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处理的有些粗暴,但也是以绝后患。毕竟那申家兄弟,不是可以安养的狗,而是野心勃勃的狼。”
孙乾夹起了一块肉吃下,顺便饮了一口酒。
“虽然粗暴,但也有聪明之处。此事乃是甘宁私自杀了,与大人无关。有一个人背锅,就不会太影响到大人。”
马良则是摇头说道。
他用了一句巧妙的话,太影响到关平。
影响肯定是有的。
申家兄弟投降后被杀,是甘宁粗暴好杀?
还是关平指使的卸磨杀驴?
人们怎么认为,便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不过总的,三人还是认可了关平的举动的。申家兄弟居心不可测,谁都不知道这对兄弟心中是个什么想法,但总归是不服气的。
若是关平出兵在外,这对兄弟起兵在后方,那可能会导致一场大溃败。
所以申家兄弟也可以说只因为有权有势被杀了。
这是阴谋。
从道德上来说,关平就是个混蛋,流氓,因为没有发生的事情,而将两个人生生杀了。
但是从权谋的角度上来说,关平是未雨绸缪,心思缜密。
孙乾有些感怀的,这个曾经立志要做二世祖的人,已经渐渐改变了。从一个出谋划策的总角童子,成为了一个决断大事的一郡太守。
一方诸侯汉寿侯左将军关羽的长子。
成长了。
对于新野集团的文武来说,这件事情当然是好事是好的转变。因为关羽实在是太刚强了,不好相处。
他们需要一个正常一点的主公。
一个和气一点,有进取之心,也有手段有决断力的主公,带领着他们冲锋陷阵,做大事便行了。
。。。。。。。。。。。。。。
另一边,关平带着周雄,李飞,马谡,李超等人,在二百余亲兵的保护下,跋山涉水来到了上庸一带。
这地方关平来过,但上一次与这一次截然不同。
上一次关平来了,先是不得其门而入。后来全靠甘宁骁勇善战,又设计诱敌,才能进入上庸城。
但就算进入了上庸城,关平也觉得自己是客人。因为主人只有一家,那便是申家。
而当关平这一次来到上庸城的时候,这才实实在在的感觉到了,这一座城池是他的,是属于房陵太守治下,九座县城之一。
关平进入了上庸城之后,先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派遣李超前往县衙上任,将太守府分成几座府邸,降低规格后出售。
申耽是上庸太守统辖三县,所以城中既有太守府,也有县衙。
就像关平是房陵太守,麾下有九座城池,九个县令一样。
关平之所以拆掉上庸太守的府邸,便也是表明一个态度,从此再也没有上庸太守,只有房陵太守。
关平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派遣周雄,李飞,马谡三人前往军营之中,将申家兄弟留下来的数千人马,剔除掉高级军官,申家的人,与申家关系密切的人,又剔除年纪大的人,只留下青壮精兵。
若有不足之处,便在上庸当地募兵。凑足八个军候,四五千人。
就像任命的一样,命周雄,李飞为左右司马,周雄将亲兵,李飞统筹全营,马谡为参军。
在下达这个任命的时候,关平是说让周雄,李飞前往九县募兵,但其实打定主意是吞并了申家兄弟之后,取其兵马。
申家兄弟也不是夏侯惇,能得人死力。再剔除掉军官,以及申家的人之后,关平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这是第二件事情。
第三件事情,便是关平哭之了。关平下令将申耽,申仪兄弟厚葬,申耽以诸侯之礼下葬,申仪以将军之礼下葬。
因为申耽身上有朝廷认证颁发的列侯爵位,叫员乡侯。
在西汉的时候列侯爵位很值钱,传到东汉就不值钱了,就像是纸币一样,增发太多就不值钱了。
东汉的侯爷真的很多,多如牛毛。
尤其是黄巾之乱后,许多割据的贼寇都被封侯,比如说申耽就是员乡侯,所以侯爷真不值钱。
在厚葬了这对兄弟之后,关平用了少牢之礼祭祀,并且临丧哭泣,来了一把真正的猫哭耗子假慈悲。
当然是政治作秀。
这是要告诉所有人,申家兄弟不是我杀的,而是粗暴好杀的甘宁杀的。
关平还当众表示,会善待申家兄弟的遗孤,不予诛杀。并当众斥责了一番甘宁,让甘宁很是“羞愧”。
话刚说完,关平就开始动刀子了。
关平就对申家开始动手,他先收取了申家在上庸三县的所有土地,田宅,以及大部分的奴婢,允许申家的人保留财物,一点点奴婢。
然后将申家的族人分做两个部分,一部分迁徙往房陵居住,这部分是与申耽兄弟关系较远的族人。
另一部分则是申耽兄弟关系很近的族人,比如说申定,当然还有申耽兄弟的家眷遗孤,则送往了新野居住。
无事不得出新野。
就是软禁与监视,若是这帮人不动则好,若是动一动,关平的刀子就会落下。
至于剥夺田宅与奴婢,一来是为了削弱申家的财力根基,二来是收回奴婢僮客,扩充房陵的人口。
简单的说就是打土豪。
关平一直都知道申氏一族很强盛,僮客奴婢无数,但是等打了土豪之后才吓了一跳。
申氏一族加起来奴婢僮客的人口数量竟然足有七八千人,这还不算关平允许他们保留的少数奴婢。
加起来恐怕足有将近一万人了。
而整个房陵郡的人口也不过是十五万八千多人而已。
随着这批奴婢的释放,房陵的人口数量一下子突破到了十六万六千人左右了。
可惜啊,整个房陵郡也就只有申家才有这么大的势力,其余都是小土豪而已,打了不仅没有油水,还会落下不好的名声。
打土豪只是一颗流星而已,并不是人口的稳定来源。
此事五天之后便平静下来,偌大的申氏一族烟消云散了,对于普通吏民却是没有多大影响。
关平继续留在上庸,民事上任命了李超为县令,这人也是刘备时期的帮闲,一名稳重的文官,关平对此人很放心,不需要操心。
之所以留下来是因为李飞需要一点时间,才能整编,并且招募到到凑成八个军候的士卒。
凑足之后,也需要稍加训练,才能离开上庸返回房陵。
'160。第160章 谁风光?谁前途远大?'
