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隐居的我被老婆请出山登基-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一来,蝉姨也可不用经常抛头露面,只需在背后掌管酒楼。
  而马良即是极为聪明之人,让他做明面上的掌柜可谓再合适不过。
  因此……
  吕绮儿同意了。
  “多谢公子成全,如此那我们便说定了。”
  马良见吕绮儿答应,顿时满脸堆笑,人也更加客气起来。
  “当我多谢你们才对。到时酒楼开业,你们直接来酒楼报到即可。”
  吕绮儿笑道,“好了,我们还有事要办,如此便告辞。”
  随后……
  吕绮儿直接带着蝉姨离开了马家。
  而后面马家五兄弟,待吕绮儿她们走远之后,这才回过神来。
  “四哥,要去九如府你去,我可不去!”马谡极为不满,很坚决地道。
  以马家在江夏的地位,再加上他本身武艺不错,更是熟读各路兵法,怎么也不可能去做个护卫吧?
  关键是……脸面往哪儿搁啊?
  马良脸色平静,他静静地看着马谡。
  这个弟弟从小喜欢研读各种兵书,因此有些心高气傲,总以为自己颇有才智韬略。
  但是……
  马良知晓,弟弟实际上完全没有实战经验,有些纸上谈兵。
  他甚至多次提醒告诫马谡,天外有天,让他脚踏实地切忌骄傲,毕竟读兵书是理论,与实际上战场是两码事。
  马良盯着马谡看了一会儿,直到马谡不知所措略显惊慌……
  “你觉得……你与那黄汉升相比,能胜几何?”马良淡淡地道。
  “黄汉升?”
  马谡眼皮一挑,不明所以。
  “你觉得某与卧龙凤雏相比,能胜几何?”马良眼睛眯了眯,然后继续淡然问道。
  马谡:“??”
  “告诉你,我与卧龙凤雏相比远远不及,而卧龙凤雏对刘九如佩服得五体投地!”
  “再告诉你,你打不过黄汉升十个回合,不信你大可去比试比试,如若你赢了你可选择不去。”
  马良说完,直接进了屋子。
  “呵……”
  马谡不屑地呵呵了一声。
  他不服!
  四哥说他打不过黄汉升?
  就那个五六十岁的老头护卫吗?开什么玩笑!
  “诸位大哥,我过不了十个回合……你们觉得可能吗?”
  马谡看向诸位大哥寻求认同。
  然而……
  其他大哥却是摇摇头直接走进了屋。显然,他们更相信四弟马良。
  “哼!某不信!黄汉升是吧?”
  马谡冷哼一声,扁着嘴极为轻蔑。
  一众大哥竟不相信他……
  他决定了。
  一定要和黄忠打一场。
  把他干倒在地狠狠的摩擦!


第100章 诸葛村夫,某被你坑惨了啊
  许昌……
  时间转眼之间过去了一个多月。
  荀彧在这段时间之中,每天的心情是忐忑……忐忑……再忐忑!
  “为何还不发芽?你们倒是快快发芽啊?”
  “红薯红薯,土豆土豆。荀某对你们比对亲儿子还好!”
  “某对你们比对夫人还热情上心,某夫人都已有了身孕,而你们为何还不发芽?”
  荀彧对着院子里种植了红薯和土豆的地甚是纳闷,发出一连串的呐喊。
  这一个多月以来。
  他每天精心照料着这块土地,每天在这块地边上呆的时间占据了大半。
  曹操为了让他专心照顾好红薯和土豆,甚至很多时候开会都没有让他去参加。
  但是!
  地里除了长了杂草出来,红薯和土豆都没有一点发芽的迹象。
  此如何不让他感到郁闷?
