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寒士-第4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麟在铁城搞装备,陈云拥有前线的临时指挥权
。
“胡闹!”
“虎大龙,李广利他们打了个惨胜,好不容易逼退辽军。”
“连庄子才都阵亡了。”
“你们现在去掺和什么?”
“达鲁桑杰不跟你们打呢?”
“大不了他不进平城,你们能截下多少人?”
陈风坚持道。
“把达鲁桑杰赶出平城,不也挺好么?”
陈云一点都不给同胞哥哥的面子。
他严肃地斥道。
“好个屁!”
“据说,应州王正往大名府增兵。”
“人家可否暂时不打河北东路?”
“随便调以二十万铁骑过来,就是三两天的功夫。”
“大军压境,咋办?”
“就算咱们可以退过沁水河。”
“新任的澶州总督虎大龙,还不得倒大霉?”
这支友军如果不在了,河北西路就剩下铁锋军独立支撑。
泸水西岸的黄炳仁和杨成良同样面临着河东辽军的进攻。
他们根本就帮不上忙。
吴七懊恼地一拍额头。
“陈云说得对,咱们草率了。”
“凭什么要把辽军的大部队吸引到河北西路来?”
“妈蛋,当初赵归一大几十万人的装备,卢太白、孟日清可没少卖。”
“他们为了赚钱,连邻居都往死里坑!”
“咱们岂不是?间接帮这俩混蛋了?”
第六百二十三章 唐州将无主
不管卢太白,孟日清在抗辽方面有多大的功劳。
他们纵容贼寇,吸河北西路的血,是不争的事实。
上到沈麟,下到吴七,陈风等大将,都对河北东路的两大军头没啥好感。
比如陈梁率部追击耶律大白。
他真要是下死力打。
辽国的太原水军,没准儿就全灭了。
结果是,耶律大白的残军距离雄州江面不远,陈梁转身就回安定,毫不留恋。
他的想法跟陈云,吴七一样。
咱们又没拿一个铜板的辛苦费。
凭什么帮雄州军?
没落井下石,就算咱铁锋军仗义了。
上次,陈梁和白娘子去山东路接霸刀门梁家,雄州水军那帮混蛋鼻孔都朝上天。
根本看不上小小的铁锋军。
陈风的热情渐渐消退,他摸摸鼻子挺不好意思。
“那就这么……干等着?”
陈云冷哼道。
“啥叫干等?”
“新老混编,咱部队战力大降,你不得上心啊?”
“火炮装备到位了?炮兵,战马都还没经过训练呢!”
“就连半身甲都没换掉,你急个屁呀?”
“没看到大都督在工坊里熬得焦头烂额?”
“听说,他经常没空回家,连几位夫人都有意见了。”
好吧!
原本沈
麟定下的计策是忍一忍。
辽军主力还追着朝廷的逃亡大部队狠揍呢!
哪有咱们争着去当出头鸟的道理?
就算整个河北东路都沦陷了又如何?
只要咱们铁锋军够强,啥事干不成?
唐州地界的抢麦期一过,陈云的围城部队全部后撤。
不过,依然把唐县的地盘儿占了一半。
谁叫唐县跟易县,忠县接壤呢?
作为战略缓冲,当然有占领的必要。
北岙村,距离唐州府城不过十三四里。
这里的老百姓原本过的不错。
往城里卖些柴禾、青菜,冬天里烧点炭送过去。
都足以让大家伙儿不缺日用了。
说是北岙,其实北岙山孤零零的,也就百多丈高,占地不大。
山坡很缓。
家家户户,人均都有两三亩山地,出产也足以养活一家老小。
自从贼寇来了之后,大家整天就担惊受怕了。
村里足有二十几个小伙子被征了乡兵,进府城防御去了。
结果,狗入的朱文盛带着十万乡兵,居然一箭未发降贼了。
不少人家都成了贼寇家属,走路都抬不起头。
可人总得活着不是?
上面的大官要投降,关小兵啥事儿?
短短一个多月。
城头变幻大王旗。
赵
归一攻打安定失败了。
辽军占了唐州府。
据说,跟着贼寇去的十万本地乡兵,活着的几乎没几个。
幸运地是,北岙村居然有三个后生从忠县跑回来了。
他们带回的消息,让很多失去丁壮的家庭既伤心又惶恐。
铁锋军很恐怖。
他们对从贼之人,一律杀无赦,毫不手软。
最近几天,唐州很多百姓终于见到传说中的铁锋骑兵了。
黑甲健马,来去如风。
就连凶残的辽鞑子都躲在城里不敢出来。
铁锋军是来抢夏粮的。
不管是谁家的粮食,一律割走一半。
谁敢出去阻拦啊?
就连德高望重的老族长都长叹道。
“让他们收吧!”
“就当是……咱们从贼降辽的代价。”
“能留下一半儿,人家已经足够仁慈了。”
“不可心生怨恨!”
恨?
谁恨得起来?
谁又敢去恨?
三个好不容易逃出升天的幸运儿,还不是被城里的汉儿军找了会去?
府城有兵册。
贼寇跟辽鞑子还是一伙儿的。
你没战死,肯定跑不掉。
“二大爷,不好了!”
