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之海权时代-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暂时吕宋的政务就由洪磊负责,在承天府的官员派来之前,你首先要将吕宋府的官府架子搭起来。

    谢永常在移民中的威望比较高,有什么疑难之事,你可以与谢永常商议着解决。”

    被点到名的几名文武都起身躬身领命,洪磊没想到打理吕宋的苦差落到了自己的头上,他当然知道这是延平王在培养他的执政能力。

    整个延平王府如今算是有了三府之地,其中承天府的级别最高,府尹由延平王亲自兼任。琼州府知府张煌言那也是一代名臣,声名显赫。

    以他洪磊现在的资历,还没有资格担任一府知府,利用知府到任之前参与一府之地的管理也算是给了他一个非常不错的锻炼机会。

    郑氏的官现在可不好当,自从延平王继位以来,对文官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再想如以前一般坐在衙门的二堂喝茶如日当老爷是想都甭想。

    整个官吏的考核细分了多个方面,从百姓的生活水平,辖地儿童的入学率,每一年的税收是否有提高,当地的基础设施有没有发展,方方面面都要进行考核,任何一方面没有进步都要进行仔细的陈述,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那就等着接受调查吧。

    当然有了政绩,得到的好处也不少,比如说各个指标都能达到考核优秀的官员,年底会得到一笔丰厚的奖励。

    这笔奖励是官员一年俸禄的二倍,这样的激励措施就是鼓励官员将自己的辖地治理好,治理的越好得到的好处就越多。

    相反懒政惰政,贪腐无度就会受到严惩,严重的掉脑袋也不是不可能。官员在贪腐的时候,就应该去想一想风险与收益哪一个更高一些。

    在吕宋城缴获的收获郑经只留下五百万两现银准备运回承天府,剩余的现银与物资全部留给了吕宋用于重建工作。

    洪磊手里有了银子和粮食,做起事来就容易多了,首先要做的就是安置难民,这些难民在吕宋本来就有土地,只需要补充生活物资与生产资料就能安稳下来。

    最让洪磊头疼的反而是吕宋这边女多男少的问题,在这一次斗牛国人针对移民的行动中,大量的男人死于非命,留下了大量的孤儿寡母。

    这些妇孺完全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可是这女人又是稀缺资源,洪磊连续多日都在这些女人堆里跟这些女人商谈,询问一些带着小娃娃的女人愿不愿意改嫁。

    就算是这些女人都愿意改嫁,也得能够找到这么多愿意娶寡妇的男人,洪磊将这个难题抛给了郑经。

    郑经一听还有这好事啊!立刻给承天府与琼州府各去了一道诏令,在两府招募三十岁以上的老光棍来吕宋垦殖,到了地方就发媳妇,而且进门就能喜当爹。

    对于贫苦百姓来说,来讨个婆娘栽根立后就不错了,哪里还有什么资格挑肥拣瘦,在古代打光棍就是常态,能娶上媳妇成亲的都是生活殷实的人家。

    两道诏令一下,立刻便有大量的老光棍报名前来吕宋垦殖,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不但解决了女多男少的问题,而且还变成了男多女少。

    为了给这些多出来的老光棍娶媳妇,郑军不得已将俘虏的西夷女人都提了出来给这些老光棍分配。

    虽然说这些西夷的女人长得丑了一些,长相完全不在华夏百姓的审美点上,但是好歹也是个女人不是,也能给老光棍们生儿育女。

    一个月后承天府派来的知府来到了吕宋,来的不是别人正是郑经的岳父原万年县知县唐思文。

    这几年唐思文在万年县任上做的确实不错,更兼之郑经将试验田设在了万年县,每年的单是一个试验田带来的收益就让万年县水涨船高。

    整个承天府万年县的百姓生活水平最高,几乎家家都靠着制作红薯粉条盖起新房子,如今被直接升任吕宋府知府,到底是升官还是明升暗降也说不清楚。

    郑经也没想到来的会是岳父,赶紧将岳父迎进市政厅,人前的官话不必细说,在没人的时候,郑经问道:“岳父!怎么是将您调派过来了,这吕宋拢共就不到两万人,说是知府连个知县都不如。吏官衙门那边是怎么跟你说的?”

    “郑大人的调令中说的是,吕宋乃是新附之地,需要干吏牧守,臣乃是王上岳丈,是王上心腹重臣,是吕宋知府的不二人选。”

    “岳父可知道吏官衙门打算安排谁去做万年知县?”

    “这个臣不知道,吏官衙门给臣的调令是接到调令将政务交接给佐贰官,立刻动身。”

    (



    第一百五十八章 承天风起

    

郑经沉思了片刻点头道:“岳父调到吕宋也好,吕宋今后肯定有很好的发展,寡人也会在政策上向吕宋倾斜。

    保证每年拨给吕宋的移民人口不会低于两万人,连续支持五年,五年之后,吕宋就要有自己自我发展的能力。”

    唐兴文仔细琢磨了一会儿说道:“得王上如此支持,这吕宋臣保证五年之内必成我郑氏的后方粮仓。”

    “寡人相信以岳父的能力; 不过不能按照承天府的那种施政模式,承天府的目标是养活从离岛后撤的几十万百姓。

    而吕宋没有这种压力,吕宋完全可以采用大农场的模式进行垦殖,比如说以一千亩为一个地块开辟种植园。

    比如种植甘蔗、剑麻、金鸡纳树等经济作物。至于粮食,吕宋能够做到一年三熟,少量的土地进行大规模种植就能满足吕宋的粮食供应。

    至于说以后进军大陆的粮食供应,从吕宋调粮不如就近从承天府调拨,成天府发展起来; 所生产出来的粮食足够满足二十万大军的消耗。

    总之这土地一定要合理规划; 粮食种的太多我们消化不掉就会烂掉,这不划算。而且在对外贸易方面粮食的价值远没有白糖、麻绳、药品的价值高。”

    “王上!这甘蔗、剑麻臣知道,这金鸡纳树是个什么东西,种这个树有什么用?”

