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品寒士-第4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借着季风,五十艘帆船也能跟上匀速前行的铁城二号。

    当然,甲号舰没必要做太多测试,一样鼓荡着三面白帆前行。

    至少,可以节省燃煤。

    陈梁问道。

    “大都督,这

    次去倭国交易,咱们需要设立个中转站么?”

    沈麟也不确定,那边是否有个长崎商港。

    他知道的倭国历史,恐怕都要后推几百年,还做不得准。

    整个中原大地都跟沈麟的前世历史,地理有差异,更别说倭国了。

    “我们的远洋船队,当然要走最安全的路线。”

    “贴着倭国海北部一直往东走,才不至于迷失。”

    “真要修整,也没必要非得去人口密集的城市嘛!”

    “暂时,先等等吧!”

    大周太祖伐倭之后,两百多年里几乎就断了来往。

    早些年还有泛海而来的倭寇,在江南岛屿做乱。

    显然,他们并不是江南水师的对手。

    至少五、六十年没听到过倭寇的消息了。

    因为双方敌对,三韩之地又被辽国统治了。

    大周的海商们宁愿南下交趾、渤泥等地,也不愿意往东、往北跑。

    时间久了,不说过去的水文资料,海图找不到了。

    就连可以航行深海的舰船都造的越来越少了。

    比如沈麟舰队中的海船,其实已经改进不少。

    要是梁自成他们完全采用登州海船的规制,沈麟根本不会同意。

    抗风浪的能力太差了。

    秦王失踪,不就是个血淋淋

    的例子?

    沈麟结合后世飞剪船,把硬帆改成了操控更复杂的软帆。

    再结合原来的踏桨设计,速度提高了不少。

    船只的适航性也更好了。

    要不然,它们连两艘蒸汽船的匀速都跟不上。

    两天后,一座大岛赫然在望。

    陈梁凑在高倍炮队镜前惊叫道。

    “我去!”

    “好多战马!”

    沈麟懊恼的一拍额头。

    失策了!

    他怎么没想到。

    济州岛历来都是三韩之地最好的养马场。

    现在还归辽人统治。

    “绕开它!”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沈麟叮嘱道。

    “隔着百十里,他们凭着肉眼,看不到咱们的。”

    “回头让陈栓带足舰船过来抢一波!”

    “本都督估计,济州岛上的战马,没有十万也有八万匹。”

    “母马,小马驹更多。”

    陈梁连连点头。

    铁锋军最近不就缺好马么?

    舰船不够,可装不走。

    最关键的是,现在都七月份了。

    顶多还有两三个月。

    所谓的秋高马肥,辽人不得把好马挑走了?

    看来,时间还挺紧的!

    信号旗频传,大舰队在海面上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绕开济州岛往东走了。

    可怜岛上的人,谁有功夫天天盯着茫茫

    大海?

    他们浑然不知危险曾经如此之近。

    只因为沈麟没有足够的货船运输。

    才让他们又无忧无虑的过了两三个月。

    对马海峡风高浪急,对舰队是个不小的考验。

    铁城甲号的蒸汽机都吭哧吭哧出了两回故障,才看到绵延的黑色海岸线。

    幸好铁城二号装备的四代蒸汽机足够抗造,一直安然无恙。

    舰队沿着风浪小了很多的近海,往南走了两个时辰。

    一个热热闹闹的小城在望。

    陈威举着望远镜看了半天。

    “大都督,这座城的规模,比咱们的蓬莱县还小呢!”

    “能买得起咱们船上装的高档货?”

    沈麟哈哈大笑道。

    “你小子,别门缝里看人。”

    “大周太祖为何要东征倭国,还不是他们的金山银山惹得祸?”

    “没有交恶以前,倭国跟大周、大齐来往密切,商旅多如过江之鲫。”

    “本官估计,这座商港曾经繁华得很。”

    “你看西面山上那些飞檐翘角,褪色的琉璃瓦,不都经过几百年的风吹雨打了?”

    “倭国人崇佛,那些地方,都是寺庙。”

    “啊哟?惊动守军了!”

    “传令,舰队降低航速!”

    “娘的,交流是个麻烦事儿啊!”



    第六百九十一章 欢迎大大的

    

如此庞大的舰队泛海而来。

    逼近四五十里,对方不发现才怪呢!

    港口一片慌乱。

    三四十艘大小舰船,急急忙忙冲出来,开始列阵。

    最大的一艘旗舰,也不过五千担的样子。

    硬帆蜈蚣桨,速度倒是不算太慢。

    陈梁搓着手笑道。

    “咱们要是想打,一通炮弹砸过去,保证全灭。”

    “这些小把戏,连辽国水师都比不上。”

    “大都督,只有三十里了。”

    “对方还在往外冲,打又不能打,怎么办?”

    沈麟指着二十几里外的一处荒礁笑道。

    “搂一炮!”

    “动用你最得意的宝贝!”

    武力威慑?

    这个……我喜欢!

    “得叻!”

    陈梁乐呵呵跑前甲板去了。

    早一步赶到炮位的官兵掀开炮衣,拉开遮挡射角的铁叶帘子。

    陈梁喝道。

    “上高爆弹!”

    他最得意的,当然是150毫米的舰首炮了。

    这玩意射程高达十八,公里。

    已经可以打到倭国的城里去了。

    炮兵们已经操练了无数回。

    瞄准,装弹,关闭炮闩,矫正。

    陈梁一拉炮绳。

    “轰!”