廖凤林如今是城内汉儿骑军的小旗官。
没办法,如他们三个这般,从死人堆里逃出来的老兵太少了。
唐州新招的汉儿军全是一窝窝新兵蛋子。
辽军也会“知人善任”,矮子里拔长汉,可不管你愿不愿意。
他骑着一匹下等马停在老族长门口。
“鞑子大军在巨鹿吃了败仗,军力不够。”
“上面要撤出唐州了。”
“说要跟铁锋军拉出足够的缓冲区域。”
老族长眨眨浑浊的眼睛,疑惑地道。
“撤就撤呗!”
“铁锋军要是接管了唐州,咱们总比给鞑子当狗强吧?”
廖凤林着急上火,要真这么简单就好了。
“不是啊二大爷!”
“三天后,鞑子要挟裹着咱们六县几十万百姓南迁呢!”
“所有粮食、牲口,家伙事儿都得带走。”
“就给铁锋军留下一片空地!”
啥?
闻讯赶来的村民都傻眼了。
南迁?
他们经常去府城卖菜卖柴禾,倒不是一无所知。
贼寇在南边打了近两年。
真定、邢州府十几个县,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再加上,这次赵归一又带着四五十万大军兵败安定府。
南边,还能剩下多少人口?
土地能耕种一半儿就算好了。
大家倒不是担心迁移过去没地种,没房子住。
金窝银窝,还不如自己家的狗窝呢。
祖祖辈辈住
了几百年的地方,说放弃就放弃?
九成九的唐州老百姓都不愿意吧?
“不走!”
“咱们去山里躲起来!”
“就是,鞑子还有时间搜山不成?”
……
百姓们义愤填膺,却无力反抗。
逃不了,就只有选择躲了。
老族长都六十多了,一把老骨头怕是走不到几百里外的真定府了。
他的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拽着廖凤林就进了屋。
“娃呀,想想办法!”
“咱们从贼,降辽就对不起祖宗了。”
“还跟着鞑子贼寇去真定,这辈子……还能回来么?”
“你们哥儿几个,一定有办法是不是?”
廖凤林眼中毅然决然。
他低声道。
“有!”
“冒死通知铁锋军。”
“辽军明天就会出动,汉儿军也会派往各村各镇子。”
“留给咱们的时间,只有一晚上。”
老族长重重一巴掌拍在堂孙子的肩膀上。
“娃呀!”
“以前,咱们错了不要紧,身不由己嘛!”
“这回,就算为了咱们北岙村,为了唐州几十万百姓。”
“哪怕踏着刀尖尖,你们也要去拼一把。”
“老祖宗会保佑你们的!”
廖凤林狠狠地点头,转身出门,跨上战马疾驰而去。
第六百二十四章 不要白不要
下半夜。
就连沈麟都闻风而动。连夜赶到了忠县大营。
“消息确认了么?”
陈梁点点头。
“我们水军各部,接到了一百多起汉儿军的秘告。”
陈云轻笑道。
“唐县这边,哨骑收到的报信更多。”
“明天一早,辽军的大撤退就要开始了。”
沈麟微笑着点点头。
不能让他们把百姓带走。
就连那些汉儿军,大多数都是被迫的。
大不了接收唐州之后,只诛首恶,剩下的解散回家好了。
他们参军时间很短,还没被大染缸给染黑了。
“唐州将无主,不要白不要。”
“这次,本官把第二军的马匹都带来了。”
“陈风,你的军属24门130炮部署到位。”
“还有一个师属48门100炮。”
“你部出两个师,出黑松山,给本官挡住鞑子的平城援军。”
三万余人面对近十万鞑子铁骑。
陈风却毫无畏惧,他砰砰地拍着胸膛保证道。
“末将明白!”
“尽量不暴露我军兵力,挡住即可。”
沈麟含笑赞许。
“就是这样。”
“唐州的辽军也不过四、五万骑,加上汉儿军还不到十万人。”
“陈云为帅,第一军全部出动。”
“吴七的第三军,出一个师协同。”
陈云颔首道。
“六万多具甲铁骑,就算决战,都能稳赢!”
“只是驱逐鞑子,截留百姓和物资,不难!”
吴七问道。
“如果,有不甘心的鞑子反冲呢?”
“总不能放着大批战马不要吧?”
“咱们的新兵,还差好几万坐骑呢!”
新兵做不到一人双马,好在唐州距离够近。
要不然,沈麟还得从其他部队抽调战马。
白娘子莞尔一笑。
“两军相遇,何必束手束脚?”
“辽军真想跟咱们打,至于让出唐州府么?”
“该灭就别留手。”
“七哥,咱们打个赌,你还多半追不上人家呢!”
吴七哈哈大笑。
“不赌!”
铁锋军的战马质量,如今普遍高于辽军。
鞑子虽说也身着铁甲,负重却要比铁锋军官兵少一些。
他们一心撤退,还真留不住多少人。
众人一点紧张感都没有。
为了防止辽军缩头,出兵时间很关键。
沈麟最后拍板。
“明日中午出发!”
“那时候,百姓大队行走缓慢,连本县都出不去。”
“追逐的同时,抢先一步把各地城池接受了。”
“靠沁水河的一府三县,就交给陈梁你的水军了。”
“遵命!”
实际上。
沈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