    “这金鸡纳树是斗牛国人从新大陆引进到吕宋的一种树木,这种树木的神奇之处在于它的树皮能够治疗疟疾,也就是打摆子。

    这个秘密斗牛国人一直当做最大的秘密并不对外公布,寡人也是在无意间查阅斗牛国的资料才知道了这个秘密。

    岳父您想想看,一旦这种药品投入到市场上,我们能够挣到多少利润,我们在开发热带地区的时候,最头痛的就是打摆子,每年因为打摆子死了多少人。尽管我们知道黄花蒿对打摆子有治疗效果,然而疟疾的死亡率依然是居高不下。”

    唐兴文眼睛亮了,他太清楚疟疾对热带垦殖的危险了,承天府不敢快速进行开发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疟疾这把无形的杀人的刀。

    若是真能确定这个金鸡纳树的树皮有治疗疟疾的功效,而且比黄花蒿的效果更好; 这个种植园一定会成为吕宋的经济支柱产业。

    “王上!这个树容易种植吗?”

    “这个寡人也不清楚,需要不断进行摸索,寡人会从试验田给你调拨几名农技员,到时候他们会协助你进行栽培与育种。”

    唐兴文又问了一个愚蠢的问题:“王上!这种植园肯定需要大量的人力与财力,单靠官府肯定不行。

    移民过来的大多数都是穷得连饭都吃不起的百姓,他们如何能够买得起一千亩以上的土地,而且若是大多数移民都开辟种植园,劳力从哪里来?”

    郑经压低声音说道:“我的岳父大人,出门可别说这话是我说的,那么多的土人留着干什么?劳动力完全可以用这些土人,给移民发放武器,让他们自己去捕奴不就行了。”

    唐兴文三观尽碎,这完全违背了圣人之学的教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看着唐兴文纠结的表情,郑经给他下猛药道:“你可知道斗牛国人历次对华夏百姓的屠杀,下手最狠的是什么人?”

    唐兴文明白了郑经的意思,这些土人是无法与华夏移民和平共存的,他有些纠结地道:“若是我们大规模的做这种事,我们与土人之间再也恢复不到和平的状态之下。”

    郑经冷笑道:“岳父上任之后; 走访一下涧里那边的移民村落,询问一下这些移民百姓; 听听他们对土人的看法,听听他们支不支持官府对土人的打击。”

    “臣明白了,臣知道该怎么做,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驻军的配合,毕竟百姓之间行为松散,需要军队对百姓进行编练。”

    “这是军队责无旁贷之事,百姓在农闲之时必须参与军事训练,承天府与琼州府如此,吕宋府也是如此。”

    在唐兴文正式履职吕宋知府后,郑经收到了吏官衙门的奏疏,吏官衙门铨选了三名官员做为万年县知县的候选人,请延平王勾选。

    三名官员分别是杨英、郑缵绪(郑泰子)和庄文烈,郑经一看这个名单立刻就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很明显自己的从叔想要给自己的子弟铺路了,当然还有一些不能宣之于口的原因。

    郑缵绪今年还不到二十岁,虽然说有些才名,算得上郑氏三代中的优秀人才,但是这么早就身居高位,难道不觉得这是揠苗助长吗?

    本打算亲自带着人马去收复三宝颜,顺便从三宝颜南下,一路沿着香料群岛边缘向西到爪哇岛、旧港、满剌加巡视一番。

    自己已经好几年没有到南洋亲自看一看了,也不知道南洋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这些领地亲自巡视一番的威慑,可比听属下的汇报管用多了。

    然而面对承天府的政局出现动荡的隐忧,郑经只能将收复三宝颜的任务交给今后将驻守在吕宋的洪暄与谢永常。

    郑经则带着剩余的舰队与陆军提前返回承天府,安平城内的文武官员谁都没有想到延平王会这么快返回承天府。

    从出征到返回只经过了三个多月的时间,郑经突然返回打了一众文武一个措手不及,甚至在郑经召集所有官员在王宫议事时,一些在官廨坐班的官员竟然能够在大白天就找不到人。

    郑经的脸色很难看,官员们表现让他愤怒异常,指望这样毫无责任心的官员能够做成什么事。他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严重的侮辱,自己自以为制定了严密的制衡制度,能够杜绝官员的懒政惰政。

    然而现实狠狠地抽了郑经一个耳光,这他么的天下的乌鸦一般黑,难怪老朱那么痛恨这帮杂碎。果然除了少数另类,大部分的读书人没有好东西。

    这种精英教育模式下的读书人,本来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指望他们能够放下身段真心地为百姓着想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召集议事的钟声已经敲响了超过半个时辰,按照在安平的官员居住的位置,就算最远的官员这么长时间也足以赶到,更何况这个时间正是在衙门坐班的时间,人去了哪里?

    郑经放下手中的奏疏,冷笑道:“既然不来,那就不等了,杨来嘉!”

    “臣在!”

    “将今日在安平城没有告假却没有到场的官员全部记下来,所有官员全部革职流放吕宋岛听候吕宋官府安置。”

    “王上不可啊!我延平王府读书人本就不多,一下贬谪这么多的官员,这么多的缺口臣去哪里找这么多合格的读书人?”郑泰立刻跳出来反对道。

    “没了张屠夫,寡人就吃不上褪毛的猪了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