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航空-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秦风起来的时候,唐刚和另一名飞行员也都起来了,大家从旅馆里面出来,顺着外面的小路,向前一溜的跑,每天的第一个训练科目,就是三千米。
对普通人来说,三千米跑就是一个坎,也就是体能测试的时候跑一次而已,而对飞行员来说,每天的三千米跑,那就是大餐之前的第一道开胃的小菜而已。
三个人正在跑着,就看到同侧另一边的方向上,有几名以色列人,也跑过来了,他们穿的是便装,也不知道他们的身份,不过现在,既然有人一起跑了,那当然不能丢人了。
秦风向着身边的人使了个眼色,两人都会意,把步子给迈得更大了,频率也更高了,甩开这些以色列人!
当军人,是不能没有竞争意识的,军队内部的竞争就很激烈,而现在出来了,大家当然也不能给祖国丢脸,虽然是第一次在这里跑,也要跑得像模像样。
“一二一,一二一。”秦风还喊了起来。随着他的喊话,大家跑的更起劲了。
就在这时,几名以色列人,居然也跟着喊起来:“owo one!”
第四百九十九章 较劲
来劲了。
秦风听到了对方也开始喊口号了,这边就喊的更响了,大家也迈着整齐的步子,穿着最舒服的黄胶鞋,向前继续跑。
道路不宽,两支队伍,都是纵列的,大家就在这小小的道路上,比起来了。
三千米跑,比的是耐力,现在哪怕暂时领先,一会儿也可能落后,不过现在呢,谁都不肯落后,你快,我更快,于是,等到最后,就连喊口号的频率都快了。
大家的脚步,齐刷刷地猛跑,这才仅仅跑了一千米左右,就已经变成了冲刺的速度了。
跑啊,这些以色列人,别看块头大,似乎体力也更大,但是,他们同时负重还大呢,他们自己的体重就更重,所以,这样较量起来,不一定是谁输呢!
大家都是不肯认输的,你不服我,我不服你,都憋着一口气,向前继续跑。
在国内,从歼五开始,一直到歼六,歼七,都是苏制战斗机的标准,座舱都是狭小紧凑的,所以,如果飞行员的个子太高的话,脑袋就直接顶到座舱盖上了,所以,招飞时候的那种大个头,后来都去飞运输机了,个头低的才才能够飞战斗机。
这还不算是极端的,更极端的是坦克,苏联人的坦克内部就更是低矮了,甚至他们的坦克手必须要是一米五的专门的中亚的小个子,才可以钻进去。
西方就不同了,毕竟西方的个头都高啊,他们只能是建造更宽大的驾驶舱才可以。
现在,双方比起来,这几名以色列人,大概要高出十厘米左右,两队人在向前继续奔跑,奔跑,这个时候,已经听到了彼此的呼哧呼哧的喘气声。
秦风也不用再喊一二一了,这种时候,如果喊话的话,说不定就跑不动了,一口气泄出来,就会丢人了,秦风也要攒足了劲头,还有一千米呢,接下来的一千米,要像是百米冲刺一般地跑才行。
秦风这般,一旁的以色列人也是一样,他们也不喊口号了,都在憋着猛跑,他们的个子高,腿长,每一步都更大,但是呢,他们的腿的频率不够高,看来这种跑法,他们也是第一次,他们已经累了,跑不动了,还是在坚持着。
坚持,必须要坚持,在对方的面前,绝对不能丢了面子!
军人是要有自己的荣誉感的,双方都叫着劲呢,就这样,呼哧呼哧地喘着气,大家跑完了最后的一千米。
“停!”秦风喊了一声,随着他的喊话,大家都直觉上想要蹲下来,大口大口地喘气,但是呢,旁边还有以色列人呢,可不能在他们面前展示出来。
“旋梯训练,每人三十圈,我先来。”秦风喊着,准备将自己头上的帽子摘下来,递给唐刚,这一摸,才想起自己是便装的,根本就没有戴帽子。
年轻就是资本,秦风刚刚在跑步的时候,还感觉到自己的两腿像是灌了铅一般地跑不动了,但是现在呢,一下子就又恢复活力了,他们停下来的地方,正好是旋梯。
旋梯就像是两个对接起来的梯子一般,中间是转轴,蹲上去,要靠自己的运动,就像是荡秋千一般地将旋梯给荡起来,越荡越高,最后荡成圆圈,这是相当考验技巧和耐力的。
秦风站了上去。
现在,还不知道这几名和己方较劲的以色列人是不是飞行员,按说只有飞行员才要练习旋梯这种科目,毕竟这会考验飞行员在旋转中的稳定能力。
不管转多少圈,不能头晕,不能丧失对四肢的控制能力,下来的时候,还要稳稳地走路,这样才合格。
现在,秦风站上去了,就在他站上去的时候,就看到一旁的以色列人,也站上去了。
这旋梯,是两个为一组的,很明显,对方也不甘落后的,如果玩这个很溜的话,应该就是飞行员了。
秦风靠自己的体力,先让旋梯荡起来,然后,在向下的时候,身体下蹲,上升的时候,身体也跟着站起来,就这样,旋梯越荡越高,当旋梯荡过半圈的时候,就可以感觉到头向下了,这种感觉,让人的肾上腺素都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分泌出来,这是一种很刺激的感觉。
秦风继续用力,终于,当旋梯转到最高点的时候,没有反着回去,而是正向向前,转了一个整圈,就在这个时候,秦风自己也忍不住地在这最高点叫了一声:“爽!”
