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之海权时代-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年移民获得的各种山野货,返回旅顺。

    李营正则带着自己一个营的军队,在孟家屯提供的向导的指引下,一路西进抵达雅克萨。兵力空虚的雅克萨根本无法抵挡华夏陆军的进攻,尽管罗刹人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依然没有逃过被覆灭的命运。

    值得一提的是,本来躲在雅克萨的施琅已经被李营正俘虏,偏偏因为这个家伙是汉人,李营正又不知道他的身份,让他蒙混过关,趁着混乱逃走了。

    占据雅克萨后,李营正开始指挥着俘虏大肆伐木,储备木材,为来年的造船做好准备。

    黑龙江上的小型船只必须要有就地制造的能力,小型船只的建造技术也不复杂,只要一个造过船的木匠就能打造。

    雅克萨易主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周边的部落里,这些部落纷纷派人到雅克萨城来联络,探听这伙能够将罗刹人赶走的势力到底是什么人。

    同时他们也想知道,新势力能不能在雅克萨长久的待下去,能不能顶住罗刹人的反扑。

    雅克萨不是没有被博格达汗的士兵毁灭过,可是博格达汗的军队一撤走,罗刹人就再次卷土重来。

    这些游牧的小部落谁都得罪不起,只能选择谁占据了雅克萨,他们就向谁缴纳贡赋。

    相比之下,小部落们更希望是博格达汗能够统治他们,相比于罗刹人的残暴,博格达汗的士兵算得上是含情脉脉了。

    当各个部落知道了如今占据雅克萨的竟然是遥远南方的汉人,汉人这个词汇在各个部落里虽然不断地被提及,那也只是因为商贾贩卖过来的汉人商品。

    汉人的影响从来都不是武力,而是对于部落牧民来说各种精美的商品,毕竟这个时代没有哪个地方的百姓能够抵挡华夏商品的魅力。



    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下局势

    

京城的华夏军队终于撤走,从天津回到京城的康熙终于松了一口气,京城暂时安全了。

    然而华夏军队并没有走远,就顶在天津,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兵临城下,满清朝廷上下已经达成共识,在没有灭掉吴三桂;不能集中兵力对付海寇,满清是打不过海寇的。

    同时满清上下也分析了海寇的弊端,那就是海寇养的都是精兵,这样的养兵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大量养兵。

    因此满清朝堂估计,海寇的总兵力不会超过二十万人,在海外还有那么多的地盘需要守卫,能够用来对付满清的兵力不会超过十万人。

    只要满清能够腾出手来;集中兵力对付海寇,至少在陆地上还是能够将海寇赶下海的;眼下最要紧的就是两件事,一件事是筹备迁都,京城离着海边太近,随时都会受到海寇的威胁,这太危险了。

    另一件就是要抓紧时间灭掉吴三桂,哪怕不是灭掉,让吴三桂吃几次败仗,让各个势力看出吴三桂的颓势,其他势力就会动摇思想,朝廷便可各个击破,分化瓦解。

    然而就在满清上下筹备着迁都的事宜,前线传来一个噩耗,武昌府丢了,大清国安亲王岳乐战死在武昌城。

    这个消息传到京城,满清上下一片哗然。武昌府到底有多重要满清朝廷的有识之士非常清楚,武昌一丢汉水上的襄阳就成了一座孤城。

    襄阳若是再丢了,关中的门户就彻底的打开了,再往关中迁都就成了泡影。

    康熙立刻召集重臣议事:“襄阳的守将是谁?”

