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之海权时代-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上英明,没想到这琼州府还真的有一座这么大的铁矿,有了这座铁矿,我们很快就能实现铁料的自给自足。

    每年光是铁料一项就能为我郑氏的财政结余大量的钱粮,此乃大幸也!”郑泰做过户官,对于郑氏的财政情况非常了解,知道每年郑氏在铁料上的花费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泰叔说的不错,我们的铁矿以后不但能够满足我们自身的需求,还可以向周边的势力出口,这会使得我郑氏的财政更加的宽裕,有了充足的钱粮,我们才能扩军备战。”

    郑泰反对道:“王上!臣反对精铁出售,这精铁可不是其他东西,卖给别人就相当于将刀子卖给了别人,当年晋商向建奴输送精铁之事不能重演啊!”

    郑经点点头,先是肯定了郑泰的说法:“泰叔说的不错,铁是战略物资,不能随意出售,可是我们若是卖给敌人的敌人呢?”

    “王上是说。。。。。。”

    “陈复莆已经到了广州,正在筹建天地会(复兴会对外称呼)广东分舵,届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天地会在暗中破坏红毛夷与满清的勾连。

    至少要延缓他们相互勾连的速度,让满清的造船技术不能快速提高,遏制满清的水师发展是我们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首要任务。

    另外天地会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暗中联络满清三藩,尤其是实力最强大的平西王吴三桂,只要我们与吴三桂联络上,再想办法控制安南北方,就可以利用安南水道,神不知鬼不觉地与吴三桂进行交易。

    吴三桂得到我们的援助,想必野心会更加膨胀了吧,到时候满清的朝廷只要有风吹草动,吴三桂绝对不会坐以待毙,一旦满清朝廷与吴三桂打起来,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第七十三章 南洋问题

    

众臣没想到郑经的思维竟然从精铁的贸易问题,发散到吴三桂那里,而且还牵扯到了安南,还要控制安南。

    安南哪是那么容易控制的,大明永乐年间倒是将安南打下来了,可是才过十几年就再次叛出,让大明损失惨重。

    如今的郑氏论实力连大明初年的万一都不到,怎么可能控制的了安南。

    “王上!暗中联络吴三桂臣举双手赞同; 可是控制安南臣反对,我郑氏现在就算是将所有的力量都用在对付满清上,都力有不逮,哪有精力去招惹安南。”张煌言是首次参与郑氏的核心会议,本来是只带着耳朵; 光听不说的; 可是听到郑经要图谋安南,一时情急便出言反对。

    郑经对张煌言能够为郑氏设身处地的着想; 很是欣慰,说明张煌言已经渐渐从明臣向郑臣靠拢。

    于是笑道:“苍水先生,控制一个地方不需要太多的兵力,这一点上我们要向西夷学习,西夷若是按照我们的标准,就是把他们全部的人口都撒到各个地方,也不够用。

    西夷控制一个地方的特点是,挑选一个地点建设一座堡垒,首先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开始利用贸易贿赂当地的权贵,分化权贵,最后使得当地人口各自为战,使得西夷可以各个击破。

    这才是西夷能够控制更多地方的根本所在,无论西夷在什么地方,都是拉拢一大批的本地人为他们所用。

    所以说我们要改变思维; 学会用以夷制夷的方式去管理这些非汉人为主体的地方,安南模式将会对我们在南洋的统治提供一个模板。

    随着大航海的不断兴起,未来一定是一个海洋的时代;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我郑氏要在这个大争之世里,为我华夏生民打下一个大大的海权时代。”

    在场的文武都是无比的动容,谁都没有想到,眼前的这个郑氏之主,年轻的身体里竟然蕴藏着如此大的野望。

    没有人会认为郑经的话是胡言乱语,大家都在捋着郑经继位以来的所作所为,每一步都是在踏实的向前迈进。

    从力排众议后撤离岛百姓,到北上宁海救援张苍水,再到鸡笼歼灭红毛夷,彻底的打掉红毛夷在承天府北方的落脚点。

    使得红毛夷再想在华夏大陆找到一个稳固的支点就只能求助于满清,这也是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与满清合作的原因。

    到现在拿下琼州府,原本大家都以为拿下琼州府只是为了获得精铁的供应,没想到延平王竟然想着利用琼州府做跳板,一方面谋求与吴三桂的合作,另一方面还要谋划安南。

    这得是多么缜密的思维,才能保证一步步不出纰漏地按照延平王的设想进行推进。

    众人现在发自内心的认为延平王英明,郑氏有此英主何愁郑氏不兴。

    “延平王英明,臣等佩服!”这一声称赞众文武是发自内心的表白。

    “寡人无所谓什么英明,而是被逼无奈,我们没有了大陆的支撑,就只能另辟蹊径,既然满清占了大陆,那我们就占据海洋,将满清能够伸向海洋的爪子彻底的斩断。

    将满清困死在大陆上,让他们在内斗中慢慢虚弱,我们再在合适的时机,集中全部实力奋力一击,满清想不倒下都难。”

    刘国轩被郑经描绘的未来刺激的热血上涌,大声说道:“王上!等到我郑氏全力反击的时候,请让末将带兵亲自上阵,哪怕做一小卒,末将也心甘情愿。”

    郑经微笑道:“刘将军!这仗有的是,就怕你打不过来,我們今后的作战任务会越来越频繁,马上将要面临的大战就是将红毛夷彻底赶出南洋。

    不将这伙红毛夷赶出南洋,我郑氏寝食难安。这是一场恶战,必须要做好万全准备,寡人知道爪哇岛上的马打蓝回回国一直都想将这些红毛夷赶走,甚至还与红毛夷爆发过大战。

    结果实力不如人,被红毛夷以少胜多打得到现在都在舔舐伤口,若是我们能与马打蓝王国联手,何愁不能将红毛夷歼灭。”

    “王上的意思是说我们应该派出一个使者出使马打蓝,与马打蓝国商谈协同攻打红毛夷,这倒是一个好办法,不过这战胜之后,怎么分配利益?

