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国远古帝王谱-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此时朝政大权仍掌握在伊尹手中,他还是反对立子太甲为太子。

    那么,伊尹为什么如此敌视子太甲呢?

    原来子太甲一直不尊重伊尹,有时还对伊尹的行为颇有微词,对伊尹自恃功高渺视君王的行为尤其看不惯。有一次,子太甲私下里向他的叔叔子仲壬建议,让他削减伊尹在朝中的权势。但子仲壬生性懦弱,不敢得罪伊尹,吓得赶忙摇头拒绝。子太甲愤然对叔父说:“如果我为天子,就一定要改革旧制,削减相权。”子仲壬听罢,黯然无语。

    三任王子仲壬很欣赏侄儿子太甲的才智和魄力,觉得也只有他才敢与伊尹针锋相对的斗争。想到自己的几个儿子智力平平,将来恐怕难当国君的重任,便想趁自己在位时立太甲为太子,没想到却遭到了伊尹的反对。

    这位懦弱老实的商王思考了多日,终于做出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他竟不顾伊尹的反对,公然在朝堂上召见群臣,共议立子太甲为太子之事。他提出:“子太甲为先王长孙,理应为天子继承人!”坚持立子太甲为太子。

    群臣大多数也都拥护这个意见。

    伊尹虽然心里有一百个不乐意,但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他也不好公开表示反对,也只好默许了。不过,他从此开始对子太甲的行为重视起来,派人秘密监视他的活动。当他听说子太甲曾扬言他即位后要“改革旧制、削减相权”的消息后,心中十分恼怒,就相找机会废掉这位狂妄的太子。

    公元前1583年秋天,三任帝子仲壬病死于宫中,临终前传位给侄儿子太甲。伊尹见大势不妙,立刻发动政变,派武装部队攻入宫中。子太甲没有料到伊尹会有这一手,没有丝毫的防备,被伊尹的突然袭击而打垮,子太甲和他的追随者有的被当场杀死,有的被活捉,伊尹的武士很快攻占了整个王宫。伊尹临朝诏告天下,说“子太甲渺视先王,不守王道,不遵汤法,俗仿效夏桀危害天下。经朝臣共议,废其王位,徙居桐宫反省。未经允许,不得离开桐宫。”

    就这样,子太甲刚刚继承王位,屁股还没坐稳就被赶下了台。

    伊尹假借摄政为名,自己坐上了王位。他以“蛊惑天子,危害国家”罪,外死了子太甲的亲信和死党。又派人将子太甲押送至桐宫(今河南偃师市西)监禁,并派军队严加看管,不准子太甲与外界交往。

    子太甲机智聪明,他在桐宫一边坚持习文练武,一边设法和看守他的士兵交朋友,初时这些士兵都不敢和他接近,后来时间长了便放松了警惕,没事的时候便和他交谈,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朋友,不但不与他为敌,而且还给他提供诸多方便,完全成了他的亲兵卫队。子太甲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一面继续习文练武,一面暗中结交江湖豪杰。不久,他身边便聚集了一大批谋臣勇士。

    伊尹七年(乙巳,前1576)夏天,子太甲得知朝中大臣正在准备为伊尹庆祝八十大寿,便与众谋臣商议乘机袭击伊尹,夺回王位。子太甲精选了百名勇士,化妆成各种各样的人物,分别潜入王都,约定时间,突然袭击王宫,杀死了正在为八十大寿来临而沾沾自喜的伊尹。

    子太甲重新坐上王位后,向全国公布了伊尹篡位夺权的罪行。但他施行宽仁的政策,不但没有加害伊尹的宗族和家人,还准许伊尹的两个儿子入朝为官,并且同意伊尹的家人将伊尹的遗体葬在他生前为自己精心营造的陵墓中。

    子太甲即位后,并没有施行什么大的改革措施,基本上仍沿用商汤旧制。因其施行仁政,宽以待民,得到了一些奴隶主贵族和平民的拥护,被称之为“贤君”。所谓贤君,只是少数奴隶主贵族的评价,在广大奴隶的眼里,这位贤君也是一位杀人恶魔。他为了祭祀祖宗神灵,经常以奴隶为牺牲,无辜地杀死那些可怜的奴隶。他还提倡用活人殉葬,使一些年轻的奴隶被残忍地活埋。

    子太甲五十五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十三年(《古本竹书纪年》),死于太甲十二年(丁巳,前1564),终年六十七岁。死后遗体葬在商王太甲陵(地址不详)。尊号商王太甲,谥号帝太甲,庙号“大甲”。因他能继商汤之业,被后世子孙尊为太宗。

    殷墟卜辞中,子太甲被列为直系先王祭祀。

    …………………………………………………………………………………………………

    太甲在位年表(供参考)

    公元纪年(干支)……在位时间……大事记

    前1575(丙午)…………元年……

    前1574(丁未)…………二年……

    前1573(戊申)…………三年……

    前1572(己酉)…………四年……

    前1571(庚戌)…………五年……

    前1570(辛亥)…………六年……

    前1569(壬子)…………七年……

    前1568(癸丑)…………八年……

    前1567(甲寅)…………九年……

    前1566(乙卯)…………十年……

    前1565(丙辰)…………十一年……

    前1564(丁巳)…………十二年……

    …………………………………………………………………………………………………………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一经发现,立即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书籍采集于互联网,本站全自动蜘蛛爬行,无人工干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如果你发现任何违法及损坏国家利益的内容,请发送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北京时间10:00…18:00内删除)

