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品寒士-第4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不过,龙骨和钢板更好一些罢了。

    要知道,瑞金舰就是用货船改装的。

    沈麟没有瑞金舰上那种一千马力的通用柴油机。

    他只能搭载两台同马力的蒸汽机,更重,占用空间也多。

    而且,储备的燃煤肯定也比柴油占地方。

    那有什么办法呢?

    他也没指望铁城甲号达到瑞金舰13节的航速。

    好在

    ,舰首舰尾只打算各搭载一门130MM重炮。

    两船舷各两门100MM轻炮罢了。

    因此,武备重量肯定比瑞金舰轻很多。

    而且,铁城甲号出行,得跟着好几艘踏桨战船。

    补给物资什么的,都可以另外携带。

    没准儿,七折八扣,也不会对船速影响太多。

    原本,梁自成等老师傅还建议给炮舰竖立三根桅杆,好歹带上备用风帆。

    万一蒸汽机出了问题,炮舰也不至于无法动弹,等着其他踏桨船去拖拽。

    沈麟也在犹豫。

    要知道,后世出现钢铁战船那会儿。

    最早的都是木船挂铁甲,甚至最早的全钢铁战舰都带有风帆。

    人家也有这种担心。

    比如,陈梁要是率领船队穿过大洋远航。

    路上燃煤用光了,找不到地方补给呢?

    就算碰到陆地,他上哪儿去挖煤啊?

    不过,去的时候不需要拉什么货物。

    海外,也碰不上厉害的敌人。

    船只可以尽可能地塞满补给和燃料。

    但是,风帆结合蒸汽机动力,不但跑得快,关键时刻还能派上用场。

    可以考虑!

    反正是试验舰,造好后,再加装桅杆都来得及。

    或者,下一批开建的时候再考虑这件事。



    第六百七十章 辽皇问策

    

且说辽皇耶律宏志渡过黄龙江,并不甘心打道回府。

    他驻兵霸州、易州,足足等了一个月。

    出乎意料的是,铁锋水军并没有在雄州停留。

    综合各方面的情报看,这帮安定府来的家伙,安静得过分。

    居然全军往西,回家了?

    好好的黄龙江下游,打下来也不要、不守了?

    局势比辽皇预料的更好。

    沈麟果然像个“胸无大志”的家伙。

    他真要有志于天下,没道理不利用强大的水军,勾连河北路,甚至山东路。

    要是完全阻拦了辽国本土和南征大军的联系。

    辽皇就不得下令耶律大越集结所有兵力,进入河北西路,去跟铁锋军拼个你死我活了。

    很快,平州耶律桑杰和应州王的奏报也传到江北。

    铁锋军确实动弹了一下。

    只不过是掩护韩朝先部进入落阳山区四县而已。

    双方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并无大的冲突。

    至于耶律正伟重伤,所部兵马几乎全军覆没,那也能解释得通了。

    既然,沈麟要保二十多万大名军。

    岂是五万草原铁骑就能阻挡得了的?

    简直是一厢情愿送上去挨打啊!

    耶律大越在奏报中说。

    要对付铁锋军,必须集结山东、河南,河北所有机

    动兵力。

    进攻安定府和唐州府,绝对比当初打封丘京城还困难。

    起码那个时候的京城守军,没有铁锋军这般强得离谱的装备。

    据悉,沈麟麾下的具甲铁骑足足十几万。

    还有三十多万的澶州、大名友军。

    辽军还只能从陆路进攻。

    水路,想都别想。

    耶律宏志一看奏报,就直接放弃了攻打铁锋军的想法。

    集结七八十万人马,其他占领的地方还要不要了?

    就算野战打赢了沈麟,谁能保证一定攻得下占据地利的铁城?

    据说,那座城还在扩建,一直修到黄龙江边了。

    背靠北邙山,面向泸水河。

    北面是黄龙江,南面是一片沼泽湿地荒草滩。

    这种地方,谁有本事打下来?

    人家的水军只需要把安定三角区一封,你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搞不好,辽军费劲心机拿下了易县、忠县和唐州府。

    却要面临着铁锋军在绵延三千多里的黄龙江水路的全线反击。

    你知道沈麟的部队,会从哪里登陆?

    那可是来去如风,武装到牙齿的具甲骑兵啊!

    “各位爱卿,说说,我们该如何应对沈麟?”

    辽皇只能朝一帮文武重臣问计。

    干瘦的礼部尚书金在元出班行礼道。

    “陛下,臣观沈麟的进攻性一直都不强。”

    “何不派出一支使者队伍去跟他谈谈?”

    “我们必须搞清楚,他到底想要什么?”

    “也顺便摸清楚这人,是一个极其深沉忍耐的枭雄之辈?”

    “还是一只守护之犬?”

    “如果是后者,荣华富贵皆与之。”

    “万一,是前者的话,那就发动举国之力,行雷霆之威吧!”

    刚刚吃了瘪的水师总管耶律黑水一脸的愤懑。

    “金尚书,你说的简单!”

    “荣华富贵尽与之,难道还能封个异姓王不成?”

    金在元乐呵呵地笑道。

    “未尝不可!”

    “安抚一头老虎,你不得天天喂几只鸡啊?”

    “等老虎养成狗,你给他啃骨头棒子都成啊!”

    一帮出身草原的大将忍不住后背发凉。

    老金不愧是我辽国第一大儒。

    文人耍起阴谋来,实在是让人望而生畏啊!

    搞了半天,你所说的皆与之,只是暂时的驯养代价?

