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国航空-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可是机载雷达!
    以前的歼…7是没有的,最多就是个雷达测距器而已,现在终于有了这么个小屏幕,秦风的心中是激动的,这几天来,一直都在学习怎么操作它了。
    亮线绕着屏幕转动,意味着前面的雷达天线在转动,意味着雷达波在向着远处发射,如果有目标的话,这个时候就可以反射到屏幕上来了。
    亮线绕着上面先转了半圈,当它转到下面的时候,突然间,屏幕上就出现了密密麻麻的亮点,数不胜数,转瞬间,整个屏幕都被亮点给填充起来了。
    “006报告,杂波严重,无法进行后续实验。”秦风在无线电里面喊道。
    “006,关闭雷达,立刻返航。”耳机里传来了塔台的声音。
    “006收到。”秦风按照顺序关闭一个个开关,他感觉到自己的眼睛都被屏幕的强光给闪了几下,差点就要盲了。
    同时,心中也有一个疑问,怎么回事?

第五十一章 204雷达的干扰问题
    歼…8的操作稍显笨重,尤其是它的滚转是最要注意的。
    原因很简单,它是在歼…7的基础上被塞进了两台发动机而来的,同时拉长机身,这样,机体的强度是不够的。
    三代机中最常见的f…16,设计的过载是9g,而这种歼…8,滚转时候的过载甚至不敢拉到5g,否则机身可能就会从空中断为两截了。
    蹬方向舵,推操作杆,歼…8在天空中划出了一个大圈子,秦风目光远眺,已经在滚转之中就看到了远方的机场跑道。
    这段时间以来,他对这里的空域已经完全地熟悉了。
    歼…8战机在空中轻轻地飞行着,对准跑道,稳稳地降落下来,秦风这第一次的降落,也是个满分。
    机轮触地,放减速伞,当飞机停稳的时候,秦风就看到几个人扑上来了。
    204雷达总体组朱组长,他中等身材,脸盘浑圆,眼睛里面满是关切,现在,秦风刚刚爬下飞机,他的声音就已经传来了:“怎么回事?我们以前的实验,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啊。”
    1966年3月,国内自行设计研制的机载截击瞄准雷达204雷达上马。当时的朱组长是在大城市工作的,却毅然来到了四川内江,在山头上的607所内扎根,一起参与研制这款雷达。
    204截击瞄准雷达,单脉冲体制、x波段,在研制上由于科研人员毫无经验,只能边学习边科研应用。
    到1967年初,第一部性能样机整机开始联试。但大时代背景下,204雷达的研制试验工作陷入了停滞。甚至,有着成果被破坏的可能。
    这期间,他就是守着这部雷达、守着机器设备,继续钻研业务,对他来说,这部雷达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般。
    经历过重重磨难,终于,这款雷达被装到了歼…8战机上,进行最重要的载机试飞了,哪里想到,这第一次的飞行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雷达屏幕上全部都是雪花,说明是受到了干扰的啊!
    这干扰是怎么来的?
    “我打开雷达后,波束开始在屏幕上显示正常,但是波束转了半圈,就是满屏幕的亮点了。”秦风说道。
    试飞员的描述是相当重要的,可以给科研工作人员一手的反馈资料,听到了秦风这么说,朱组长的脸上带着疑惑:“奇怪,开始好好的,后来突然就不行了?”
    他的嘴里自言自语:“难道是电路工作之后发热,导致的回馈混乱?这要是拆电路就复杂了。”
    如果是西方战机,现在已经采用插片式的了,打开侧面的蒙皮或者专门开的舱门,里面的电路板是一块块的,插拔就可以了,相当方便。
    但是己方的战机却是堆叠的,想要拆下面的,就要依次把上面的拆下来才行。
    这样的拆解,动辄就是几个小时,甚至是几天。
    “还是先看看雷达天线吧。”朱组长说道。
    随着他的话,已经有几个技术人员开始对着机头下手了。
    歼…8战机的结构和歼…7是类似的,机头进气,为了调节各个速度下的进气效率,需要在机头中央增加一个调节锥,这个调节的进气锥前后移动,就可以控制进气量的大小了。
    当初去埃及的时候,看到的米格…21mf的进气锥相当大,但是和这眼前的歼…8一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它的直径至少比米格…21mf大了一半,这巨大的墨绿色的进气锥,是靠一圈螺栓固定在后面的底座上的。
    几个人一起动手,十几分钟之后,这个进气锥的罩子被拆了下来,秦风站在他们的后面,看着里面的雷达天线。
    从外面看,就像是一个锅盖,没错,这就是雷达天线最初发展的形式,它的前端是一个小的反射面,里面有馈源,再反射到后面的主抛物面上,向前辐射,这就是卡塞格伦天线,也是雷达技术发展以来最常用的形式。
    至于它的效率,那是相当低下的。
    这个时代,西方已经开始向着平板缝隙雷达天线过渡了,只可惜,那种技术,己方自己想想就够了。
    秦风在后面不由得感叹,他现在还不知道,过几年的时候,他会随着众人参加一个和平典范的项目,虽然是个失败的项目,大家却接触到了西方世界中先进的机载雷达技术,从此奋发图强,为自己国家的机载雷达事业继续奉献。
    “没有问题啊,咱们的雷达天线是完全正常的,没有受到震动而出现异常。”一名助手向着朱组长说道:“可能这个问题是出在电路上的,要不咱们拆卸电路?”
    拆雷达天线容易,拆除进气锥就行了,但是要是拆电路,就是大工程了,而拆出来了之后测试电路,那就更是繁琐了。
    朱组长皱着眉头。
    他参与这个项目已经十几年了,从一个小伙子,也成长为了独当一面的组长,额头上已经开始出现白发了。
    他对己方的雷达很有信心,电路板都是从工厂里最新造出来的,怎么会出问题?
