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海权时代-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臣翁天佑拜见延平王!”郑经继位之后就已经分派人员向各个离岛通知,翁天佑已经知道郑经继位延平王。
“翁将军免礼!”郑经挥手制止了翁天佑的行礼说道:“现在时间紧迫,寡人就长话短说,寡人此次前来是为了将船厂搬迁到承天府。
翁将军愿意跟随寡人到承天府,寡人不胜感激,不愿意,还可以继续驻守在铜山,不过寡人要将铜山上所有的百姓撤到承天府,以免被满清所趁。
铜山只保留作战之兵,一切后勤保障都由寡人提供。”
翁天佑大吃一惊,他可没有参加郑经继位后的统一思想会议,不知道如今的郑氏已经达成全面收缩的共识。
“延平王!我们这一撤,铜山可就被满清占据了,再想夺回来那可就难了。还请延平王三思啊!”
“不用三思,我郑氏别的不敢说这夺岛作战,满清就是给我郑氏送人头,只要他敢占,我们就敢打,正好可以利用岛屿对满清进行消耗。
这靠近大陆的离岛,我们守不住,满清更守不住,我们在海上,只要我们掌握制海权,在海上将战场遮蔽,他们不知道我们会在什么时候进攻。”
翁天佑见郑经态度坚决,也不敢坚持太过坚持,毕竟铜山也好,其他地方也罢,都是郑家的产业,既然端着郑家的饭碗,主家都舍得弃土,自己着急有什么用。
至于延平王所说的让自己带兵留在岛上防守,这就是一句客气话,认真就输了。
换了自己也不可能放任自己带兵留在岛上,转头自己投了满清怎么办?
翁天佑这一点上却冤枉郑经了,在郑经看来,士兵的家眷都已经转移到了承天府,只要郑经真心对待,保证岛上官兵的补给,官兵们有什么理由背叛自己。
就算郑经知道翁天佑的想法也不在意,一切都要从实力出发,只要所有人员到了承天府,士兵经过马信与刘国轩的挑选,剩余之人打乱之后编入军屯,翁天佑只剩一个光杆司令能够翻起什么大浪来。
若不是知道这里是郑氏的船厂基地,郑经哪有时间自己亲自过来跑一趟,只要派遣一名将领或者官员来,完全就能将这里处置。
跟翁天佑打过招呼之后,郑经便火急火燎地带着侍卫直奔船厂而去,只留下翁天佑在港口凌乱。
翁天佑不禁暗自揣摩,郑氏落在这个纨绔子的手里,真的还有前途可言吗?
望着风风火火离去的郑经,翁天佑摇头叹息,老藩主对自己不薄,只要这纨绔子做事不是太过分,咱老子这条命就卖给他了,也算报答老藩主的知遇之恩。
在翁天佑失神的工夫,郑经已经带着侍卫进了船厂所在地,船厂的守卫还算森严,在验过侍卫手中的腰牌之后,才赶紧向郑经行礼,将郑经一行人放进船厂。
第二十五章 船厂
这是郑经两世为人第一次见到大明朝这种古老的船厂,在未穿越之前,郑经做为一个纨绔子,怎么可能会关心造船这种工匠操心的下贱事。
而未穿越时的贾政经不过是一个农学院毕业的普通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农技站成了一名朝九晚五的社畜,更没有机会见识这种高档的行业。
整个船厂非常庞大,在船厂工头引领下,郑经挨个的视察了整个船厂。整个船厂分为木料坊、铁钉坊、船帆坊、缆绳坊、造船坊、还有一个铸炮坊。
各个作坊的大匠都是郑氏多年招揽的工匠,虽然说地位不高,没有什么话语权,主家让造什么就造什么,但是郑氏给予的待遇却很不错,比起在大明做匠户要好上许多,这些匠人都对郑氏忠心耿耿。
船厂工头挨个介绍各个工坊的作用,首先这木料坊是处理所有砍伐来木料,这些木料需要反复晾晒,保证绝对干透才行。
同时这些木料需要用特殊方式处置,保证在晾晒的过程中不变形扭曲,不然一根木料就废了。郑经明白,这是在木料干燥的过程中会产生应力,就算是后世去除应力也是一个必要的步骤。
铁钉坊专门打造造船所用的船钉,俗话说‘破船还有几斤钉’,可见造船是非常消耗船钉的,铁钉坊里几十个铁匠每天的工作就是挥舞着铁锤打造船钉。
船帆坊顾名思义就是制造帆船的地方,郑氏的船帆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式福船采用的硬帆,硬帆的材料使用竹竿为骨,竹篾编织,相当于有骨的竹帘。
另一种是西式夹板船的软帆,软帆需要很厚重的帆布,这些帆布需要的特制加粗的棉纱进行纺织,这样纺织出来的帆布厚重结实。
缆绳坊负责制作战船上的缆绳,制作绳索的材料是麻,麻在华夏文明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仅次于桑的存在。
当然制作绳索最好的麻是剑麻,不过这种麻现在主要分布在新大陆,大明并没有这个品种的麻种植。
造船坊中,郑经第一次看到了造船的船样,工匠们大多都没有文化,他们在造大船之前,先要按照比例,制作出一个缩小比例的船模,这个船模就是船样。
根据船样在模拟的各种风浪中的表现,找到不足之处,进行修改,最后定型。而西方的造船是采用图纸的方式,运用各种计算公式,进行船只的设计。
这就是东西方造船的最大区别,也是东方造船渐渐落后于西方的一个根本原因,本质上东方的造船是经验传承,好多工匠你问他这么做是为什么,他说不上来,但是他却知道必须这么做。
经验传承需要更多的天赋,这就导致了很多的经验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消失,这一点上郑经非常的清醒。
造成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华夏土地上没有基础学科的土壤,官本位的思想下,读书的目的是做官,而做官只考经学,大家都学经学,谁会费力不讨好的研究基础学科。
