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品寒士-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起码韧度,已经超过了大家的想象。

    硬度差些?

    没关系呀,不硬碰硬不就好了?

    随便划拉一下,半截身子就没了吧?

    为啥一定要砍杀呢?

    一道道明晃晃的银光,晃得晦暗的炼铁房,都亮堂了许多。

    大伙儿的心里就跟猫爪一样。

    看这新刀的品相,绝对顶呱呱啊!

    苗刀,形似禾苗。

    好名字!

    就不知道,最后的锋锐和硬度如何了?

    吴七的动作最快。

    他把擦拭的绒布一扔,大声嚷嚷道。

    “栓子,准备铜钱,叠加五枚!”

    铜的质量软。

    官方测试武器的破甲能力。

    般斩断一枚铜钱而不卷口。

    就算十炼刀里的极品了。

    打仗时,破开敌人的铁甲都没问题。

    二三枚铜钱叠加?

    那只有自信的刀匠才这么干。

    吴七一开口就是五枚。

    他笃信手中的苗刀,已经达到了百炼级。

    “砰!”

    寒光一闪!

    五枚铜钱被劈开两半。

    齐刷刷的,都没散开。

    可见吴七的力度之大,收刀之快。

    同时,也说明,这把刀的硬度和锋利度不同凡响。

    “怎么样?”

    “快,看看刃口!”

    “对,七爷,卷没?”

    吴七先是凑近门口亮光,上上下下一阵端详。

    最后又难以置信地用手指细细的摩挲了一遍。

    最后,他拔下几根头发,凑近刀刃一吹。

    “噗!”

    应声而断!

    此时,工棚你得所有人,都忘乎所以地欢呼起来。

    “百炼宝刀!”

    “咱们,亲手铸出来百炼宝刀!”

    ……

    而且,还是一个批次。

    足足,十三把!

    只有沈麟冷静异常。

    “栓子,摆十枚铜钱!”

    你要干什么?

    吴七心痛得想哭,连忙把手里的宝刀藏在身后。

    “不行,卷一点点边儿,七爷都要哭死!”

    “万一崩出个口子来咋整?不行不行!”

    看这家伙头摇的跟拨浪鼓一般。

    沈麟顿时哭笑不得。

    “傻瓜,破坏性实验,必须做。”

    “难道,你不想超越前人么?”

    大不了重炼就是了。

    咱们现在,足足有十三把大小苗刀好吧?

    这才第一批百炼钢而已。

    以后用纯度更高的赤铁矿做原材料。

    再多锻打几天。

    说不定品质还有突破呢?

    “来,砍一刀,你手最快嘛!”

    吴七孩子气地连连后退。

    “不砍,舍不得糟蹋!”

    沈麟把摞在一起的铜钱取下两枚。

    “你看,八枚总可以吧?”

    “哥就像试一试,这批刀的极限在哪里?”

    咬咬牙。

    沈麟加重了砝码。

    “大不了,你走的时候,让你带走五把行不?”

    “多出来的,你要么偷偷卖掉。”

    “要么拿去送人,打通关系?都随你处置好不好?”

    吴七的眼神顿时闪闪发光。

    “真哒?”

    沈麟点头。

    “比真金还真!”

    “刷!”

    吴七挥刀就砍了下去。

    然而,转瞬之间。

    炼铁房里,就响起了吴七鬼哭狼嚎般的怒骂。

    “姓沈的,七爷我……我要生劈了你呀!”

    “站住,你个败家子!”

    沈麟哈哈大笑着,拔腿就跑。



    第六十四章 烫手

    

练兵肯定要发饷银,还得包饭吃。

    老百姓是麻木和心存侥幸的。

    没有利益驱动。

    你就是强行抽调壮丁入伍,也练不出什么效果来。

    在座的里长镇长、富商豪绅肯定希望有更多的军队保护自己。

    乡兵也是兵。

    总比挥舞着锄头镰刀的老百姓强。

    当场就有人站出来问道。

    “沈大人,请问备寇时间为多久?”

    沈忠信答道:“暂定为五个月,从今日起,到明年一月底算第一阶段。”

    “到时候,再视情况定夺!”

    前排有个战战巍巍的老翁,拄着拐杖站起来。

    “沈大人!”

    沈忠信连忙拱拱手,挤出几分笑容。

    “啊?原来是朱老大人,坐下说,坐下说就好。”

    吴七低声介绍道:“他就是上任县尉朱斌,老头为人还不错的。”

    沈麟暗暗一笑。

    为人不错?

    人家还没告老还乡呢。

    就被沈忠信横插一杠子,夺了县尉之职。

    泥人也有三分火性。

    朱斌这时候站出来,不会是给沈忠信上眼药的吧?

    沈麟乐见其成。

    朱斌闻言,就势坐下了,语气倒是平静和缓。

    “刚刚老夫听了沈大人的方略,整个安定县编练班军乡兵。”“怕是,不下于两万八千人。”

    “这个数目,委实吓人呐!”

    沈忠信眉头微皱:“形势所迫,不得不为之!”

    朱斌呵呵笑道:“养兵就需要开饷吃粮,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乡兵标准,自然无法跟正规军相比。”

    “但是,每月,一个乡兵的粮饷,也得要一两银吧?”

    “五个月,二万八千兵,足足需要十四万雪花银呐!”

    “还有兵器,简单些,就按照刀盾兵,枪矛兵,弓箭手三类建军。”

    “武器,每兵三两银好了,足额算九万吧!”

