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寒士-第3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一段的黄河西岸。
很快就集结了近二十万骑兵。
据说,鲁志昌又开始招募新兵了。
这次,他还要扩军十万,骑兵!
他和慕容东升一人分一半。
两人步子迈得不小。
西域人留下的大寨中,炉火熊熊。
一帮铁锋军大将烤着几只肥羊,吃肉喝酒。
陈风羡慕地道。
“都督,这么一搞,慕容军都快超过十万人了。”
“咱们……是不是?”
沈麟用小刀切下滋滋冒油的肥美腿肉,吃得津津有味。
“你们啊,也不算算陕西路的人口。”
“慕容军十万人。”
“鲁老头的永兴军二十五万。”
“折家,杨家,目前加起来也有二十万吧?”
“他们还会不会扩充?”
“陕西路还剩下多少丁壮?”
“适龄男子,大部分都参军去了。”
“我们,还招个屁啊!”
陈云喝了口小酒,举杯叹道。
“我算了算,给咱们送回来的牛羊都是抵账的。”
“战马呢?”
“除了咱们前一战缴获的送回来了,他们自己装备都不够呢!”
“而我们,重骑一人三马,轻骑两马而已。”
“梁子马上要走了,还得带走上万战马。”
天气越来越冷。
渭河上游多半要结冰。
第五百零五章 大迁徙
陈梁得赶着时间,把慕容军和西军订购的下一批军械送回来。
“都督,真要带走上万头牛,一百万只羊?”
“就算全部运输船都带走。”
“我觉得运量都玄!”
陈梁估摸着,四十艘三千担运输船磨损不算太严重。
挂在明轮商船后面,也跟得上速度。
好家伙,他不过才一万一千多水军。
一次带着两百艘大小船只回返。
这规模,也是没谁了。
沈麟顿时也发愁了。
“牛是一定要带走的。”
“羊么?挑小母羊和羊羔子吧,能装多少是多少。”
“咱们营地里,已经有三百多万只了。”
“实在是……大冬天不好养啊!”
吃也吃不完呢!
梁光安慰道。
“都督,别着急!”
“咱们抓紧时间,这次,不在路上折腾了。”
“顶多一个月就能回来。”
“这批陕西兵,不是有几万家眷也要迁移么?”
“没有两趟,肯定运不完!”
沈麟一直热衷于迁移官兵家属,可靠嘛!
铁城也需要足够的成年家属。
再说了,那么多光棍汉,不需要年轻女子补充吗?
三万新兵,愿意跟着走的家属就过十万。
这边的百姓是真能生养,一家四口人都是少的了。
离开贫瘠的黄土高原。
去听说能顿顿白米饭,吃肉管饱的泸水铁城。
谁不愿意?
上赶着运回一万头犍牛。
是因为今年水稻丰收。
平均一亩田果然达到了三担的最低产量。
这已经让农牧司的官员欣喜若狂了。
他们要趁着这个冬天,再向荒草滩要二十万亩水稻田。
彻底解决铁城人的粮食问题。
同时,他们还要填平沼泽,种植牧草。
计划折腾三十万亩牧场出来。
这么一搞,送百万只羊回去算什么?
一亩草场,足以放牧十四五头羊了。
当然,农牧司计划同时放养牛、羊、鸡、鸭。
一定要铁城人摆脱单纯吃鱼肉的局面。
沈麟很欣慰。
大伙儿的进取心,值得鼓励。
肉食都朝着多样化发展了。
在大周朝,铁城的生活标准,是别人难以想象的。
“你们再来时,把即将放假的那两万多童子军带上。”
沈麟交代道。
“本官没指望他们上前线打仗。”
“多走走,多看看,对他们的成长有利。”
“男的女的都带上。”
“路上不用惹是生非,战马就全留家里好了。”
“楚儿……应该生了。”
“唉,真想看看咱的两个宝宝啊!”
陈梁上次走得时候,大夫人就即将临盆了。
时间过去快一个月了,肯定生了啊!
他笑着安慰道。
“都督,放心吧!”
“老黄随时照看着呢!”
“说胎位很正,绝对能顺产。”
“要不?”
“我再来时,让思思小姐把宝宝画下来?”
嗯?
这倒是个好办法!
众将都挺感兴趣,很想看看未来的少城主长什么模样。
纷纷起哄,让陈梁多带几张画像来。
第二天一早。
船运、陆运双管齐下。
大批牛羊被送往秦州,几天后,陈梁就扬帆起航了。
除了定西寨河里留了十多艘拖网船。
整个西北,铁锋水军走得干干净净。
沈麟把城外的大营拜托给兰州守军。
尽起五万具甲铁骑,前往零波山跟鲁志昌,慕容东升汇合。
决战,一触即发。
折可烈和杨文瀚也绕道而来。
几方大帅汇聚一堂。
鞑子东路军只剩下二十万出头了。
这批人是西域最大的部族,回鹘人组成。
他们就算再迟钝,西河套的变故,也应该知晓了。
可回鹘的喀喇汗根本看不起西军战力。
或者说,在他眼里,黄头回鹘也只是小蚂蚁。
蹦跶得再欢又如何?
