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远古帝王谱-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渫酢>耪魇侵干烫懒毂魈值木糯笾詈睿饩糯笾詈钍牵焊鸸ń窈幽仙糖鹗心晗乇惫⒕9⑽鹿ń窈幽辖棺魇形孪啬希⑽すń窈幽习惭羰谢啬希⒐斯ń裆蕉试蟮厍渤窍匚鞅保⒗ノ峁ń窈幽闲聿斜保⑾囊亍⑷龞Q(诸侯国,今山东菏泽地区定陶县东北)、郕国(今山东汶上县北)。
子天乙从二十几岁就跟随父亲从政,曾协助父亲处理过许多重大的国事。他是个很有政治野心的人,觊觎夏王朝已经很久,然而他即位时已经七十一岁,有生之年毕竟不多了,他必须得加快行动步伐,在自己有生之年灭掉夏朝。出于战略目的,他即位后立刻把国都从谷熟迁到蒙邑(今山东曹县东南),改称北毫。
迁都后,子天乙继续采取军事扩张的政策,以邻国不敬祖宗神灵为由,出兵伐葛。
那么,葛国人是怎样不敬祖宗神灵而惹恼了子天乙呢?
《孟子,滕文公下》是这样记载的:葛国人不祭祀祖宗神灵,商汤便派人前去质问。葛国人说他们没有牛羊作祭牲。商汤就派人给他们送去了牛羊,可是葛国人把牛羊吃掉了,仍不祭祀神灵。商汤又派人前去质问,葛国人又说他们没有粮食,老百姓都快饿死了,那还有心情去祭神。商汤就派人去帮他们种地,并让老人和孩子赶着牛车去给他们送饭。可是葛国人吃了饭菜,又抢走了牛和车,还把送饭的老人和孩子杀死了。成汤忍无可忍,他对自己的族人说:“象这样野蛮的民族,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消灭。”
于是,子天乙发动了即位后的第一次侵略战争,一举击败葛国,处死了国君,把族人全都充作生产奴隶,给他们套上枷锁每天象牲畜一样在田里劳动。由此看来,子天乙讨伐葛国分明就是侵略,他的所有入侵的理由都是自己编造的。就像当年日本人侵略中国的东北,不也是打着什么“大东亚共荣”“中日亲善”的招牌,而疯狂地屠杀中国人吗?其道理是一样的。就如同“狼吃小羊”的寓言故事一样,想吃掉对方,却还要找出一个理由来,证明自己吃得对,吃得好,吃得应该!大概这便是古今中外一切侵略者的共同心态吧!
“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孟子,滕文公下》)。伐葛仅仅是商汤对外战争的开始,大规模的侵略战争还在后面。史书上说,商汤最初所居的南毫,方圆只有七十里。“汤处毫,七十里”(《淮南子,泰族训》),迁居北毫时也只有一百多里的疆域,可是等灭掉葛国后向四面扩张,很快就连成了数百里。
子天乙雄心勃勃,一面征招青壮年平民入伍,扩大军事力量,一面寻找贤能之士充任将帅,加强军政的管理。很快,伊尹仲虺等一大批贤臣名将陆续地投奔了商汤。
商汤七年(庚午,前1611),夏王姒履癸疑心商汤谋反,将他召入朝中逮捕,囚禁于夏台(即钧台,今河南禹州市南)。伊尹闻讯立刻带着珍玩珠宝赶赴夏都,求见夏王妃妹喜。在妹喜的帮助下,夏王很快便释放了商侯子天乙。
子天乙被夏王释放后,更加恼恨夏王,从而更坚定了他灭夏的决心。
商汤九年(壬申,前1609),子天乙拜伊尹为右相,仲虺为左相,协助他治理朝政。仲虺的祖先奚仲是夏朝的车正(掌管造车的官员),初封于薛(今山东滕州市南),后迁于邳(今江苏邳州市西南),世代皆为夏臣。仲虺因不满于夏王朝的腐败而投奔了商汤,他和伊尹都是商王朝的开国功臣。
商汤十年(癸酉,前1608),子天乙已经过了几年的充分准备,已经有了雄厚的物资基础和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军队。他开始向夏王朝的几个同盟诸侯国发起攻击。
