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航空-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国家,如果总是购买战机的话,永远不会成为一流的大国,只有自己能造战机,才能真正地跨进大国的行列,这点,巴基斯坦显然是清楚的。
虽然说他们现在还没有这个能力,但是他们在向着这个方向发展的。
“这里不错啊。”坐着汽车,前往他们的航空城卡姆拉,秦风望着窗外的风景,指指点点,上次来这里,全部都在忙着工作了,还没有欣赏过这里的风景呢。
这里是平原,一望无际的原野上,种植的是水稻,现在即将到达收获的季节了,水稻变成了黄色,在风的吹拂下,就仿佛是金色的海浪一般在晃动。
这里是一个农业国,农业是主要的收入,也是一个农产品的出口国,所以,他们想要独自搞佩刀2项目的话,的确很困难啊。
屠老还在想这件事呢,说不上怪老巴,人家也要从人家的角度考虑问题啊,但是,要说把己方的成果拱手让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以后,还有很多次的谈判啊。
“我们的联合企业,属于国防部,虽然不是空军系统,但是这里的干部都是军官。”几十公里的平原道路,很快就到了,当大家下车的时候,这里的总负责人亲自出来迎接了,同时向他介绍这里的情况。
“先看看歼六的大修厂吧,当年援建的时候,我还来这里工作过呢。”屠老笑呵呵地和对方握手,然后说道。
当年,为了支持老巴的战争,国内军援了大批的歼六,而歼六的寿命很短,如果运回到国内来大修,显然是不划算的,所以,当时就跟着援建了一个歼六的大修厂,直接可以在这里完成歼六的大修任务了。
这里的负责人很是热情,中巴人民之间的友谊,是坚固的,可靠的,从他们的脸上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来,就像是见到了亲人一般。
“好熟悉啊。”秦风走进去的时候,就发现这里的建筑风格和外面的一点都不像,没有半点的异域风情,反倒像极了己方的国内的工厂啊。
“没错,这里本来就是咱们援建的,设计风格和国内的完全一样。”屠老说道,此时大家已经走了进来,可以看到在厂房内,有几架歼六正在那里进行大修,这个场面也是相当熟悉的了。
“我们这里主要大修歼六和歼教六,同时也生产副油箱。”负责人向大家介绍道。
歼六,现在还是他们的主力战机,而且,还有很长的服役周期的,所以,这个大修厂也会源源不断地翻修歼六战机,这个工厂并不大,但是看起来很整洁,这点做得比国内还要好。
比如,地上就看不到任何的油污,干净程度让秦风都是感叹,要知道,大家可是临时起意过来的,对方绝对不会突击搞卫生的,说明人家平时就是这样的啊。
“这个厂子不错,不过,冲压和焊接,热处理等设备都很少,想要生产战机,估计够呛。”屠老说道。
大家来这里考察,是来为以后生产战机做准备的,加工设备不够,就不能生产啊。
大家都熟悉,在这里没看多久,就去下一个工厂了,三个工厂是在一起的,共用这里的同一条飞行跑道。
另一个工厂,就完全是另一幅光景了,因为这里是幻影3战斗机的大修厂,完全的法式装备。
就连秦风走进去的时候,也是啧啧称奇,和自己从达索公司看到的,几乎就是一样的!
第四百四十二章 体系的区别
“这个工厂,应该是最大的了吧?”秦风向着同行的联合企业的人问道。
“没错,这里是我们最大的航空工业厂,我们在这里翻修幻影3战斗机,以后我们自己的战斗机,也打算在这里生产。”
和刚刚的歼六大修厂不同,这里完全就是法式的风格,一台台的i,整齐地摆放在那里,每一个工序都有记录,和己方那里相比,完全就是两种不同的类型。
这就是一个最基本的东西,叫做体系,从大的范围来讲,主要是苏联体系和西方体系,苏联的体系五大三粗,讲究能用就行,用最短的时间造最多的装备,而西方的体系讲究精密,任何的一个小小的部件,都需要精益求精。
国内一脉相承,都是苏联体系下来的,粗放型,而西方都是比较精细的,所以,一个国家,如果既有苏联体系的战机,也有西方体系的战机,那会相当的痛苦,两边的理念根本就不同,需要来回转换,但是,如果学透了的话,就会游刃有余了。
毫无疑问,巴基斯坦算是一个好学生了,他们现在的操作,说明他们都已经适应了。
“看,那架战机正在推发动机!”
飞机的大修是一门学问,需要把飞机全部拆散,检查蒙皮,骨架有没有裂痕,有的就需要修补,发动机也要拆开进行大修,现在,眼前的这架飞机,应该是刚刚完成大修工作的,几名技术人员正在将发动机推进去。
可以看到,机身的后面,是有一个向下的开口的,正好可以容纳飞机塞进去,同时,机身后面的粗细都是一样的,否则的话,那也塞不进去。
秦风在法国考察的时候,就曾经见过这样的场景了,而同行的一些同志,都是第一次来的,没有见过,此时他们的脸上都带着惊讶和羡慕。
因为,这种方式,巴基斯坦已经强调过好几遍了,他们讨厌现在的歼七的发动机安装方式!
歼七拆发动机,需要把整个后机身都拆开,仅仅拆卸就要一天,组装又要一天,这样的效率是相当低下的,他们在提到歼七的改进之后,就着重强调过,必须要做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才行。
而现在,大家都直观地看到了,这种维修方式,果然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直接这样推进去,然后拧螺丝就可以了啊。
不知道发动机会不会掉下来?
