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雄-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样子,上一次的“仙人跳”事件,给周家大郎心理上造成了不小的阴影,但愿没有影响到他的男性功能正常发挥才好。

    第二日一早,周子谅便出门前往御史台公干,倒是方便了两个儿子呼呼大睡,一觉到了吃午饭前后,这才懒洋洋地起床。

    兄弟两个在小花园中洗漱,周承业手把手地教大哥如何使用他捣鼓出来的牙粉以及用猪鬃毛制成的牙刷。

    “咦,这玩意果真好用,刷过牙齿之后只觉得唇齿留香,口中清爽许多!”周承志一惊一乍地说道。

    “切,瞧你那没出息的样,我这儿的好东西还多着呢,这个顶多算是小儿科!”周承业满嘴白沫地嘲讽说。

………………………………

第十七章 给我狠狠地查

    

    周家父子和兄弟和睦无间,正憧憬着在过几日的宴会上一展风采,而当朝宰相,同书门下三品、礼部尚书李林甫却正在家中狠狠地教训着四儿子李崒。

    “你个不争气地东西,整日里除了会喝花酒,与狐朋狗友厮混之外,还能做什么事情?”

    李崒惧怕其父,缩着脖子低个头,唯唯诺诺地不敢吱声。

    原来昨日李崒寻个由头返回家中之后,发现父亲当时并未回来,于是又坐不住了,悄悄地溜出林家府邸,与几个酒肉朋友混到东市里面游逛了一番,然后挤进生意火爆的陈记酒楼里吃了一顿炒菜,随后便去平康里的窑子之中鬼混一夜,直到今日上午才想起正事来,于是赶紧跑回家中,结果正好被李林甫撞见。

    李林甫骂了一通之后,便又问道:“让你对付周家大郎的事情做地怎样了?”

    李崒不敢隐瞒,于是赶紧将昨日四门学馆之中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向李林甫道来,其中没有半点不实之言。他可是知道自家大人的脾气,出去吃个花酒,跟狐朋狗友们玩乐都算不得什么,但若是有什么事情藏着掖着,事后被李林甫知道了,那是绝不会轻饶。

    惯于使用阴谋诡计之人,在外要成天与人斗心眼,回到家中如果还要跟家人算计来去,岂不是会累死?李林甫对于子女别的都可容忍,就是不允许他们当着自己的面撒谎,只因为他实在没有更多的精力对每一个孩子都进行监督和教导。

    听了李崒的汇报之后,李林甫面色平静,似乎并无什么反应,可他内心之中却出现了几个大大的问号。

    李林甫暗想:这周家二郎身上如何有这么一笔数目巨大的款项?他是特意前去学馆为其兄送钱还是另有其他的事情?不是都说周家大郎和二郎闹僵了么,怎么听起来这哥俩的关系很亲密呢?

    对于自己疑心的事情,李林甫从来都不会听之任之,而是会想方设法地查出缘由。更何况这次要对付的是监察御史周子谅,对于他家中的情况,那更是要摸个清楚,不能捕风捉影,没有实据。

    李林甫挥手赶走了李崒,然后对身旁的门客吉温说道:“你从四郎方才的话语之中可听出了什么端倪?”

    吉温是吉顼的侄子,他的父亲名叫吉琚,母亲则是百济义慈王的曾孙女。一开始的时候,唐玄宗因为吉顼的原因,并不怎么待见吉温。这个吉顼是武则天当皇帝时的宰相,因为手段强硬,便得了一个酷吏的称号。

    唐玄宗对于他那位谋篡了李家江山的外祖母,打小就不喜欢,对于外祖母当女皇时任命的“刽子手”吉顼也很反感。这吉温既然是吉顼的子侄,玄宗因为“恨屋及乌”,当然也不会喜欢吉温,只任命他为新丰县丞。

    吉温是个很有心计的人,当他发现自己被皇帝“看死”了之后,并没有灰心丧气地等着混一辈子,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朝中的大臣,希望通过投靠其中某一位而在仕途上得到晋升。

