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寒士-第4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政一直井然有序,几乎没什么太大的变动。
就算不断吸收安定府,唐州府,甚至澶州府入伙。
也是一步步稳中求扩大,谨慎非常,而不是一口吃个大胖子。
派往新附之地的主官,也几乎都是安定府久经考验的干才。
随同还有民政部各司的精兵强将一起去帮着搭架子,严格监督。
怎么会乱?
特别是扩军,沈麟再重视不过了。
最早的铁锋军,新兵训练两三个月,就不得不走上战场。
现在呢?
第七百三十九章 皆不看好
整编大名军都两个半月了吧?
就连最好战的陈风、虎大龙和吴七都没有嚷嚷着开打。
大伙儿宁愿掏钱白养着流浪滩、荒草滩以南的几十万难民。
也不愿意让没有彻底整训成型的大军踏上战场。
当然,民政部这边的官员培训班也没结束呢!
占领了新地盘,不得派人去管理么?
这些人半天学习,半天就在各地难民营里实习。
还不是为了积攒了足够的经验?
红娘子很是欢喜,笑盈盈地道。
“这下好了。”
“终于有了咱们自己的纪年方式,不用再搞混淆了。”
“哈哈!”
“要是山东半岛那些所谓的有识之士知道了。”
“又得叽叽歪歪。”
沈麟耸耸肩膀,毫不在意。
“他们没时间了!”
“耶律宏睿的大军准备得够久了。”
“既然我们都收到了消息。”
“山东半岛的情报工作跟筛子似的,辽军岂能不知?”
“大战就在眼前!”
“局势稍有不利,那些鼓噪得最厉害的有识之士,就得脚底抹油。”
在座的众人都抚掌大笑。
“呵呵呵……”
“哈哈哈哈!”
大都督这话,形容得恰如其分。
越是喜欢争权夺利之辈,大难临头,指定跑的最
快。
他们无法共患难。
同富贵也够呛,他们只会添乱。
大周末年,这样的人还少么?
大部分都被阉党、奸相收纳了吧?
当然,也不能全盘否定。
投奔秦王的人,也有踏踏实实想干一番事业的。
任何时代,中原都不缺忠臣良将,热血之士。
但混在其中的假把式太多了。
杨念广做不到沈麟这般封闭,他无法把所有人都拒之门外。
他的思想决定了他的行动和高度。
沈麟任用一批旧官吏,都是千挑万选的。
他更信任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
只要穷十年之功,他麾下的文武俊才必将如过江之鲫,远比什么科举更严格,量更大。
虽说,目前每年毕业的学生还是控制在三万上下。
那是因为,沈麟治下有了中学,很多孩子可以继续就读。
毕业了参军、加入其他部门、工坊的半大娃娃也被强制要求自学。
跟不上趟的人,五六年左右就得淘汰。
必将泯然于众人也!
吴七问道。
“大都督,山东半岛拥有六十万兵马,地势狭小。”
“难道还挡不住辽军?”
“情报显示,耶律宏睿手下只有二十万铁骑,汉儿军也差不多这个数!”
“其他几个州府,不
得留人把守?”
“毕竟,山东路的海岸线太长了。”
沈麟叹了一口气道。
“杨念广很聪明,堪称干才。”
“但架不住烈火烹油,花团锦簇啊!”
“这么说吧!”
“如果他求稳半年,先整顿内部。”
“辽军来了,就打防守反击,自然不会出多大的茬子。”
“就怕他听了那帮有识之士的话。”
“全面反击!”
“呵呵,正好给了辽军铁骑各个击破的机会。”
一帮军将们盯着地图,都凝眉沉思了。
不懂打仗的文官们,也明显听出了沈麟的不看好。
白娘子用教鞭指着大地图道。
“如今,秦王麾下有登州、江南两支水师,还有更强大一些的李广利海军。”
“不少人会有一种错觉。”
“只要正面拖住了辽军主力,比如依靠李广利和沈毅的铁甲骑。”
“其他部队则可以乘坐水军战船随意发起登陆战。”
“辽军后方空虚,根本防不胜防!”
“但是,大家别忘了。”
“不是任何一支大周军队,都有足够的机动性和进攻实力的!”
不需要多说了。
大家心知肚明。
李广利,沈毅和秦王的直系部队,装备了一定的具甲和大量铁甲骑。
大黄弓、大
黄弩也不老少了。
起码不会比辽军铁骑的装备差。
其他军队呢?
还他么全是皮甲、朴刀、小梢弓的旧式装备吧?
登陆了怎么办?
靠着两条腿发起进攻,还得携带重武器?
你当辽国的精锐远拦子,是吃素的?
耶律宏睿被牵制在正面战场抽不开身。
但人家有了防备,汉儿军打守城战一样擅长。
五千汉儿军守一座县城,你不得出动三五万去攻打?
这么一算,那些普通部队根本没啥优势和胜算。
更何况,河北距离山东很远么?
应州王留着三十万铁骑在手。
除了防备铁锋军突然异动之外,不就是睿亲王的预备队?
而且,雄州也改攻为围困了。
水路畅通,辽国国内,就没有援军了?
