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之海权时代-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施琅久在我郑氏水师之中,深知我郑氏的深浅,就算他不敌我郑氏,可是也知道我郑氏的虚实,知道我郑氏的软肋在哪里,如果不出孙婿所料,用不了几年,满清为了不让我郑氏在大陆获得补充的人口,一定会进行迁界禁海。”

    迁界禁海这个词唐显悦一点儿都不陌生,大明开国的时候,朱八八就实施过,当时沿海百姓经常苦于倭寇袭扰,于是明太祖朱元璋便下旨在沿海地区设置备倭卫所,同时严旨片板不得下海。

    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与倭寇勾结的内鬼失去了与倭寇勾结的机会,不过大明的禁海禁的不彻底,倭寇之患一直持续到嘉靖年间,大明出了个名将戚继光,才将倭寇暂时压制下去。

    这也只是暂时压制下去,大明朝的海盗早已经形成了气候,从汪直到李旦再到十八芝互相争斗,最后郑芝龙一家胜出,海盗最后摇身一变成了大明官军,更在郑芝龙投降之后,他的儿子成了大明最后的柱石。

    “世子是说满清会实施迁界禁海,如今百姓早已习惯在海上打鱼讨生活,强行禁海,满清不怕激起民愤吗?”

    郑经冷笑一声:“满清怎么可能会怕,真正的硬骨头,早就被满清杀光了,现在能够活下来的,都是甘心愿意做奴才的,祖父若是不信大可观察几年,就知道孙婿所说到底是不是真的。”

    “照你这么说,郑氏也干脆投降得了,反正也没有希望,投降做奴才还能争取一条活路!”唐老头儿怒气冲冲地说道。

    郑经不以为意,叹了口气说道:“当年诸葛孔明北伐,难道不知道不可能成功吗?他当然知道,可是他还是坚持六出祁山,最后活活累死,他为了什么?

    孙婿认为孔明先生心中所想就是恢复汉室江山,这是整个刘备集团高层的共同理想,孙婿看来比输赢更重要的是信念,若是大家连恢复汉家江山的信念都没有,那才真的是投降算了。

    当然我们也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不过这样的机会非常渺茫,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只有我们这些站在最高层的人保持最清醒的头脑,才能在以后尽量不犯错误。

    与满清相比,我们的本钱越来越小,一次都损失不起,满清可以失败无数次,而我们只要经历一次大的失败,就会满盘皆输。”

    唐显悦当然知道郑经说的话都是肺腑之言,他的怒火不过是自己心中的不甘罢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老爷子长叹一声,感慨道:“百无一用是书生,若知今日之情形,老夫就应该弃笔从戎,也好过如今这般行尸走肉般活着。”

    “祖父不必妄自菲薄,读书有读书的用处,习武有习武的用处,各是各的用处,未来开发东番岛祖父这样的大才还是有大用的,我汉家天下能否翻盘,就要看我们能否将东番岛经营起来。”

    唐显悦对郑经的话不置可否,岔开话题又闲聊了几句,郑经留在唐府吃了一顿便饭,便带着唐婉儿返回了郑府。

    送走郑经之后,唐兴文随着父亲回到书房,关上房门之后,唐兴文迫不及待地问道:“父亲!依您看来世子是否值得扶保?”

    唐显悦摇摇头道:“一时半会儿还看不出来,当初与郑成功定下这门亲事,本也是为了在郑氏站队,没想到这个纨绔如此不堪。

    没想到峰回路转,这纨绔似乎浪子回头了,不过我唐氏还是不能冒险,毕竟唐氏一族不是我们父子一脉,偌大的家族一旦彻底的站在世子这边,就等于把我唐家陷于险境。

    眼下我们要做的就是老夫亲自去一趟东番岛,与郑成功谈一谈,收回当初之话,也算是为郑经恢复一点儿名声。

    至于我唐家是否投入全力扶保郑经,还要看他接下来的作为,能否对得起我唐家的支持。”

    “父亲!儿子旁观者清,这世子如今的野心可不小,虽然说表现的非常谦和有礼,但是在话里话外还是透露出了勃勃的野心。”

    “兴文有何发现?”

    “父亲注意到没有,世子在谈论天下局势之时,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一直都是在说汉家天下,而不是大明天下,由此可见,世子与延平王最大的不同就是世子没有延平王忠君的包袱,做事可能就会更加灵活一些。

    若是世子是有意这么说话,那就是在向我父子表明态度,他不会做大明的忠臣,大明这个壳子他可能会用,不过也就是用来收拢一下人心,一旦羽翼丰满,就会如朱元璋对付小明王一般将大明这个壳子一脚踢开。”



    第十一章 唐显悦

    

转眼间郑经已经来到这个世界十几天的时间,这十几天的时间,郑经一直在等待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四月底,新明州与东番岛同时收到了永历帝已死的消息,这个消息不可谓不沉重,本就士气低落的郑家军收到这个消息之后,全军的士气更加的低落。

    东番岛承天府安平城,已经病入膏肓的郑成功躺在病榻上正在接见前来看望他的唐显悦,唐显悦望着已经瘦得脱了形状的郑成功,悲伤的难以言表。

    “唐世伯!对不住了,郑某一生光明磊落,没想到竟然生下如此不肖之子,不但玷污了我郑氏的门风,还让唐世伯跟着蒙羞。

    本想着下令将这个逆子处死,可是前线的大将阳奉阴违无一人奉命,寡人将死之人已经管不了那个逆子了,还请世伯海涵!”

    “延平王!何至于此啊!您才三十九岁,正是春秋正盛,将养上一些时日就会痊愈。”

    郑成功哀叹一声:“唉!寡人生死事小,大明的江山社稷事大。寡人愧对先帝(隆武帝)的隆恩啊!”