    若是打完之后,我们占据了巴达维亚,对于马打蓝来说与红毛夷又有什么区别,不过是将红毛夷变成了我们。

    马打蓝人也不傻,为何要做这种费力不讨好之事?”

    “苍水先生这个问题问的好,这就涉及到我们如何与南洋土人打交道的事了,说句心里话,就凭我们现在的人口,土地再多我们也占不过来。

    我们只要与马打蓝达成宗藩协议,也就是说只要马打蓝承认是我华夏的属国,允许我华夏的商人自由在马打蓝经商、采矿等商业活动,而且不得已任何形式进行刁难。

    只要允许这样的协议,我们要他们的土地有什么用,爪哇岛又不是什么交通要道,我们真正应该拿下的是我华夏故土——旧港宣慰司。

    这里扼控满剌加海峡,是西夷进入我华夏的重要通道,只要控制海峡两岸,在两岸最狭窄处架设炮台,西夷再想从这里通过来与我华夏做生意,那就看我们高不高兴了。”

    “王上说的不错,爪哇我们可以不要,不过香料群岛必须要掌握在我们的手里,岛上的香料价值堪比黄金,只要拿下香料群岛,我们这一场战争就稳赚不赔。”郑泰兴奋的站起来挥舞着拳头说道。

    “泰叔说的不错,香料群岛就在爪哇岛旁边,不控制爪哇岛,想要控制香料群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就又引申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距离香料群岛更近的棉兰老岛,这个岛上有很多我华夏的移民,只要我们占据那里,给予华夏百姓政治上的支持,百姓们必定会非常热烈的欢迎我们。

    毕竟他们可是每天都活在大佛郎机人的死亡阴影之下,这些年,每隔一些年大佛郎机人都会对我华夏移民进行一波屠杀,以减少我华夏人的数量,其目的就是不想让我华夏种群的人数太多,威胁到他们在吕宋的统治。

    拿下爪哇控制了满剌加之后,我们下一步就是将这些大佛郎机人彻底消灭,以后整个南洋包括华夏地区就只剩下一个在澳门的佛郎机人。

    这伙人若是听话,那就留着他们权当一个给西夷的传声筒,若是不听话,随时可以将这些人干掉,刘将军这些仗可够你打的?”



    第七十四章 树碑立祠

    

被延平王点名的刘国轩挠挠脑袋,大声说道:“回禀延平王,身为将军怎么会嫌仗打的多,只要是为了我郑氏的发展,打再多的仗末将也万死不辞。”

    郑经击掌道:“刘将军说的好,做为一名合格的将军应该是闻战则喜,而不是闻战则惧。不过做为将军也要谨记不能为了自己的功绩而一战功成万骨枯。

    每一个士兵的生命都应该尊重,虽然为了我们的事业; 有些牺牲在所难免,但是却不能对这些为了我们的事业牺牲的将士不闻不问。

    寡人想到那些阵亡的将士心中就甚是不安,他们不过是升斗小民,为了每月那点儿微薄的军饷,就将性命丢在了琼州府。

    我们这些活着的人绝对不能忘记他们,为了表示对阵亡将士的尊敬与悼念,寡人决定就在这海口港修建一座琼州海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同时在碑后修建一座忠烈祠,所有为了我们的事业阵亡的将士都能入享祠堂。

    官府四时八节都要举行悼念活动,让阵亡将士们永享香火祭祀,不会成为孤魂野鬼,另外阵亡者家属免去其父母妻儿之田税,给予钱粮抚恤。

    我们不能让将士们为我们的事业流了血,却还要妻儿老小因为失去了家中的顶梁柱,再度贫苦无依痛苦流泪。”

    “延平王!这样的优抚是否太过了?”张煌言皱眉问道。

    立祠祭祀在古代可是最高的褒奖,一些文臣毕生的梦想都是能够配享太庙,受万世香火。可以说郑经的这个决定让张煌言嫉妒了。

    在座的除了一个刚刚加入郑氏的张有德之外,就张煌言一个正经的读书人。在张煌言看来士兵本就是消耗品,只要有钱粮就不愁招募。

    虽然他有一些人本思想,但是骨子里还是传统的士大夫思想,只有读书人才是贵人,百姓就是黔首。

    “苍水先生为何会认为过了,人家把命都给了我们,我们难道不该给人家一个荣誉和钱粮抚恤吗?”

    “多给一些钱粮抚恤臣非常支持; 不过这树碑立祠是否过了; 多少名臣一生都未有如此待遇,区区士卒一次捐躯就获得如此的待遇,会让天下读书人觉得不公。”

    “没什么不公的,读书人也好,贩夫走卒也罢,只要是为国捐躯者都能入祠享受后人香火,寡人看重的不是某一个人的身份如何,而是某一个人为国为民做了什么?

    不要说是汉人,就是满清的某一位满人高官,只要为国为民做了贡献,我们一样为他树碑立传,送入忠烈祠享受万世供奉。”

    “延平王认为的功绩指的是什么?”

    “比如抵抗外辱,御敌于国门之外,高仙芝是高句丽人不妨碍我们敬仰他是我华夏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比如发明创造改变人类生活的发明,比如造纸、火药、活字印刷、指南针等等发明,改变了华夏百姓生活的人。

    比如修筑水利、建造桥梁改变百姓生活的人,比如李冰父子。

    比如钻研学问,如将圆周率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