    就在这时,秦风突然在旁边说道:“是不是地面杂波的干扰?”
    秦风一直都是在研究战机,研究这个时代的新技术的,现在,国外战机早就发展到脉冲多普勒雷达了,利用多普勒技术,通过不断的傅里叶变幻来滤除杂波,具备了下视下射能力。
    而这些技术,对己方来说都太超前了,这款204雷达依旧是最普通的单脉冲雷达,仅仅能够对着天空搜索而已。
    自己当时的飞行高度仅仅有两千米,按照雷达天线的俯角和高度来算,肯定会有雷达波辐射到地面上去的,这样的话,雷达就受到了地面的强烈干扰,从而屏幕上满是雪花了。
    听秦风这么一说,顿时,朱组长就拍了拍大腿:“没错,咱们的雷达是没问题的,就是和载机这么一结合,就出问题了!”
    “秦风同志,真有你的,你的这个分析很有道理!”朱组长说完,再次皱起来了眉头:“只不过,咱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啊?”

第五十二章 挡住它
    朱组长是研究雷达的,在雷达技术上日夜奋战,终于达到了国外六十年代的水平,这款204雷达的技术水平,几乎和米格…21mf上装备的雷达差不多。
    但是,朱组长却不懂飞机,他只是按照601所的要求,把各个电路板设计成确定的形状,可以塞到给他们预留的空间内,而且满足了散热需求等等。
    他们设计的目标就是搜索距离30公里,准确截获目标,显示到屏幕上,同时制导己方的导弹。
    现在导弹还没出来,也不用说制导了,能搜索出目标来就行,当时在地面上实验做了无数遍,现在一上天就出问题了,原来是地面杂波的影响!
    这里的停机坪是硬化过的,水泥地面,秦风捡起一块红砖的碎片来,在地面上蹭蹭蹭几下,画出来了一个三角形。
    雷达向下最大的俯视角度,和水面画出两条线来,加上高度,这样就能算出距离来了。
    “高度两千,这个是三角形的竖直高度,对面雷达的俯角大概是三十度,这样的话,根据正弦值来计算,斜边就是四千米,我们的雷达搜索距离是三十千米,已经远远地超过了。”
    不用高等数学知识,简简单单的一个三角形就能说明了问题。
    204雷达,天线上的万向节旋转的角度是一定的,对于亚音速目标,横向机动性强,雷达截获范围方位上宽,俯仰上窄,也就是说,水平方向上它的最大夹角可以达到120度,竖直方向上却仅仅有六十度,这样按照水平线来算,就是三十度,无数的雷达波都打到了地面上,回波肯定也是密密麻麻啊。
    现在秦风这么一画三角形,直接就计算出来了,扔掉了手里写剩下的红砖碎片,秦风说道:“要不在电路里面限制一下,减小它的俯角?”
    既然向下看会闪瞎眼,那就别向下看啊,增加一个专门的控制电路。
    “不,不行。”顿时就有人反对了。
    这个雷达天线是用电机带动的,在电路里面控制一下就好了啊,为何不行?
    秦风望着这个人,他是专门负责天线一块的,他不断地摇头:“不行,不行,这样电路就复杂化了,我们不能让电路更繁琐,这样故障率会更高。”
    如果是后世的雷达,采用的都是数字电路,那只要在程序里面加几条指令就行了,很简单,比如读取飞行高度,低的时候,就让雷达的俯角小一些。
    但是,现在不行,这款204雷达不折不扣地采用的是模拟电路,增加一个功能,那就要增加很多的电路,如何和现有的电路综合起来,更是考验技术。
    苏联人的装备,单个子系统并不先进,但是合起来却是最好用的,这就是他们整合能力的强大。
    现在,己方却没有这水平,再增加一些电路,那说不定进度得拖一年!
    要知道,对付亚音速目标,是要两边宽,上下窄,对付超音速目标,雷达波束正好反过来,两边窄,上下宽,这电路必定是相当复杂的。
    他强烈地表示反对。
    这是最直接的方式了,现在却不能用,秦风也皱起来了眉头。
    手里拎着飞行头盔,身上穿着抗荷服,秦风和众人一起都在对着机头的雷达天线出神,如果不改变电路,那该怎么解决?
    众人都是一筹莫展,秦风来回踱着步子,顾总也跟着走过来了。
    “秦风,试飞出了什么状况?”
    随着试飞的原型机的增多,顾总也忙碌起来,刚刚处理完上一架飞机的数据,就看到这架飞机的进气锥给拆下来了,就知道有问题。
    “咱们的雷达,受到地面杂波干扰,无法正常工作。”秦风说道。
    不是自己的事,而是雷达的事啊。
    战机,需要有武器才行,以前的歼…7,机炮就是主要的攻击武器,老旧的光学瞄准系统也能凑合着使用,但是现在的歼…8就不同了,它要拦截轰炸机,必须要用雷达制导导弹才行。
    配套的霹雳…4导弹在研发之中,而歼…8战机如果不能用雷达的话,那就是有枪没弹。
    顾总也是皱起来了眉头,向着朱组长问道:“原因呢?找到了吗?”
    “秦风给大家分析了一下,我们觉得有道理。”
    指着地面上秦风画出来的那个三角形,朱组长介绍了起来:“您看这个三角形,哪怕就是飞行高度一万米,咱们的雷达也会有相当一部分波束射到地面上。”
    朱组长比划了几下,顾总就明白了,也是觉得很难处理。
    秦风又看了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