    “延平王!老夫今日前来除了探视延平王,还想做一回和事佬,郑经这个孩子,是犯了大错,可是也罪不至死,而且孩子也已经悔过了。

    前两日还专门带着婉儿回门向老夫致歉,并且当着老夫与兴文的面诚恳认错,发誓再也不见那个女人。

    同时也向老夫求情,放那个女人一条生路,这孩子千错万错,心善是没错的。更让老夫动容的是他在老夫家里说的一番话,正是这番话让老夫下了决心前来安平城。”

    “那逆子说了什么话?”郑成功有些好奇,心说若不是你个老东西写信逼迫,我犯得着拿自己儿子开刀吗?此时见到唐显悦亲自来给儿子说情,心里的怒火就已经消了一半。

    “世子在老夫府中说,我郑氏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团结,不能再内斗了,我们本来本钱就小,若是再进行内斗,郑氏就彻底完了。”

    “这算什么高论,是个人都能明白我们不能内斗,这话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

    “世子的理解并非如此,想必延平王也清楚金门与思明州为何会拼死保住郑经,一方面是因为担心延平王会后悔,替延平王保存血脉。

    另一方面是他们已经开始站队了,郑泰也好、洪旭也好他们都是希望世子能够继承延平王的衣钵,然而不是所有的人都希望世子继位的。

    万一延平王有所不测,思明州与东番岛就会有一场龙争虎斗,不管谁胜谁负,到时候得到便宜的都是满清。”

    唐显悦的话很明显打动了郑成功,虽然说他身患重病,躺在床榻上不能行动,但是依然能感受到自己身边的暗流涌动。

    “世伯所言有理,我大明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经不起任何的内耗,思明州地处抗清前线更是不容有事。”

    “以延平王的睿智,老夫本不该多言,无奈私心作祟,郑经是你的儿子,也是老夫的孙女婿,实在是于心不忍。

    既然延平王清楚这其中的利害,老夫就不多赘言了,还请延平王好生将养,老夫就不打扰延平王休息了。”

    “世伯慢走!寡人有疾不能相送还请海涵!”

    唐显悦把话递到之后,也不拖泥带水,向郑成功此行之后,便返回了思明州。

    郑成功会有什么反应,唐显悦也无法判定,不过郑成功对郑经很是喜爱,当初要杀妻灭子,也是迫于舆情的压力。

    唐显悦面见郑成功最大的作用就是给郑成功一个台阶下来,不然这羞刀难入鞘,就会使得思明州与安平这边裂痕越来越深。

    郑成功在唐显悦离开之后,就命人叫来跟随自己收复东番岛的何斌。

    何斌在郑成功赶走红毛夷之后,一直奔波与安抚本地土著之中,每日都在与各个土著的首领商谈,听取他们的诉求。

    听到延平王传唤他,不敢怠慢,赶紧赶回延平王府。

    郑成功将屋中的闲人全部赶出去后,低声说道:“在承天府寡人能相信的人不多,你何斌就是其中之一,有一件关乎于我大明、我郑氏存亡的大事需要你去做,你可愿意?”

    何斌虽然是个小人物,只是因缘际会让他有了一个报国的机会,对于父母之邦他有着很深的感情,为了父母之邦做事,他又怎么会不愿意呢?

    “大王尽管吩咐,小人一定照办!”

    “何斌!你已经是大明之臣,不要再以小人相称,一是看低了你自己,而是对寡人给你职位不尊。”

    “诺!”何斌点头应诺。

    郑成功苦笑着摇摇头,这个人就是个小人物之心态,到现在还没有转变过来,现在也顾不上纠正他的思想,低声吩咐道:“寡人时日不多了,你替寡人跑一趟思明州,面见世子,让他秘密带兵来东番岛。

    你告诉世子,思明州肯定有满清的眼线,一定要避开满清的眼线,悄悄离开。不然被满清侦知世子离开思明州,肯定会认为寡人已经亡故,定会大举来攻。”

    “小人这就去准备!”

    “你告诉世子让他不要带太多的兵马,只要一两千人就行,人多了也没什么用。”

    “小人明白了!”

    “你去吧!记住了要快!”说完郑成功从怀里拿出一方小印交到何斌手中说道:“你拿着这方小印,把它交给世子。”

    何斌接下郑成功的命令,在港口登上一艘单桅小船,亲自架着小船航向思明州。

    就在何斌航行在前往思明州的大海上,已经返回思明州的唐显悦正在书房与郑经密谈。

    唐显悦一回到思明州便让人将郑经喊过府来密议。

    “世子!这里没有外人,老夫去承天府见过了延平王,说句实话,情况不容乐观,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孙婿明白,若不是有军命在身,孙婿恨不得立刻飞到父亲身边尽孝。”

    “老夫叫你过来,就是告诉你要做好去承天府的准备,延平王随时有可能会下令让你回去,记住了,接到命令不要犹豫,一定要立刻出发。”



    第十二章 何斌

    

康熙元年四月十八,福州福建总督府,主位坐着一位身穿一品满清武将官服,头戴满清斗笠顶戴,顶珠上插着双眼花翎。

    此人便是如今满清在福建的一号人物李率泰,乃是大汉奸李永芳的次子,本名李延龄,野猪皮赐名率泰。

    上首坐着一个身穿蟒袍的中年汉子,头上没戴帽子,剃着靑虚虚的头皮,脑后金钱鼠尾发辫垂在身后,一双三角眼不时闪烁着狡黠的寒光,此人便是已经就藩于福建的满清三藩之一的靖南王耿继茂。

    下首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的武将,长得五大三粗,满脸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