  “你!过来,去给某刨开一个看看。”荀彧实在是忍不住了,他立即吩咐手下的人说道。
  按照孔明给他介绍的……
  土豆是极好种植的,在播种之时,用块茎种植,把土豆按芽眼切成块状种植在地里。
  土豆种下之后,一般播种后十到十五天即可出苗,出苗后,选晴天浅松土、培土起垄,并适时浇水,中耕除草,合理施肥即可。
  如此,大概三个月左右即可成熟。
  “如今正是土豆种植的时机,不应该不发芽啊。”
  荀彧眉头紧皱,差点拧成了麻花状。
  这些东西虽然他没见过,但诸葛亮全都给他介绍过。
  当时他可是一字一句都没有落下,全都记了下来。
  然而过去如此之久,还没发芽。
  因此,他怀疑土豆极可能有问题。
  就在手下人刚要去刨开一个看看之时,外面有人进来禀报。
  “禀告荀令君,主公来了。”护卫急匆匆地道。
  护卫刚说完,外面老远便响起了曹操的声音。
  “文若,红薯和土豆种植发芽了吗?”
  曹操带着郭嘉、许褚等亲信迈步走了进来,看得出来他对红薯土豆甚是关心。
  荀彧:(⊙o⊙)……
  他听到曹操的问话,顿时神情好一阵尴尬,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是好?
  “主公,还没有发芽。”
  荀彧顿了顿,还是如实说了结果。
  “还没发芽?这是为何?”
  “汝不是同吾讲,半个月即会发芽吗?”
  “如今可是过去了一个多月了……”
  曹操顿时脸色不好看,带着丝丝地愠色。
  咯噔!
  荀彧的心霎时间紧张了一下。
  玛德!
  你问我,我问谁去啊?
  某也不知晓为何还没发芽啊!
  “主公,此事那诸葛孔明是如此般给我说的,只是我也不知晓为何。”
  “因此,某想挖开一个看看,还请主公答应。”荀彧沉吟了一下,随即说道。
  “唔——”
  曹操也皱着眉头,闷着喉咙唔了一声,他想了想,“准了,挖开一个看看。”
  自从知道红薯和土豆乃是神物之后,他可是下了死命令,谁也不允许私自偷吃,或者是对这块地乱挖。
  但是眼下实在是没辙了,只好挖开一个看看。
  于是……
  手下立即有人拿了锄头过来,荀彧把锄头拿过来,他准备亲自动手。
  因为他的心情极度的忐忑。
  咔!
  荀彧将土翻开。
  “嗯?”
  荀彧惊骇。
  “嗯?”
  曹操和郭嘉也同样惊了一声。
  由于每一个土豆种植都做了标记,因此荀彧清清楚楚地记得哪里种了一个土豆。
  咔……咔咔!
  荀彧不断地翻开做了标记的地方,一直挖掘了很深。
  但是!
  下面什么都没有……
  土豆不见了!
  “土豆呢?”
  荀彧有点慌张,心情更加忐忑。
  “荀文若!我的土豆呢?”曹操也很慌张,他冷声问道。
  “主公,某也不知晓啊……”
  荀彧很委屈。
  “明明某亲自将土豆种植下去的,明明即种植在此处!”
  荀彧神情陷入了惊慌失措之中。
  自从跟随主公以来,主公什么时候对他不是客客气气的?哪次不是「文若文若」的叫得极为亲热?
  而此刻……
  主公对他的态度可谓是第一次如此,叫他的名字都带了姓,可见主公是真生气了。
  “锄头给我!”曹操看了几眼荀彧,随后脸色不悦地说道。
  “主公小心。”荀彧和郭嘉说道。
  “无妨!”
  曹操摆摆手。
  随后,他挥舞着锄头,掘开另外一个种植了土豆的标记之处。
  但是!
  没有,仍然没有!
  曹操再次挥舞着锄头,又挖开第三个标记之处。
  “怎么还是没有?”
  “完了,完了啊!”
  荀彧有着极为不妙的预感。
  “许褚,汝过来!给吾挖,全部挖开!”
