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雄-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从张九龄来过陈记一回,并且让刑部的官吏当众带走一批不开眼的家伙之后,老陈的腰杆便硬了起来。他可不管你来的是王孙公子还是世家功卿,想要买我店里的孩子,门都没有!没看我那小外孙在对待这些孩子的时候,一直都像是对待弟弟妹妹一般么?
正在楼上忙着支应酒客的陈贵云,忽然听楼下站柜台的宝顺大声喊到:“家公,二郎来了,直接去了后院,说是有急事与你商议!”
陈贵云闻听此言,急忙一溜烟地下了二楼,然后来到了后院自己居住的那间房屋。
“二郎,你不是去了兴庆宫么,怎地这么快便回来了?”
“家公,快过来看看这是什么!”
陈贵云仔细看了看被周承业平摊在床铺之上的纸面,然后轻声念道:“承—恩—楼,这是你为咱们在西市新店想的名字么?”
“嘿嘿,这个名字可不是我取的,你赶紧让人将这幅字拓下来,抓紧时间制作几块鎏金的牌匾,今后只要将这幅字悬挂于咱家的酒楼正门,可保陈家在长安城内千年不倒!”
陈贵云被周二郎这句大话给逗笑了,他爱怜地摸了摸外孙的头,然后附和着说道:“嗯,既然二郎都这么说了,那我们陈家就一定可以福寿绵延上千年!”
周承业听出来外公话语之中的敷衍迎合味道,于是一脸坏笑地说道:“家公,这幅字可是当今皇帝在花萼楼上当着群臣的面亲自为陈记酒楼题写的!就连这‘承恩楼’的店名,也是皇帝亲赐!”
“哎呦!我地个天神大老爷!”陈贵云一屁股坐到地上,浑然不觉得屁股被摔的生疼。
陈贵云有些结巴地问道:“二郎,你,你说的可是真的?”
周承业有些委屈地说道:“家公,承业何时在您面前信口雌黄过?”
陈贵云仔细一想,觉得也是,自己这个外孙自从转性以来,好像做什么事情都是谋定而后动,从来没有嬉笑瞎闹过呢。他站起身来,轻手轻脚地来到平铺着那幅皇帝墨宝的床前,有些哆嗦地说道:“这可是天子赠字赐名哇!想我陈贵云何德何能,竟然蒙苍天如此眷顾!”
说到后来,陈贵云泪水夺眶而出。
这天下人,有谁知道经商做生意人的苦楚呢?大唐的商人虽然能赚取不少钱财,却没有社会地位,商人的子弟不可入仕为官,一旦社会动荡之时,商人又成了任人宰割和鱼肉的肥羊。
周承业默默看着陈贵云流泪,心中却是感慨不已。他知道陈贵云心中一直梦想着有朝一日,商人能够取得与其他阶层相同的社会地位,而这也正是自己未来奋斗和努力的方向。
想要让大唐保持繁华昌盛,欣欣向荣的商业贸易便是最有效的催化剂。当商业文明不断向前发展时,自然可以催生出许多新生的产业和技术,而这便是大唐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
第一百章 趁热打铁
激动过后的陈贵云,坐在床边仔细听着周承业关于承恩楼接下来的发展规划,结果听到后来又难以控制地激动起来。
“二郎,一下子将摊子铺这么大,会不会有些冒进?”陈贵云有些犹豫地问道。
周承业一脸果决地回答说:“时不我待。如今正是长安商业最为繁华的时期,既然那些蓝眼睛、黄头发的胡人可以在西市大把大把地赚咱们唐人的钱,咱们为何不能趁热打铁撒开大网捞大鱼!”
陈贵云提醒周承业说道:“若是按照二郎的设想,咱们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将要涉足餐饮、百货、住宿、服饰、行脚五大行业,这不仅需要巨额的本钱,更离不开大量人手,而且还需要官府的一路放行和支持,你可曾想过其中的困难与不易?”
