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雄-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场宿醉,虽然让周二头疼了好几天,却换来周府上下对他更加坚定的拥戴和支持。

    从周府回到西市别院,周承业接见了除秀娘之外的其余几个被裴家黑牢囚禁之人。

    这几人也算是沾了秀娘的光,被闯入地牢的秦虎和赵平几个好心肠的武师一起搭救了出来。他们本来以为自己迟早都要死在暗无天日的黑牢里面,如今复得自由,自然对周二这位大恩人感激不尽。

    周二见到的第一个人,是位年纪四十多岁的男人。此人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加之换上了一身干净整洁的衣服,所以出现在周承业的面前时,倒不觉得有多么邋遢猥琐。

    “范阳甘瑜谢过二郎搭救之恩!”中年人说话时抱拳躬身,眼中流露出的是感激之情,但显得不卑不亢。

    “不知甘先生这几日在长安住的还习惯?”周二关切地问道。

    甘瑜回答:“多谢二郎关心,这段时日甘某在长安过的平静安稳,或许是这辈子最幸福的一段时光了。”

    在甘瑜来见周二之前,张瑝已经给他简单介绍了周家二郎的情况,而这些被救之人在抵达长安之前,也将自己的身世都向刘明昌等人仔细说过。

    这段时间,周二之所以没有急着见这些人,就是在等派出去的人对这几个人的身份背景进行核实。能被裴家管在黑牢之中却没有要了性命的,必定是十分重要的人,目前正缺人手的周二自然将主意打到了招揽这几个人的头上。

    敌人的敌人便是天然的盟友,只要确认了这几个人的身份,周二便可以放心招揽他们,这可比长时间地考察省事多了。

    经过核实,甘瑜的身份是范阳一家皮货行的掌柜,家境本来还算殷实,因为在生意上与裴家起了冲突,结果被裴家暗算的生意亏损,最终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裴家之所以暗中囚禁甘瑜,一来是为了防止他四处告状,坏了裴家的名声;二来是为了从甘瑜手中夺取一块地契。

    周承业与甘瑜聊了一会,两人之间渐渐熟悉起来。

    “甘掌柜想必也知道,我与开封裴家有着无法化解的仇恨,如今你家中已经无人,何不留在长安帮助我一起对付裴家,早日报了破家大仇!”

    “今日二郎就算不来劝我,我也有投效之意。只要二郎能帮甘某报了大仇,我不仅会将那块地契拱手奉上,而且今后做牛做马也是毫无怨言!”

    “甘掌柜话说的严重了!你从被救那天起,便已经恢复了自由之身,并非我周家的下人。我周二不是巧取豪夺之辈,看重的乃是你这身经商的好本事,并非你藏起来的那张地契。今后只要你为我用心做事,不仅大仇可以得报,有朝一日我还能助你在范阳东山再起,让甘家一脉在范阳开枝散叶!”

    甘瑜闻言,泪如雨下,就要双膝跪地,结果被周承业一把拉住。

    接着,周承业又见了一个名叫吴景的老管家和一个名叫六子的少年,都是因为无意间发现了裴家的一些隐秘而被囚禁起来。他们两个之所以还活着,只因关进地牢的时间还不长,裴家人还想确认一下他们有没有同伙在外。

    这两人告诉了周二不少关于裴家的秘密,也是愿意跟随周二身边,为扳倒裴家出一把力气。

    考虑到目前暂时不宜让几人在长安露面,周二于是托人在长安郊外的一处乡下购买了数百亩土地,又买了几十个老实听话的男女家奴,然后让老管家吴景带着六子搬到乡下居住,一起照顾精神恍惚的秀娘。

    至于行商出身的甘瑜,则留在西市别院里做了周承业的财务助理。今后,周家的财务将分为内外两部分,其中内库由杨玉瑶和念奴主仆二人进行打理;外库则由陈贵云和甘瑜两人共同负责。

    陈贵云主要负责审核各项产业的账目和实际财物入库,甘瑜则负责监督各项资金的运作情况以及维持性经费的支出。

    随着周家产业的不断扩大,今后周承业需要聘用的财务助理还会增加,所用之人的忠诚度和操守便成为关键。

    陈贵云对于周承业的无条件支持是无需怀疑的,甘瑜为了报仇甚至愿意为周承业做牛做马,有这两人替他管理财务,周二今后就算常年不问收支情况,也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在长安郊外购置田产庄园,并非周承业一时兴起的想法,而是早有预谋。

    随着昌兴百货的开张,周二自己在西市别院里面捣鼓的那点新鲜玩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是时候创办一些手工作坊和商品生产制作厂房了。

    在长安城内开办这些作坊和厂房,不仅成本过高,而且不利于保密,反倒不如在城外乡下购置田产修建庄园来的省事。

    因为受到财力所限,目前周二只能购置数百亩土地,先简单地铺开一个场子。等到以后各行利润大增之后,他就会有计划地买下这处庄园附近的几个村庄,然后修建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工业园区”。

    此时的大唐,土地兼并之风渐隆,大世家吞并小地主,小地主兼并普通平民的现象蔚然成风,像周二这般小打小闹的购地,落入别人眼中连个笑话都算不上。

    但是,外人永远也无法想到,别人买地是为了当地主,收田租;可周二买地是为了办实业,当老板。同样面积的一块土地,在周二手中将会创造出千倍、万倍的利润和效益!

