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远古帝王谱-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3613(戊申)………………………………五年……5……
前3612(己酉)………………………………六年……6前3611(庚戌)………………………………七年……7前3610(辛亥)………………………………八年……8前3609(壬子)………………………………九年……9前3608(癸丑)………………………………十年……10前3607(甲寅)………………………………十一年……11前3606(乙卯)………………………………十二年……12前3605(丙辰)………………………………十三年……13前3604(丁巳)………………………………十四年……14前3603(戊午)………………………………十五年……15前3602(己未)………………………………十六年……16前3601(庚申)………………………………十七年……17前3600(辛酉)………………………………十八年……18前3599(壬戌)………………………………十九年……19前3658(癸亥)………………………………二十年……20前3657(甲子)………………………………二十一年……21前3656(乙丑)………………………………二十二年……22前3655(丙寅)………………………………二十三年……23前3654(丁卯)………………………………二十四年……24前3653(戊辰)………………………………二十五年……25前3652(己巳)………………………………二十六年……26前3651(庚午)………………………………二十七年……27前3650(辛未)………………………………二十八年……28前3649(壬申)………………………………二十九年……29前3648(癸酉)………………………………三十年……30前3647(甲戌)………………………………三十一年……31前3646(乙亥)………………………………三十二年……32前3645(丙子)………………………………三十三年……33前3644(丁丑)………………………………三十四年……34前3643(戊寅)………………………………三十五年……35前3642(己卯)………………………………三十六年……36前3641(庚辰)………………………………三十七年……37前3640(辛巳)………………………………三十八年……38前3639(壬午)………………………………三十九年……39前3638(癸未)………………………………四十年……40前3637(甲申)………………………………四十一年……41前3636(乙酉)………………………………四十二年……42前3635(丙戌)…………仓颉二世…………元年……43前3634(丁亥)………………………………二年……44前3633(戊子)………………………………三年……45前3632(己丑)………………………………四年……46前3631(庚寅)………………………………五年……47前3630(辛卯)………………………………六年……48前3629(壬辰)………………………………七年……49前3628(癸巳)………………………………八年……50前3627(甲午)………………………………九年……51前3626(乙未)…………仓颉三世…………元年……52前3625(丙申)………………………………二年……53前3624(丁酉)………………………………三年……54前3623(戊戌)………………………………四年……55前3622(己亥)………………………………五年……56前3621(庚子)………………………………六年……57前3620(辛丑)………………………………七年……58前3619(壬寅)………………………………八年……59前3618(癸卯)………………………………九年……60前3617(甲辰)………………………………十年……61前3616(乙巳)………………………………十一年……62前3615(丙午)………………………………十二年……63前3614(丁未)………………………………十三年……64前3613(戊申)………………………………十四年……65前3612(己酉)………………………………十五年……66前3611(庚戌)………………………………十六年……67前3610(辛亥)………………………………十七年……68前3609(壬子)………………………………十八年……69前3608(癸丑)………………………………十九年……70前3607(甲寅)…………仓颉四世…………元年……71前3606(乙卯)………………………………二年……72前3605(丙辰)………………………………三年……73前3604(丁巳)………………………………四年……74前3603(戊午)………………………………五年……75前3602(己未)………………………………六年……76前3601(庚申)………………………………七年……77前3600(辛酉)………………………………八年……78前3599(壬戌)………………………………九年……79前3658(癸亥)………………………………十年……80前3657(甲子)………………………………十一年……81前3656(乙丑)………………………………十二年……82前3655(丙寅)………………………………十三年……83前3654(丁卯)………………………………十四年……84前3653(戊辰)………………………………十五年……85前3652(己巳)………………………………十六年……86前3651