这年秋天,子天乙首先出兵灭掉了温国(今河南焦作市温县南),然后以温邑为根据地,与邻近诸侯结盟,继续扩军备战。
商汤十一年(甲戌,前1607),子天乙采纳伊尹之谋,使伊尹带大批金银珠宝入夏都拜见夏王姒履癸,先将一部分珠宝献给夏王,向他陈说商侯并无不臣之心,征讨那些不法的诸侯完全是为了夏王和百姓的利益。夏王大喜,重赏了伊尹。接着,伊尹又暗中去拜访妹喜,给他留下一些珠宝,让她用来贿赂琬、琰二妃,进一步迷惑夏王。
原来,伊尹在年轻的时候有一次跟随莘侯到微山湖游玩,意外地结识了有施国(今山东滕州市)的少女妹喜,二人一见钟情。伊尹发誓一定要娶妹喜为妻,妹喜也表示一定会等着他。但没过多久,夏王姒履癸攻打有施。有施国的国君惧怕夏桀,便将自己的女儿妹喜献给了夏王。
伊尹与妹喜的婚姻之约就这样结束了。
但伊尹心里一直怀念着妹喜。商汤二年(前1616),伊尹为能见到妹喜,抛妻弃子,独身入夏都求宫,以求与妹喜见上一面。
伊尹费了许多周折总算见到了已被夏王冷落的妹喜。
妹喜感激他的深情厚意,把他推荐给夏王姒履癸。夏王便留他在朝中做了一名小官。
伊尹在夏王朝为官四年,先后五次向夏王进言都没能得到重用。
妹喜劝伊尹去投奔商汤,说商汤乃当世枭雄,将来必成大事。良禽择木而栖,如果伊尹投奔商,将来她可以做内应,助伊尹成功。伊尹深深感谢妹喜的厚意,与她洒泪而别。
伊尹离开夏都后,自愿回到有莘国为奴。
有莘国在今山东菏泽地区曹县北,与商汤是近邻。当时莘国的国君为了巴结商汤,把自己不满二十岁的女儿嫁给了七十多岁的子天乙。
伊尹为了接近子天乙,自愿充当莘侯女儿的陪嫁,以“媵臣”的身份嫁到商汤宫中。
伊尹善于烹饪,他利用向子天乙进献饮食的机会,向他陈说天下大事,讲述治国之道。子天乙见他通今博古,多谋善辩,是个难得的奇才,便破格提拔他为朝中大臣。
伊尹与妹喜暗中勾结,欺骗了夏王姒履癸。夏王还以为商汤真的向他充俯首称臣了,便高枕无忧,终日与庞臣和妃子们玩乐,不使人访查四方,也不做战争的准备,仿佛真的是天下太平了。他哪里知道,商汤此时正以强大的兵力继续向外扩张,一步步地向夏王朝逼迫。
商汤十二年(乙亥,前1606),夏王朝最大的宗族诸侯国昆吾(今河南许昌市北、新郑市南)不满于商汤的侵略行径,国君夏伯亲自领兵征讨商汤。而此时商汤的势力已经十分强大。子天乙任命伊尹为大将军,领兵迎战昆吾大军。伊尹足智多谋,手下还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将士,昆吾军很快被击败,夏伯率败兵逃归本国。
商汤十三年(丙子,前1605),子天乙在伊尹的建议下,兵分两路继续攻打夏王朝的同盟国。一路由右相伊尹率领,从温邑出发东进攻打韦国(今河南安阳市滑县南)。另一路由子天乙亲自率领,从蒙邑(即北毫)出发北上攻打顾国(今山东菏泽地区鄄城县西北)。韦、顾两国很快被攻灭,子天乙命令将两国的族人逮捕收为官奴。
两国一灭,邻近的诸侯国都吓得心惊胆颤,他们见商汤势大,不敢与他为敌,便纷纷归顺。于是,夏王朝的北部和东部大部分地区都成了商汤的势力范围。
(本章未完,待续)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一经发现,立即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书籍采集于互联网,本站全自动蜘蛛爬行,无人工干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如果你发现任何违法及损坏国家利益的内容,请发送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北京时间10:00…18:00内删除)
