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之海权时代-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缺点。

    所以在炮台的选址非常重要,也就是说炮台上火炮瞄准的角度就是敌人必须要攻击的角度,这就是军事科学的意义。

    当然固定炮台的也有其优势,那就是防御力要比海船更好,不过海船有一个优势是炮台无法比的,那就是机动性。

    海船在海上漂着的时候,是会动的,因此在进攻的时候随时都能调整船身的角度,以达到最佳的射击角度。

    很快两组进攻的大舰就找到了合适的射击位置,开始对炮台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炮击。光秃秃的炮台上毫无遮挡物,被铁弹砸碎的砖石四处飞溅。

    只要迸溅到人的身体上就是非死即伤; 满清的炮台守军哪里见过如此密集的炮火。一艘大舰一侧的火炮高达四十五门,两艘大舰加上夹板船的火炮,集中了二百多门大口径火炮进行轰击。

    霎时间,海面上白烟缭绕,弥漫起一股难闻的尿骚味。再看炮台上的火炮很快便被打哑了火,侥幸活下来的满清士卒也被吓得连动都不敢动。

    洪暄观察了一下炮击效果,命人喊话让炮台上的士卒投降,被打蒙的士卒,哪里还敢反抗,更何况对面的又都是汉人,投降了还能恢复汉人衣冠。

    很快炮台上便举起了白旗,在郑军的命令下走下炮台,向郑军缴械投降。拿下珠江口这两座最大的炮台,舰队并没有着急进入珠江水道,而是掉头直奔顺德水寨。

    虽然满清的水师提督编制撤销了,但是水师的编制还在,顺德的水寨里还有为数不少的水师舰船和人员。

    这些舰船大多都是广船和蜈蚣船,主要职责是拦截偷偷想外逃的百姓。满清的禁海政策不但是片板不允许下海,而且所有想出海讨生活的百姓被抓住就会被杀头。

    在这种高压的统治之下,老百姓想要逃出满清的治下,就要偷偷贿赂水师的将领,别看这些水师不受满清朝廷待见,军饷也是经常欠发。

    可是他们的日子过得一点儿都不寒酸,光是跑海的商人上贡的孝敬就让水师吃的满嘴流油,可以说顺德的水师就是个放屁油裤裆的肥差。

    这水师只想着捞钱,哪里还有心思训练打仗,当郑军海军杀到顺德水寨的时候,广东水师上下彻底的慌了神。

    这些杂鱼要么选择了逃命,要么选择了投降郑军,洪暄哪里看的上这些杂鱼,将他们与炮台的俘虏一起集中关押起来。

    这些俘虏可是宝贵的资源,将来的基建需要大量的劳工,再没有比这些俘虏更合适当劳工,无论怎样盘剥都不会被人诟病。

    拿下顺德水寨之后,洪暄将大舰全部留在了顺德,珠江水道太过狭窄,这些大舰进入珠江水道根本施展不开。

    将这些大舰留下,并且留下二十五艘小型夹板船护航,洪暄集中二十五艘大型夹板船和二十五艘小型夹板船从珠江水口进入珠江水道。

    连续拔除了几座炮台之后,与黄廷的陆军在北江与珠江主水道汇合处会师。整个过程只用三天时间,这让郑军的两位高级将领觉得就像做梦一样。

    两人很明显的感觉到满清的武备已经非常的废弛,完全是一副马放南山的模样,当然二人也清楚,到现在为止他们还没有遇到满清的主力军队。

    洪暄与黄廷商议了一下,再等一天,广州城的满清军队若是不出动救援东莞,陆军就快速拿下东莞,大军推进到广州城下。

    那么广州城有没有准备救援东莞呢,事实上上到尚可喜,下到带兵的军头,没有人瞧得起郑军。之所以没有快速派出援兵,是因为尚可喜想要毕其功于一役。

