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之海权时代-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进入大陆之后,郑军肯定要建设新的钢铁厂,单靠一个昌化钢铁厂想要满足整个华夏的需要那是痴人说梦。

    ————————

    离开钢铁厂之后,郑经没有继续南下莺歌海,而是乘船横渡大海去了鸿基港郑氏煤炭基地。刚刚踏上港口,郑经就被鸿基港灰蒙蒙的天空震撼住了。

    这才几年的工夫,这鸿基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这土法炼焦污染竟然如此严重,还好没有将这样高污染的行业放到琼州府或者承天府。

    不然光是这空气环境治理,就得花费多少钱,不过这样高污染的生产,时间一长肯定会与当地人发生矛盾,在给够当地好处的同时,也要对焦炭的生产方式进行改进,至少煤灰要控制一下,不能大街上随风飘落的到处都是煤灰。

    郑经刚登上港口,主持鸿基港安全工作的海军第二舰队副长官,第二分舰队长官陈泽已经迎候在港口。

    陈泽与郑经并不熟悉,双方几乎就没有什么私交,对于延平王能够将他这个边缘的人物提拔到海军六大主官的位置上,陈泽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臣海军第二舰队副都督陈泽拜见延平王,王上千秋!”陈泽的语气有些激动。

    郑经选择陈泽做为第二舰队的副长官是林陛的推荐,在经过简单的面试之后便安排到了琼州府任职。

    按照规则,海军副职负责鸿基港的安全,所以陈泽上任之后便长期驻守鸿基港,对于不熟悉的官员,郑经都会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

    伸手拉起陈泽笑道:“希望寡人到来没有打扰到你们?”

    “王上说的哪里话,海军官兵上下,哪个不是将王上看的跟神明一样,我郑氏这些年的光景,就属王上继位这几年好。

    弟兄们心里都提着劲儿呢,就是天天训练没有仗打,弟兄都觉得有些不过瘾,啥时候咱第二舰队也能当成主力去跟蛮夷拼上一场!”

    “有的是仗给你们打,那些西夷可是在满剌加海峡以西一直蠢蠢欲动,若不是他们内部之间互相争斗,早就组成联军来征讨我们了。

    毕竟我们先后与红毛夷和斗牛国开战,这两个国家在西夷那里可都是数一数二的强国,真要举国来攻,我们还真的很难抵挡。

    好在西夷之间矛盾不断,加之我们拉拢了西夷中的约翰牛,只要约翰牛还想从我们这里获取大量的贸易利益就不会与其他西夷联合。

    不过我们不能寄希望于西夷愚蠢,总有一天他们会摒弃前嫌,组成联军共同对付我们,因为我们是西夷各国最大的贸易对象。

    若是有一天西夷觉得与其与我们交易获得我们生产的商品,不如把采购商品的钱武装成军队直接将我们打败,到时候不用花钱就能得到我们的商品,你觉得西夷会怎么做?”

    郑氏文武在郑经的要求下必须了解世界局势,尤其是大航海之后的西夷局势更是郑氏文武的必修课。

    不同于死守着大陆的政权,郑氏本身就是起于海上,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要比大陆政权大的多。

    大家都知道延平王的要求没有错,随着海船越造越大,越来越先进,这个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以前遥远的西夷,现在几乎成了天天都能看到的邻居。

    在这种情况下还不睁眼看世界,那就真的是愚蠢了,郑氏有了郑经这个当家人,当然不会愚蠢下去,自然要认真的了解当前西夷各个国家的局势。

    陈泽做为高级将领,了解世界这门功课当然不会不做,延平王所说的东西他当然能够听得懂,知道延平王所说非虚。

    越是了解西夷越多,就对西夷这种野蛮人越发的不耻,同时又对这些西夷新生警惕之心,这些西夷这些年做过的坏事简直是尽南山之竹难书其罪。



    第一百六十九章 巡视(五)

    

陈泽是个非常谨慎之人,关于西夷的问题陈泽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资格评判,他自己才了解了多少皮毛。

    整个郑氏最了解西夷的当属延平王,若不是延平王一步步正确的带领,郑氏也不会在不到十年的时间成为拥有了广袤土地,人口几百万,带甲几十万的一方诸侯。

    陈泽忽然惊觉自己竟然忘记请延平王进入官廨; 连忙请罪道:“王上恕罪,臣一时激动竟然忘记请王上进官廨安置。”

    “无妨!我们边走边聊!”

    “是!王上!您的意思是说我们的敌人始终都是这些长得跟夜叉一样难看的白皮西夷吗?”

    “从长远来看,西夷虽然吃相难看,不过其思想、智力、军事、技术各个方面都是我华夏的劲敌。

    放眼望去,整个世界能与我华夏匹敌的就是这些西夷,若是我们现在不重视起来,将来对我们造成最大伤害的一定是这些西夷。”

    “那满清呢?”

    “满清与西夷相比就是彙曛玻蛋琢寺逅淼呐嫱俏一囊宦觯弧∨兹捶⑹揭鹿冢凰祷澳隳芊值们逅桥妗⑺呛喝寺穑俊

    陈泽很想说满清嗜杀成性,涂炭中原这些年造了多少杀孽,可是一想到朝廷的军队对百姓的态度比起满清兵来说也不遑多让,陈泽就果断地闭上了嘴。

    虽然说官军没有满清嗜杀,可是抢光了百姓的口粮让百姓饿死跟直接杀死相比,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

    “那满清入关进入中原是否有合理性?若是满清取代大明是天道,我们反攻大陆是不是在逆天而行?”

