北汉子的最好出路。”
“人还真不缺!”
“你要招募骑兵苗子,当然去定西、巩州等地了。”
“那边全是用驽马、驴子耕地拉车。”
“娃们从小就在牲口背上长大。咱好些年没在两府募过兵了,都眼巴巴地等着呢!”
“训练一个月的队列射术,基本上,就可以拉出去打了。”
“不过,兵甲呢?”
一个月?
那也太短了。
沈麟可不想通过实战选兵的方式。
西军可以,是因为他们不缺人。
但这些兵一旦加入铁锋军,也包括慕容军,就得珍惜每条命。
客军作战,损失不起啊!
“兵甲不用愁。”
“咱们一路上抢了辽军八万多战马。”
“截获的战船上,所载兵甲,就把两万八千慕容军装备齐整了。”
“前段时间,我们在济源灭掉了近三万鞑子轻骑。”
“缴获的战利品足够满足慕容军的两万新兵。”
“还能送你一万多套呢!”
“至于我铁锋军嘛!”
“陈梁马上要回去一趟,最多一个月就能运来大批具甲。”
鲁志昌顿时着急了。
“那我订的货呢?”
“你要装备三万新军,是不是没法子管老夫了?”
沈麟安慰道。
“甭着急嘛!”
“你当初说的,也是三个月后。”
“再让梁子跑一趟,大概也差不多了。”
差不多?
那意思还是凑不齐两万套具甲了?
咱们三家人都眼巴巴等着呢。
没有那玩意。
咱们只能死守。
面对四十万强敌,实在没有出击的信心啊!
鲁志昌可怜兮兮地道。
“干嘛一次性?就把你的新兵全都装备上呢?”
“调配一下嘛!”
“咱们三家挑的人选,都是老兵。”
“穿上具甲就能打呀!”
沈麟摩挲着下巴沉吟片刻道。
“确实生产不过来哈!”
“这样,我提前给你百万斤二十炼精铁。”
“你们先把斩马刀打制出来。”
“我家里只管制甲、马术和复合弩不就行了?”
“十二月前,完成你们的订单,没问题。”
鲁志昌咂咂嘴。
你说得好听。
三个月变成四个月了?
其实,沈麟也没办法。
产能一扩再扩又如何?
家里还有两万新兵呢!
缓过这几个月就好了。
慕容东升当然了解具甲装备的厉害。
可惜,当初妹子订购的三千套都留在徐州了。
如今,怕是便宜了辽国东路军了吧?
他满心后悔。
谁知道局势会发展成这样?
早知道的话。
家里留着那些银子何用?
上千万两啊!
要是都给了沈麟,能订购多少具甲?
等等,还有得救。
徐州老巢是没了。
可慕容家遍布全国的铁器买卖还在。
还有几百家店铺呢!
不行,不能心存侥幸。
在外人看来,慕容家不在。
那些店铺和买卖,还不是任由宰割的肥肉?
第四百九十七章 更深夜静佳人来
慕容东升心事重重地回去找到慕容晚晴道。
“妹子,咱们忘了一件大事!”
慕容晚晴心领神会地道。
“是不是我们位于封丘,长安、成都、建康和大名的五大总店,以及全国的三百多家分店?”
“你不说,我也打算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