    “回皇上!襄阳并无大将驻守;年前才上任的知府于成龙负责襄阳的城防。”吏部满尚书纳兰明珠出班回禀。

    于成龙这几年在满清的官场风头正劲,被康熙誉为‘天下第一廉吏’,按照原本的时空,他这个时候本应该以湖广按察使的官位在黄州任职,主持前线大军的后勤。

    这个时空黄州府已经成了满清与吴军拉锯的前线,已经荒废。考虑到于成龙的内政能力,岳乐便将他安置到襄阳主持襄阳的防务。

    襄阳在武昌上游,武昌不失襄阳就是安全的,因此岳乐并没有在襄阳安置重兵,并安排大将驻守。

    可是让岳乐没有想到的是吴三桂竟然跟他玩儿了命,不顾伤亡地炸塌了武昌城墙,没有了城墙天险的清军无法挡住集中了吴军精锐的神机营的远程排枪射击。

    很快便被吴军占据了城墙,当武昌城门被打开之后,城破的结局已定。这个时候,岳乐还是有机会逃走的。

    岳乐却没有选择逃走,而是选择了在武昌府的原楚王府残余的建筑改建的平远大将军府中点火自焚。

    岳乐死了,武昌的清军中八旗兵选择了逃向上游的襄阳府,绿营兵选择了投降。

    拿下武昌府;吴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五万最精锐的神机营伤亡过半;其他人马也各有损伤,好在吴军是战胜的一方,军械损失并不大,只要有人,经过几个月的休整,神机营的实力最少能够恢复个七八成。

    夏国相与马宝攻下武昌府之后,第一时间就给吴三桂发去捷报。吴三桂看到捷报之后大喜过望,随后看到伤亡之后,又是心疼不已。

    五万神机营是这些年偷偷摸摸与郑氏交易建设起来的,这一下子就报销了一半,怎么能让吴三桂不心疼呢?

    若是还能从郑氏那里买到武器,吴三桂还不会觉得太心疼,偏偏这火铳郑氏以自己现在已经与满清开战的理由不卖给吴军了。

    不过能够拿下武昌府还是让吴三桂非常的高兴,当即下令夏国相率领神机营就地驻守武昌府,马宝率领三万人马沿着汉水上溯,连下汉阳、安陆直取襄阳。

    然而让吴三桂没想到的是,马宝在襄阳却碰了个大钉子,损兵折将却没有拿下襄阳。只好退到宜城驻扎,向吴三桂请求援兵。

    这下吴三桂有些作难了,襄阳没有名将把守,还能让他的手下的悍将铩羽而归,若是有名将驻守,岂不是更加难以攻破。

    夏国相再次建议动用神机营去攻打襄阳,被吴三桂一口拒绝,如今神机营伤亡过半,再打一仗岂不是把神机营给打没了。

    襄阳早一天打、晚一天打都在那里,可是神机营没了可就真的没了,指望工匠打造的鸟铳重组神机营,那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已经拿下了武昌府,守住了长江门户,至少武昌不丢,西南半壁江山就没有多大问题。还是暂时休整一下,等待神机营恢复战力。

    同时吴三桂下令对襄阳采取了围困的办法,想要困住襄阳,就必须要截断襄阳与樊城的联系,这就需要吴军要有一支能够截断汉水的水师。

    吴军中指挥骑兵、指挥步兵的将领都不缺,唯独缺少能够指挥水战的将领,几次在汉水上与满清水师的争夺,吴军都没有占到便宜,更别说截断襄阳与樊城的联系。

    眼瞅着于成龙在襄阳守得滴水不漏,吴三桂也只能暂时放弃攻打襄阳,转而将兵马渡过长江进入汝宁府占据信阳州,凭着大别山天险与满清在河南的人马对峙。

    到这个时候,无论吴三桂还是满清谁都打不动了,吴三桂急需时间消化战果,而满清则需要时间积蓄力量进行反攻。

    这时候吴军内部开始纷纷向吴三桂上疏,请吴三桂称帝,激励三军!

