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雄-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二六七章 扮可怜

    

    绥戎军原来驻守的绥戎城位于青海湖以东九十多里外,而在绥戎军基础上扩编的振武军则需要驻守在位于青海湖以西二十多里处的伏俟城。

    从绥戎城到伏俟城,不仅隔着一座浩渺宽阔的青海湖,还有加起来超过一百里的陆上距离,这段路可是一点也不近。

    大战过后,郭英义厚着老脸毫不客气地鸠占鹊巢,把原本属于绥戎军的驻城据为己有,将鄯州都督府刑的行辕设在了绥戎城中。

    这么一座小小的边城,自然无法容纳下郭大都督和周将军两路人马,所以作为小辈的周二只好乖乖下令部队抓紧时间搬家,然后将他悉心经营了一年,如今已经大变样的绥戎城让给了老郭。

    不过自以为占了便宜的郭英义,绝对不会想到周承业其实是故意送个人情给他的,人家周小将军压根就没有在乎绥戎城内那点家当,周小将军心中装着一个很大很大的蓝图,非要青海湖以西那数百里方圆的领地才够他描绘!

    年初周二离开长安的时候,曾经答应过爱妻杨玉瑶和小侍女念奴,说等到夏秋相交之际,边塞凉爽宜人的时候接他们出来散心,结果主仆二人不等周二派人去接,便迫不及待地随着顺风车马行的商队从长安出发了。

    少主母要去陇右,顺风车行的大掌柜青鼠自然不敢掉以轻心,不仅派出了最为舒适的马车,而且还安排了一批武艺高强、老实听话的青池帮兄弟们护送在杨玉瑶的左右。

    已经诞下一子的杨玉燕和性子恬淡的郭元菁二女。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静极思动的缘故,还是因为想念远在边关的丈夫和亲人,竟然也掺和了进来,非要随杨玉瑶同行。

    杨少奶奶原本打算低调西行的计划泡汤了,于是她索性把动静搞的很大,不仅随行带了一个颇有规模的戏班子,还将一群在京城内呆的无聊地官宦子弟全都带在队伍里头,另外还有一些文化人也一并同行,一时间这个西行劳军的队伍声势越发浩大,引得所过之处一片惊呼。

    西行劳军的队伍几经转折。无惊无险地抵达了绥戎城内。却没有见到正主周承业。因为当是时,正是唐吐两军对峙谈判的时候,周二这位可以对吐蕃人造成巨大心理威压的“谈判组”强人自然不能独自跑回绥戎城内抱老婆。

    如今,诸事已定。加官进爵的周二于是风风光光地返回了绥戎城内。既是来迎接家属慰问团。也是来与郭都督谋划今后振武军的发展事宜,顺便也督促留守的张巡和许远两人抓紧时间将城内一些不宜被人看见的好东西全都转移到伏俟城去。

    郭英义舒舒服服地住进了原本是周二所住的那处院落,然后美滋滋地用周二亲手设计的喷水蓬头洗了一个热水澡。在洗澡的时候。他还不忘用上昌兴百货绥戎分号独家出售的洗发水和香皂,那香喷喷、滑溜溜的感觉还让这位在军中打滚许多年的大都督狠狠地感慨了一番。

    周二在伏俟城内的住处占地并不巨大,但经过他亲自改造之后,各项功能却是十分齐全,各种生活设施也是简便适用,这样的居所少了几分奢靡之气,多了几分整洁清爽,正是郭英义心怡的居所。

    刚刚洗完澡的老郭,便听到侄子在门外报告说:“启禀都督,振武军主将周承业在府外求见!”

    吃了人家嘴软,拿了人家手短的郭大都督这次没有摆谱,立即让郭元忠将周承业请进了会客的中厅之中。

    周二在进门的时候便调整好了脸上的表情,当郭英义看到他时,周二脸上流露出来的是一副十分肉痛加万分不舍的逼真表情。

    郭英义有些心虚,所以显得格外热情。

    “唔,那个……二郎,你吃过午饭了么?”

    “没胃口!”

    “咳咳……二郎,见过媳妇了没?”

    “没心情!”

    “……二郎,那个……唔……”

    被周二呛白了几句之后,老郭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说些什么。

    “擦!少跟老子装出这副要死不活的德行!不就是本都督把绥戎城改为了行辕么,你应该感觉到光荣和自豪才对,别哭丧着脸一副打了败仗的表情!”

    老郭终于被逼急了,有些没节操地训斥起周二来。

    周承业向郭英义伸出两个指头,然后十分肉痛地大呼道:“你倒是说得轻松,你知道我这一年来在绥戎城中投入了多少钱么?是整整两百万贯啊!如今你老人家一句话,便把我辛辛苦苦经营出来的绥戎城占为己有,你于心何忍啊!”

    早就跟周承业暗中穿一条裤子的郭元忠,此时也是好死不死地出来帮着周二说道:“叔父,这次您能加官进爵可是全凭了二郎啊,咱做人可不能过河拆桥哇……”

    “给老子闭嘴,你俩没一个好鸟,想串通起来懵老子是吧!”老郭终于暴走了,把一肚子郁闷之气全都发到了郭元忠的头上。

    “得,你也别跟我拉着一张苦瓜脸了,想要什么就直说,本都督还急着去承恩楼赴宴呢!”

    周二心里一阵无语,承恩楼那几桌酒席本来就是自己掏钱请劳军慰问团的官宦子弟和家眷们的,他这请客做东的正主都没有着急呢,看把郭都督急的。

    “末将此来,有几个不情之请,还请都督成全!”不等郭英义说话,周承业便飞快地将来时想要的条件和政策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听完周二的要求,郭英义脸都绿了,他撮着牙花说道:“我那个去哦,你小子这是想要在老子手下搞自治么?军政一把抓也就算了,属下文武官员的任命由你说了算也就罢了,你还想五年免粮免税,还想独自制盐和炼铁,还想开铜矿和银矿,还想单独开设边市,你真当老子是有求必应的观世音菩萨了么!”

