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之海权时代-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县令可不傻,一看这都水陆齐聚了,肯定不是什么普通海贼,再看大纛上高高飘扬的郑字,再傻的脑子也反应过来,这是郑氏的人马来了琼州。

    在被带到郑经面前的时候,县令的脑子还是发蒙的状态,郑氏不是在福建那边吗,跑这么远来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干什么?

    “你叫什么名字?”

    “回大王,小的叫张有德,昌化县县令,正八品。”

    “跟黎人熟吗?”

    “跟几个头人能说上话,不过不是特别的熟悉。”

    “寡人要在这里招募人手干活,每天管三顿饱饭,每天开一两银子工钱,你能招募的到吗?这件事你做好了,有你的好处。”

    张有德眼睛亮了,这样的待遇,别说是黎人了,就是县城附近的汉人也愿意干啊!不过张有德也多了个心眼,给这么好的待遇,不会是什么特别危险的事吧。

    “不知大王要做什么,小人也好与人分说!”

    “不瞒你说,挖矿!”

    张有德似乎没有听明白郑经的话,又追问了一句:“大王是说挖矿吗?”

    “没错!”

    “大王,昌化没有矿啊!”

    “有没有矿不用你管,你只要能给寡人将人招募来就行!”

    “大王有所不知,黎人脾气多暴躁,若是答应的事最后没有做到,可是会闹事的,琼州府这些年可没少闹黎乱啊!”

    郑经不禁抬头看了一眼这个不入流的小官,就冲这句话,这个人的人性还没有泯灭,是个能够争取的对象。



    第六十一章 罐头成功

    

对于有良知的人,郑经一向是宽容的,对于张有德的质疑,郑经点点头道:“没有盲目听话做事,你很不错,愿不愿意跟着本王做事,本王暂时只能安置你继续做昌化县令,做得好,将来做琼州知府也是有可能的。”

    张有德狐疑地看着郑经,有些纳闷这个郑氏的头领怎么突然改变了口气,自己不就是说了一句实话吗?

    “大王厚爱,小人铭感五内,不过小人家小都在大陆,苟活已是对不起家人,若是再为大王做事,小人担心家人恐遭不测。”

    “你家乡是哪里的?”

    “雷州府,徐闻县!”

    “好说,离得这么近,改天寡人带着你将家人接过来就是了。”

    张有德一听郑经的话,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选择了,要么选择给郑氏干活,要么就得被砍了脑袋。他本就不是个能当好汉的人,不然也不会毫不犹豫就选择了投降。

    “多谢大王,还是小人自己想办法吧,大王能否宽容允许小人化名为大王效力?”

    郑经嗤笑一声道:“随你,你不会后悔今天的这个决定的,去做事吧,你现在还是昌化县令,不过要把你头上的猪尾巴绞了。”

    张有德脸上一红,每一个有廉耻的读书人都不会认为剃发易服是一件能够光宗耀祖之事。

    “是!卑职明白!”

    在昌化县留下一千人马驻守,其他人马跟着郑经顺着昌化江的河道一路向上游行去,从早上出发,一路走到天黑,终于走到了水师官兵发现的三叉河口。

    郑经命令在河上划船的水师官兵,将小船划到岔道中。进入岔道之后,小船没有划出二里地,水深不够,再也无法向前航行。

    郑经对跟随在身边的何斌说道:“何先生,这一段水道一定要组织人手拓宽,拓深。百料平底船必须能划到矿区附近,比起陆路来说,水路还是更加便利一些。”

    何斌点头道:“王上放心,招募上人手之后,臣优先解决航道问题,不过这里离矿区还有多远?”

    “不远了,至多也就有二十里路,不过今天天色已晚,已经无法再往上行走,暂时扎营住下,明天再去矿区吧。

    到了矿区还要与黎人交涉一番,也不知道哪个张有德能不能派上用场?能不与黎人发生冲突尽量不要与黎人发生冲突,毕竟我们最需要的是劳动力。”

    何斌点头道:“要不要臣再与那张有德好好谈一谈,臣觉得这人还算不错,不像是油滑之辈。”

    “你算是说对了,油滑之辈怎么可能被发配到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每天都要担心被发狂的黎人给剁了包成肉馒头。”

    二人正说着话,刘国轩过来禀报道:“王上!黄老将军来了!”

    “我们现在却后勤物资了,怎么黄老将军亲自来了?”

    “臣不知,老将军说有要事禀报王上!”

    郑经一时也想不出能有什么大事让黄安亲自跑一趟,便笑着说道:“既然老将军亲自来了,那我们就去迎接一下吧!”

    几人一起来到大营门外,就看黄安带着一百多人,推着鸡公车,鸡公车上堆满了小坛子。

    黄安看到郑经迎出门外,赶紧上前行礼道:“臣黄安拜见王上!”

    “免了,老将军,这么急着见寡人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黄安看了看周围,郑经会意:“老将军远来辛苦,先进帐歇息一下再说。”

    几人进帐之后,黄安便迫不及待地说道:“王上!成了!”

    “什么成了?”郑经不解地问。

    “鱼肉罐头啊,这还是王上出的主意呢!”

    郑经恍然大悟,这才想起来在北上宁海之前,指点黄安做鱼肉罐头之事。这事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的时间,郑经还以为这事早就黄了。

    “寡人还以为这么长时间没有动静,是没有做成呢?”

