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雄-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真凭实据,你这么随意猜测,岂不是扰乱人心?”

    “三叔啊,你就稍安勿躁吧!我说三天之后会给大家一个说法,其中也包括你,姑且拭目以待吧。”

………………………………

第二零一章 顺藤摸瓜

    

    实际上,周承业真的不知道杨府之中有谁跟外人勾结。

    刚才对着杨家一众奴婢的面,周二连唬带吓的说了那番话,目的有两个:一是震慑人心,让大家老老实实听自己的招呼;二是打草惊蛇,万一真有这样的人,这次正好替杨家清理出去。

    如果没有这样的人,周二又该如何收场呢?

    简单的很,直接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两个杨府管事拿下!

    周二自己管理周家这几个月下来,多少对于府中管事的权力和生财之道有所了解,他坚信不是每家府中的管事都会像曾其亮这么忠心和干净,所以无论杨府两个管事到底有没有参与到卖主求荣的事情里面来,他俩这些年来从杨家这口大锅里捞取的好处一定不会少,只要做到人赃俱获,谁敢说这两个人没有跟外界勾结?

    没有跟外界勾结,你如何销的赃?没有跟外界勾结,你家里那些多出来的金银细软是从哪里来的?

    那么,周二又为何要处心积虑地换掉杨家两位管事呢?说不定人家每次销赃,都是得了杨玄璬的默许甚至是授意。这钱财从他们的手边过,多少被他们从指缝之中漏出来一些,也是人之常情啊!

    原因也很简单,明年开春之后,周承业就会将自己掌握的产业向洛阳发展渗透,而杨家作为周承业这些盈利巨大的产业在洛阳的代言人,必须要保证内部的团结和纯洁。不能出现任何“二五仔”。

    商业机密也是机密,而且是关乎到家族核心利益的机密,岂能随便让外人刺探和掌握?

    当天下来,杨家上下便被周二认真仔细地捋了一遍,结果还真发现了一些可疑的线索和疑点。杨玄璬此时已经相信了周二的推测,索性彻底放权给周承业,任凭周承业在自己家中折腾,而他却带着杨镔到茶馆里面去听曲玩乐。

    在杨玄璬看来,杨家就这些家底,无论如何也不能跟周二家的富足相比。就算周二可劲折腾,到最后也不至于装进他自己的腰包。只要周二把杨玉环出嫁这事情办漂亮了,就算把杨家的家底彻底掏空,那不是还有周二从今往后在生意上拉扯自家,还用担心个什么?

    杨玄璬能够如此想得开,也跟他二哥杨玄珪的开导有关系。在长安坐地升官的杨玄珪看的最明白,周二的脾气性格,就是喜欢事事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真要说他有多么贪得无厌和出尔反尔。那是绝对没有的事情。周二不仅不是贪婪无信之辈,反倒是个特别讲原则和道义的人。只要别人服软,不去跟他对着干,一般都会得到一个好结果。

    杨玄璬如此给力,周二在杨家府中办起事来就少了许多掣肘和麻烦,于是更加的大刀阔斧,就恨不能将整个杨府拆掉重新修建一番。

    一直陪在周承业身边,并未四处忙碌的曾其亮,在每日夜间之时,都会带人在暗中盯着杨府上下。

    第一日夜间。情况倒也正常,未曾见到有人趁着夜色向外跑或者转移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第二日夜间,到了三更之后,曾其亮发现有人偷摸着向外跑,并且背着包袱之类的东西。当时他也没有立即出声制止,而是安排了几个身手高强的护卫分头跟踪,将这几个趁夜转移财物的杨府奴婢落脚之处查了个清楚。

    第三日夜里。一直缩在自己房内没有什么动作的杨府二管事终于沉不住气了,他在四更天的时候,背着一个包袱从杨家后门上开溜,结果直接被曾其亮逮了一个正着。

    虽然张瑝和张琇两人此次没有跟随周承业前来洛阳。可对付杨府二管事这种软脚虾,一个刘明昌就已足够。

    经过临时突击审问,水裆尿裤的杨府二管事像惊弓之鸟般交待了自己的“罪行”。

    原来,这货还真是受人唆使,在杨玄璬下狱一事中充当了内应,不仅向人出卖了杨玄璬这些年来授受商人贿赂所得的帐簿,而且还将杨家府中一些实收别人的物件也悄悄偷出去做了证物。

    杨府二管事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曾经使唤过几个自己的心腹,也就是前一日夜里向外转移财物的那几个。

    得到这些有用的信息之后,周承业立即将情况通报了杨玄璬,并且让他派人前去洛阳县衙报官,就说自己府中失窃,怀疑是几个逃离杨府的奴婢所为。至于已经被秘密看押起来的杨府二管事,则没有被声张出来,而是另有他用。

    第三天上午,也就是周承业当众承诺要给大家一个说法的时候,被官兵抓获的几个奴婢全都被五花大绑地送到杨府,听候家主杨玄璬的发落。

    杨家失窃自然是要先报官的,但一经查实了“小偷”系杨家奴婢之后,如何处罚便需杨家自己说了算。因为奴婢的地位如同牛马牲口这样的财产,是杀是刮,需要财产的主人来定夺。

    被气得脸色铁青的杨玄璬,当众让人执行了家法,将几个吃里扒外的奴婢打个半死之后,让人直接送到了洛阳人集之上贱卖,至于这几人今后的死活,则于杨家再无干系。

    唯一让杨玄璬感到欣慰的是,自己一直比较信任的大管事除了偶尔手脚不太干净之外,吃里扒外的事情倒是没有干。

    杨玄璬已经知道了周承业替自己清理门户的决心,所以恳求周二看在大管事为杨家操持三十多年的份上,给他一个好的归宿,结果周二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周二上一世混在大机关里面,就明白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所以他对于大管事暗中喜欢沾点小便宜的做法并不是十分厌恶。是个人就会有缺点和不足,既然大管事的喜欢钱财,那就给他安排一个平时无法直接接触到钱财的差事,这样也算是成全了杨玄璬的心意,也给老管事留了一条生路。

