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航空-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要是一改,怕是进度要拖延啊。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条接一条的意见
对方的这句话,让众人都感觉到没有办法接下去,大家都在望着屠老,毕竟,屠老是负责技术的一把手。
屠老也不能点头,他知道,这一点头下去,那己方的工作量就大大增加了,一旦工作量增加,那进度就会拖延,一旦进度拖延,项目就可能会黄了。
这样的事,以前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不能让它再重复发生了。
秦风在一旁,看着屠老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突然间,就是灵机一动,说道“身高。”
身高,没错,就是身高!
听到秦风这个简单的词,屠老就在脑子里有了回答的思路“将军,您知道的,k10弹射座椅,那是给狂风战斗机研发的,是给西方的战斗机使用的,西方的飞行员,普遍都是很高的。”
东西方比较一下,就可以知道了,西方身高超过一米八的大块头,那简直是比比皆是啊,西方的战斗机座舱,可不能太小了,否则,他们的飞行员钻不进去啊。
但是,东方的就不是了。
米格21,虽然是苏联人研制的,他们也没有考虑到自己国家的飞行员的体型问题,身体高大的,开运输机去,身材矮小的,再来飞战斗机,这样就行了啊。
就是在这样的想法中,他们把米格21设计的相当狭小,座舱内,人坐进去之后,几乎就是满满当当,动弹都很难了。
“而我们双方,体型是差不多的,所以,我们的弹射座椅,应该会更适合贵方,如果贵方执意要选择西方的弹射座椅的话,会和战机,飞行员都不匹配。”
这样说,也是称赞了对方了,国内的公民,平均身高是在一米六五以上,不到一米七吧,而约旦呢?
约旦国家的公民,平均身高是一米五八,不到一米六!他们比国内的公民更加矮小。
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选择了西方的弹射座椅,完全就是一种浪费。
“而且,如果体重不达标,就贸然选择他们的弹射座椅,那还可能会带来危险。”屠老再次加重了自己的语气。
没错,弹射座椅,那是要看飞行员的重量的,如果飞行员的体重太小,弹射的时候也会有危险,因为加速度太大啊。
屠老说完这句话,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就放下来了,总算是有了个不错的说辞,不管如何,也要让对方放弃使用西方的弹射座椅,己方可来不及给他们配套,现在,和马可尼公司的航电的事还没谈清,可不能去折腾他们的弹射座椅了。
听到了屠老这样解释,卢萨迪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继续就别的话题说起来了“它的武器,主要使用的是什么?”
机炮,当然是机炮啊,在国内的空军使用中,机炮一直都是最得心应手的了,虽然也有导弹,但是大家都知道不可靠,还不如用机炮呢。
但是,对外国朋友,当然不能这么说。
“我们的这款飞机,可以挂载我们的霹雳2空空导弹。”屠老说道。
霹雳2,这个导弹的历史是很悠久的了。
在刚刚建国之后,海峡对面的人,一直都是不甘心失败的,经常会过来挑衅,在一次空战中,一枚ai9响尾蛇导弹坠落地面,未能爆炸,被中国军民找到。
苏联人知道后,立刻就把这枚响尾蛇导弹要走了,很快就搞出来了k13导弹,北约代号aa2“环礁”。
之后,国内开始和苏联引进米格21战斗机的全部生产技术,同时也包括全套引进k13导弹协议,并将其命名为“霹雳”2号。1964年11月,导弹仿制工作全面展开。仅用3年时间,到1967年3月定型试验,共发射导弹19枚,取得了试验成功。1967年11月导弹正式批量生产。
可以说,k13是仿制ai9b导弹的,而霹雳2又是仿制k13的,但是仿制的水平,赶不上原版,这种导弹,也就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而已,连屠老说话都不硬气。
“我们希望可以使用法国产魔术r550近距空空导弹。”卢萨迪说道。
r550“魔术”红外近距格斗导弹是法国的主力空空导弹,于1969年开始设计,1975年正式装备法军,法国在研发完成之后,不仅仅自己使用,还大量出口,前前后后有18个国家都装备了,性能比美国早期的“响尾蛇”ai9b、d要好。
现在,法国已经开始研发r550“魔术”的改进型“魔术”2,性能略优于美国的ai9,算是近距格斗导弹中的佼佼者了。
这又是一个大工程了。
要把这款导弹整合到武器系统中来,还得耗费精力,不过还好,这个时代整合一款近距格斗导弹的技术难度还不大,国内出口到巴基斯坦的歼6战机,就被巴基斯坦空军挂载上了响尾蛇导弹。
而魔术导弹的武器接口,和响尾蛇几乎就是一模一样,发射架也都一样,完全可以照瓢画葫芦。
约旦空军装备了法制“幻影”f1ej战斗机,他们有大量的这种导弹的库存,所以,他们想要用这种导弹来替换,也是有原因的。
一个买家,一个状况,这些改进意见,在埃及的订单上就没有出现过,因为埃及本来就是苏联装备为主的,国产的歼7不需要改变,但是,约旦这个买家,还真是不好伺候啊。
说到挂载导弹,卢萨迪又开始弯腰低头,查看机翼了,看着正在组装的机翼,他就能看出机翼内的结构来了。
“这款飞机,机翼上只有一个挂点?这是绝对不行的,太少了。”卢萨迪继续说道“必须要再增加,至少要保证整个机身有五个挂点,这样才够用。”
由于起落架的原因,歼7只有机翼外侧一段可以用,那里的承受力不强,也就挂载一枚近距导弹而已,机身下面的挂点,能挂个副油箱。
反正国内空战主要用机炮,平时最多挂个副油箱,机翼挂点没啥用。
但是,约旦方面是不能接受的,一架战机,仅仅有三个挂点,那还能叫战斗机吗?再简单的战斗机,也得有五个!
