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寒士-第4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山东半岛已经装备了不下三十万件(套),兵器也一样。”
“钱粮嘛,可以先欠着。”
“难道,你还担心还不上咋的?”
“至于兵马,看卿卿小妹的意思。”
“打仗就意味着死人,但是,战场上也能磨炼出精锐来。”
“你就是不给雇佣费,对高山国而言,也利大于弊。”
韩卿卿,赵毓秀几个当家的一听。
还是觉得沈麟言之有理。
中原有很多东西,小流求确实没有。
互通有无,很有必要。
高山国不过四十万人口。
还得防御,剿灭山里的生番。
能拉上中原战场的,不可能太多。
如果死伤太大,高山国也承受不起。
再说了。
如今的山东半岛,兵力已经很强盛了。
等到打下整个山东路,只要往南拱一拱,拿下徐州和两淮路的一半地盘,就跟江南路连成一块。
秦王哪里会缺兵源?
他却钱倒是真的
。
韩卿卿讨价还价道。
“我们出两到三万骑兵,你得付月饷和伤亡抚恤。”
“还有,小妹我可以借给你五百万两银子,你也得付利息。”
“嗯?”
“收多少好哩?”
等到酒足饭饱之后。
秦王只是答应了前者,后面的五百万两银子成了无息贷款。
高山国的几个当家人,实在太淳朴了。
也许,他们是真不缺钱,也没有花销的地方。
等韩卿卿和赵毓秀到了铁城转一圈。
恐怕,她们就会觉得,银子真不禁花。
双方谈妥。
韩卿卿作为东道主,决定带客人去平城县玩耍。
其实,高山国定都基隆,在这个时代,并不是个好选择。
风大浪大,山也多,对外交流很不方便。
平城县就不同了,那里是盆地。
等众人乘铁锋军舰船绕了个大圈子,进入一条宽阔的河流之后。
沈麟恍然大悟。
这不就是淡水么?
岛上唯一可通航的河流?
两岸村庄不少,炊烟袅袅。
大块大块刚刚收割过晚稻的水田如镜子一般,让秦王看得羡慕不已。
“好地方啊!”
“单单这个盆地的一年两三季的产出,就能养活了你们所有军民了。”
韩卿卿有些小得意。
“那当然。”
“咱们还留出大
块的平地,建了马场呢!”
“姐夫,姐夫!”
“其实,咱们一直想把都城迁过来的。”
“平城县的人口都快十万了。”
“远比基隆好!”
沈麟望着东岸的城墙,以及熙熙攘攘的进城百姓笑道。
“那就迁呗!”
“我听说,基隆不过是当初你们祖先的登陆地罢了。”
“作为港口可以!”
“当都城真不太好。”
“你们是没赶上倭国海盗大爆发的时代。”
“要不然,一个突袭,后果难以想象。”
他不觉得基隆那低矮的城墙,能防得住悍勇的倭国海盗。
高山国都城的禁卫军,才不过五千人。
“这里就不错。”
“船只进入淡水河,速度不快,足够岸上的骑兵预警了。”
“另外,叫什么平城县?跟咱们河北西路的地名重复了。”
“叫台北吧!”
“以后,小流求改成台湾。”
“台湾的北部,不就是台北么?”
“还能加几个台中,台东,台南什么的!”
沈麟大才子的名号太响亮了。
众人虽说不明白为啥要把小流求改成台湾。
但也觉得,什么大琉球,小流求的,挺麻烦。
至少台湾,台北都是独一无二的地名。
韩卿卿等人商量一阵,还真同意了。
台北县南面
,就有一处占地不小的马场。
高山国培育的优良种马几乎都在这里。
还别说。
沈麟居然看到了好几百匹肩高五尺五的宝马良驹。
但如吴七的爪黄飞电,沈麟家里的赤兔、小白,赤龙驹那种真正的宝马,台湾是没有的。
地方太小了,哪能跟真正的大草原相比?
韩卿卿大方地让沈麟,秦王等十几个人去挑马。
只是一人一匹宝马良驹,她还是送得起的。
沈麟这边的人都婉拒了。
铁锋军不缺好马,就不夺人所爱了。
秦王倒是很开心,他的登州缺呀!
姜庆元、马秉义、庞子龙等人,以前有匹上等马骑,就很开心了。
什么?
你说堂堂亲王,在京城那会儿弄不到好马?
可秦王当初不得夹着尾巴做人么?
大周历来对皇家子弟管束及其严格,他哪敢声色犬马?
后来到了登州,碰到的也是辽军偏师。
就算有缴获,也不会有太好的战马。
不过,今天韩卿卿送人好马,本来都高高兴兴的。
秦王挑了匹白色的踏云驹,还没跑出五里地呢!
噗通!
他坠马了!
右腿套在马镫里,整个人被拖着继续飞驰。
“快!”
“救人啊!”
沈麟大叫。
秦王,你这霉运,还没过去呢?
第七百零二章 怀疑人生
可怜的秦王被生生拖出一公里多远。
众人才喝住了懵懂的踏云驹,救下了他。
好在铁锋海军医疗船停的不远。
等郑辉同、马明等人忙碌完了,沈麟才踏进病房去看望。
杨念广脸色灰败,很是颓废。
“郑院长说本王右腿,左小臂都骨折了。”
“伤筋动骨一百天,这咋整?”
