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之海权时代-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林陛戳破了心思,酒井忠清脸不红、心不跳,满脸堆笑地说道:“林将军,我国好歹也是两千万人口的大国,怎么可能会做出说话不算话的事。”

    林陛摇摇头道:“我们还是相信实实在在落到手里的东西,为了保证贵国能够按时还款,贵国需要将海关关税,以及盐税抵押给我国,这两项税收要优先给我国还款。”

    “林将军!你这是欺人太甚,一国之税收关乎国家生存,岂能将命脉交到旁人手中。”

    “酒井先生误会了,我们没有要夺取贵国的收税权,而是要对贵国的关税与盐税进行监督,禁止任何款项私自挪用。

    在扣除我国还款之后,剩余关税贵国可以自由支配,并不受我国管辖,当然这笔钱决定不能用于针对我国的军事建设。”

    在关税与盐税抵押问题谈完之后,双方又就双方的贸易、人员往来,等问题进行了各种拉锯,什么关税豁免、什么领事裁判权,等等条件全部提了出来。

    有了跟满清的谈判经验,洪磊与林陛应付起酒井忠清与大久保忠朝那是游刃有余。

    在达成了最后的协议之后,郑经出面再次设宴款待了倭国的两位谈判使者。在宴会结束之后。华夏方面已经将拟定好的《华倭江户条约》呈上来,这份条约需要幕府的征夷大将军德川家纲签名之后才能正式生效。

    酒井忠清与大久保忠朝拿着手里的这份条约文本,感觉重于千钧。这是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时刻,这一刻估计会被历史永远铭记,他们两个的名字也会因为这份条约而遗臭万年。

    一想到两千四百万两的赔款,以及肥前国成了郑氏的领地,两人就觉得这回家的路最好永远没有尽头。

    回到将军御所,将条约文本呈给德川家纲,德川家纲看过文本,一口鲜血从口中喷出,整个人直挺挺的躺了下去,为将军服务的医生经过一番抢救,才将德川家纲救了过来。

    睁开眼后,德川家纲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怎么没有死了?’,酒井忠清与大久保忠朝对视一眼。

    酒井忠清说道:“将军阁下!这个条约签了也没有什么,唐太宗还有渭水之耻,只要皇国从此奋发图强,早晚有一天我们会连本带利的讨回来。”

    “但愿如此吧!愿天下诸君都能砥砺前行,为皇国未来贡献一份力量!”

    德川家纲吩咐侧用人拿过笔墨在文本上属上自己名字,用上征夷大将军玺宝,这个文本还需要到华夏舰队与华夏方面进行换约,才能形成最后的文件文本。

    换约的任务交给了大久保忠朝,酒井忠清需要坐镇御所,应对将要迎来的反对声音。

    不用想,用不了多久,这个条约就会传开,到时候整个倭国就会响彻‘天诛国贼’的声音。

    大久保忠朝再次返回华夏舰队,与华夏方面完成换约后,郑经亲自接见了他。

    郑经非常诚恳对他说道:“大久保先生!贵国的国情想必今后你的日子不会好过,弄不好还会被强硬派逼迫自裁。

    因此寡人有个建议,田川氏即将就藩立国,急需各种人才,大久保先生若是不嫌弃田川氏庙小,欢迎大久保先生到田川氏任职。

    随着条约逐步落实,贵我两国的贸易规模会逐年扩大,其实只要贵国锐意进取,这点儿赔款根本算不了什么。

    你是个聪明人,肯定知道我国为何进行这场军事行动,为什么会安排田川氏管理肥前国。我们对倭国没有任何野心,可你们不同,你们一直对我们有野心,这就是你我两国的区别。

    肥前国距离朝鲜的距离最近,你们想要实施大陆战略,从肥前国做跳板是最好的选择,因此我们必须控制这里,不给你们施展野心的机会。

    说起来寡人身上也有倭国血统,寡人的祖母就是田川氏的女儿,因此寡人对倭国有着很深的感情,不愿意看到有一天贵我两国发生一场惨绝人寰的大战。

    你想想,按照你们一贯的思想,这种事会不会发生?”

    大久保忠朝心动了,可是一想到自己身后的家族,又开始变得犹豫。

    郑经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笑着继续说道:“是不是担心身后的家族会受到责难?”

    大久保忠朝点了点头:“阁下说的不错,忠朝不是一个人,身后还有一大家子的人,若是忠朝为天朝做事,家人肯定会受到连累。”

    “你不是为我国做事,田川氏也是贵国子民,无非就是与寡人有些亲缘,贵国连这么一点自信都没有吗?

    再说你到肥前国任职,也算是为你的家族多了一条路,古人云‘狡兔三窟’,更何况人呢?

    越是大家族越是不会把所有子弟都放在一个势力中,尤其是贵国这种错综复杂的政局,寡人敢保证,你到长崎任职你的家族才会更安全。

    不为别的,他们难道不担心迎接华夏的报复吗?”