    阴谋家的眼光总是很独到的。很快,吉温便发现了当时还没有出任宰辅的御史中丞李林甫,并且主动向李林甫表起了忠心,最终得到李林甫的赏识,遂入李府做了门客。

    这些年下来,吉温因为办事精明干练,深的李林甫的器重和信任,已经成为李林甫的心腹。

    方才,李林甫在询问李崒学馆中事时,吉温便在一旁仔细聆听,并且飞速转动着脑筋,也在琢磨这里面的不寻常。现在,李林甫既然向自己问到此事,吉温便开口说道:“大人,小的以为此事大为可疑,姑且不论周家二郎从何得来一笔巨款,单是周二与周大兄弟和好,并且同车而归,便令人觉得十分蹊跷。”

    李林甫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这几日,圣上又在私下向我询问‘末位裁汰’的事情,看样子真是对周子谅的那项得罪人的提议动了心。如今三位宰相之中,我主要负责的便是官员考绩任免之事,可恨那周子谅不过动一动嘴皮子,便在圣上面前得了个能吏的嘉许,可真要是推行这‘末位裁汰’的法子,岂不是让我讲满朝的官吏都得罪一遍?”

    吉温也深知其中利弊,于是说道:“大人一定要想方设法地阻拦此事,因为不论怎么去做,监察御史总能从中寻到错漏之处。如今大人之上还有张九龄和裴耀卿等人,如果被周子谅寻到了破绽,只怕会成为张九龄等人攻讦大人的把柄!”

    “这其中的利害,我是知道的,将末位裁汰的事情拖到不了了之也并非难事,但我如今担心的却是那周子谅今后愈发的不安分起来,下次再向圣上提出些新奇怪异的想法来,我们岂不是又要被他牵着鼻子走?”李林甫有些不甘心地说道。

    吉温似在自言自语,其实却是提醒李林甫说道:“张九龄于年初举荐周子谅为监察御史以来,半年之中并未见过周子谅有什么异常,此人只是性格刚硬,敢于直谏而已,在政事方面一向少有建树,如今却忽然在朝堂之上活跃起来,竟然一改昔日不懂变通和圆融的做派,实在是令人费解!”

    李林甫一脸阴鸷地说道:“必须彻底查明周府之中的情况,否则今后这个周子谅只怕要给我们增添更多的麻烦!”

    “大人放心,小的这便去安排得力人手,一定将周府上下的情形打探清楚!”吉温于是领命,立即出府布置起来。

    原来,自从李林甫当上宰相之后,便让吉温暗中网络了一批眼线和耳目,专门为他打听和搜罗朝中大臣以及王公贵族家中的动静,以便李林甫从中寻找整人的线索和把柄。有的时候,眼线耳目们送来的情报不见得会被李林甫立即采用,但却会印在李林甫的脑子里,一旦有需要的时候,便成为李林甫排挤和整治对手的“黑材料”。

    吉温得了李林甫的默许,便挑选了一批身手矫健,手段高明的眼线,平日里分布在周子谅家附近,并对出入周府的几个重要对象进行跟踪和侦查,意图从中发现一些有用的线索。

………………………………

第十八章 再遇杨玉瑶

    

    这日下午,在吉温安排的眼线尚未靠近周府之前,刘十三的马车准时停在了周家门口。

    昨日晚间离去时,周承业便吩咐刘十三今日未时前后来周府迎接自己,他要去东市陈记帮着外公张罗过几日的“宰相宴”事宜。

    大郎周承志已经从最初的兴奋和激动中恢复了平静,他这几日要安心留在家中进行准备,特别是要做几首像模像样的诗文出来。他可是听父亲昨夜在饭桌上曾经提到此次张九龄宴客,前来的尽皆是文坛名士,在这种场合如果能够得到其中某人的指点和称赞,那可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件幸事。