草原人口稀少,铁骑确实是有数的。
可幽云十六州的汉人数目庞大,还有辽东、三韩等地的女真、扶余、高句丽人也很善战。
辽国根本不缺军队,也不怕打大。
吴七叹道。
“一粒老鼠屎坏了一大锅饭呐!”
“秦王要是不跑回来称帝,沈老大人,李广利和沈毅完全可以稳步壮大,也不会吸引几十万辽军的主力部队。”
“他就是大。大的活靶子。”
“走哪儿都
不安生!”
“狗屁的神佑啊?大都督,您说他霉运缠身。”
“这回,老七我是真的信喽!”
李乘风忽然拐拐老伙计周元。
“哎哎,你平常不是喜欢钻研面相、气运之类的杂学么?”
“如何?”
“你也见了秦王黄袍加身。”
“他是不是煌煌如烈日,拨得云雾见青天那种?”
周元正捧着杯子低头喝茶了,闻言差点没给呛着了。
老李,太夸张了吧?
他难得爆了一句粗话。
“狗屁!”
“就问你一句,天灾比得过人祸不?”
“老天爷开不开眼?咱老周不清楚,也不是什么相学和气运之术能窥一斑见全豹的。”
“就算秦王洪福齐天,他要是理不清内部问题,也得被那帮人给祸祸喽!”
“更何况,我暗中观察过,秦王就算称帝了,印堂也不甚亮堂。”
“大都督没说错!”
“神佑王朝,前景堪忧哦!”
沈麟失声笑了。
他转头道。
“无暇,帮相公我瞅瞅,咱印堂发亮不?”
红娘子撇撇小嘴。
“谁不知道你印堂一直鼓鼓的?”
“就像藏着眼睛似的,怎么暗淡得了嘛?”
“大姐都说了。”
“你俩饿肚子共食一碗麦饭的时候,你都印堂发亮呢!”
第七百四十章 实干兴邦
沈麟恍然。
难怪自己的一众娇妻,都不喜欢去算卦求签。
哪怕红娘子和柳如烟现在还没怀上,她们也只是去找黄仲景看过。
她们宁愿相信医院,也不信奉送子观音了。
铁城这么大,也从没修建什么城隍、寺庙道观之类的。
其实很简单!
百姓、老兵和大部分官吏都是亲眼看着沈麟从一穷二白开始。
没日没夜的钻研技术,开发产品,提高生产制造效率。
各军都是以老带新,每日操练,风雨不辍。
铁城能有今天,不是什么漫天神佛保佑。
是大都督带领大伙儿筚路蓝缕,一点点积攒、发展起来的。
与其相信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咱们更相信大都督的一句名言。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周元就半开玩笑道。
“我若说大都督天生一副天眼神相,乃大富大贵到了极致的征兆。”
“你们是不是会骂老夫胡说八道?”
李乘风当即不屑地啐了一口。
“我呸!”
“信你才有鬼呢!”
“这天下,生就一副好皮囊的人多了去了。”
“每天躺在床上,啥也不干,天上能掉馅饼么?”
“就说当初的安定县令王瑞光,仪表堂堂,文采风流。”
“你能
算出他活不过三十八岁么?”
“当然,老王为了咱安定县光荣战死,死得其所!”
“可见,命相,气运之说,并不牢靠呀!”
沈麟挥挥手,让大伙儿都散了。
这次跟着周元去登州的人不少。
几乎各县的县令和各部门的副职司长都去开了眼界。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自然,也没有感悟!
这些人中,或许有一些心中不怎么坚定。
特别是那些旧式文人出身的县令。
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嘛!
旧思想根深蒂固。
沈麟也有准备,大家好聚好散,他也不会留难。
但是,去了多少,却回来了多少。
一个人都没丢!
想起老家的安定祥和,蒸蒸日上。
再对比山东半岛的乱纷纷,危机四伏。
傻子都知道该如何选择。
因为,这些去的官吏,本身就有更好的选择。
铁城有天下无敌的强军,山东半岛有吗?
铁城有火炮,有电灯,有火车、蒸汽船,还有各种了不得的技术藏着掖着,正在加紧开发。
沈麟治下,隔几个月就大变样一回。
你要是不抽空去技院旁听,或者时时翻看内部的参考资料,都担心自己落伍了。
两个地方,完全就是天与地,
不同的两个世界好吧?
留在登州不回来?
脑子进水了!
实干兴邦!
听着就提气。
你只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事,根本不担心什么闲言碎语,也不怕没有高升的机会。
多新鲜啊?
大都督养着六十四万精兵强将,每天的开支都是海量,就窝在咱们三府一城一辈子么?
将来,咱们打下大把地盘,不需要知府,甚至一路总管和大把的三四品高官去治理?
外来的和尚,在咱们铁城可不好念经。
你根本不懂铁城系的工、农业技术,不懂大都督的治政方略。
给你个村镇,你都未必管得好。
之乎者也,在咱们铁城也只是众多学问中的一门,叫做语文课。
照目前看来,还不是最吃香的专业。
因为,大都督是搞技术的理工男啊!
没有他,哪有今日的兴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