    大久保忠朝沉默了半天,给郑经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请允许在下回去仔细想一想,在贵我双方完成第一笔赔款的交割后给阁下答复。”

    郑经点点头道:“寡人尊重你的意见,希望你能促成倭国融入华夏主导的藩贡体系。”

    三天后,酒井忠清与大久保忠朝代表幕府交割了第一笔二百万两白银的赔款,以后每年都是按照这个标准进行赔偿,共计三十年,本息合计三十万两。

    在完成了交割后大久保忠朝做出了最后决定,选择带着妻儿到长崎新设立的田川藩任职。

    在帮着田川七左卫门稳定了肥前国的局势之后,郑经在长崎佐世保留下一个镇的陆军做为华夏在肥前国的驻军,用于应对肥前国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这一个镇的人马的军费开支由肥前藩负责开支,驻军有义务保证肥前藩的安全,这一协议的达成标志着田川氏的防卫掌握在了华夏手中。

    好处是没有军事压力的田川氏可以放心大胆地拼经济,只要每年将约定的驻军军费给足,就能够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民生上。

    坏处是田川氏在政治层面并不能自主,要受到华夏的约束,一切政治行为都要符合华夏的利益。

    完成了在倭国的布局之后,华夏舰队开始返航,回国的途中顺便跟朝鲜国签订了耽罗岛租借条约。

    这个岛正好处在华夏与倭国中间,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控制在华夏手中可以做为华夏到倭国以及北上海参崴的中转站。

    朝鲜上下非常识趣,对于这个给朝鲜带不来多少赋税收入的大岛,朝鲜国王非常大方地以每年五千两的价格租给华夏,租期九十九年。

    对于朝鲜这样知情识趣,郑经也不好让人家太吃亏,表示耽罗岛上的大静及旌义二县的土地赋税还由朝鲜收取,两县的百姓也由朝鲜派遣官员管理。

    华夏方面只要沿海的港口向内十里之内非农业耕地的区域,若是占用百姓农田,也会按照市价进行购买。

    郑经如此的承诺,让朝鲜上下一片欢腾,朝鲜君臣无不伸大拇指称赞:天朝就是天朝,做事从不让藩臣失望。

    这些年朝鲜虽然被满清胁迫认下了满清这个宗主国,可是以小中华自居的朝鲜打心眼儿里还是瞧不起满清的。

    以前是没有办法,只能委身满清,用朝鲜自己的话说就是‘虏虽丑,治我有余’!这从朝鲜一直都在使用崇祯年号,而不接受满清的年号就可见一斑。

    如今有了郑氏这个能够代表大明正统的王朝能够压制住满清,朝鲜上下毫不犹豫就倒向了华夏,朝鲜君臣上下似乎觉得这才是朝鲜该有的样子。

    郑经心中感慨:难怪说这个时代的朝鲜是华夏的亲儿子,这是对宗主国真的亲啊!

    远不是后世被倭寇殖民洗脑过,妄自尊大的棒子能够相提并论的。

    为了朝鲜这份孝心,郑经也要帮着朝鲜把经济搞好一些,将朝鲜打造成藩属国的一块金字招牌。

    朝鲜山多地少,又处于高纬度地区,土地只能一年一熟,在化肥农药都没有大规模使用的年代,这就意味着朝鲜根本就养不活太多的人口。

    如今的朝鲜能够拿出手的商品,除了皮毛、高丽参这些东西之外,也就一样青瓷能够拿得出手。

    虽然朝鲜青瓷与华夏四大名瓷无法相提并论,但是放在世界上那也是难得的精品。反正华夏的瓷器生产也是供不应求,不如顺带着将朝鲜的青瓷也一起推向世界。

    因此郑经与朝鲜王经过协商,达成了包销朝鲜青瓷的协议,朝鲜只管生产,生产多少华夏方面都全部采购,就这一条,每年就能给朝鲜带来至少百万两以上的利润。



    第二百九十三章 北方建设

    

郑经给朝鲜的这个承诺,让朝鲜君臣感激涕零,与满清的只知道盘剥一比较,朝鲜上下顿时感觉这才是亲爸爸啊!

    除了青瓷这个大单之外,还对朝鲜生产的原木、毛皮、野山参等进行了采购,郑经像个善财童子一般在朝鲜的大肆采购,让朝鲜上下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满血复活。

    郑经君臣在汉城受到了朝鲜国王的盛情款待;一次次挽留,希望郑经能够在汉城多盘桓些日子。

    俗话说钱能通神,郑经的大笔撒钱换来的朝鲜上下的一片赞誉,而对于华夏来说,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这就是双赢的局面,未来的东西方碰撞,不能单独依靠华夏一家与西方列强对抗,而是需要整个整个华夏圈的所有国家。

    华夏的这个圈子做的越大;华夏文明圈在世界的影响力就越大。天下那么多的土地华夏占不完;也管不过来,与其白白便宜了西方列强,不如让忠诚于自己的小弟占据。

    在双方谈到最深入的军事层面时,朝鲜君臣看到华夏陆军整齐的军容,以及海面上威武雄壮的军舰,便提出了希望华夏帮助朝鲜完善国防建设,并提出采购华夏武器。

    有了与安南北郑和吴军的军事合作经验,双方之间很快便达成了军事合作意向,朝鲜提出按照华夏军队的表征先采购两个镇的全套武器进行装备,并且由华夏军官进行指导训练。

    同时朝鲜水师,也希望采购华夏的军舰,进行自家水师的更新换代。最大型的战舰华夏不会卖,朝鲜也装备不起,于是便选择华夏的大型夹板船做为朝鲜的主力战舰,配合小型夹板船组建新的水师舰队。

    朝鲜刚刚从华夏手里赚取的银子,还没有捂热乎就又被华夏掏了出去,可是朝鲜上下却都认为是自己赚了。

    结束对朝鲜的成功访问;郑经率领舰队到济州岛与华夏主力大军汇合后,一路西行进入来到天津港。

    事先得到消息的何义带着天津的文武官员早早便等候在了天津军港的码头上,时隔两年的时间再来天津,天津已经大变样。

    原本简陋的码头已经实现了混凝土硬化,深水码头能够轻松停靠‘天津’舰这样的大型军舰,已经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大型军港。

    做为华夏统治北方的中心,华夏重点打造天津,力争将天津打造成北方第一重镇。

    如今的天津有三大支柱产业,第一产业是晒盐业,天津周边优良的光照条件,是理想的晒盐基地,能够大批量的生产食盐。

    第二产业是水产品深加工,渤海湾是天然的渔场,大海里有数不清的鱼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