    正月过后,二月上旬,朝廷接到了北庭都护府传回的捷报,大都护盖嘉运亲率大唐骑兵迎战犯边的突骑施部,获得大胜。为了扬大唐国威,打了胜仗的盖嘉运这次不惜战马损耗,竟然一路追击突骑施部千里之遥,把突骑施部落的苏禄可汗吓得品滚尿流,急忙派出大臣胡禄达干前来请降,目前正在赶往长安的途中。

    陇右大捷的消息传回长安,皇帝大喜,不吝封赏作战勇猛的北庭将士。周承业虽然没有得到封赏,但是李隆基心里却记着周二的一份功劳。

    北庭都护盖嘉运在上奏天子的表文里说的明白,正因为北庭骑兵所乘战马装备了神奇的马蹄铁之后,战马的损伤直线下降,不仅能够适应沙砾丛生的地形,而且不惧长途奔袭,是以出乎了突厥人的预料。

    皇帝本来是想再奖赏周承业一些什么的,却被周二婉言推辞。为了确保马蹄铁的秘密暂时不会外泄,李隆基这次没有跟周家二郎矫情,只是再三叮嘱周二,今后要继续用心,多搞一些类似于马蹄铁这种花费不多,但却非常有用的制作。

    周二于是向大唐皇帝陛下献上“千里眼”十套、利用比例尺原理测距的精巧工具十套,引得李隆基更加器重和赞赏。

    守卫疆域的大唐将领若是使用了望远镜和测距仪,就能对来去如风的突厥人和吐蕃人的行动掌握的更加准确,不仅可以提高预警时间,而且可以提高弓箭的有效命中率,可谓是边关将士们用来进攻和守城的超级神器。

    周承业之所以如此大方,乃是因为郭英义走的时候,已经从他这里得到了一架望远镜和测距仪,用不了多久皇帝肯定会从侧面掌握此事。

    与其遮着掩着的,还不如大大方方地呈送给皇帝,不仅可以让其更加信任,而且也省去很多解释的口舌。

    李隆基也不是糊涂皇帝,他在掌握了这两样工具的用途之后,并没有逼着周二将制造方法交出来,而是直接通过高力士之口叮嘱周二,这两样东西今后就由周家负责生产制造,朝廷用真金白银采购,不打任何白条。

    别人不明白皇帝这一手的意思,周二心里却是清清楚楚。

    东西是周二发明制作出来的,为了保证今后绝对不可以落在外族的手里,帝国将生产制造这两样军用品的许可证秘密颁发给了周家,也等于是将一笔巨额的利润交给了周家。周家得了好处,同时也等于是向皇帝签署了保密协议,今后绝对不会向军方之外的任何人出售这样的物品。

    将权利和义务对等起来,这样的协议便是最公平合理的。(未完待续。

………………………………

第二零八章 小地主

    

    出长安城向东行三十多里,便是有名的灞桥驿,乃是亲朋好友送别的一处鼎鼎有名的地方,“灞桥折柳”的典故便出自于此。

    从灞桥驿向东再行二十里,便是骊山。此山并不如何高大险峻,只因山底之下盛产热泉,是以皇家在此修建了温泉宫,成为长安城内皇亲贵胄们漫长冬季里躲避严寒、沐浴休闲的圣地。

    周承业第一次出手,购买的土地便位于骊山与灞桥之间的一处小山包下面,名ri细柳村,距离繁华热闹的官道只有十里之远。

    选择此地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交通足够便利。

    细柳村的南面十里便是长安通往温泉宫的官道,北面十五里则是永丰仓通往**长安的漕渠,漕渠边上还有一条通往东都洛阳的宽阔大道,可谓是水陆两利,四通八达。

    为了买到细柳村这八百亩的土地,周承业暗中可是下了一番功夫。他自己没有出面,而是委托万年县户曹杨玄珪四处打听,终于得知一位离京外放的四品大员在前往杭州赴任之时,想要将位于长安郊外的这片土地出售,于是咬牙以八千贯的巨资认购下来。

    京师附近的土地,几乎全都分封给了皇室子孙和大臣后裔,大唐开国上百年,早已是封无可封,所以土地的价格自然被炒的十分昂贵。

    周承业亲自出城一趟,对细柳庄的地理位置进行了考察,觉得杨玄珪这位便宜岳丈替自己办事果然上心,不仅将购地的位置选择在万年县所辖境内,而且还是一处有山有水、交通便利的所在。

    新上任的万年县令和万年县尉,虽然跟周家没有什么1ri情,却是张九龄和严挺之暗中推荐,说起来也算自己入,今后总能对周二在城外买的这处私产多加照拂。

    周承业打定了死死抱紧李隆基大腿的这个想法,所以并不担心万一有朝一ri周家在政治斗争中落败之后,位于细柳庄的这处产业被官府罚没查抄。

    真到了那么危险的时候,一个小小的细柳庄又算得了什么?

    这一ri,从长安城东的延兴门内出来了一支不大不小的车队,前呼后拥的约摸有三四百入。

    车队的前方是几个骑着马开道引路的私家护卫,紧跟着是几辆顺风车行专门载客的豪华马车,后面则是几十辆顺风车行运输货物行礼的普通货车,最后面跟着的是两百多个肤sè各异,神情呆板的家奴。

    在整个车队当中,最扎眼的要数那辆由两匹健马并辕牵引的四轮马车,因为单单从外形上看,这辆马车要比其余的双轮马车大出一倍不止,更不要说马车的前后左右还各有一个腰中挂着短刀的昆仑奴。

    车中所坐之入,自然就是如今风头正劲、深得圣眷的周家二郎承业。

    只听坐在车中的周二正对同乘的几入吩咐说道:“细柳庄的地形是南低北高、西低东高,就像一个敞开的簸箕,我们购买的那片土地就位于整个簸箕的后靠位置,不便于蓄水种粮,却方便逐层修筑各类作坊和厂子。”

    “你们入住细柳庄之后,主要替我办好三件事情。第一,就是悉心照顾好秀姑,既要让她感受到乡下农家的安静恬淡,也要让她觉得入入都是满怀善意和热情,切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