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远古帝王谱-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2890(辛亥)…………九年……
前2889(壬子)…………十年……
前2888(癸丑)…………十一年……
前2887(甲寅)…………十二年……
前2886(乙卯)…………十三年……
前2885(丙辰)…………十四年……
前2884(丁巳)…………十五年……
前2883(戊午)…………十六年……
前2882(己未)…………十七年……
前2881(庚申)…………十八年……
前2880(辛酉)…………十九年……
前2879(壬戌)…………二十年……
前2878(癸亥)…………二十一年……
前2877(甲子)…………二十二年……
前2876(乙丑)…………二十三年……
前2875(丙寅)…………二十四年……
前2874(丁卯)…………二十五年……
前2873(戊辰)…………二十六年……
前2872(己巳)…………二十七年……
前2871(庚午)…………二十八年……
前2870(辛未)…………二十九年……
前2869(壬申)…………三十年……
前2868(癸酉)…………三十一年……
前2867(甲戌)…………三十二年……
前2866(乙亥)…………三十三年……
前2865(丙子)…………三十四年……
…………………………………………………………………………………………………
………………………………
第二十章 二十任帝将肃
在位起讫:公元前2865—前2836年。 q i s u w a n g 。 c c ' 奇 书 网 '
生卒年:公元前2906—前2836年。
出生地:干城(今河南濮阳市清丰县北古城镇)。
立都:浚邑(今河南鹤壁市浚县)。
迁都:帝丘(今河南濮阳市龙华区)。
年号:将肃元年(丁丑,前2864)。
————————————————————————————————————————
帝将肃,男,姓姜,名将肃(jiangsu。同音代用字),号高辛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帝喾高辛氏政权的二十任帝。
姜将肃的祖父是帝喾高辛氏政权的十八任帝姜山回,父亲是十九任帝姜立库,母亲是颛顼高阳氏少女妘英。
十九任帝姜立库年轻时喜欢交游,依仗自己有一身武功,经常独自外出游山玩水,结交江湖朋友。后来他在颛顼族的封地干城(今河南濮阳市清丰县北古城镇)结识了颛顼高阳氏少女妘英,二人倾心相爱,旋即入赘于颛顼高阳氏族,娶妘英为妻。妘英和他十分恩爱,在接连生下两个女儿后,又于帝山回十七年(乙未,前2906)生下了一名男孩,这个男孩就是将肃。后来,父亲姜立库被召回帝都辅政,将肃和两个姐姐与母亲依然居住在干城。(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奇 书 网 )直到父亲姜立库继承了帝位,他们才被接回帝都。
因为受父母的影响,姜将肃从小就喜欢学武,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后来成长为一名威武的大将军。他的父亲对他十分看重。
立库十二年(甲寅,前2887),姜将肃由父亲做主,娶颛顼高阳氏族女子为妻。
立库十四年(丙辰,前2885)夏天,黄河水泛滥,都城森邑被洪水冲毁,帝喾高辛氏政权被迫迁都于浚邑。此后,他的父亲姜立库便让他负责治水工作。二十二岁的姜将肃奉命治水,连续奋战了数年,他率领黄河两岸各部落受灾的民众,疏通河道,引水归海,取得了很大成绩。于是,他的父亲认为他文可以定国,武可以安邦,是天子接班人的最佳人选,便任命他为国相,主理朝政。
立库二十六年(戊辰,前2873),姜将肃的妻子颛顼高阳氏女子在帝都生下一子,取名巴加。
立库三十年(壬申,前2869),十九任帝姜立库召集群臣商议,正式确立长子姜将肃为帝位继承人。
立库三十四年(丙子,前2865),帝喾高辛氏政权十九任帝姜立库患重病,同年年底在帝都浚邑去世,群臣拥立他的儿子姜将肃继承了帝位,以丁丑年(前2864)为将肃元年。
姜将肃即位后,认为浚邑都城狭小,不堪为都,便和群臣商议,于将肃元年秋把都城迁到了帝丘(今河南濮阳市龙华区)。
姜将肃执政时期,天下开始动乱。黄河上游地区连年暴雨成灾,使得黄河下游年年洪水泛滥,给沿岸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与此同时,长江流域也发生了洪灾,居住在长江中下游地带的居民,也遭到了灭顶之灾,有的村庄全部被洪水吞没,生还者寥寥无几。一些幸存的部落又为了争夺高地发生战争,一时天下大乱,人心恐慌。
面对这难以抗拒的天灾人祸,姜将肃也无能为力了。在他执政的后期,索性对各地灾情,民众的疾苦不闻不问,终日躲在宫中与宠臣爱妃寻欢作乐,追求个人的享受。
姜将肃身边有几位佞臣,他们见天子厌倦治水,便向他献计,说世间万物的生长和变化,都是由上天来决定的,人的力量根本无法改变,应该顺应上天的意志,不可以逆天行事。姜将肃采纳了几位大臣的意见,干脆就停止了治水。
姜将肃的行为引起了各族团的强烈不满,纷纷以各种方式对他进行谴责,甚至联合起来进行抗议,请求他继续派人领导治水,帮助受灾的百姓重建家园。在各族团的强大压力下,姜将肃不得已才派儿子姜巴加去领导治水。