    炮口窜出大股白烟火光。

    接着,距离倭国舰船更近的礁盘上,爆开了冲天的烟火。

    “轰隆隆!”

    地动山摇!

    佛祖在上,这是天降神罚么?

    所有倭国舰船乱了。

    散开!

    撤!

    这支神秘的大舰队能打二十几里远的礁盘,那对付咱们还不是小菜一碟?

    城里也守不住啊!

    陈梁嘎巴了一下嘴。

    回头喊道。

    “大都督,咱们玩过火吧?”

    “人都跑散了。”

    沈麟成竹在胸,指点道。

    “派一艘艨艟哨船去!”

    “别超出三里水域。”

    “挂白旗!”

    这种百十担的踏桨哨船,铁城二号上就有还几艘。

    还能充当救生艇。

    铁锋海军各舰一字排开,悬挂的都是红色的军旗。

    突兀的冒出一艘小船,速度飞快。

    船头一面白旗猎猎作响。

    实在是太醒目了。

    希望对面的倭国人看得懂。

    哨船班长秦东没有久等。

    对面也划过来一艘挥舞着白旗的小船。

    果然,打白旗,在哪个世界,哪个朝代和国家都好使。

    倭国人很懂事,船上的水兵也在十人上下。

    “叽里哇啦……”

    对方领头的家伙穿着夸张搞笑的竹甲,手舞足蹈。

    脸上多少还带着些愤怒,好像在质问。

    秦东一句也听不懂。

    他掀开黑钢面罩,笑眯眯的。

    “喂!”

    “我们来自中原!”

    “大齐……”

    “大周……”

    “听过没?”

    “我们是来做买卖的,不打战!”

    一帮倭国人有些懵逼。

    大哥,两百多年没有交流了。

    鬼才听得懂你说啥?

    不过,有个小矮个子突然站起来,趴着船舷急切的问道。

    “齐?”

    “大……齐?”

    他用手指指西方。

    “大齐……朝?”

    好吧!

    看来,当年的大齐朝威加海内,影响深远啊!

    说大周,人家没反应。

    偏偏知道更加久远的大齐朝。

    秦东听明白了。

    小个子倭国人发音很生硬,但是咬字挺准。

    “哈哈哈!”

    “对对对!”

    “大齐朝!”

    他从兜里掏出一把奶糖,远远的递过去。

    “糖,请你们吃糖!”

    他自己先剥了一颗,放进嘴里美美的吃起来。

    嗯嗯!

    铁城特产,大白兔奶糖。

    真心甜!

    这种动作,顿时让对方的小兵彻底放下了戒心。

    他们划船靠近。

    每人拿走一枚奶糖,学着秦东剥掉好看的油纸,吃的眼睛都眯缝起来。

    秦东干脆把剩下的几枚奶糖塞进小个子的手里。

    “请你吃!”

    那小个子也不会说别的,一个劲儿的“阿里嘎多”地鞠躬。

    最后,他又逼出一个字。

    “等!”

    小船掉头回去了。

    看来,没有懂

    中原话的人,很麻烦啊!

    这一去,足足过了一个时辰。

    舰队都用过了晚饭,眼看着夕阳西下,金鳞铺满了海面。

    打着白旗的小船回来了。

    船头居然坐了两个和尚,直直朝着旗舰奔来。

    沈麟当然不会在铁山二号接见他们。

    会面地方,选在原来的中军旗舰,那艘一万五千担的伏波号上。

    两位僧人激动的热泪盈眶,大周官话居然说的很熟练。

    原来,他们是长崎西山齐福寺的僧人。

    这座寺庙还是当年大齐过来的高僧所建。

    五百多年来,寺中僧人都坚持学习中原的语言和文化。

    大周立国之前,齐福寺的僧人每年都会作为遣齐使的一员。

    随行前往中原朝圣,交流和学习。

    可惜,这一好习惯,已经中断二百七十多年了。

    沈麟当然不会告诉他们,现在的大周已经名存实亡。

    国力下降到了极点,海防空虚。

    贪婪的倭国人起了歹心咋办?

    漫长的大周海岸线,哪里不是海盗登陆抢劫的好地方?

    毕竟中原,在倭国人心中,那就是繁荣美好的花花世界啊!

    “可圆,可方大师,本人是大周登州总督。”

    “这位,乃登州水师总兵陈梁。”

    “最近十年来,我中原不再

    闭关锁国,本都督奉命前来跟倭国交易。”

    “看看将来,有没有邦交正常的可能?”

    两位法号古怪的和尚,顿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当然好啊!”

    “完全可以!”

    “大都督,我们倭国不缺银子,也有足以果腹的稻米和渔货。”

    “可我们缺乏来自中原的书籍,纸张,丝绸、器物、甚至铁器。”

    “您说的对!”

    “毕竟交恶了两百多年,现在懂双方语言的都没几个了。”

    “万事开头难嘛!”

    可圆大师拍着胸脯保证道。

    “我们齐福寺愿意协助大都督跟城主岛津家展开贸易。”

    “有这等好事,他们求之不得呢!”

    接下来就容易多了。

    这座小城还是叫长崎,确实是倭国目前最大的对外商港。

    交易对象是不远的三韩海商。

    辽国贵族高高在上,还看不起一个东海小国。

    这倒是便宜了沈麟。

    就算在这个时代,倭国也不算小。

    小的不过是领土,人口、财富和战斗力都比三韩强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