    版权保护删除内容请联系Email:267362373@

    Copyright?2016 读来读往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执行时间:0。020972秒

    沪ICP备16026625号互联网出版资质证:新出网证(沪)字12号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15'129号
………………………………

第六章 商王子沃丁

    在位起讫:公元前1564—前1545年。

    生卒年:公元前1608—前1545年。

    出生地:北毫(今山东曹县东南)。

    立都:郑毫(今河南郑州市古商城)。

    年号:沃丁元年(戊午,前1563)。

    ————————————————————————————————————————

    商王子沃丁。姓子,名绚,号沃丁。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商王朝六任王。

    子沃丁的祖父是首任商王子天乙的长子子太丁,父亲是商王朝五任王子太甲。子沃丁约生于商汤十年(癸酉,前1608),出生在蒙邑(即北毫)的王宫,成人后一直在朝中为官。他的父亲子太甲杀伊尹夺回王位后,立他为太子。

    太甲十二年(丁巳,前1564),商王朝五任王子太甲病逝于宫中,子沃丁继承了王位,成为商王朝第六任王,号沃丁,以戊午(前1563)为沃丁元年。

    子沃丁即位后仍立都于郑毫。他任命咎单为卿士,拜为右相。咎单也是商朝老臣,商汤时任司空,曾作民法《明居》,以明居民之法,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民法。咎单总结了伊尹从政的经验,撰写成书,取名为《沃丁》,专供后世帝王参考。

    子沃丁在咎单的辅佐下,继续执行先王制定的治国方针,以仁德治理天下,以法律约束犯罪,四海臣服,各诸侯方国都如期纳贡,老百姓也都服从国家的安排和调动,社会秩序良好。

    《初学记》引《帝王世纪》说:“沃丁八年,伊尹卒,年百余岁,大雾三日。沃丁葬以天子之礼,祀以大牢,亲自临丧三年,以报大德。”

    上面的这段引文完全是子虚乌有的杜撰。因为按战国时期的史书《竹书纪年》所载,此时伊尹已经死了二十多年,怎么还会有“伊尹卒,年百有余岁”的记载呢?更何况伊尹曾篡权夺位七年,他与子沃丁的父亲有着刻骨的仇恨,子沃丁怎么会以天子之礼埋葬仇人,还要为其“临丧三年”呢?这于情于理于法都说不过去,显然是编撰史书的人为迎合封建王朝的需要而作的伪史。

    《帝王世纪》一书为西晋学者皇甫谧所著,其书早已亡佚,我们无从考正。《初学记》是唐朝徐坚等人专门为皇族子孙编撰的,其引文是否真实很值得怀疑。

    《今本竹书纪年》载:“(沃丁)八年,祠保衡。”保衡是伊尹的尊号,这里是说,在沃丁八年(乙丑,前1556),子沃丁为了鼓励他的臣民为商王朝尽忠效命,也为了体现商王以国家利益为重,正确对待功臣的大度胸怀,在伊尹诞生一百年的时候,他下令专门为伊尹修建了一处“保衡祠”。《竹书纪年》所记是真实可信的,伊尹虽然晚节不保,做出一些对不起商王族的事情,但全面评价他的一生,他对商王朝毕竟是功大于过。为他立祠纪念,既表彰了先王的功臣,也体现了今王的仁德。这样的记载完全符合历史的真实。

    这里应该说明的是,沃丁八年是伊尹诞生一百年,并不是说他活了一百年。后世儒家为了美化伊尹,把他的寿命虚加了二十年,还凭空杜撰了所谓的“葬以天子之礼,祀以大牢,亲自临丧三年”的荒唐之说。

    子沃丁执政时期,商王朝正处于和平时期,天下安定,政通人和。

    和平年代国家的中心任务就是抓经济建设和政治教育。商王朝的社会经济主要是农业、渔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等,其核心还是以农业为主体。郭沫若先生在《奴隶制时代》一文中说:“根据卜辞的记载,殷代……不仅农产品的种类差不多应有尽有,农业的副产品如蚕丝、酿酒、工具和仓廪等也屡见不鲜……故我们可以断言,农业生产已经是殷代生产的主流。”这里说的殷代指的就是商王朝,商又称殷,历史上习惯称夏、商、周为三代,故而又称殷代。

    子沃丁时期,农业生产力仍然十分落后。和夏王朝一样,商王朝的贵族们也都十分吝啬,他们仍以廉价的奴隶为主要生产力,宁肯少打粮食,也不去考虑改革生产工具,提高生产力,这就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当时的农业生产工具大多数还都是木制、石制或骨制,偶尔也有几件青铜工具,那几乎是凤毛麟角。因为青铜工具造价高,一般的家庭是用不起的,更何况商代的农业还是以生产奴隶集体劳动为主,奴隶们有的是力气,何必花钱购置先进的生产工具呢?残酷的奴隶制使贵族们极端的狭隘和自私,他们看不到改革生产工具提高生产力的重要价值,一味鼠目寸光地仅仅依靠奴隶们拼命劳作去获取他们有限的利益,这就造成了商王朝农业发展极度缓慢,国家经济停滞不前的落后局面。

    史书上关于子沃丁的记载不是很多,从那些零星的记录中我们看到,子沃丁还算是一个不错的帝王。但是这只是历代统治阶级的官方言论,老百姓怎么看,我们一无所知。相信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从大量的殷商出土文物中我们已经看到,殷商的奴隶主贵族们对奴隶是极其残酷的,那些贵族活着时让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