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国航空-第3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蒙诺夫顶住来自工厂、研究所内部外部、政府领导层的压力,为了追求最完美的飞机,他把整个飞机决定推倒重来,在飞机的气动布局上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在机翼方面,就进行了很大的改动,比如加大机翼面积、减小后掠角、除去翼刀、将弧性的翼梢改为方形并加导弹发射轨、后缘襟翼和副翼改为单一的襟副翼并增加了计算机控制的前缘襟翼等等,其他的方面,比如进气道,发动机舱,双垂尾等等,都进行了改进,这些改进,都意味着以前的工作几乎是白做了,他们又回到了起点,重新开始研制。
    由于改动太大,工厂也需要重新进行生产,这样严重拖延了进度,比如一直等到1982年初,在共青城才结束了结构加强型的苏…27批量装配准备工作。而米格…29已经于1983年开始交付部队使用。苏27的进度如此缓慢,甚至都面临可能流产境地。
    西蒙诺夫,研发最先进的战机就是他的梦想,如果集中整个航空工业的优势,打造出来的战机都无法和f…15对抗,那还有什么用?同样还有军队的一些狂热的高官支持,终于,苏27在1985年完成了定型,各种方面的数据,都是力压f…15的,而为了试飞它,又先后坠毁了几架原型机!如果没有强大的毅力,早就流产了。
    付出才会有收获,压力变成了功绩,尤其是在巴黎航展上,这种飞机一鸣惊人,为苏维埃赢得了极大的威望,也迎来了中国的考察团。
    西蒙诺夫的心中是骄傲的,他向着中国到来的客人,露出真诚的微笑:“各位朋友,欢迎来到共青城,我们的苏27战机,会成为贵方空军最有力的拳头的,现在,先让我们去生产线上看看。”
    共青城在苏联远东是一座著名的工业城市,附近的山上有各种的矿产,城区的周围有各种的工厂,生产出来的各种金属,可以直接就进入共青城的飞机厂,大大地方便了飞机的生产,在战争时期,这里甚至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一旦欧洲爆发战争,那里打成了一片废墟,这里也可以继续源源不断地生产。
    这就是远东工业存在的意义,在那个战争年代里,这里就已经得到了检验,而现在,这里也会成为苏维埃出口创汇的主要基地。
    工厂的建筑是有些斑驳的,苏联的产品给人的感觉从来都是五大三粗,而苏联的工厂也是这样,当然,对国内的客人来说,这里的工厂是有一种熟悉的感觉的,因为和国内的工厂几乎是一样的。
    工厂里面的树木郁郁葱葱,就和远处山岗上的树林一般的茂盛,在树木的掩映中的工厂,充满了各种嘈杂的声音,金属锯的尖锐的噪声,手电钻钻孔的高分贝的滋滋声,还有各种金属的摩擦声,构成了一幅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这里是总装厂,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生产能力很高,一旦需要,月产量就能有几十架,完全可以适应大规模军事战争的需要。”走进工厂,看着那一眼望不到头的厂房,沿着走廊的两边是两排的战机的装配工位,不由得让人感叹,太大了。
    对这里的一切,西蒙诺夫是自豪的,当走进来的时候,通行的中国客人们,发现自己的眼睛已经不够看了,这景象,如此壮观啊。
    苏27是高大的,一个工位,几乎就相当于己方的歼七战机的两个工位的大小,在搭起来的架子上,工人们正在给飞机进行总装,可能是逆着生产线走的,所以这边总装的已经很完整了。
   