    辽皇抚摸着一把短须,很是满意。

    “爱卿之言,甚合朕意。”

    “不过,万一是第二种呢?”

    “雷霆攻之,可不容易啊!”

    耶律黑水也赶紧点头。

    “没错!”

    “他们的水军武器,太凶猛了。”

    “我大辽的

    水军也好,水师也罢,都无法战而胜之。”

    “大军无法登临安定县,连隔着泸水对峙都做不到。”

    行军总管耶律楚俊轻笑道。

    “黑水,没你想的那么严重。”

    “沈麟以区区两府十县的狭窄之域,妄图对抗我煌煌大辽。”

    “无论是人力,兵力,资源,财富,他都远远落于下风。”

    “北邙山虽险,挡不住陛下的拔子军吧?”

    “据悉,沈麟一直在开拓荒草滩。”

    “一两年后,那四百余里的沼泽地,还剩多少?”

    “如果我军自河东路发力,一举攻占泸水以西。”

    “动用一二十万人花个一年半载填埋,可能双方就能在荒草滩碰头了。”

    辽皇眼神一亮。

    他这些时日翻越密谍司情报。

    也知道荒草滩是个葫芦地形,越是往南,越是开阔。

    沈麟要不开拓那地方,还真是个天然的屏障。

    如果靠辽军大批人力单方面填埋,那要填到何年何月?

    拔子军人少,可以训练嘛!

    如果有一两年的时间,荒草滩也通了。

    辽国再增加十几万擅长山地作战的汉儿军。

    铁城也就失去陆路屏障了。

    但想归想,关键还是怎么应对强大的铁锋军?

    按照沈麟的发展速度。

    一

    两年后,他的军队规模,搞不好要翻倍。

    “各位说的甚是有理。”

    “朕想知道,该如何打断沈麟的正常发展?”

    “还有,他搞得那些威力巨大的装备,我大辽能否拥有?”

    这两个问题,问的太关键了。

    底下的文武大臣一阵沉默。

    密谍司首领耶律洪泰郑重抱拳道。

    “陛下,我密谍司一定尽力,看能否打进铁城内部。”

    耶律宏志悲观地摇摇头。

    “皇弟啊,很难呐!”

    “沈麟的反情报能力,越来越强。”

    “别说铁城你一直打不进去。”

    “就连潜伏在唐州和安定的密谍司精锐,都快被他拔除的差不多了吧?”

    “单单靠这条线不行。”

    “咱们还得自己搞兵甲装备。”

    “就像正伟之前仿造的大黄弓,大黄弩就很好。”

    “比之铁锋军的强弓硬弩是有所不及,可也不是没有改进的空间。”

    行军总管耶律楚俊当即保证道。

    “陛下,臣一定大量搜集国内精于奇技的能人异士。”

    “沈麟可以!”

    “我大辽没理由不行。”

    辽皇纠正道。

    “别再抱有歧视的姿态喽!”

    “什么奇技?”

    “就像沈麟用的那个词儿,技术。”

    “我大辽,也必须重视技术!”



    第六百七十一章 相安无事

    

技术方面,辽皇已经不指望密谍司去窃取了。

    你先想办法把沈麟搞得那套身份牌给破解了吧!

    要不然,就算派人潜入沈麟的领地,一冒头就得被抓。

    老这么折损下去,培养个密谍司精锐容易么?

    如何限制沈麟的发展?

    底下人七嘴八舌,有的提议彻底断绝跟沈麟之间的走私生意。

    却彻底遭到更多人的唾弃。

    开什么玩笑?

    咱们无非不过付出些金银和牲口而已。

    人家沈麟对战马的需求都不大。

    因为,他已经打通了陕西路,甚至西域的贸易通道。

    没看到人家军中装备的战马等级,都快超过我大辽了么?

    现在,是咱们少不得他的玻璃制品,高级纸张、书籍、雪花盐,色布等等。

    你不跟他交易,国内那些大商人还不得花高价从河东,河北那些二道贩子手里倒腾?

    在场的,包括皇家和各位王爷的代表,都是那些走私商背后的大佬。

    那般庞大的利润,凭什么让南方那些二道贩子赚去呢?

    金钱上遏制沈麟,不可取。

    最好是老天爷开眼,让那两府十县,不,最好是整个河北西路,甚至更多的地方,旱上几年就好了。

    到时候,粮食欠收,或者干脆绝收

    看沈麟捏着一把银子,上哪儿去弄米粮去?

    直接派使者的提议,也被辽皇否决,他还丢不起那个面子。

    但,类似的任务,也不是没有人选去执行。

    果然,八月底。

    沈麟就接到情报司通报。

    走私商里的宋家大公子前来拜访。

    他老爹一直被沈麟扣在铁城呢!

    尖刀部队熟练的辽国、回鹘外语,就是老宋教的。

    他还在技校改头换面,当起了老师。

    不但负责教授语言,还主讲商业课程,深得不知根底的学生们欢迎。

    胖胖的宋爷爷,实在太有才了。

    老宋对现在的生活相当满意,整天精神焕发的。

    就算随时跟着个情报司的小年轻当助教,他也没啥意见。

    因为铁城的生活安定祥和,实在让他这种冒险半辈子的人喜欢。

    就这样吧!

    不自由也只是相对的。

    两个儿子一旦过江交易,不还是有机会见面么?

    家里也安稳,辽国方面还离不开宋家这个递话的渠道。

    沈麟难得的抽出时间,接见了宋家大公子。

    “宋家大郎,说说,为何要求见本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