  曹操连着挖了几个地方,大口的喘着粗气。
  当然……
  他不是挖掘土地累了喘气,而是心情不好导致大口喘着粗气。
  想当初,吃一个都舍不得,如今却不见了!
  他心情能好起来才怪了呢。
  过了许久。
  许褚把满院子做了标记的地方挖了个精光,以及种植了红薯的地方也给挖了不少。
  但是结果……完全一样。
  “没有,还是没有!”
  “这是为何?这红薯、土豆为何消失了?”
  一众人全都极为懵逼,甚至都没反应过来。
  “荀文若,你说说这是为何?”
  曹操闭着眼睛深深呼出一口气,随后睁开眼,眼神变得犹如鹰眼一般犀利,想要洞破荀彧。
  “我需要一个解释!”
  曹操的脸色铁青。
  “这……”
  荀彧也很郁闷。
  某解释个屁,某也不知为何啊。
  特么的,明明亲自一个一个地种植下去的,却凭空消失了!
  主公不会是怀疑某把红薯土豆吃掉了吧?
  那某还有多冤枉啊?
  “文若兄勿要惊慌。”
  “主公请看,这红薯土豆虽然消失了,但还有些许痕迹可循。”
  “我想……一定是红薯和土豆本身出了问题!”
  而就在这时。
  蹲在地上观察着土地的郭嘉忽然说道。
  “嗯?奉孝何意?”
  曹操向郭嘉指的地方看了看,土里面的确有些许不一样的痕迹。
  “我想,此物并不是平白无故消失,而是红薯和土豆本身另有隐情所致。”郭嘉皱着眉,想了想说道。
  “好像真的如奉孝所说,有不少痕迹。”
  “多亏奉孝观察入微,不然定有人怀疑荀令君给吃掉了呢。”
  刚才大家由于惊慌红薯和土豆不见了,忙于翻土都没怎么注意观察痕迹。
  而此刻仔细观察之下,众人也发现了的确还有痕迹隐隐存在,虽然说不是很明显。
  “诸葛村夫,逼其娘之!”
  “一定是你搞的鬼,某被你坑惨了啊。”
  荀彧心里极度郁闷,骂了一连串粗话。
  而此刻……
  荀彧立即想到了一个人……诸葛亮!


第101章 如此折煞于我,吾必找他算账
  亩产三四千斤,惠及天下百姓的神物……竟出了变故!
  对曹操来说,简直犹如晴天霹雳。
  他的心情极为不爽,甚至因此而对荀彧也有些许不满。
  “文若,汝来说说,此到底是为何?”
  曹操皱了皱眉,略显质疑。
  种子是荀彧带回来的,具体经过只有荀彧知晓。
  “主公,某……某不知。”
  荀彧支吾着。
  他看到曹操的表情,暗道:坏了,主公对某不满啊。
  “主公,此事不怪文若,反而让某想起了一个故事。”
  郭嘉却是接过话茬道,他有意为荀彧开脱。
  “噢?是何故事?”曹操看向郭嘉问道。
  “禀告主公。相传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为了灭掉吴国而使用了一个「煮粮计」。
  前一年,越国大饥乏粮,因此从吴国那里借来了很多粮食。
  第二年,越国丰收,于是越国在归还吴国粮食的时候,将颇为精壮的粮食都煮了一遍再输送给吴国。
  吴国见越国归还的粮食粒粒饱满,便将这些粮食留作了粮种。
  结果,第二年吴国颗粒无收,发生了大饥荒,因此饿死了很多人,而越国也达到了疲弱吴国的目的。”
  郭嘉娓娓讲完,他觉得这件事不能怪荀彧,要怪只能怪使阴招的人。
  “噢?你怀疑红薯和土豆被人煮过?”
  曹操眼皮一跳。
  “没错,某猜测文若带回来的红薯和土豆曾被人处理过。”
  “不然种在地里一月有余,断然不会几乎消失殆尽,残骸不可能也不会如此之少。”
  郭嘉分析着道。
  “孔明,一定是诸葛孔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