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远古帝王谱-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1993(戊申)…………二十九年……
前1992(己酉)…………三十年……
前1991(庚戌)…………三十一年……
前1990(辛亥)…………三十二年……
前1989(壬子)…………三十三年……
前1988(癸丑)…………三十四年……
前1987(甲寅)…………三十五年……
前1986(乙卯)…………三十六年……
前1985(丙辰)…………三十七年……
前1984(丁巳)…………三十八年……
前1983(戊午)…………三十九年……少康广交天下勇士贤臣前1982(己未)…………四十年……
前1981(庚申)…………四十一年……
前1980(辛酉)…………四十二年……
前1979(壬戌)…………四十三年……
前1978(癸亥)…………四十四年……
前1977(甲子)…………四十五年……
前1976(乙丑)…………四十六年……
前1975(丙寅)…………四十七年……
前1974(丁卯)…………四十八年……
前1973(戊辰)…………四十九年……
前1972(己巳)…………五十年……
前1971(庚午)…………五十一年……
前1970(辛未)…………五十二年……
前1969(壬申)…………五十三年……
前1968(癸酉)…………五十四年……
前1967(甲戌)…………五十五年……少康向寒国宣战前1966(乙亥)…………五十六年……
前1965(丙子)…………五十七年……少康攻占过城,杀寒浞的长子寒浇前1964(丁丑)…………五十八年……
前1963(戊寅)…………五十九年……少康杀死寒戏,收复了戈邑前1962(己卯)…………六十年……少康灭寒浞政权,夏王朝复国…………………………………………………………………………………………
………………………………
第八章 姒少康(下)
姒少康即位后,认真总结几代先王为政的历史教训,任用贤臣良将,改革一些不合理的旧制度,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政策,使夏王朝的统治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四方臣服,百姓安定,各行各业都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少康二年(辛巳,前1960),居住在东部地区的方夷归顺了夏王朝。
少康三年(壬午,前1959),恢复设立管理农业的田官。田官古称“田”,夏初开始设立,姒太康在位时荒淫无度,不理国事,田官被废除,农业生产从此无人过问。姒少康曾在民间生活过,知道农业的重要,所以便重新设置了田官。
少康九年(戊子,前1953)春,一连数日黎明时可见五星相聚现象。史书上记载说:“禹时五星累累如贯珠,炳炳若连壁。”(《太平御览》卷七引《孝经钩命诀》)经现代天文工作者推算考查,我国夏代确实出现过一次五星聚会的现象,称作“五星联珠”,其最明显的一天是在公元前1953年2月26日,这一天黎明时能够很清楚地看到土星、木星、水星、火星和金星排成一列。这是我国五千年历史中唯一的一次奇异壮观的天象少康十一年(庚寅,前1951)姒少康任命商侯子冥为治水的官员,主管全国的水利工程。商侯子冥就是商王朝的先祖,也是一位颇有野心的人。
少康十八年(丁酉,前1944),有巫师进言,说国都斟寻于王室不利,建议迁都。姒少康很迷信,他听信了巫师之言,立刻召集群臣商议迁都。
迁都乃是国家的头等大事,牵扯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许多问题。那些世代居住在都城里的贵族们都故土难离,提出各种理由阻挠迁都。姒少康认为,迁都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怎么能由着个人的性子来呢!既然以斟寻为国都对国家不利,那就应该毫不犹豫地迁都,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他耐心的向大臣们做了细致的解释,他说:“先王太康以斟寻为都,结果中途失国,客死异乡。有穷后羿以斟寻为都,结果被寒浞残忍地杀死,死后尸骨无存,全族遭到毁灭。寒浞以斟寻为都,结果被凌迟处死,家族也同样灭亡。因此斟寻虽好,却不可以长久为都。”
夏朝人都极为迷信,听了大王的解释,都觉得有道理。臣民们也都害怕战乱和灾荒,渴望安定,渴望过太平的日子,最后都一致同意迁都。
于是,姒少康便下令在黄河以北的原邑(今河南济源市西北)修建新都。少康十八年春天,姒少康从全国各地征调了大批的工匠和奴隶,在原邑建造宫殿,修筑城郭。
少康十九年(戊戌,前1943),新都的宫殿建成后,姒少康留长子姒季镇守斟寻,自己与众大臣和一部分愿意迁徙的贵族臣民迁居到新都。
姒少康迁都后,夏王朝进入了和平年代,此后二十余年无战事。百姓主动交税,诸侯按时纳贡,人民安定,经济繁荣。后世称之为少康盛世。
少康三十二年(辛亥,前1930),姒少康的长子姒季病死于旧都斟寻。
少康三十三年(壬子,前1929),姒少康立次子姒杼为王太子。封三子姒无余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市),国号越。姒无余为越国(又称大越)首任君。
少康四十五年(甲子,前1917),姒少康封幼子姒曲列于曾衍(今山东临沂市苍山县西北),国号曾。姒曲列为曾国之祖。
姒少康四十岁即位,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七年(《路史,后纪》),卒于少康四十六年(乙丑,前1916),享年八十六岁。死后葬地不详,尊号夏王少康、后少康,谥号帝少康。
