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之海权时代-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经说的很轻巧,郑成功却知道做出这样的判断需要强大的情报能力,以及对权力斗争的判断能力,很明显郑经已经有了很大的成长。

    可是这真的是经儿自己成长起来了吗?一个前些时日还为了那个女人要死要活,怎么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成长了这么多,若不是这是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儿子,郑成功还以为是被掉包了。

    “为父并未想过有人要谋害为父,为父的饮食起居有专人负责,就算是为父病倒后,这煎药之事也有专人负责,真要出什么事,这些人都脱不了干系。

    然而为父小看了人心,没想到在当利益足够大的时候,这人是什么事都能够做出来的,不过自从唐显悦来过之后,为父留了个心眼儿,秘密给黑人卫队下了命令,让他们暗中对延平王府进行保护。

    最初这么安排,是为了你能顺利接位,没想到却用在了平定内乱上。内乱之事对我郑氏影响颇大,随时都有可能成为满清利用的手段。”

    “儿子在回来之前,已经做了一些安排,儿子离开思明州瞒不过满清的眼线,满清肯定会派人上岛劝降,我临走时嘱咐洪旭让他与满清使者虚与委蛇拖延时间,等到儿臣返回思明州再做处置。”

    “这么做也算一种办法,不过还是治标不治本,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总体来说我们与满清的差距越来越大,长期对峙下去吃亏的一定是我们。”

    “父亲目光如炬,确实如此,无论是从人口还是对资源财富的利用,现在我们已经无法与满清抗衡,唯一能够与满清占优势的水师,在满清与红毛夷合作之后,我们也会很快失去优势。

    别的不说,沿海的岛屿已经守不住了,与其在沿海坚持,不如将人口迁移到承天府,努力开发承天府。

    不然岛上的人口早晚都会被满清掠夺去,白白丢掉我们日后反攻大陆的根基。”

    “经儿!你有没有想过,若是我们不再沿海坚持,没有了复兴大明的大义,还有多少人愿意跟着我们?”

    “儿子想过了,其实我郑氏这些年路走错了,我们是什么出身,我们发家的根本是什么,是靠着向士绅征税获得的本钱。

    如今我们与士绅合作,再想向士绅征税已经不可能了,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商船进行贸易,这每年损失了多少海贸的税额。”

    郑成功沉默了,这些年他也明显的感觉到,郑氏的收入一年不如一年,少掉的这一部分收入就是原本向过路船只征收的保护费。

    可是这种征收保护费的形式是海盗行为,既然郑氏已经洗白上岸,如何还能再做这种贼寇之事?

    “经儿!你想过没有,我们向商船发船旗是能多收一些钱财,可是却在读书人哪里没有了口碑。我们没有了大义的名分,就会彻底的变成了贼寇,如何还能反攻大陆恢复大明?”

    郑经知道这件事自己与父亲有着明显的分歧,父亲受隆武帝厚恩,有着浓厚的忠君情结,这是郑成功的优点,也是他背负的包袱。

    郑成功一次次北伐失败,其实正是这种历史包袱的表现,有些人不但不是人才,更多的都是蠢材。

    “父亲!您刚才也说了,成大事不拘小节,若是这些小节能够让我们的实力快速增强,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还与旧都,又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十章 英雄落幕

    

郑成功摇摇头,虽然他并不赞同儿子的话,但是他知道自己已经无能为力,自己大限将至,权力已经交接,不管郑经能否挑起郑氏的大梁,都不是自己能够改变。

    他能看得出郑经对大明没有多少忠心,包括整个郑氏对大明也没有多少忠心,大家之所以跟着他,一是不愿意剃发易服做满清的奴才,二是希望能够跟着自己建功立业,博取功名。

    不用想,郑经今后一定会代明自立,做为隆武忠臣,郑成功打心眼儿里不愿意看到朱家子孙被人连根拔起。

    “经儿!为父不管将来作何选择,不过还请你能善待大明宗室,大明待郑氏不薄,从一介海盗摇身一变成了封疆大吏,先帝更是赐以国姓。

    朱家人对不起天下百姓,却对得起我郑家,还有就是善待你的兄弟,你可以不让他们触碰任何权力,但是让他们平安过一辈子吧。”

    “父亲请放心,无论是朱明宗室,还是儿子的兄弟,只要他们安分守己,儿子不会难为他们的。”

    郑成功点点头,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了心中的疑问:“经儿!为父从你回来之后,就发现你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这段时间可是拜了什么名师吗?”

    郑经心里咯噔一下,看来自己身上不经意带来的变化还是让最熟悉自己的人发现了,好在就算郑成功看出了自己已经不再是他原来的儿子,也已经无能为力。

    郑成功其实也不想改变,他问出这句话,就是想知道自己的儿子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郑经不忍去欺骗这个生命走到尽头的悲情英雄,伏在他的耳边,低声的说了一番话,郑成功听得时而皱眉,时而微笑,又时而痛心。

    待听完郑经简要的介绍了未来的历史,郑成功一把抓住郑经的手说道:“你真的有办法,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吗?”

    “儿子不敢保证,现在我们与满清的实力差的太多,而满清已经慢慢地整合了整个中原的力量,我们想要逆风翻盘,必须要另辟蹊径。”

    郑成功没有听到儿子的准话,失望地松开了抓住郑经的手,叹息道:“悠悠苍天,何薄于我大明?”

    郑经有些不忍这个英雄带着遗憾离开,向他保证道:“父亲,儿臣可以保证,如果有可能的话,为大明在南洋再续国祚!”