    从收到海寇犯境的消息,尚可喜就在四处抽调大军,至于东莞会不会陷落尚可喜一点儿都不关心。

    在老东西看来,东莞的那一万绿营杂鱼,就算是全被海寇消灭了也不心疼,只要这些绿营能够消耗掉海寇的一些实力,那就算是完成了他们的使命。

    因此尚可喜一直按兵不动,只是不停地调集兵马,将兵马布置到北江以北的新塘一线。很快尚可喜便抽调了五万人马陈兵在新塘,坐等郑军前来决战。

    这五万人马中有不到两万人马是尚可喜的嫡系,其中四五千人是便入汉八旗的八旗兵,虽然是汉人,但是已经旗人化,这些人很多都是尚可喜投降满清时的老人,或者是他们的子孙。

    还有六七千人的绿营兵,这些绿营兵,与那些杂鱼绿营兵不同,他们是尚可喜跟随满清入关之后便一直随着尚可喜一路从北打到南,一样是尚可喜的嫡系兵马。

    这部分绿营人马掌握在尚可喜的长子尚之信手中,其余的八旗兵分别掌握在另外几个儿子手里。

    更可观的是,这一万多人马,有一半以上都是骑兵,剩余的兵马也是以火器为主。其余人马是从各个军镇抽调而来,隶属于不同的将领。

    驻守高州的祖泽清不但没有派兵过来支援作战,还以雷州已经被海寇占据为由请尚可喜派遣援兵救援。

    这让尚可喜心中有些不安,这祖泽清可是祖大寿之子,吴三桂的表弟,这个家伙不会要叛变大清吧!

    更让尚可喜纠结的是自己长子尚之信的态度,这个逆子现在对他这个父亲越来越不尊重,偏偏自己手中大半的实力都掌握在这个逆子手里。



    第二百零八章 军队的进步

    

,穿越之海权时代

    尚可喜自然是知道尚之信为何会对自己不满,当初听从了金光的建议,想要将平南王的爵位传给次子尚之孝,可是平南王手中的兵权大半却掌握在尚之信的手中,尚之孝哪里敢接这个烫手的位置。

    弄不好自己的王位还没坐稳,就会莫名其妙挂了,尚之孝死活不同意自己接掌平南王爵位;于是事情变成了僵局。

    在北江南岸等了一天的郑军并没有等到清兵渡江来攻,黄廷知道清兵已经放弃了东莞,东莞这个诱饵并没有起到围点打援的作用。

    看来东莞这一万人马并不是尚可喜的嫡系,损不损失尚可喜并不心疼。

    既然你不要那我就不客气了,黄廷下达了总攻的命令。随着四个镇的人马同时发起猛攻,王国栋顿时感觉到了滔天的压力。

    王国栋若不是亲眼所见;他死活不会相信,如此火力凶猛的军队就是十年前被大清打得屁滚尿流的郑氏海寇。

    然而感慨并没有什么卵用,面对郑军汹涌的炮火,和远距离的火枪射击,王国栋心如死灰,可是他们却不敢投降,他的家眷都在广州城内,若是他敢投降,等待他家人的就是无边黑暗的命运。

    别人不知道尚可喜有多狠,王国栋可是非常的清楚,当年广州府被尚可喜屠杀了七十万人,和尚可喜比起来,什么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都会黯然失色。

    指望这样的人能有什么恻隐之心,那简直就是相信鳄鱼的眼泪。面对郑军密集的火力打击,城墙上根本就站不住人,更别说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王国栋从来就没打过这么窝囊的仗,这简直就是单方面的屠杀;当第一批郑军士兵在战友的掩护下登上城墙的时候,王国栋知道已经大势已去;向着郑军发起了自杀式冲锋。

    随着王国栋的倒下;东莞的守军放下了武器;这一战就俘虏了六七千人的俘虏,这些俘虏很快就会被安置到各个工地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为他们的罪行赎罪。