“ol!”另一边,也传来了一个男人的声音,对方居然也同步地到达最高点了,这让秦风不由得扭头看过去,看到了那个面容白皙的男人,此时这个男人的脸上也全部都是兴奋。
接着,旋梯开始向下了,秦风继续用力,第二次过去的时候,就在最高点有速度了,越来越快,越来越快,下面数圈的声音,都听不到了,秦风的眼前是旋转的世界,耳边是呼呼的风声,这种感觉,就像是在天空中飞翔一般。
“已经第四十圈了!”下面的唐刚说道:“这么下去,怕是要脱力了啊。”
刚刚猛跑了一个三千米,在这旋梯上又转了这么多圈,身体受得了吗?
“是啊,不过,看他们。”另一名同伴说道。
那边的旋梯,终于开始变慢了。减速的动作,和加速是相反的,上升的时候蹲下,下降的时候站起来,这样,又转了五六圈,终于停下来了。
“秦风同志,下来吧。”唐刚喊道。
秦风就等着这个时候呢,他看着以色列人停下来了,他才跟着减速,当他站到地面上来的时候,也感觉到两腿有些发软,不过呢,此时对面的以色列人,终于服气了。
“你们的体能真不错,我认输了,我们认识一下,我是拉莫尔。”那个刚刚和秦风比试旋梯的人,也是那个喊着one o one的人,此时,向秦风伸出了手来。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秦风伸出了手去,和对方握在了一起:“您只不过是年龄稍大,要是像我这么年轻,肯定比我还要棒。”
秦风懂英语,所以现在大家是可以用英语进行流利的交流的。
第五百章 参观火焰工厂
现在,秦风才刚刚来这里,自然是不会知道的,眼前的拉莫尔,就是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技术最棒的试飞员,已经被内定成为了他们的LAVI狮战斗机的首席试飞员!
他是一名技术相当出色的飞行员,也飞过很多的飞机的,先进的战斗机,比如F…15,F…16和F…18,他都飞过,而且,为了即将进入试制的LAVI战斗机的试飞,他已经在美国培训了整整三年,最近才刚刚回来。
回来之后,他正是最信心十足的时候,谁知道,就在今天早上,带着其他几名试飞员做例行的体能训练的时候,和秦风他们意外遭遇了,跑步,不相上下,这旋梯,就分出高低来了,他毕竟年龄大了啊!
想要作为一名试飞员,必须要有丰富的经验才行,而且,哪怕是飞过多种飞机,鸭式布局的战机,他同样是第一次,年龄大些,经验就会更丰富,所以,现在的拉莫尔已经快五十岁了,正是经验最丰富的时候,而秦风呢?秦风才二十多岁,的确是有些胜之不武的。
现在,两人是不打不相识,一场体力的比拼,反而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看来,你们也是飞行员啊,听说公司里,会有人来飞我们的模拟器,看来就是你们几个人了。”
“是的,我们就是来飞模拟器的。”秦风说道,既然对方把己方的来历都说出来了,说明对方肯定知道的更多,现在,秦风向着对方说道:“我们也知道贵方正在研制的这款鸭式布局的战机很先进,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去参观啊。”
“当然可以了,等到吃过早饭,你们的参观行程就开始了。”拉莫尔说道:“接着呢,我们再锻炼锻炼?”
两人相对一笑,又开始了新的项目,对试飞员来说,体能的锻炼,是绝对不能中断的!
当几个人大汗淋漓地回来的时候,简单地冲了个澡,就去吃饭了。
“你们看起来状态不错啊,不用倒时差。”宋老看着几个人神清气爽的样子,不由得说道。
“是啊,今天早晨训练,还和几名以色列飞行员见面了,其中有一个,叫做拉莫尔。”秦风说道。
拉莫尔?宋老对以色列的飞行员,也不是特别熟悉,只感觉这个名字好像在哪里听过一样。
“好了,赶紧吃饭,吃过饭之后,我们去参观他们的火焰工厂。”
既然宋老都来了,肯定是要有收获的,大家第一天的参观,当然是他们的工厂上的生产线了。
吃过饭之后,大家走着就可以进工厂了,因为这里的旅馆,就在工厂的旁边,整个以色列的国土都是相当狭小的,人口很稠密。
这个工厂的名字是火焰,在工厂的大门口,就可以看到那刷成红色的Fire的英文标志,看起来很是壮观。
“欢迎各位到来。”负责人萨拉夫在工厂的门口,向着到来的中国客人表示了热烈欢迎,这次中国的访问是秘密的,所以并没有多大的欢迎场面,大家介绍一番,就向着里面走去了。
而就在见面的时候,秦风就看到了那个拉莫尔,赫然就站在萨拉夫的身边,看起来是显然是个公司的高级人物啊。
东西方的文化是不同的,这也反应在了战机研发上,比如苏联,是以设计师的名字来命名的,米高扬,苏霍伊,伊留申等等,而到了中国的国内,虽然都是数字代号的设计所,但是每一个设计所,都有一个鼎鼎大名的领军人的。
但是西方不同,F…15是谁设计的?F…16是谁设计的?没有人能说出来,它是归功于整个团队的,并不在意某个具体的人。
大家一起走进了工厂,一般情况下,飞机工厂,都是指总装厂的,毕竟飞机的零部件,都是下属的工厂制造出来的,送到总装厂里面,直接总装就行了。
以色列的大批的战机都是购买的,因为他们能够直接就购买到世界一流的战机,比如F…15,F…16等等,让其他国家望尘莫及,更重要的是,其中的很多战机,都是走的是军援的路子,人家根本就不用花钱。
但是同时,他们也没有放弃自己生产,因为他们不想重蹈以前的道路,在战争的时候因为武器禁运而失去了战机的来源。
同时,在多年的战争中,他们的战机设计和使用的理念,都是最先进的,就像是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