“大家随便参观。”看到大家感兴趣,对方的负责人说道,这又不是f16
巴基斯坦虽然有了f16,但是美国人看的很紧,根本就不让外人接触,尤其是中国人,他们知道双方的关系,但是,幻影3这种落后的战机就不用了。
既然可以随便看,大家当然都上去了,屠老几乎是直接奔向后机身的,这边的正在安装,那边的还有拆开,等待检查的呢,屠老走到了那边的位置上,看着内部的结构,从这里他就可以找到经验了,给己方的歼七这么开口做准备。
也有人在看这边,看看对方的操作,赞不绝口,还有人看幻影3的其他部位,比如机头,进气道,机翼什么的,大家看得很认真,两个多小时之后,才恋恋不舍地出来。
幻影3的技术并不高,但是,其中很多的设计理念,绝对都是值得己方设计的,己方一直都是苏联的模式的,而现在,改革开放,打开国门,走出来,看看,还是觉得西方的模式更合适。
比如寿命的问题,在苏联人的眼里,发动机有二百小时的寿命就足够了,甚至一百小时不到,就被打下来了,造那么结实没用,但是呢,现在又不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争,都是和平年代而已,战机在平时操作的时候,发动机寿命不足,劣势顿时就显示出来了。
单独购买飞机,可能价格不够高,但是,在这个飞机的全寿命的时间内,比如歼七,哪怕是一千个小时的总飞行时间,那也得换五次发动机,把这些发动机加上,那价格就上来了。
如果提高寿命,发动机延寿到一千小时,哪怕是发动机的成本贵一倍,算下来,也依旧是后者划算的。
人家比较的是全寿命。
而国内在很长时间里,都不用考虑价格的问题,因为是计划经济,只要按照计划来生产就行了,现在和西方接轨,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啊。
这里的工厂考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这个工厂出来,再去第三个工厂考察,那就更是眼界大开了。
谁说巴基斯坦只能大修飞机的?人家也能生产飞机的,这里是一个完全的飞机制造厂!
这是一种小型的飞机,机头前面是发动机,上单翼,固定起落架,前后各有两个座位,在西方,这种飞机主要进行初级训练,训练飞行员的基本操作。
秦风需要低头,才能够钻到前面的座舱里去,这种飞机虽然他没有坐过,但是在航空杂志上也经常看到,这是民航用来训练飞行员的,当然,必要的时候,也能干个侦查之类的活儿,而且由于是轻型螺旋桨飞机,可以飞得很低,速度也很慢,很多时候,甚至比喷气机还难对付。
“这是我们引进瑞典的技术生产的一种萨伯小型飞机。到现在为止,这个工厂里面,已经生产出来了近百架。”
对方说到这里的时候,还是很自豪的,虽然这种飞机很小巧袖珍,甚至连发动机和螺旋桨还是进口的,但是毕竟是从他们这里的手上装起来的。
“而且,我们这里还有一台25万吨的液压机。”对方继续介绍道,工厂内,很多工序都是需要液压机的,他们现在有液压机,等到以后生产歼七的时候,也是可以用上的。
屠老点点头,液压机是不错,但是,仅仅有这么一台,肯定是不够的,而且,厂房最多就是有个总装厂,各个部件,还都需要新建厂房来生产。总体来说,这里要生产战斗机,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啊。
第四百四十三章 初提教八
“贵方的军队,现在用什么教练机啊?”就在参观这里的时候,秦风突然说了一句。
任何的飞行员,都是一步步地走出来的,国内是首先在初教五这种螺旋桨飞机上飞,而对方呢,肯定是在眼前的这种飞机上飞了,不管是什么飞机,只要是轻型螺旋桨飞机,就足够了。
为何不上来就飞喷气机?因为喷气机速度快,不好控制,初次就飞喷气机,基本的起降恐怕都会摔的,只有从螺旋桨飞机上先过渡起来,这才是一个好的选择。
秦风这么一问,对方当然就很骄傲了“我们就用这种飞机来训练我们的飞行员。”
“那接着呢?”秦风问道。
飞行员是三步走的,先上螺旋桨飞机,再上喷气教练机,然后再飞对应型号的双座机,秦风上次来,就没有见到过对方有什么特殊的喷气教练机的。
“接着就是t37教练机了,不过,这种教练机在我们国内的服役时间太长了,正在逐步退役。”对方说道。
当听到对方的话之后,秦风就想起什么来了“我们国内,现在也正在研制一款初级喷气教练机,准备给我们的飞行员队伍装备,如果贵方有需求,可以去我们国内考察一下啊。”
咱们过来,就是来拉买卖的,虽然咱们自己的生意还没谈成呢,但是,如果有机会,介绍一下兄弟单位也是不错的。
歼教七就是这样介绍出来的,他们有了歼七,必然就得买歼教七,这样一出口,把011基地也给救活了,而现在,国内这样的三线航空企业,还有一家呢啊。
320厂。
随着国家的转型,这些三线的工厂,都面临着很大的困难,现在靠着歼教七的项目,011基地已经复活了,而在洪都,还有另一个工厂正没有后续项目呢,这就是洪都机械厂,代号320厂。
国家的资金有限,不可能支撑太多的航空项目,在320厂,原来计划让他们制造教8的,但是这个计划,最终还是拖延下来了。
现在国家的教练机其实是一片混乱状态的,尤其是从螺旋桨到喷气机的过度,没有一款合适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