(庚午)………………………………十七年……87前3650(辛未)………………………………十八年……88前3649(壬申)………………………………十九年……89前3648(癸酉)………………………………二十年……90前3647(甲戌)………………………………二十一年……91前3646(乙亥)………………………………二十二年……92前3645(丙子)…………仓颉五世…………元年……93前3644(丁丑)………………………………二年……94前3643(戊寅)………………………………三年……95前3642(己卯)………………………………四年……96前3641(庚辰)………………………………五年……97前3640(辛巳)………………………………六年……98前3639(壬午)………………………………七年……99前3638(癸未)………………………………八年……100前3637(甲申)………………………………九年……101前3636(乙酉)………………………………十年……102前3635(丙戌)………………………………十一年……103前3634(丁亥)………………………………十二年……104前3633(戊子)………………………………十三年……105前3632(己丑)………………………………十四年……106前3631(庚寅)………………………………十五年……107前3630(辛卯)………………………………十六年……108前3629(壬辰)………………………………十七年……109前3628(癸巳)………………………………十八年……110……史皇仓颉氏亡国
…………………………………………………………………………………………………
………………………………
第一章 史皇仓颉
在位起讫:前4637—前4596年。(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无弹窗广告)
生卒年:前4666—前4596年。
出生地:衙邑(今陕西渭南市白水县东南)。
立都:阳武(今河南新乡市原阳县东南)。
年号:仓帝元年(甲辰,前4637)。
——————————————————————————————————————————
史皇氏仓颉,男,姓风,(一说姓侯冈),名颉,因其称帝时号仓帝,故而又称仓颉。传说他有四只眼睛,所以人们又称他四眼仓颉。他是中国氏族联盟时代史皇仓颉氏政权的首任帝。
仓颉生于炎帝神农氏政权帝承二十六年(乙亥,前4666年),他的父系为伏羲氏,母系为史皇氏。仓颉的母亲是史皇氏部落的一位女首领,名侯冈,其祖为伏羲女娲后裔,其先祖为燧人葊兹氏。
史皇氏侯冈感天地之灵气,生仓颉于洛水衙邑(今陕西渭南市白水县东南)。仓颉从小聪明好学,母亲对他十分疼爱,百般呵护。
史书上说:“仓颉见鸟兽之迹,体类象形而制字。”(《通鉴外纪》)
又说:“史皇(仓颉的别称)产而能书”(《北堂书钞》卷七引《随巢子》)。
史书明明白白地告诉人们:仓颉是天生的神童,他生而知之,所以才发明了文字。
其实,这只是古人对仓颉的一种盲目崇拜,又经历代文人和史学家炒作,仓颉便成了中国文字发明的始祖。实际上中国的文字史早在仓颉以前数千年就已经诞生了。
在遥远的上古原始社会时代,人类的祖先和其它动物一样没有语言。相互间交流只是靠手和身体的动作来表示。人类先祖(类人猿)最早的语言是单音叹词,如“咦”、“呀”、“哇”、“哈”等,继而发展成双音词,后来又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和发展,到有巢氏时代的后期(距今约10万年)才有了人类的初级语言。
到了燧人氏时代,人类的语言已经相当丰富。但是这时候还没有文字,如果有什么重大的事情需要记住,只能用摆放石块的方法来记事,我们称它为“堆石记事”。
“堆石记事”的方法是以石块的大小、多少、堆放的方法和位置,分别代表不同的事物。这种方法既麻烦又不便于管理,而且很容易被破坏。后来,燧人葊兹氏的织女发明了搓绳技术,继而又发明了“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是用柔软而有韧性的树皮搓成细绳,然后将数十条细绳排列整齐悬挂在一处,在上边打结记事。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先发生的事打在里边,后发生的事打在外边。为了能够记录更多的事情,织女又利用植物的天然色彩,把细绳染成各种颜色,每种颜色分别代表一类事物,使所记之事更加清楚。由于“结绳记事”更方便,更易于保存,从而取代了“堆石记事”。
燧人氏晚期(约公元前一万年),燧人氏发明了最早的“符号文字”。
“符号文字”最初主要由“○”、“△”、“米”三个符号构成,它的发明源于“结绳记事”的大结和小结,最初有人嫌结绳记事麻烦,便把结绳记事的“结”用符号刻在石头上,大结用“○”来表示,小结用“△”来表示,重叠结用“米”来表示。人们发现用这种方法记事比结绳记事更高明,它避免了“结绳记事”容易被烧毁和腐烂等不利因素,可以永久性保存。于是人们逐渐改用“符号刻记”来代替“结绳记事”,并且陆续发明了数十种不同的符号来代替不同的事物,这种符号就是我国远古时代最初的文字。
远古符号文字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约五千余年,远古早期的文化记录基本上都是用符号文字记录下来的。远古时代有专门记录历史的职官,如上柱史、大典氏、少典氏,这些职官都是在黄帝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