    “皮甲一领,号衣、鞋袜两套,分秋冬装,后勤还要购置不少东西……”

    “五个月,再加九万不算过分吧?”

    “上阵杀敌要鼓励,救死扶伤需药物,战后抚恤要银子……再准备个十万八万银子或者物资备用,也不过分吧?”

    “额,老夫年纪大了。哪位帮忙算一算?总计多少钱了?”

    吴七是个爱凑热闹的性子,立马举手道。

    “朱大爷,四十二万啦!”

    “您还忘了几样呢。各地城防需要修缮,是不是要预设几处戍堡提前预警?”

    “战时不光要有兵呀,还得简单训练差不多数量的民夫协助和补充!”

    “恐怕五十万银子都打不住哦!”

    朱斌赞许地点点头:“啊哟,是你这个小猴子?”

    “嗯嗯,你说的没错!”

    这老头身子前倾。

    伸开干枯的五指,颤巍巍地在沈忠信面前晃啊晃的。

    “沈大人,五十万两雪花银呐!”

    “你沈家乃安定第一家族哦,你准备捐多少?”

    沈忠信一张老脸黑得滴血。

    他恨不得一巴掌扇过去。

    朱斌这个老家伙。

    忒记仇了吧?

    没有本官上台,就凭你以前练的五百班军守安定?

    别说三千马贼呢?

    五十骑就能把赶羊,你信不信?

    都这个时候了,你还添什么乱?

    花多少钱,本官不知道?

    不过沈忠信也是千年修炼的老狐狸,很快就镇静下来。

    “多谢朱老大人,给我等算了一笔细账。”

    “没错,这次编练班军乡兵,五个月的花费,大体就是这个数额。”

    老天,真要五十万两?

    上哪儿弄去?

    沈忠信不打算给其他人插嘴的机会。

    “好消息就是,我安定县已经请示澶州,今年的秋粮赋税、徭役折现,全部截留。”

    “这第一笔,五万两银子就有了。”

    才五万两?

    就这个?

    连零头都算不上吧?

    大堂里一遍唉声叹气。

    上边,真是一毛不拔呀!

    其实这笔钱已经不少了。

    差不多一户出一两银子。

    这还仅仅是秋税,夏税呢?

    乡下的老百姓,可没什么赚钱的渠道。

    一年每家二两银子的税赋,徭役折现,还得换算成粮食上交。

    收税的时间,也是新粮上市,价格最低的时候。

    折来折去,普通之家才几亩薄田?

    最后剩下的粮食,很多人都渡不过春荒。

    吃糠咽菜都在所难免。

    沈忠信倒是胸有成竹。

    “第一批五万两银子,总可以坚持练兵一个月吧?”

    “至于兵器甲胄,本官打算招募全县所有铁匠,集中于沈家集统一打造,分发。”

    “……”

    朱斌又打岔了。

    “哎哎……沈大人,还差四十五万两银子呢,说说,怎么弄?”

    沈忠信恨死了这个死老头。

    净添乱了!

    “这个嘛,本县准备起征商税!”

    商税?

    底下的豪商缙绅,立刻沸腾一遍。

    大周立国之初,倒是征收过一段时间。

    后来被文官集团,以“与民争利”的借口,把商税给废除了。

    三十税一。

    不是核算净利润。

    这个时代的成本核算,就是一笔糊涂账。

    原始的记账法也弄不清楚。

    还是按照销售额计算最简单。

    成交额三十两银子,卖方需要交一两税银。

    小老百姓一年到头,也买不到二两银子的货物。

    所以,

    商税,就是从豪商大户身上拔毛。

    这些人不反对才怪呢!

    “不行,沈大人,你这是……与民争利!”

    “对对,沈大人,朝廷都不征收商税,你凭什么收?”

    “你这是……违反大周法令的。”

    ……

    “砰!”

    沈忠信一把摘下头上的黑翅管帽,掼在桌子上。

    “哼哼,不征商税?可以!”

    “那就捐钱吧!我沈家先捐一万两。”

    “在座的诸位,有多少身家,可瞒不住人。”

    “来来来,大家凑一凑,五十万两银子算什么?”

    “你们乐意便宜外面那些商家,随便!”

    “本官就不明白了。一旦乱匪打进安定县,抄了诸位的家。”

    “别说五十万两银子,五百万也不止吧,你们甘心?”

    “哦哦,对了,这顶官帽子,就摆在这里。”

    “谁觉得自家本事比沈某人强,尽管拿去!”

    呃……

    大堂里顿时为之一静。

    谁要你这顶县尉的官帽子了?

    就算刚刚去职的朱斌,也没那想法再夺回来。

    他只是给沈忠信上上眼药,去去心头的恨意罢了。

    谁能保证?

    贼寇就不来攻打安定?

    这个时候,负责缉私拒盗,保一方平安的县尉一职。

    就是烫手山芋。

    傻子才愿意接手呢。



    第六十五章 得逞

    

在场的人,没一个傻子。

    都是各行各业顶儿尖儿的人物。

    不然,也不会被邀请到县衙大堂来。

    直接捐款?

    凑钱倒是容易。

    没几千两,我几百两。

    就是这些镇长、里长,拿出几十两银子都不在话下。

    虽说备寇的总款,预计不下五十万两银子。

    可大家凑一凑。

    加上那五万截留税款,二十万,暂时没啥问题。

    有了这笔钱,召集壮丁,购买兵器甲胄和秋装。

    三个月的费用也差不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