六七十万黄头回鹘人,能跟人口近三百万的正统回鹘相比?
他们的地盘东边和大周、辽国接壤。
西边越过了葱岭,说带甲百万都不夸张。
辽皇耶律宏志够嚣张吧?
大草原上的辽国部族人口,也才二百来万。
耶律宏志给喀喇汗的亲笔信,都自称小弟的。
黄头回鹘也不过是喀喇汗的马前卒。
如今,马前卒全军覆没了,挺好。
本可汗就毫不客气地接收你的高昌王都了。
杨文瀚脸色凝重的道。
“我们不能等了。”
“根据交好的部族情报来看。”
“喀喇汗还在调兵,援军数量可能……高达五十万。”
慕容东升闻言,太难以想象了。
“这……回鹘有那么多精通骑射的青壮?”
折可烈道。
“有的!”
“喀喇汗花了三十年时间,把西回鹘、北回鹘都合并到他的中回鹘了!”
“说带甲百万一点都不过分的。”
“高昌的黄头回鹘一直很恭敬,所以才没被喀喇汗吞并。”
几人合计了一下。
折家、杨家一直坚守城、寨,没什么缴获。
两部加起来,只有六万骑。
铁锋军五万,慕容军五万出头。
鲁延世已经打完了龙城之战。
他带着三万精骑先一步赶回来了。
永兴军的规模最大,能出战的骑兵有十四万。
这还没算上慕容军和永兴军正在训练的十万新兵。
但五部联军加起来。
能打野战的骑兵也才三十万。
装备比回鹘大军好是肯定的。
但论及骑射本事。
中原人,怎么比得上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回鹘人?
如果等喀喇汗集结了七十万大军,仗就不好打了。
沈麟果断地道。
“那就三天后决战。”
“先把二十万喀喇汗本部干掉!”
“折家,杨家负责清理边境线上的零散西域骑兵。”
“决战,由我们来!”
杨文瀚和折可烈没意见。
几百里的边境线上,回鹘精骑也有五六万呢!
够他们两家打的了。
要是他们没分到五千具甲,还真不敢轻易出城野战。
十一月十五日。
黄河上架起了六坐浮桥。
大队骑兵轰隆隆上了东岸。
驻扎在夏州的喀喇汗接到哨骑传讯,毫不示弱。
其实,他的援军,已经到了大部分了。
这一点,沈麟等人一无所知。
等双方在广袤的银川平原相遇时。
沈麟举着望远镜的左手一抖,愤然道。
“他娘的,喀喇汗这老东西,挺狡猾啊!”
“居然……集结了如此庞大的骑兵?”
第五百零六章 退而杀敌
冬日的河套草原,寒风刺骨。
雪花纷纷扬扬,越下越大。
低沉的彤云之下,浩浩荡荡的西域骑兵漫无边际。
沈麟能看清的,就是三个巨大无比的方阵。
成品字形,急速推进。
唏律律!
慕容东升和鲁志昌父子策马赶到。
老头气得破口大骂。
“驴球子的,喀喇汗早有预谋哇!”
“混账玩意,早就等着咱们呢!”
慕容东升心惊道。
“回鹘兵,不下五十万骑啊!”
“都督,这还怎么打?”
陈风豪气万丈地道。
“都督不是说过么?”
“狭路相逢勇者胜。”
“干就完了!”
陈云皱眉道。
“不行!”
“我们三军的具甲骑兵不过七万余。”
“就算加上七平八凑的铁甲,总数也不到十万。”
“难道,你想凭着这些人一打二,甚至一打四五?”
“开什么玩笑?”
“人家全是轻骑,散开了,耗都能耗死咱们。”
敌人的数量太庞大了。
喀喇汗玩儿的就是以众凌寡。
鲁志昌和慕容东升带来的十四万皮甲轻骑,根本玩不过人家。
如果一味地硬拼硬。
损失,将难以估计。
陈风不服气道。
“别呀!”
“咱们随军的破阵弩足有八百架。”
“磷火弹过十万枚。”
“烧也烧光他们了。”
沈麟冷笑道。
“你以为喀喇汗是傻子?”
“你敢动用远程武器,他立马转身就撤,你信不?”
“几十万骑兵如果转向边境线。”
“折、杨两家,谁守得住?”
得亏喀喇汗的援军到来时间不长。
黄头回鹘的二十万人败得太快,太惨。
喀喇汗多半心有忌惮。
不把西军的骑兵主力打掉,他也不敢放心破关。
但你非得逼着他破关而入,那真没什么好说的。
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
鲁延世急声道。
“到底怎么打?”
“都督,快点拿个主意啊!”
沈麟哈哈一笑道。
“打什么打?”
“咱们撤!”
“铁锋军居中,慕容军具甲守住左翼。”
“鲁延世,你部具甲为右翼。”
“其余铁甲兵,平均分配给你们两部。”
“鲁大帅带十四万轻骑先撤。”
“我们十万铁骑边打边走,啃掉喀喇汗一块肉再说。”
鲁志昌也明白,新兵轻骑作用不大。
“成!”
“后撤五十里。”
“老夫在东岸摆个车阵,接应你们。”
沈麟很欣慰。
老头明白他的想法就好。
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