第一百六十九章 内行的要求
这些,都是娘胎里面带出来的。
从歼5时代开始,一直到现在的歼8,大家都在仿制苏联人的米格机,当起落架展开的时候,支撑点是在机翼中部的。
这种情况下,可以让主起落架之间的轮距距离最大,保持起降的稳定性,毕竟战斗机就像是一个三轮车,不稳定。
而同时,现在在西方世界,都已经开始流行外八字的起落架了,支撑点并不在机翼上,而是在机身上,回收的时候,直接就回收到了机身内部,这样,机翼下面宝贵的空间,就都留出来了。
类似于f15这样的战斗机,外面可以有八九个挂架,甚至还可以上复合挂架,想挂多少挂多少。
歼7却不行,现在的歼七,唯一能利用的,就是机翼外段的空间,没有被起落架给割成两段,是可以挂载的。
“这种战斗机采用的是落后的涡喷发动机,耗油率高,航程短,为了增加航程,那就要挂载副油箱。”作为一个内行,卢萨迪说的非常的到位“这样,就必须要增加机翼的挂点,而且,这个机翼的挂点,挂载能力至少要达到五百公斤以上,可以挂载个五百升的副油箱,也可以挂载火箭弹,炸弹,外侧还要有挂架,能够挂载空空导弹。”
机身下,可以挂载八百升的副油箱,两侧机翼下,各挂五百升,这样也就勉强够用,而且,一旦需要,机翼上还可以挂火箭弹,炸弹等等,所以,现在不增加挂架,那绝对是不行的。
但是,如果要增加挂架的话,那机翼就要重新设计了。
要知道,约旦要求的,可不仅仅是能挂个魔术导弹,还要能挂副油箱,要有五百公斤的承受能力。
这样,机翼内部的结构,也得跟着加固,要进行受力计算,要满足挂载需要,该加强的部位就得加强。
这样下来,改动的工作量,是越来越大了。
突然,屠老又想到了什么,这挂载能力增加了,可以说,两边各增加五百公斤,那就是一吨啊,这样的话,起落架也得加强,否则在降落的时候,起落架就有折断的风险了。
这样下来,那复杂程度就更大了。
屠老皱着眉头,这对于己方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到现在为止,己方还没有向对方介绍马可尼的平显设备呢,对方一边参观厂房,参观正在组装的战机,就已经提出来了这么多的改进意见。
内行,绝对是内行。
那个弹射座椅的,屠老可以坚持,但是,对方提出来的其他的改进设想,那却都是有理有据的了,自己是不能拒绝的,如果自己拒绝的话,这笔生意估计就够呛了。
“这些改进,我们以后再详细商量。”屠老说道“现在,我们还想要向贵方介绍一种新的装备,现在,我们正在计划给战机安装现代化的火控设备,实现平显射击,它将比原版的战机,提升一倍的战斗力。”
对方既然提出来了这么多的意见,说明对于战斗机是很了解的,现在,听屠老这么一说,果然,对方很感兴趣。
苏联人现在的战斗机,还没有实现平显呢,他们是在米格29上才实现了平显的射击,电子系统和西方差了一个档次,现在,132厂要给歼7增加平显,顿时就吸引了卢萨迪的注意。
此时,大家已经绕着生产线,走过了一圈,在厂房的尽头,进入了办公区,进入了会议室。
如果现在就有足够的设备,那就可以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了,可惜,现在还得以口述为主。
来到会议室里,屠老的准备是很充足的,拉上窗帘,打开幻灯机,开始放幻灯片了。
“平显最大的优点,就是节省时间,让飞行员不必向下看,就能掌握主要的飞行数据,我们通过和马可尼公司合作,共同研制适合歼7装备的平显火控系统,这张就是它的方框图。”
一张张的幻灯片,开始放了起来,约旦方面的客人,认真地听着。
终于,当灯再次亮起来之后,卢萨迪开口了“也就是说,如果这套系统能够完成研发,将会给战机的性能带来极大的改善?”
“没错,就是这样的,我们相信,平显是未来空战的希望。”
“但是,这套系统,万一研发失败,或者说是进度太慢呢?”
“有马可尼公司的技术为基础,怎么会研发失败?至于进度问题,贵方如果急需战机,我们现在可以按照现有的标准生产,先给贵方出口,等到这套系统完成,后期的战机,再按照这个标准进行生产,先期的型号,也可以升级到现在的标准,如何?”
这些,都是大家早就想出来的了,屠老看了看坐在角落里面的秦风,虽然秦风一直表现的默默无闻,但是,这个方案的策划,秦风是有很大功劳的,尤其是现在的回答,都是秦风提出来的对方可能要问的问题。
研发不会失败,最多就是进度拖延而已,进度拖延不用怕,先期的用现在的型号,以后的再改进啊。
“这个我们需要经过考虑之后才能答复。”卢萨迪说道。
毕竟,在来之前,他们没有想过要改进航电这回事,而且还是西方的航电,如果改动下来的话,肯定还会花费更多的资金,他们也要慎重才行,而且,还没有成熟的例子,他们完全就是第一个试水的,就更得小心翼翼的了。
“各位,旅途辛苦,今天的考察,就到这里吧,接下来,我们去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