    杨家内部经过这番整顿,气象顿时为之一新,剩余的人心头大定,更加卖力地在这位黑脸女婿面前表现,争取来日能够得到周承业的重用。

    距离杨玉环出嫁的日子越来越近,周二这边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如何举办一场漂亮得体的出嫁仪式上来,而他手下几位得力的帮手则是顺着二管事这条线索,不断向着杨万顷悄悄接近。

    据二管事交待,与他联系的人,行踪十分隐秘,前后只出现过三次。其中第一次是教唆自己与对方合作,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第二次是用一包金银换走了杨家的那份入库账簿;第三次则是取走了二管事从府中顺出来的几样别人送来的贵重礼品。

    虽然二管事的不知道对方真名叫什么,但记得对方的大概年纪、面貌和身形,以及说话时的语气口音。曾其亮在获得这些讯息之后,立即派高手潜往河南县衙附近,将河南县令杨万顷与之联系较多的人作为重点监视对象,结果很快便确定了暗中与二管事接触的那人。

    这里还要说一句题外话:大唐时代,东都洛阳是仅次于西京长安的第二大都市,起建制和规模与长安有许多相似之处。长安城内设有万年和长安两县,在大唐全国一千多个县中,处于“赤、畿、望、紧、上、中、下”七个等级的第一等。与万年县和长安县有着相同地位的便是位于东都洛阳城内的河南和洛阳两县;位于北都晋阳城内的太原和晋阳两县。

    长安、万年、洛阳、河南、晋阳、太原六县的县令,乃是朝廷任命的正五品上的官员,所以说杨万顷的官职与尚未晋升之前的郑霁是平起平坐的。

    周承业在确定了杨万顷确实采用了一些不法手段将杨玄璬下狱一事之后,暂时停止了对杨万顷的调查,而是让手下人转而寻找吉温的下落,而重点就是查证吉温是否已经与这个杨万顷搅合到一起。

    没过多久,曾其亮亲自出马夜探杨万顷府邸,结果真的发现了吉温扮成杨府仆人出入杨玄璬府邸的踪迹。

    这一下,周二原先的推测便得到了证实,他对李林甫处心积虑地对付周家和自己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周承业临时当做书房的一间屋子里,几个武艺高强的护卫正在屋内听着周二的分析和安排。

    “这个吉温,是个大祸害,绝对不能让他活着返回长安!杨万顷也不是什么好鸟,我也绝不会放过他。但是,吉温的命你们可以取,而杨万顷的命则还需留着,因为有人身负血海深仇,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手刃此贼!”

    “后天便是寿王妃出阁的日子,到时候不管杨万顷会不会前来参加酒宴,你们都按照计划行事,将吉温杀死在杨万顷的府上!只要吉温一死,杨万顷就算再做解释,他也没法跟李林甫这老贼交待,到时候我们便躲在一边看戏好了!”

    曾其亮补充说道:“二郎的计划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杀吉温,然后嫁祸给杨万顷;第二步是借李林甫之手扳倒杨万顷,然后将杨万顷的命留给另外之人去取。所以,我们这次的行动不仅要保证绝对干净利索,而且要不留任何蛛丝马迹!”

………………………………

第二零二章 刮地皮的册婚使

    

    在杨玉环正式出阁之前,宗正寺就已经按照“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的“六礼”程序,依从皇室婚仪旧例执行,只是到了最后一步“迎亲”时,换成了“册封”仪式。

    皇室所谓的册封仪式,在杨家看来便是嫁女之期了。因为到了这一天,从长安赶到洛阳的册婚使会在杨家当众宣布盖过皇帝玉玺大印的册书,随后杨玉环接过册书之后,便要立即随册婚使者的队伍返回长安,进入宫中。

    令周承业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皇帝派出来的册婚使居然是礼部尚门下李林甫和黄门侍郎陈希烈二人。

    不过如此一来,正好解开了周承业对于吉温为何滞留洛阳如此之久的疑团。李林甫来了洛阳,高度警惕的周承业立即命令手下人停止了一切针对杨万顷和吉温的行动,踏踏实实地呆在杨家府中,只待册妃仪式完成之后再做打算。

    洛阳乃是大唐东都,昔年女皇武瞾在位之时,曾经将洛阳升为国都而将长安降为陪都。李隆基登基以来,也曾前后五次移居东都,在洛阳主政合计十年以上。

    此时的大唐帝国,依然是两京并重,“三秦九洛,咸曰帝京”,在李隆基的眼中,洛阳依然是第二首都。长安和洛阳,作为大唐帝国的左右心室,交相辉映,共同撑起了开元盛世的天空。

    从西京长安前来洛阳的册婚使队伍,进入洛阳之后。便受到留守东都的河南府尹亲自迎接,直接住进了皇家宫阙之中。

    河南府尹乃是从二品的朝廷大员,向来是由皇族之中的藩王担任,乃是十分尊贵且有实权的职位。李林甫如今官居正三品,却受到河南府尹如此的重视,可见其在大唐官场上的权势日益强大。

    留守洛阳的都畿道官员,听说宰相大人亲自前来洛阳担任册婚使,于是按照官职高低排着长队去拜会李林甫。

    既然是来拜见,这群官员手中自然少不了要带些见面礼,意思意思。

    外人不知道的是。这些官员口中的“意思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