周承业点点头,说道:“家公提醒的是,我一开始也没有打算将摊子铺这么大的,但今日得了皇帝御笔赐字之后,却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而且,我敢断定,只要我将这个想法付诸实施,就一定会获得巨大的成功!”
陈贵云一脸不解地问道:“二郎心中有怎样大胆的想法?”
周承业于是一脸贼笑地问外公:“家公,你觉得这长安城内谁的势力最大?”
“谁的势力最大?自然是那些年代久远的王公世家了,他们当中随便站出来一家,这长安城都要抖三抖。”
“不对!这长安城内势力最大的是皇帝!嘿……嘿,如果把皇帝拉进来跟咱们合伙做生意,你说长安城内还有哪家敢不给咱们面子?”
陈贵云被外孙这天马行空一般的大胆念头吓的差点又坐到地上,他压低声音紧张地说道:“我的小祖宗呀,连这种事情你都敢想!天子能给咱老陈家赐字,已是你用大好的前程换来的,周御史知晓了此事以后,还不定怎么给我脸色看呢!姑且不论你这想法压根就不能实现,就算真的成了,今后咱们还不都成了替皇家挣钱的仆役?”
周承业早有腹案,一脸笃定地安慰陈贵云说道:“家公你将一颗心放进肚里就好。我可没说将陈家所有的产业都搭进去,像陈记酒楼和咱家的秘法酿酒之术,就算是皇帝将刀搁咱脖子上,那也休想知道!”
“我打算将住宿和行脚这两个牵涉较大的行业分出去,说动皇帝身边的内官统领高力士,让他明面上作为皇帝的代理人,给咱们注入一些本钱,由咱们负责经营,他和皇帝只在幕后数钱就行。当然了,如果我们的生意遇到别人的恶意阻扰和挤兑,那就需要将高力士这尊超级大佛抬出来,到时候看谁敢不给面子!”
周承业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就像一只即将进入鸡笼的狐狸,看得陈贵云心里一阵恍然。
老陈心想:这个大胆的货啊,看样子连皇帝都在他的算计之中呢!
“开办酒楼是咱们的老本行,只要开起来,肯定是稳赚不赔。那么百货和服饰这两个行业,你又打算怎么经营发展?需知这两个行业可是相当庞杂繁复,与我们现如今经营的酒楼生意有着许多的不同。”
周承业对于外公的谨慎和稳重非常满意,他于是耐心地解释说道:“家公不必担忧,所谓的万变不离其宗,咱既然能将陈记酒楼经营的红遍长安东市,今后也一样能将其他生意经营的风生水起。这百货和服饰两个行业,一开始咱先把架子搭起来,就当是锻炼人手和试探市场,我这里有几样别家没有的货品和衣物,只要推向市场,肯定也是稳赚不赔!”
周承业口中所说的几样货品,自然是前段时间他精心捣鼓出来的牙刷、香皂、肥皂、香水等日用品;所说的衣物,便是后世常见的男女内衣和鞋袜等。至于老花镜、近视镜、玻璃镜等“高精尖”的玩意,周承业可没打算当成普通商品贩售,那是他用来“黑钱”的秘密法宝,只会在资金紧张的时候少量投放一些出来进行竞拍。
陈贵云又问道:“我们把摊子铺的这么大,最紧迫的却是人手不足,这个问题你又怎么解决?”