    如此多的俘虏,单单是看守就是一个问题,不能将宝贵的野战兵力用做治安军。这就是郑军人口不足的弊端,看似繁花似锦,可是行动起来又到处都是漏洞。

    为了保证俘虏的安全,黄廷忍痛留下一个千总的人马驻守东莞用于看守俘虏。其余人马在海军的掩护下全部渡过了北江,向着广州城进军。

    大军刚刚全部渡过北江,先头过江的斥候队,便送回一个消息,敌人在前方二十里外的新塘驻扎了大概五万人马。旗号是平南王尚可喜的大纛。

    洪暄与黄廷对视一眼,立刻打开地图找到新塘的位置,二人发现尚可喜选择的这个地方河流水网密集,并不适合军队机动,郑军想要进攻广州,必须击败拦路的满清军队。

    洪暄感慨道:“尚可喜这老东西不愧是久经沙场的宿将;选择的战场如此刁钻,我们除了正面进攻之外竟然没有任何的办法。”

    黄廷冷笑道:“实力差距摆在那呢;某家看来这老东西根本不是限制我们,而是限制他自己呢,我郑氏最大的劣势是骑兵。

    而满清最大的优势是骑兵,老东西选择这么个到处都是圩塘的地方做战场,看似想要困住我们,实则是放弃了满清最大的优势。”

    洪暄笑道:“某是海军,陆上的仗不归某打,这是你黄华明的事,不过你我共事多年,某还是要提醒你,这满清的三藩王都是用火器的老手,你可别阴沟里翻了船。”

    黄廷也认真了起来,沉声说道:“满清别的火器不足为虑,唯一担心的是红衣大炮,这些笨重的火炮本来并适合野战,不过考虑到尚可喜的地理优势,很有可能提前布置了红衣大炮的炮兵阵地。

    想要将伤亡降到最低,首先就要打掉尚可喜的炮兵阵地。可是想要先敌一步打掉敌人的火炮阵地,就必须要事先标定好敌人炮兵的位置。

    不同于我们的陆战炮轻便容易移动,满清的红衣大炮想要重新更换阵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要事先找到敌人的炮兵阵地,我军就能率先开火,在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便将其火炮阵地摧毁。”

    “这种固定的火炮阵地位置应该是敌军的军事秘密,估计我军的斥候很难靠近敌军的外围,尤其是敌人有骑兵的这个优势,我军斥候一旦被发现那就是十死无生。

    斥候探查这一条基本上行不通,想要找到敌人的炮兵阵地就需要敌人先开炮。只要敌人的火炮一开火,我们就能找到敌人的准确位置。

    利用我军陆战炮射速快的优点,后发而先至,一样能够打掉敌人的火炮阵地。想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要确定敌军火炮的大致位置,然后通过计算,算出各个区域的坐标与弹道。

    只要发现敌人火炮的位置,立刻就能按照计算好的弹道调整火炮的角度。”

    黄廷惊奇地看着洪暄说道:“老伙计你可以啊!什么时候学会了这么多东西,这东西咱老黄学了好长时间都学不会。”

    “那是你们陆军要求不高,不是专业的炮兵将领并不要求懂火炮和弹道,而我们海军就不一样了,海军作战全靠火炮,若是不懂火炮,我这个舰队长官如何指挥作战。”

    从二人的对话就能看出海陆军之间的差距,海军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跟不上海军发展脚步的军官只能选择退居二线,进入黄安的后勤部队。

    黄廷为了打好这一仗,专门跟洪暄借了两名专业炮兵为陆军解算弹道,标定作战区域,看着炮兵在图上画着密密麻麻的网格,标定着一个个的区域。

    黄廷感叹道:“这他娘的以后打个仗没点儿学问都不行了,这蛮力与个人武勇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了。”

    洪暄也是有所感悟地说道:“你算是说到点子上了,要说延平王给我郑氏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什么,在某看来不是那些工厂和挣钱的产业,而是教会了我们看待问题的理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