    “经儿!你所言当真?”

    “当真!”

    这时屋外已是夜深人静,远处传来打更人的声音:“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此时已经到了丑时初刻,郑成功已经到了弥留时刻,郑经就这么守在他的身边,听着他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话语。

    直到丑时三刻,一代民族英雄在自己亲手打下的安平城居所内永远的闭上了自己眼睛。郑成功的丧事一切从简,此时还不是悲伤的时候。

    一旦满清得知郑成功薨逝,一定不会放过这个转瞬即逝的机会。在商议郑成功丧礼的时候,趁着郑氏文武所有人凑得齐,郑经召开了继位后的第一次会议。

    一身齐衰孝服的郑经,坐在议事堂主位上看着堂下的郑氏文武说道:“郑经受先王遗命,受爵延平,深感德不配位,心生惶恐,不知诸位有何安民治国之举措教我?”

    郑经说完这句话,便闭口等待群臣的奏对。这算是开宗明义向下问策,接下来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要记录在案的正式问对。

    “延平王!我郑氏眼下最要紧的就是保住思明州与金门这两个前线的人口,两地一旦丢失,人口就会被满清掠略,人口是我郑氏的根本,不可失也!”一位三是多数的将领站出来奏道。

    郑经一看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武将,看着有些眼熟,却叫不出名字,便问道:“将军是哪一营的将官?”

    “下臣是右虎卫随征营副管领刘国轩!”

    “原来是刘将军!将军可有什么御敌之策?”听到刘国轩这三个字,郑经心中暗喜,原来现在的刘国轩在郑军中还只是个中级将领,所谓一营管领对比明军的编制就是游击将军。

    “整编军队,先将拳头收回来,然后再打出去。如今我郑氏军队成分复杂,大多军队战力低下,空耗粮饷,战时并不能起到作用。所以想要在与满清的对阵中占有优势,必须要去芜存菁,训练精锐之师。”

    郑经心中暗赞,刘国轩不愧是后郑氏时代的名将,一眼就看出了郑氏如今面临的窘境。

    “收缩整编寡人可以理解,可是一旦我们收缩整编,两岛之上的四五十万百姓怎么办?而且满清也不会任由我们将人口撤回这么多的人口。

    况且眼下承天府可有这么多的土地安置这些百姓,若是不能妥善安置,这些百姓不但不能成为我们的助力,还有可能成为我们的隐患。”

    “下臣已经想好了,那就是军屯屯田。这些屯田之兵只要有需要随时都能转化为战兵,再次披甲作战。”

    “下臣反对!若是将百姓都撤离,思明州与金门二岛谁来守卫,这两岛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就这么放弃,岂不是白白的便宜了满清。”周全斌性格急躁,当场表示反对从思明州与金门撤离。

    郑经等了一下,没见刘国轩反驳,也不知是觉得自己地位有些低,不敢反驳,还是不屑于反驳。

    从思明州与金门撤离,也属于弃土,凡是涉及到弃土的问题,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明哲保身,还有一部分蠢货会高喊着寸土不让。

    别人不说话,郑经却不能不说:“邦宪!你跟大家说句实话,我们能守住思明州与金门吗?”

    周全斌是脾气急躁,可是却不傻,打了半辈子的仗,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两个岛离着大陆太近了,满清划着小木筏子就能登上两个岛屿。

    以满清的实力,只要集中力量,郑氏无论如何是守不住的。现在郑经问他,他不能不回答:“回延平王!守不住!”



    第二十一章 红毛夷的威胁

    

周全斌的话音落下,议事堂内一片哗然。不少人都对周全斌怒目而视,你都知道守不住,还不让撤离,这是想要两岛之上的百姓送死吗?

    周全斌感觉到了众人不忿的目光,知道自己的话惹了众怒,强撑着说道:“若是我们就这么一声不响的撤离,不说如何安置这些百姓,这么白白地将两个大岛让给满清,对我郑氏的打击有多大。

    就说这思明州让了,金门让了,那南澳要不要让,马祖要不要让?铜山让不让?这些岛屿可是我们再次进攻大陆的跳板,难道我们甘心做一个海外的草头王吗?”

    周全斌的话虽然激烈,但是却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很多人选择跟随郑成功,主要就是看到郑成功身上的英雄气,觉得他能带着汉人再次一统天下。

    郑经知道自己接位后的第一次会议非常地重要,这一次会议如果不能统一思想,郑氏很有可能会再次走向分裂。

    看着众人都将目光看向他,郑经站起来来到议事堂里挂着的一副巨大的地图前面,指着地图问道:“诸位臣工!现在谁对我们的威胁最大?”

    “那还用问吗?当然是满清了!”一名郑氏的文官答道。

    说话的人郑经认识,是父亲的刑官蔡政。郑经又看向众人问道:“蔡先生的话你们也这么认为吗?”

    众人纷纷点头,蔡政的话代表了众人的普遍认识。

    “那你吗说说是我郑氏的水师厉害,还是满清的水师厉害?”

    “当然是我郑氏的水师厉害,给臣一支船队,臣保证打得满清满地找牙。”水师一镇统领陈辉大声说道。

    “陈将军所言你们认为如何?”

    众人还是频频点头,表示认可陈辉的说法,在大海上,郑氏绝对是霸主。

    “既然大家都认为我们在海上完全胜过满清,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惧怕满清呢,我们撤退到承天府,满清不可能游过来吧。”郑经继续引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