版权保护删除内容请联系Email:267362373@
Copyright?2016 读来读往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执行时间:0。020972秒
沪ICP备16026625号互联网出版资质证:新出网证(沪)字12号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15'129号
………………………………
第一章 商王子天乙(下)
商汤十四年(丁丑,前1604),夏王姒癸杀老臣关龙逄,引起朝臣恐慌。
子天乙认为灭夏的时机已经成熟,这年春天,子天乙便以夏王无道为借口,停止向夏王朝纳贡,公开叛夏。
夏王姒履癸大怒,派人征调九夷军伐商。但九夷人已经知道夏王朝失去民心,不肯出兵相助,姒履癸只好作罢。子天乙得知九夷诸国不肯出兵助夏,立刻调兵遣将,命伊尹为帅领兵攻打夏王朝的最大同盟国昆吾。
商汤十五年(戊寅,前1603)春,商汤的军队攻破了昆吾的都城,杀死了夏伯等宗族大臣,并将族人逮捕为奴,昆吾国灭亡。这年秋天,夏朝的太史令终古窃取了夏王朝的一些重要机密,带领家人暗中投奔了商汤,他向子天乙提供了夏王朝的许多重要情报。子天乙大喜,便接纳终古为商朝大臣。
商汤十六年(已卯,前1602)春,子天乙亲率商军攻打夏都斟寻(今河南偃师市东北)。
夏王姒履癸疏于防范,不堪一击,首战就被击败。他见大局不妙,便率族人弃城逃往夏王朝的旧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夏王虽然已经年老,但毕竟是位勇猛善战很有指挥才能的人。他在安邑很快组织了一支精锐部队,紧接着便与商军大战于鸣条(今山西运城市附近)。
夏军再次战败,夏王率众逃往三朡(诸侯国,今山东菏泽地区定陶县东北),商军随后追到,向三朡发起攻击。夏王转而逃往成邑(今山东泰安市宁阳县东北),商军复追之。夏王只好再逃往焦门(今山东泰安市宁阳县附近)。商军穷追不舍,终于在焦门将精疲力竭的夏王包围后俘获。
聪明的子天乙没有杀死他,而是把他流放于南巢(今安徽巢湖市一带)。
商汤十七年(庚辰,前1601),子天乙统一全国,正式建立商王朝。
子天乙自号商汤,以商汤十八年(辛巳,前1600)为商朝始建国元年。这一年子天乙已经八十九岁。他下令在夏都的西南建造新都,史称西毫(今河南偃师市城关乡)。
子天乙为了夺取天下,连年发动战争,已经给万民造成了极大苦难,他灭夏后,又大兴土木建造西毫王都,给百姓增加了更大的负担。西毫占地面积约190万平方米,它比夏都斟寻几乎大过一倍。但是,上天好象故意与商汤作对,自从他立都西毫后,一连七年大旱,老百姓饿死无数。天下万民恐慌,暴乱不断。
商汤十九年(壬午,前1599),大旱。氐、羌(我国古代的两个少数民族国家,居住在今西北一带)两国派使者来朝。
商汤二十年(癸未,前1598),大旱。夏王姒履癸病死于南巢的亭山。商汤认为天大旱是人们好声色贪歌舞造成的,下令在全国禁止唱歌跳舞和击打各种乐器。
从商汤十八年至商汤二十四年,连续七年史书上都记载着大旱。
商汤二十四年(丁亥,前1594),各地饥民暴乱日益严重,子天乙十分恐慌。为了平息眼前的矛盾,他冒着被暴怒的民众打死的危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