…………………………………………………………………………………………………
少康在位年表(供参考)
公元纪年(干支)……在位时间……大事记
前1961(庚辰)……元年……少康中兴前1960(辛巳)……二年……方夷归夏前1959(壬午)……三年……重新设置田官前1958(癸未)……四年……
前1957(甲申)……五年……
前1956(乙酉)……六年……
前1955(丙戌)……七年……
前1954(丁亥)……八年……
前1953(戊子)……九年……“五星联珠”
前1952(己丑)……十年……
前1951(庚寅)……十一年……命商侯子冥治水前1950(辛卯)……十二年……
前1949(壬辰)……十三年……
前1948(癸巳)……十四年……
前1947(甲午)……十五年……
前1946(乙未)……十六年……
前1945(丙申)……十七年……
前1944(丁酉)……十八年……
前1943(戊戌)……十九年……迁都于原邑前1942(己亥)……二十年……
前1941(庚子)……二十一年……
前1940(辛丑)……二十二年……
前1939(壬寅)……二十三年……
前1938(癸卯)……二十四年……
前1937(甲辰)……二十五年……
前1936(乙巳)……二十六年……
前1935(丙午)……二十七年……
前1934(丁未)……二十八年……
前1933(戊申)……二十九年……
前1932(己酉)……三十年……
前1931(庚戌)……三十一年……
前1930(辛亥)……三十二年……长子姒季病死于旧都斟寻前1929(壬子)……三十三年……立次子姒杼为王太子,封庶子姒无余于会稽前1928(癸丑)……三十四七年……
前1927(甲寅)……三十五年……
前1926(乙卯)……三十六年……
前1925(丙辰)……三十七年……
前1924(丁巳)……三十八年……
前1923(戊午)……三十九年……
前1922(己未)……四十年……
前1921(庚申)……四十一年……
前1920(辛酉)……四十二年……
前1919(壬戌)……四十三年……
前1918(癸亥)……四十四年……
前1917(甲子)……四十五年……封幼子姒曲列于曾衍前1916(乙丑)……四十六年……
…………………………………………………………………………………………………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一经发现,立即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书籍采集于互联网,本站全自动蜘蛛爬行,无人工干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如果你发现任何违法及损坏国家利益的内容,请发送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北京时间10:00…18:00内删除)
版权保护删除内容请联系Email:267362373@
Copyright?2016 读来读往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执行时间:0。020972秒
沪ICP备16026625号互联网出版资质证:新出网证(沪)字12号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15'129号
………………………………
第九章 姒 杼
在位起讫:公元前1916——前1889年。
生卒年:公元前1970——前1889年。
出生地:纶邑(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东南)。
立都:原邑(今河南济源市西北)。
迁都:老邱(今河南开封市陈留县北)。
年号:帝杼元年(丙寅,前1915)。
——————————————————————————————————————————
夏王姒杼,姓姒,名杼,又名季杼、后杼、伯杼、析子杼、公孙曼等,古书上有时写作予、宁等。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夏王朝第九任王。
姒季杼的祖父是夏王朝五任王姒相,父亲是八任王姒少康,母亲是有虞氏之女二姚。他是八任王姒少康的次子。姒杼生于寒浞五十二年(辛未,前1970),出生在虞国的纶邑(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东南)。他从小就聪明好学,跟随父兄学文练武,从而掌握了许多军事才能和治国之道。父亲姒少康执政的中晚期,他一直是父亲的得力助手,不仅多次领兵出征,扫平外寇,还积极协助父亲治理国家,处理的许多政务都令父王十分满意。公元前1943年,夏王朝迁都于原邑后,他的父王任命他为上相,总揽朝政,成为声名显赫的执政大臣。少康三十二年(前1930),夏王姒少康的长子姒季病死于旧都斟寻,夏王正式立姒杼为王太子。公元前1916年,夏王姒少康去世,遗命传位于王太子姒杼。于是,姒杼便在原邑即位,号帝杼,以丙寅年(前1915)为帝杼元年。
《国语,鲁语上》载:“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意思是,姒杼能继承禹的事业,他能把夏后氏的统治发扬光大。姒杼即位后,对内加强政治、经济、农业等各方面的管理,使国内的百姓能有一个比较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对外仍采取武力征服的政策,多次出兵讨伐那些不甘心臣服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