    吴三桂扭扭捏捏地推辞了几次先是自封周王,建立社稷,大封群臣,随后在群臣的劝进下,在岳州称帝,建号大周,定年号‘昭武’,明年为昭武元年。

    这下子天下可就乱了套,满清这边的年号是康熙,吴军的年号是‘昭武’,耿精忠的年号是‘裕民’,郑经的年号是‘兴武’。

    华夏大地同时出现了四个年号,在百姓都已经习惯了大一统的华夏大地上,让百姓们有些无所适从。

    然而在整个大陆战场上,除了吴军还能与清军打个来回,互有胜负,其他各地都已经渐渐势穷,尤其是王辅臣已经已经被图海逼到了生死边缘。

    图海率领的大军将王辅臣围困在平凉城中,用攻心之计瓦解城中的士气,城内百姓本就对王辅臣不喜,在图海只要投降既往不咎的宣传下,平凉百姓竟然不顾王辅臣部将的阻拦陆续逃出平凉城向图海的大军投降。。。

    王辅臣眼见大势已去,只能再次与图海商议投降事宜,在图海一再保证既往不咎的情况下,王辅臣再次倒向了满清,陕甘之地的乱局彻底平息。

    腾出手来的图海将下一个目标锁定在占据秦州的王屏藩身上,派遣手下大将穆占与秦州邀击王屏藩。

    王屏藩得知王辅臣投降满清,大惊之下,连夜撤往汉中,被前来追击的穆占杀的大败退回南郑,凭借汉中天险与满清对峙。

    而福建的耿精忠也在杰书率领的浙江清军的打击下节节败退,如今的清军已经攻破仙霞关,福建的战事在满清的眼里也已经看到了希望。

    耿精忠穷途末路之下,开始与杰书接洽,商议投降条件,在得到杰书只诛首恶,不搞株连的承诺后,耿精忠已经有了投降的倾向,投降已是时间问题。

    而身在赣州的尚之信似乎也嗅到了危险的信息,开始积极地与江西前线的喇布接触,愿意为大清征讨不臣。

    对于尚家这种没有公开打起反旗的势力,满清的政策都是宽大处理,一概既往不咎,最大程度上孤立吴三桂。

    而广西的孙延龄也在孔四贞的劝说下产生了动摇,在吴三桂称帝之后,终于下定决心再次跳反,然而这位志大才疏的蠢材,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

    这边刚举旗宣布归顺满清,那边一直防着他的吴世琮兵马就已经兵临桂林城下,将孙延龄擒杀。倒是孔四贞吴世琮没有难为她,而是把她送到昆明监视居住。



    第二百七十七章 福建战事

    

,穿越之海权时代

    就在耿精忠与满清进行投降谈判,驻扎在广东的华夏军队在陈莽的率领下,突然从潮州府开进了漳州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拿下了漳州府。

    陈莽拿下漳州府的第一件事就是包围了平和县的黄家府邸,将黄家满门全部抓了出来,郑经给陈莽下过一道命令,那就是进入福建之后谁都能放过;哪怕是施家人都能放过,就是不能放过这一家人。

    不但不能放过,而且还要进行公审,让所有受到迁界禁海政策之害的百姓明白,他们的苦难就是源自这家人。

    公审的事陈莽管不着,他的下一个目标是泉州府。在广东的陆军出动的同时,海军第一舰队也在第一时间搭载着刚刚成军的海军陆战队从福州马尾登陆,逼近福州城。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耿精忠被打蒙了;连忙派亲信徐文焕到城外来见华夏军队的主帅,质问领兵的林陛为何要攻打友军?

    林陛冷笑道:“耿精忠小儿都想着投降了,还不让我华夏拿点土地当利息?”

    徐文焕狡辩道:“非是我大家大王欲降大清,乃前方战事不顺,行此缓兵之计尔!”

    “既如此!我军占据之地暂时先替耿精忠保留,待到耿精忠将满清赶出福建,我华夏军自会撤出福建。”

    徐文焕被林陛一句话问住,忽然想到郑氏海寇不也跟满清谈判停战了吗,凭什么我福建就不能与朝廷谈判?

    “你们郑氏不也与大清谈判了吗?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

    林陛冷笑道:“你们要是能够谈出我华夏的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