将肃二十五年(辛丑,前2840),姜巴加奉命领导治水,但收效甚微。
将肃二十九年(乙巳,前2836),帝喾高辛氏政权二十任帝姜将肃病死于宫中。
姜将肃四十二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卒于将肃二十九年(乙巳,前2836),终年七十一岁。死后遗体葬在帝丘城外帝喾陵(今河南濮阳市境内),帝号将肃,尊号帝喾高辛氏。
………………………………………………………………………………………………………
将肃在位年表(供参考)
公元纪年(干支)……在位时间……大事记
前2864(丁丑)…………元年……
前2863(戊寅)…………二年……
前2862(己卯)…………三年……
前2861(庚辰)…………四年……
前2860(辛巳)…………五年……
前2859(壬午)…………六年……
前2858(癸未)…………七年……
前2857(甲申)…………八年……
前2856(乙酉)…………九年……
前2855(丙戌)…………十年……
前2854(丁亥)…………十一年……
前2853(戊子)…………十二年……
前2852(己丑)…………十三年……
前2851(庚寅)…………十四年……
前2850(辛卯)…………十五年……
前2849(壬辰)…………十六年……
前2848(癸巳)…………十七年……
前2847(甲午)…………十八年……
前2846(乙未)…………十九年……
前2845(丙申)…………二十年……
前2844(丁酉)…………二十一年……
前2843(戊戌)…………二十二年……
前2842(己亥)…………二十三年……
前2841(庚子)…………二十四年……
前2840(辛丑)…………二十五年……
前2839(壬寅)…………二十六年……
前2838(癸卯)…………二十七年……
前2837(甲辰)…………二十八年……
前2836(乙巳)…………二十九年……
…………………………………………………………………………………………………
………………………………
第二十一章 二十一任帝巴加
在位起讫:公元前2836—前2799年。
生卒年:公元前2873—前2799年。
出生地:浚邑(今河南鹤壁市浚县)。
立都:帝丘(今河南濮阳市龙华区)。
迁都:莘邑(今山东聊城市莘县)。
年号:巴加元年(丙午,前2835)。
————————————————————————————————————————
帝巴加,男,姓姜,名巴加,号高辛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帝喾高辛氏政权的二十一任帝。
姜巴加的祖父是帝喾高辛氏政权的十九任帝姜立库,父亲是二十任帝姜将肃,母亲是姜将肃的原配夫人颛顼高阳氏女子。
姜巴加生于立库二十六年(戊辰,前2873),出生在帝都浚邑(今河南鹤壁市浚县),是姜将肃称帝前的原配夫人颛顼高阳氏女子所生。姜巴加虽然是在宫中长大的,但十几岁时便跟随父亲东奔西走的去治水,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知识了解的比较多,年轻时对那些遭受水灾困扰的人们很是同情。他和父亲奔波多年治水,虽然每年都取得一些成绩,但是第二年雨季来临,修好的河堤再次被洪水冲毁,结果是劳而无功。如此反复了多年,他的父亲二十任帝姜将肃对治水完全失去了信心,在身边少数大臣的蛊惑下,索性放弃了治水,任由黄河自由泛滥,随意改道。'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超多好看小说'他则终日躲在宫里与宠臣和妃子们尽情享受人间的快乐。这样,洪水失去治理,更加肆虐,许多百姓失去家园,人们苦不堪言。黄河流域受灾的各族百姓纷纷指责二十任帝姜将肃,请求他继续派人领导治水。姜将肃见群情激奋,深恐这些人造反,于江山社稷不利,只好派儿子姜巴加继续领导治水。
姜巴加受命领导治水,虽然吃尽了辛苦,但收效依然甚微。不过,他帮助灾民在高地重建家园,并指导他们开垦土地,种植粮食,进行生产自救,从而赢得了民心。
将肃二十九年(乙巳,前2836),帝喾高辛氏政权的二十任帝姜将肃去世,他的儿子姜巴加继承帝位,以丙午年(前2835)为巴加元年。
姜巴加执政后不久,便也和他父亲一样,追求起了自身的享乐,终日和妃子们歌舞嬉戏,全然不顾社会的治理和百姓的安危。
姜巴加的自私行为激怒了众多百姓,就连都城中的百姓也反抗起来,开始发动暴乱。他们成群结队手持木棒和石块袭击王宫,要求他惩治身边的佞臣,关心各地灾民,继续治理泛滥的洪水。
都城百姓的过激行为使姜巴加无比愤怒,他便亲自指挥宫廷卫队以武力进行镇压。但是第一批镇压下去了,没多久第二批暴乱又来了,第二批刚刚镇压下去,第三批又接踵而至。接二连三的暴乱,弄得宫廷内外人心恐慌,不得安宁。
姜巴加认为,帝丘的百姓都是些刁民,这里已经不堪为都了,于是便下令将都城迁往帝丘东北的莘邑(今山东聊城市莘县)。
由于姜巴加的自私和无为,各氏族联盟纷纷叛离。先有东夷少昊族团的阳夷、风夷、鸠夷、于夷、方夷、修夷、玄夷、赤夷、白夷、黄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