不但得不到理解,而且还会被人认为是不务正业,整个社会氛围如此,基础学科得不到发展就成了必然之事。
郑经的穿越最大的作用,不是他懂什么先进技术,会造玻璃、会造肥皂,而是他明白什么学问才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潮流,他能保证整个郑氏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这才是最大的金手指。
在铸炮坊中,郑经看到了最古老的泥模铸炮,这种铸炮方式成品率非常的低,制作泥模的过程中无法彻底的排除空气,不能有效排除空气,在铁水灌入泥模的时候就会出现沙眼,沙眼过大火炮就容易炸膛。
这样的一门火炮也就废了,只能重新融化再次浇筑。废品率的居高不下造成了火炮的成本居高不下,一门千斤红衣大炮的成本需要一千多两白银的成本。
对于这样的铸炮效率与成本,郑经正好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不但可以保证成品率,还能提高火炮的质量。
想要提高火炮的质量,首先要提高炼铁的技术,如今全世界的炼铁技术都不怎么样,铁料中的含碳量太高,导致铁料脆硬,在火炮发射的时候就容易炸膛。
为了避免炸膛,工匠们铸造火炮的时候,就只能将火炮的管壁加厚,这就造成了火炮无比笨重。
这就是明清鼎革之际,对长身管火炮的普遍认知就是火炮笨重,只适用于攻城守城,不适用野战。
其次就是要解决铸炮过程中泥模出现的气泡问题,这个问题使用铁范铸炮法就能完美的解决。可惜的是历史上铁范铸炮法出现之后,没有多长时间,火炮的制造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大型水压机和大型镗床的出现,让火炮的制造方法出现了本质的改变,水压机像揉面团一般将钢铁揉捏成不同规则的圆柱体,再使用镗床进行打孔。
由于钢铁材料在经过挤压之后,组织排列更加的紧密,使得火炮管壁抗压性更强,火炮的管壁就能制造的更加轻薄。同等口径的火炮重量就会大大的减轻,给后世的超口径火炮制造提供了可能。
在船厂视察了一圈,郑经对郑氏的实力有了很深的了解,另一个时空,这些工匠都成了满清的囊中之物,更进一步的削弱了郑氏的实力。
这一个时空,郑经绝对不会让这些工匠落到满清的手中,他非常清楚,这些工匠才是郑氏能否崛起的根基。
郑经非常的庆幸,铜山还没有被满清攻陷,这些人才还在郑氏的掌握之中。
郑经一声令下,船厂即刻开始搬迁,搬迁的顺序,依次为人员、设备,最后才是原材料。
这么大的一个船厂,想要彻底的搬迁完毕,没有十天半个月,根本无法完成,搬迁的过程中肯定会惊动满清的眼线,满清在漳州的守将很快就会知道郑氏在铜山的反常动作。
郑经下令林陛带领水师严密监视满清的一举一动,不给满清任何机会,若是满清敢在这个时候进攻铜山,一定要迎头痛击,将满清伸出来的爪子剁掉。
第三十章 福建反应
铜山的后撤总体上没有出现大的问题,翁天佑也选择了跟随船队后撤到承天府,这让郑经对翁天佑高看了一眼,此人就算能力不强,也还是能够任事的。
整个铜山的搬迁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消息传到了满清在福建的最高指挥机构,福建总督衙门,李率泰与耿继茂和马得功三人就郑氏突然搬空了铜山一事,开始分析郑氏的目的是什么。
郑成功已死的消息已经传到了福州,三人派去厦门的使者传回的消息让三人明白,他们被郑氏耍了。
洪旭那个老东西故意拖延谈判,根本就不是想要投降,而是为了给那郑经继位争取时间。如今郑氏已经完成了权力交接,他们失去了最佳的进攻时间。
李率泰气的把手中的茶碗摔在了地上破口大骂道:“洪念荩那个老匹夫,本帅跟他势不两立,总有一天本帅登上厦门,定将那老匹夫碎尸万段。”
“大帅息怒,事已至此,我大清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进攻时间,我们还是想一想如何向朝廷交待吧,朝廷知道这个消息后,一定会有剧烈的反应。
新君登基正是需要功绩的时候,我们却错失良机,准备承受朝廷的雷霆之怒吧!”靖南王耿继茂劝说道。
别看耿继茂是王爵,在满清的地位可没有李率泰高,在满清眼里李率泰虽然是汉人,但是他的兄弟可是满人生的孩子,是阿巴泰的外孙子,他也算是半个满人。
“朝廷方面的责难本帅一力担之,两位大可放心,只是这口气本帅咽不下去,眼下我等有几件差事都必须要不打折扣的完成。
第一是迁界禁海,这是朝廷的大政方针,必须无条件执行,任何敢于反对的百姓,当做逆贼杀无赦。
第二是搞清楚逆郑方面到底想干什么,铜山方向毫无征兆的撤退目的是什么?是因为郑逆内部内讧,还是有什么其他的阴谋。
第三是我们接下来在面对金厦的郑逆时该采取什么样攻势,我们对郑氏手下将领的劝降之策已经失效,很明显他们在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是不会投降我们的。”
“大帅,以本王看来,这郑氏是想收缩力量,郑逆成功新死,郑氏内部人心不安,现在收缩力量倒是一步好棋。
不过能有这种决断之人需要有大智慧和大魄力,以郑经那个纨绔子,有这种魄力吗?我们现在应该弄清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