    “你这个问题问得好!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叫做天道,儒家讲的天道是顺天应人,也就是天人感应那一套。

     竒*書*蛧*w*W*W*。*q*Ι*s*ú*W*ǎ*Й*G*。*℃*c
    若是按照儒家的这一套说法,满清是得不了天下的,能够得天下的应该是更得民心的李自成。然而现实却是满清得了天下,你可知这是为什么?”

    “王上是说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兵强马壮者为天子!”

    “这就话总结的好,五代十国的历史放到现在也适用,说通俗点儿就是谁的枪杆子硬,谁说了就算。

    很明显满清的枪杆子更硬一些,所以说满清得了天下。不过打天下靠枪杆子,治天下还靠枪杆子肯定不行了。

    因此满清才会用枪杆子压服了天下; 又宣布维持士绅在地方的统治; 拉拢了天下的读书人,这些读书人嘴上喊着忠君爱国,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然而身体却很诚实,为了荣华富贵,所谓的仁义道德就成了狗屁,甚至为了新的主子不惜反咬旧主,肆意抹黑旧主。

    满清最大的罪恶不是入关占了中原,而是没有把自己当做中原真正的主人,满清的心态与西夷在殖民地的心态一样。

    以小族临大族,他们自己的心里也没底,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赶出中原。这就是满清入关之后立刻封死了百姓去关外谋生的通道,这是他们给自己留的退路,一旦在中原待不住,马上就会抽身退出中原。

    因为这种自卑的心态,让满清的统治者非常的敏感,华夏百姓有任何的举动他们都会如临大敌。

    然而越是高压的统治,就越是会导致百姓心中的不满; 这几年满清统治的地方已经是暗流涌动; 一旦有人举旗造反; 立刻就会从者云集。”

    “那为何满清不能融入我华夏; 就如历史上的鲜卑、契丹等异族不都融入我华夏了。”

    “他们最怕的就是融入我们,历史上的这些蛮夷最后去了哪里,你我还能分得清谁是蛮夷,谁是华夏吗?

    一旦满清主动汉化,用不了百年,就没有了旗人,满清高层也是读史的,他们也会总结历史教训。

    尽量得保证旗人的超然地位,让旗人成为高人一等的存在,然而如此做为只能加深两族之间的裂痕。”

    “臣明白了,满清要想统治天下就不得不采取打压华夏的政策,这种政策就会让原本向前发展的社会停滞下来,甚至还会造成倒退。”

    “陈将军总结的好,这才是满清入主中原最大的危害,剃发易服表面上看是让华夏百姓遵从旗人衣冠,实际上却是禁锢华夏思想的开始。”

    君臣二人边走边聊,不大工夫便走到了官廨门口,陈泽将郑经安置在官廨之中请示道:“王上一路劳顿,还是先休息一晚,明日臣再陪着王上视察鸿基。”

    “也好!”

    郑经在鸿基感觉浑身都不自在,就是空气中似乎都充斥着难闻的气味,这样粗放式的生产确实需要改进。回头得跟工官商议如何改进这采煤的粉尘污染,与炼焦的空气的污染。

    陈泽安顿好延平王一行人之后,一直在想着郑经一路上跟他说的话,对于延平王对满清的分析陈泽更是万分的佩服。

    延平王已经在根源上看透了满清的本质,看透了本质自然就能对症下药。陈泽现在很期待一旦郑氏再次反攻大陆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光景。

    休息一晚后,第二天在陈泽的陪同下,郑经一行人第一站就去了煤矿矿区,在煤矿进行采矿的劳工都是北郑治下的百姓。

    可以说郑氏给予这些煤矿工人的待遇相比于北郑的地主士绅来说,已经算是相当的优渥。每月只要完成煤矿的采矿定额,就能拿到一两银子的收入。

    这个定额并不难完成,只要肯下力气所有的工人都能超额完成任务。这些工人每个月都能拿到一两半左右的薪水,而且煤矿还管工人中午一顿饭。

    下班的时候,还为工人提供洗澡的场所,大型的淋浴设备是工人们从来就没有享受过的先进玩意。

    煤矿工人在当地的百姓当中非常的受人羡慕,原本娶不上媳妇的汉子在进了煤矿之后都能娶上媳妇。

    老百姓虽然愚昧无知,但是短期内谁的生活过得好,谁的生活过得坏可是一目了然,煤矿工人每个月能有三天休沐的时间,而且每月除了花销之外至少能落下一两银子,一年下来就是十多两。

    这样的收入在北郑统治的地区已经是妥妥的高收入人群,要知道安南的粮食可不值钱。这地方肯下力气,一年能够三熟,稻谷一两银子能够买四石,就算是脱壳的糙米也能买两石。

    两石糙米足够一个五口之家一月的口粮,再配合着院子里种上一些蔬菜、杂粮,那就是妥妥的殷实人家。

    目前的煤矿拥有工人一千多人,这些工人虽然还是在北郑的治下,只要郑氏一声令下,工人们肯定会站在郑氏这边。

    可以说这些工人已经在精神上希望自己是郑氏治下的百姓,不但他们自己如此,而且还希望他们的亲戚朋友都能进入郑氏的治下。

    郑氏的移民政策一直比较谨慎,不会开放太多的移民名额给北郑的百姓,华夏百姓做为主体民族的这条底线不能改变。

    只要没有把握将这些移民同化为华夏百姓,那就一定不会对他们进行同化。即便如此,煤矿工人还是坚持每年向鸿基基地递交的移民申请。

    同时煤矿每次扩招的时候,都会挤得人山人海,招收一百人至少有一千人来面试。何斌给煤矿下过死命令,不管招收多少工人,来了多少人,都要保持原有的待遇不变。

    不能因为工人多了,就恶意的降工钱,短期来看是煤矿受益,长期来看反而是煤矿吃亏,若是煤矿的口碑臭了,以后再涨工钱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