第七百三十三章 工厂参观
    
    在国内,制造飞机的时候,站着一个凳子就能够得着总装了,爬上爬下都可以,但是在这里,总装苏27的话,绝对是不行的。
    这架飞机有多大?几乎算是战斗轰炸机的水平了!一个个的脚手架,围绕着飞机,一个工位上,前面的机头有一个一层楼高度的脚手架,这样才能够站在那里,对机头的部位进行装配,两边侧面,脚手架足足有两层楼高,这样站在上面,才能够得着座舱!
    这样看起来,就够壮观的了。机体的蒙皮也已经装配好了,是黄色的,看起来很奇怪。
    上次来,已经看过米格29的工厂了,和苏27的工厂相比,米格29的明显要小一圈的,当大家绕到后面的时候,对着尾部的发动机,也开始研究起来。
    “我们这款战斗机,使用的是礼炮厂的al31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最大推力12吨,是世界上最可靠的发动机。”西蒙诺夫说道。
    留里卡集团的礼炮厂,主要是生产航天发动机的,同时也生产航空用的发动机,为了这台发动机,他们也是折腾了很多年,从1973年开始,一直到了1985年才算是合格,开始大批量地生产装配,如果没有这种先进的发动机,也满足不了这款杰出的战斗机啊。
    推力12吨,用在己方的歼十上,那是再好不过的了,这次出访,宋老依旧没有过来,对宋老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打造金属样机,歼十工程就是他的全部。
    对于歼十用什么发动机,他现在也是服从上级的安排,如果真的要用al31发动机的话,那他也会认真地区考虑配套,哪怕这样会导致战机有大的改动。
    这款发动机,出现在秦风的眼里,秦风对它是相当痴迷的,发动机的技术含量有多高,看看它有多少产品就知道了,到目前为止,全球只有美国和苏联拥有大推力的发动机!欧洲所有的发动机,都是推力七八吨的中推,研发大推,只有最强大的国家才能够做到。
    “我们如果进口了这种飞机,那一定得进口一定的配套发动机才行,这种发动机的寿命如何?”林将军问道。
    空军是主要的用户,对装备一定要了解清楚,这次来,就是来了解装备的,按照一贯的印象,苏联战机发动机的寿命都是很短的,这样的话,在一次全寿命的期间,要几次更换发动机,这也是个不小的成本。
    相比最初的采购成本,西方更加重视全寿命成本,他们的很多发动机的寿命都超过了一千小时,甚至是三千小时,和机体的寿命相同,这样就省去了很多后期的维护成本。
    对发动机的寿命,是有不同的理解的,战争时期,几十个小时可能飞机就被击落了,寿命太高也没用,但是在和平时期,频繁地更换发动机,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现在这款发动机的寿命是三百小时,不过礼炮厂很快就会将它提高到500小时。”西蒙诺夫说道。
    对苏联来说,500小时的寿命,已经很不错了,而且,并不是说500小时之后就不能飞了,500小时之后,发动机就要进入大修厂,彻底拆开维修,更换那些磨损的部件,检查每一个叶片是否完好,这就是发动机的翻修,翻修之后,就可以再飞500小时,这样,总寿命就能有一千小时了。
    “太短了。”林将军说道:“如果我们要采购这种飞机的话,那我们一定要采购配套的大修厂。”
    如果没有大修厂,那就会受制于人,等到发动机飞到了寿命,就得送到苏联来大修,如果以后国际形式变化,和苏联的关系闹僵,那苏联不给大修,飞机就都报废了。
    林将军也是努力地抑制自己的冲动,没有说出引进发动机制造厂的事情来,毕竟,现在的苏27也仅仅是纯进口的,没有谈到引进生产线呢,既然没有引进生产线,当然就不会引进发动机的生产线了。
    在以前的时候,每次引进都是配套的,机体和发动机一起引进,现在的话,那就是以后的项目了,不过现在,必须要先谈妥一点,就是发动机的大修厂!
    虽然发动机的大修和生产是有很大的台阶的,但是,一步步地来,通过大修发动机,也可以积攒三代机发动机的经验啊,对国内肯定也是有好处的,而且,这也是很正常的要求。
    “这个,我们做不了主,还得需要莫斯科方面答复。”西蒙诺夫说道。
    林将军能够说一口流利的俄语,和西蒙诺夫的交流就是很通畅的,不需要翻译,而秦风就不行了,不知道两人在说啥,叽里咕噜的,但是能猜出来,肯定是在说发动机的事情了。
    发动机,是航空工业的桂冠,国内现在研发涡扇十,困难是很大的,想要让歼十飞起来,最好还是引进配套的这种发动机啊。
    当然,和屠老的问题一样,这种发动机的机匣是在发动机上面的,歼十是单发的飞机,维护都是从下面进行的,所以,必须要修改机匣的设计才行,这些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现在,还是看苏27吧,这架飞机,看起来太高大了。如果坐上去,会是什么感觉?
    “我们看到,这两台发动机中间的部位有一个尾椎,这个尾椎是干什么用的?”秦风提出了一个问题。
    米格29没有,它的尾部就是两台平行放置的发动机,而苏27战机,两台发动机之间,有一个向后延伸的凸起,这个凸起就像是脊椎动物的尾椎骨一般,如果从远处看,还像是蜜蜂的钩子一般。
    这个装置是干嘛用的?不会仅仅是为了有一个合适的空间放减速伞吧?
    西蒙诺夫皱了皱眉头,果然,对方提出的这个问题,就很专业了,甚至说涉及到了机密,不过呢,现在这款飞机已经是成熟的飞机了,这些设计最终会被外界剖析出来的,所以现在说给对方听,那也不算什么的了。
    “这个尾椎的作用有两个。”西蒙诺夫解释起来。
   

第七百三十四章 气动布局的先进
    三代机开始讲究了对涡升力的利用,这种飞机的外形,也变得越来越科幻起来,相比以前的简单的机身机翼尾翼搭积木一般的拼接,翼身融合让飞机看起来更漂亮,两边延伸的边条,体现着气动力学的最新的成就。
    苏27的外形,就是如此的漂亮,它远远地超过了f…15,其实从本质上看,f…15的气动外形是最常规的,连边条都没有,但是f…15的性能照样很先进,这是因为美国拥有一流的发动机和一流的航电。
    在航空系统里,就流传着一个真理,只要发动机给力,板砖都能飞上天,美国的发动机技术是最强大的,所以他们不用想各种特殊的手段,就能够让飞机的性能实现一个飞跃了,这点是其他国家难以望其项背的,哪怕是苏联也不行。
    就拿三姨夫来说,这款发动机虽然也是12吨推力级别的大推力发动机,推重比也有78,但是苏联的标准下,这个推重比是干质量状态下的,将各种润滑油都加进去之后,推重比就降低到7以下了,除了推重比之外,耗油率,寿命,都无法和逆天的f100相比,至于到了后来,美国人有了先进的f119,那就更是外星科技一般,其他的国家根本就无法追赶,连后来的俄罗斯,都是无法搞出推重比为10的发动机来的。
    当发动机的推力不足的时候,该怎么办?自然就是利用气动设计来弥补了,欧洲流行鸭式布局,苏联搞这种翼身融合,其实都是因为发动机不给力的一种结局。
    当然,优良的气动布局,对飞机的性能是有很大的影响的,现在一个小小的尾椎,里面的学问也是很大的。
    “我们的这款战机,气动布局先进,广泛地使用了涡流来提高升力,提高大迎角的性能,但是,气流流过其机体形成的涡系气流会在尾部破碎,这样就对飞行产生不利的影响,我们设计的这个尾锥的目可以让涡系气流附着在尾锥上,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