沈麟拉了把椅子坐下,摊摊手爱莫能助。
“你这是啥运气?”
“韩卿卿说那匹踏云驹性子一向温顺,咱们也没看它受惊啊!”
“你都不止一次领兵打仗了,还是骑射作战。”
“今儿……这……”
秦王自己都感觉倒霉得不可思议。
这他娘的一年多来,就没几天舒心日子过。
难道正如郑辉同说的那样?
身子没有彻底养好,神思不属?
“唉!”
“不怪踏云驹,咱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掉下来的。”
“幸好甲胄在身,要不然……”
要不然绝对给拖得血肉模糊,就不是两处骨折这么简单了。
“沈麟,你说是不是冥冥中有天意?”
“阻止本王……我回去呢?”
扯淡!
尽管沈麟是穿越客,他也不相信什么冥冥中的古怪。
“瞎说!”
“哪有什么天意?”
“人定胜天懂不?”
“该干
啥,咱还得干。”
“听到鹧鸪叫,就不种庄稼了?”
“没事的,修养几天,你就躺医疗船上,跟咱们回登州。”
秦王迟疑了一下,有些过意不去。
“你看这样行不?”
“你小子可不是个闲人。”
“家里不知道多少事儿等着你回去忙呢!”
“你先走!”
“你给我留下半支医疗队,顺便去登州把我家那娘儿俩送来台湾。”
“咱们一家呆两、三个月再回去。”
啥?
陈梁已经把你们活着的消息带回登州了。
不知道多少人在翘首以盼。
你不露面怎么成?
沈麟果断拒绝道。
“不行!”
“来来去去都是我的人传信。”
“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把你给圈禁在荒岛上了。”
“这个锅,咱不背!”
“玩儿阴谋诡计,我沈麟可不擅长,也不屑玩那些把戏。”
秦王盯着船舱顶上的鲸油吊灯,愣愣出神。
谣言止于智者。
他虽说不回去。
姜庆元、马秉义、庞子龙和那帮幸存的兄弟谁不能先行一步?
沈麟真有那心思,何必在**岛上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救人?
放任不管不就好了?
杨念广叹息道。
“沈麟啊,你是个光明磊落的君子。”
“我们都信!”
“可本
王这倒霉劲儿,万一没过去。”
“回程……不又得牵连无辜?”
搞了半天,你在担心这个?
沈麟忍不住哈哈大笑。
“没事儿,我的运气一向很好,真的!”
“咱俩冲抵一下,不好不坏,一路平安!”
“只要不走台湾海峡,这个季节,东海、黄海,甚至渤海,都没啥禁忌。”
“昨天我不给你说了?”
“我的第二支舰队都快到登州了。”
“嘿嘿,等他们抢了鞑子的耽罗岛,那些驽马、母马、小马驹子都归你。”
“你就不想回去,看看自家的第一个大马场?”
铁锋军如今也缺战马了,能带走的肯定要带回去。
耽罗岛的马匹指定少不了。
帮秦王在登州搞个大马场还真是绰绰有余。
沈麟只要愿意出手帮忙,他一向大方得让人感动。
杨念广不再坚持。
时间一晃到了八月底。
出发的日子到了。
这段时间,高山国的造船场又出了十几艘三千担海船。
岛上不缺大木,如今都在铺设五千担海船的龙骨了。
韩卿卿说要找沈麟买船,不过是玩笑话。
两支船队加起来,大。大小小的运输船、战舰高达四十艘。
早前陈梁分开的时候,就把从倭国换来的大米,金银运
走了。
铁城一、二号很能装的。
这回国王韩卿卿和军务大臣赵毓秀都想去大陆看看。
要是乘坐他们自己造的船,高山国上下多半还不放心。
可沈麟的舰队不一样,万担大舰有四艘,旗舰还是一万五千担的,庞大若山。
乘坐这样的大船都不安全,那干脆就别出海了。
他们随行带了六千铁甲骑。
战马都是挑最好的,凑了一万二千匹。
其中,五千骑是要加入登州军参战的。
一千是王城禁卫军,随行保护国王安全的。
除了借给秦王的五百万两银子,船上还见缝插针地塞了几万担稻米。
拿韩卿卿的话说,把船只塞得满满当当。
载重越多,岂不是越不怕风浪?
搞得沈麟哭笑不得。
理论上是这样。
你咋不考虑行船速度呢?
帆船设计也至关重要啊!
说实话,再大的木帆船。
在沈麟眼里都是小虾米,谈不上多坚固。
钢铁舰船遇到风暴天气,都得谨慎考虑绕行呢!
这个时代,哪来的天气预报?
浩浩荡荡的船队悬挂着两面旗帜,蓝色的月亮旗代表高山国。
经过改进的红色日月旗代表铁锋军。
淡水河两岸,不时有劳作的百姓大声欢呼。
高山国本身就不大,
消息传递得很快。
十几天过去,很多人都知道大陆来船了。
今儿,就是他们女王和子弟兵前往大陆的吉日。
韩卿卿站在旗舰甲板上不停挥手。
还不忘跟沈麟开着玩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