    眼看着老郭的口水就要扑面而来,周二赶紧起身说道:“到时候,盐制出来,我免费供应鄯州各军;铁炼出来之后,我以五折的价格向鄯州各军提供精良的兵甲武器;铜矿和银矿开办之后,我会每年向鄯州提供一成的收入!”

    听到周二开出的巨大好处之后,郭英义立即闭上了嘴,然后皱着眉在厅中转起了圈子。

    “小子,不是我不帮你,实在是这几样事情过于敏感,万一朝中有人以此攻击于你,到时候不仅你要吃牢饭,老夫也会被你连累的丢官罢爵!”

    “都督且放心,此事我会亲自向户部严侍郎说明,也会请高力士向圣上禀明,到时候各项产业收入中的三成将送入内库!”

    “你的意思是,这些生意都会有皇家的干股在其中?”

    “嘿嘿,确实如此,还请都督在外时不要传扬,毕竟皇家的颜面十分要紧。”

    “好,既然你小子有把握不在阴沟里面翻船,老夫这次就成全了你,任你在青海湖以西随便折腾!”

    议定了这些在未来只能做不可说的事情之后,郭英义看似无意地问了一句:“绥戎军从三千人一下子扩编到了两万人,这一万七千名兵丁将士的缺口,你可曾想好如何补满?”

    对此早有思考的周承业不急不慌地回答说:“昔时各道都督、节度使所领之军、镇兵本就不足额,而一旦率军戍边,则驻地便会空虚,这样却是失去了建军、建镇的源意,因此我觉得朝廷应当改变现有的募兵制度,今后大量征召有意长期在部队服役的兵丁,逐渐取代以往的府兵轮流镇守戍边的制度。”

    周二这话的意思放在后世,就是大唐应该大量征召职业军人,取代以往各地青壮轮流服兵役的制度。

    其实,不仅周二有这个想法,当时各地节度使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甚至已经有人向兵部反应和建议。所以当郭英义听了周二的意见之后,并不觉得有多么惊讶,而是颔首沉思了片刻。

    “二郎的这个想法确实不错,老夫也觉得朝廷是时候改变旧有的募兵制度了。既然各军招募长征兵的呼声这么高,我们鄯州各军将领便集体向兵部上书,提出我们的建议和理由,相信朝廷一定会重视的。”

    接下来,郭英义便与周承业仔细讨论起了如何招募长征兵的细节,以周二两世从军的经验和见识,自然不会被郭英义提出的各种文体难住,他将一套早已思虑多日的关于如何招募长期战兵的方案告诉了郭英义,结果自然引得老郭大为赞赏。

    来自后世的经验告诉周二,一支部队想要保持和提高战力,那么从一开始的选兵环节就要把牢关口,必须在最为广泛的兵源之中精挑细选,确实将那些身体素质好,家世清白,服从命令和管理的青壮招进军队之中。

    至于那些偷奸耍滑的老兵油子和横行霸道的兵痞,那就是一些害群之马,必须毫不留情地剔除和淘汰出去!

    周承业已经想好了,只要朝廷同意了鄯州招募长征兵的方案,这一回他便从大唐全境招募新兵,务必将振武军打造成天下第一强军!

    ps:青阳感谢三六九九九、我是中国龙两位书友的月票支持,感谢慕容川、天下纵横有我、稻草人、枫小刀等众多书友不离不弃的长期支持!

………………………………

第二六八章 周二让岛

    

    其实,周二与郭英义每次见面之后的谈话,更像是两个斤斤计较的生意人在扯皮,偏偏这两个生意人还是那种交情密切、一个离不开另一个的伴生关系。

    所以,很多时候两人其实在心里都会为对方考虑,但嘴上却是分毫不让,总觉得能把对方算计进去或者沾对方一点便宜,心里才更舒坦。

    周二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充分向郭英义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就算没有杨玉燕和郭元菁二女分别嫁入郭家和周家这层姻亲关系,郭英义也会非常重视周二的意见和想法。

    老奸巨猾的郭都督,可不会以貌取人,只因为周二的年纪小便对他产生轻慢之心。过往的许多事情已经充分证明了谁若是忽略周家二郎的存在,到头来吃亏倒霉的肯定是自己。老郭这么精,自然不会选择去吃亏。

    郭英义之所以不厌其烦、事无巨细地询问周二关于神威军将来的发展规划,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防止周二的步子迈的过大,越过了太多禁忌和红线,结果贻人口实,授人以柄,最后所有的功劳变成了罪证。

    也就是说,老郭是想保护周二。

    年轻人有能力、有热情、有冲劲,那都是好事,但熟谙大唐官场的郭都督更明白大唐官场上“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狗屎规则,所以他得在周二的脖子上多套几道绳索,既可以束缚周二跑的过快。等到问题出来时,也可以保护周二。

    没办法,周二实在太年轻了,他的崛起速度也太快了一些。如果任着周二的性子来,说不定花上十来年的时间,周二都能把吐蕃国给整死整残了,到时候这份功劳足以让周二列土分疆,实封为异姓王。

    真要到了那一天,那就不是周二的福气而是大祸了,因为现在的皇帝李隆基不会看着臣子裂土封王!

    谈话快要结束的时候。郭英义忽然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于是有些忧虑地说道:“这次兵部下达的命令,有些地方语焉不详,比如关于青海湖中龙驹岛的管辖归属问题,就是含糊其辞。不知二郎如何看待此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