    “当时臣按照王上的要求将第一批做好的那几个鱼肉罐头放置了一个月,打开之后味道一点儿都没有改变。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臣又按照王上的方法,做了一大批,全部放置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打开品尝。

    打开之后臣与属下之人尝过之后,与新鲜的鱼肉口感不差仿佛。这么长时间都能存放住,想必时间再长一些也没有问题。

    臣正要打算向王上汇报的时候,王上已经启程去了南澳。臣只好先按照王上的王命,做好后勤工作。

    这一次是给前线部队运送后勤,捎带着也把这些罐头也都带在身边,请王上品鉴。”

    “好!拿几个进来,大家都尝一尝!若是味道不错,明天正好也可以用作给黎人的见面礼,我们要先礼后兵嘛!”

    “王上英明!”帐中的几人都是齐声称赞。

    郑经笑道:“英不英明寡人不知道,能折腾倒是真的!”

    这时黄安随行的属下拿进来几个陶罐,黄安拿起一个陶罐拍开泥封,打开盖子,将里面的鱼肉倒在一个大碗里,众人每人用筷子夹起一块放进嘴里咀嚼。

    “王上,这若不是知道已经放了三个多月了,臣怎么也不相信放三个月的鱼肉还能这么新鲜好吃。”刘国轩第一个称赞道。

    何斌也是赞不绝口,同时敏锐地看到了商机:“王上!这个鱼肉罐头不但可以用作军粮,还可以出售出去,一定可以卖好多银子。”

    黄安哈哈大笑道:“当初王上做这个鱼肉罐头的时候,就是为了解决承天府鱼肉过剩的问题,正是王上的秘方让这过剩的鱼肉变成了宝贝。

    这鱼肉罐头肯定会成为我郑氏新的主打商品,眼下我郑氏由于满清的封锁,生丝、茶叶、瓷器等商品供应不足,使得我们的收入已经锐减。

    有了这个鱼肉罐头,也能弥补一下我们日益枯竭的财政,替王上分忧!”

    郑经微笑道:“困难是暂时的,我们没有货源,满清也好受不了,只要我们封锁住满清的港口,不让满清的货物卖给西夷,满清内部必然会积累起强烈的不满。

    而我们的制糖、蚕丝培育起来之后,一样可以行销天下。制糖今年就能见到效益,蚕丝纺织也能在明年开始提供原料。”



    第六十二章 黎人

    

几人都品尝了几口鱼肉罐头,大锅饭做出的东西,口感只能说一般,鱼肉罐头的最大好处不是口味有多好,而是耐储存。

    郑经想到明天与黎人打交道之事,吩咐侍卫道:“来人!去把张有德给寡人请过来。”

    不多时张有德被带到大帐内,给郑经行礼道:“大王唤卑职有何吩咐?”

    “来尝尝这鱼肉!”

    张有德纳闷,好端端的请自己吃什么鱼?昌化县虽然贫苦,但是守着河边,吃鱼还是没有问题的。

    尽管心中疑惑,还是按照郑经的吩咐,用筷子夹起一块鱼肉放进嘴里,品尝了一下,发现味道很是一般。

    “味道如何?”

    张有德有些踌躇,不知该不该说实话,郑经鼓励道:“你就实话实说!”

    “那卑职就说了,这是什么鱼肉卑职没有吃出来,但是味道却很一般,不像是仔细烹调出来的美味,不过若是给百姓果腹还是不错的肉食。”

    评价很中肯,一点都没有拍马屁的嫌疑,郑经算是知道这位为何会被丢到这种地方当官了。如此耿直,上司不给你穿小鞋那才怪了。

    “若是寡人告诉你,这鱼肉是三个月前做好的,你可相信?”

    “怎么可能?就琼州这气候别说三个月了; 就是三天也得长毛了!”

    “事实就是如此,这鱼肉确实三个月前制作好的; 张有德寡人问你; 你说这鱼肉送给黎人头领做见面礼如何?”

    张有德很想问问这鱼肉是怎么做的; 能够存放这么长时间,还能保持新鲜; 可是他知道这种机密的问题,自己一个新入伙的肯定无权知道。

    “黎人常年生活在山里,鱼肉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个稀罕东西; 是个送给黎人头领的好礼物。”张有德对鱼肉罐头给出肯定的回答。

    在三岔口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郑经命令军队暂时停留在三岔口,自己只带着几十个侍卫和何斌等找矿的工匠,以及张有德一起沿着河道上山。

    郑经知道现在他们所在的位置已经到了矿山的边缘; 只要再向前走几里路就能到达山脚下,这个时候带着大兵与苗人谈判会让黎人认为汉人是在欺负他们。

    能够和平解决,最好和平解决,不然会留下不小的隐患。

    刘国轩与黄安强烈反对; 认为黎人野蛮喜怒难测; 延平王千金之躯不能亲身犯险,万一有个三长两短; 郑氏危矣!

    郑经却非常坚持; 对刘国轩与黄安解释道:“黎人消息闭塞; 恐怕都不知道寡人是谁,只要寡人不作死; 苗人又怎么会无故伤害寡人; 况且寡人也是带着护卫,就算谈的不顺利自保还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郑经的坚持; 刘国轩与黄安很不理解,在二人看来,郑氏现在的这个继承人各方面都令大家满意;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怎能哪里有危险去哪里呢!

    不过郑经坚持要亲自上山,二人阻拦不住; 只能嘱咐郑经的侍卫一定要护卫郑经的安全。刘国轩交给郑经一个信炮; 有危险的时候点燃引线就会在天空中炸响。

    郑经询问这信炮的原理; 刘国轩解释说这就一个大号的钻天猴。

    沿着崎岖的山路推着鸡公车进山; 郑经仔细观察沿途土壤的颜色,发现普遍泛红,这是典型的含铁元素高的土壤。

    张有德虽然跟黎人打过交道,却从来没有进过黎人的大山里,他对这里也不是很熟悉,汉人也只习惯在平原地区耕种。

    在快要中午的时候,终于看到了一个背着竹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