周承业回答说:“这个问题我在来东市的路上也仔细考虑过了,我打算走自主培养和对外招募相结合的路子。今后由我来负责咱们所有产业发展的规划,家公则负责钱物的进出与监督,至于几个分行业的日常打理和经营,便交给雇佣来的胡人去做。我们先把现有的这四十五个孩童分配到各行业中去,让他们跟着大师傅们学手艺,跟着白帽胡人学做生意。等他们分离之后,我让祥叔再去西市人集挑选数百孩童买回来,把他们作为日后陈氏商团的中坚力量来培养。”
在周承业看来,单论经商做生意的头脑,还是波斯人、阿拉伯人更加精明能干,只要出的工钱合适,一定能够雇佣到几个得力的掌柜。至于从西市人集上大量买孩子,既能让周承业的良心好受一些,还是培养忠诚下属的捷径。孩子的可塑性最强,更何况这些孩子的命运一经买来之后,便牢牢地与周家和陈家绑在了一起,根本不用担心他们长大之后会跳槽和反水。
陈贵云最后说道:“既然二郎谋划的如此详细周密,我这糟老头子也没什么好顾忌的,陈记酒楼只要留下两百贯钱维持日常运转即可,剩余的七千五百贯,全都交给你来打理!只是如此一来,你们几个同年小友准备在西市开设的‘四季缘’酒楼怎么办?”
周承业感激地看着陈贵云,信心十足地说道:“家公大可放心,今年千秋节,您交给我七千五百贯,到了明年今日,我一定还你十万贯!至于‘四季缘’酒楼,对我而言也算不得什么难事,我们已经找好了地方和掌柜,如今一个也是放,两个也是赶,索性趁势同时开张,也算为今后留下一招暗棋和退路。”
与陈贵云一番彻夜畅谈,周承业定下了今后一年的发展规划。或许在别人看来,他的许多想法都是异想天开,或者是不知天高地厚,但他自己坚信,只要这些计划能够付诸行动,那么未来两三年内,长安城的商业大环境便要因为他的强势介入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第一零一章 精思堂
因为有了宏伟远大的目标和外公的倾力支持,周承业当日夜里留宿陈记酒楼时,睡得格外地香甜和深沉。
自从长安严打以来,他都在默默地辛苦忙碌着,后来又加上与杨玉瑶定亲这档子事情,更是让他绷紧了神经小心应对。别人可能还不知道李林甫的阴险可怕,但周承业作为后来人,却非常的清楚,在应对与李林甫有关的任何事情时,都需要集中起百分之一百二的精神来。
虽然这一阵子李林甫没有捡到什么便宜,但周承业充其量与李林甫不过打个平手而已,毕竟一直都是周承业在手忙脚乱地应对李林甫的出招,而李林甫根本就没有什么损失。
不过,经过了今日夜间花萼楼上张九龄的献书和献宝一事之后,警觉的李林甫却敏感地察觉到了一种针对自己的危机感,他在返回自己府中后,根本无法入眠,一整夜都呆在了那间严禁外人进出的黑屋子中,也不知道在琢磨些什么。
李林甫用来静思的这间黑屋子,有个雅号,名曰“精思堂”,他一生中设计出来对付别人的阴谋诡计,皆出自于精思堂,所以称此屋为“整人殿”或者“阴人堂”,或许更加的贴切和形象。
李林甫仔细地将这段时间长安城内发生的大小事情仔细地梳理了一遍,结果却让他心中更加的疑惑和不解。
明明张九龄与皇帝的关系日渐疏远,李隆基在言谈之中对张九龄也没有了多少客气和好脸色,这可是拜他李林甫与武惠妃内外合作,水滴石穿地在皇帝面前离间才形成的大好局面。如今,却因为张九龄的献书与献镜而化为乌有。
以张九龄那种执拗刚硬的性格,他怎么会想出敬献《千秋兴盛语录》这种逢迎吹捧皇帝的招数?若非今日亲眼见过了那本书册,就连李林甫也绝对不会想到竟然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来讨皇帝的欢心。
以张九龄为相以来积攒下来的那点家财,他如何买得起千秋琉璃宝镜这种世间罕见的宝贝?李林甫在献上自己花了一大笔钱让人雕琢的铜镜之后,可是近距离地观察过那面琉璃宝镜,那种清晰明亮的感觉,绝对是他今生第一次见到。
如果此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