    周承志在家中抓耳挠腮憋诗句,周承业却不用受这份苦,他已经做惯了“文贼”,肚子里早就想好了过几日在宴会之上“卖弄风骚”的诗句,现在正悠然自得地坐在马车里面欣赏道路两旁的风景和热情洋溢地大唐美女。

    周承业离去半个时辰之后,周府所在的永平里便先后来了几个相貌平平的男子,他们的穿着打扮各异,出现在周府附近的时间也相互错开,在外人看来就是十分普通的过路行人和走街串巷的货郎和访客。

    不消说,这些眼神犀利的家伙,自然便是吉温暗中安插到周府附近的眼线和耳目,其中不乏身手高超的江湖中人。

    刘十三的马车来到东市时,已是申时。此时日头已经偏西,天气不再那么炙热,来往于东市之中的人流渐渐密集起来,生意兴旺的陈记酒楼之前,已经开始有了马车停驻,热情似火的东市夜生活也即将开始。

    周承业下了马车,便向酒楼走去,远远地便听到宝顺兄弟在招呼客人,口中说的却是周承业亲自教导的迎宾词:“热烈欢迎尊贵的客人光临本店,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看宝顺那一脸诚恳殷切的笑容,谁也不会怀疑这个胖乎乎的少年是不是真的像表现的那般恭敬和热情,反正看着可爱地宝顺,大家就会心情舒畅,继而食欲大增。

    “宝顺,这么早就开始营业了啊?”周承业笑着走向前来,主动跟宝顺先打起招呼来。

    “是二哥来了啊,我这厢正忙呢,就不招呼你啦!想吃什么直接去里边点吧,反正楼里跑堂子的小二和婢女们都认识你!”宝顺语速飞快地说完这两句,便赶紧去迎接其他正在下马车的客人。

    周承业自然不会觉得宝顺怠慢了自己,这酒楼如今本来就有他的一份,看到陈记如今生意这么火爆,周承业心里乐开了花,笑眯眯地进了酒楼,开始从下往上转悠起来。

    老虎有巡视自己领地的习惯,周承业却有巡视酒楼经营状况的习惯。如果觉得陈记酒楼如今生意兴隆便放松了管理标准,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到时候想要再来挽回声誉,那就是千难万难。

    从底楼散客吃饭的地方来到二楼的雅间,

    周承业只是沿着回廊走上一圈,并不会挑起纱帘跑进去打扰人家食客的进餐。他的后台二老板身份,并不适宜公布于众,一切皆由陈贵云招呼应酬即可。

    在一间名为“芝兰”的雅间之内,几位妙龄女子围坐一起,正饶有兴致地听其中一位容貌秀美的绿衣女子说话。

    绿衣女子有些得意地说道:“那日我和四妹作为驸马的傧相,不仅见到了咸宜公主,还见到了惠妃。惠妃那日雍容华贵,颇有母仪天下的风范,见到我和四妹之时,还特意打赏了呢!”

    众女子正听得起劲,却看到绿衣女子忽然闭口不言,起身朝着外面急走而去,一挑手,便掀起纱帘消失于回廊之外。

    原来,这位绿衣女子不是别人,正是昨日在长街之上与周承业邂逅的弘农杨家三女玉瑶姑娘。她口中所言的驸马,便是前几月娶了当今皇帝宠妃武惠儿之女咸宜公主的杨洄。

    咸宜公主深受其母武惠妃和父亲李隆基的喜爱,在十五岁这年出嫁的时候,李隆基为了给女儿送一份大礼,竟然下令将所有的公主的食封从五百户增加至一千户。当时,李隆基已经有二十七个女儿,其中除了六个早夭之外,还有二十一个之多。为了咸宜公主,皇家相当于是送出来一个正儿八经的万户封地。

    杨洄能取这如花似玉地咸宜公主,自然也不简单。他出身于弘农杨氏,是隋朝宗室的后裔,弘农杨家也是被列入《氏族志》中的名门望族。当时官宦贵胄之家联姻,首重的便是门当户对,至于人才和学识,尚且排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