关平对自己的定位分两个阶段,一直非常清楚明白。
备备在的时候,抱着备备的粗大腿使劲儿的蹭啊蹭。就算被逼迫打童工,也是无怨无悔。
但众事不理,只出个主意,搞搞发明。
之后关平被任命为别部司马,关平也是制作了训练大纲之后,便将事情交给了下边的张苞,李正等人统帅,自己甚至好几个月不去军营之中上班。
有备备的时候,关平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二世祖。
痛失备备之后,老爸赶鸭子上架,走马上任了。关平本心是打算劝说老爸北上投降曹操,得以过个安生日子。
靠老爸与曹操的关系,自己再搞好与曹丕的关系,未来还可以坚守二世祖的路线。可惜老爸不同意,坚决抗曹。
于是关平只能挑起大梁,搞出隆中对稳住局势,又出谋划策,出兵房陵。
但关平对自己的能力非常清楚,若说武艺还算凑合,没准能在老爸手下撑个三五回合?
反正关平是不敢跟文聘斗将马战的。
面对普通将军,关平则是冲冲冲。
明显的柿子捡软的捏。
治军,领兵也还优秀(这方面关平真的很行,新野上下认证的,童叟无欺。)但行军打仗,关平觉得自己如果没有马谡的帮助,绝对是庸才。
民事杂事也算了,根本一窍不通。
所以关平对自己的定位就是明赏罚,任用贤才,偶尔搞个小发明。
扬长避短嘛。
关平不是精明强干的强人,比不上曹操。
关平不是城府很深,知人善任的刘备。
关平也不是防御战几乎没输过的孙权。
关平只是知道历史,知道谁可用,谁不可用的穿越者而已。
人贵有自知之明。
若随意插手太多,便是抱大器却志大才疏,死无日矣。
就像是在上庸,关平将民事交付给县令李超,在军中将军事交付给李飞这臭小子,安全交给周雄这二小子。
不过也闲的发慌,要是在新野的时候,张雨跟在关平的身边,关平会没事调戏一下张雨,摸个小手,亲个小嘴什么的。
没事也可以逗弄一下邓艾这臭小子。
不过现在张雨母子不在身边,上庸一带又是不熟,出了门没准会被人给刺杀了。
关平毕竟刚刚暗中指使甘宁,将申氏兄弟给害了,申氏兄弟党徒众多,没准留下一二人,想要报仇雪恨。
若是出门溜达步了孙策后尘,那就贻笑大方了。
所以关平闲来无事,便来到了县衙内与李超交流。
李超乃是刘备时期的老帮闲,与刘琰是同一批人。那时候包括孙乾,简雍在内,刘备手下有十几个帮闲。
有五个跟随刘琰一起南下投奔刘表去了,这件事情关平还得感谢一下刘琰,少了许多帮闲,可是节省出了许多俸禄,可以供养更多兵马。
不过剩下的帮闲,也大多不堪重任。但是做个县令,也是绰绰有余。李超便是其中稳重妥当的人。
房陵郡九座县城,房陵与上庸是重城,关平便选了李超为县令。
李超四十来岁,身披袍服头戴冠并不儒雅,有些刚强官威。
关平到访县衙,李超自然是出门迎了关平进来,入了小厅后,李超请关平上座,命婢女奉茶水。
“太守到访,可是有所指教?”李超很是认真严肃的拱手行礼道。
李超四十来岁,在这个三十岁可以自称老夫的时代,属于半截入土的人。却向一个总角童子指教,看似有些儿戏。
但李超却并无异样。
在新野关平是公认的优秀,正是才比甘罗。孔子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李超虽然痴长许多岁,却对关平心服口服。
关平忽然造访,他还以为有所指教。
关平连忙摆手笑道:“李县令不必如此认真严肃,我此番登门,却是闲来无事,过来看看情况。”
但李超闻言仍然很严肃,一丝不苟的将上庸的情况禀报给了关平。
比如说吏民如何如何。
粮仓有粮食几何。
武库有多少兵器。
库房有多少金银铜钱帛。
李超是个优秀的县令,对于此间种种了然于胸。关平闻言连连点头,其实并不在意,他才不关心自己在上庸有多少钱呢。
任了李超为县令,就相信李超便是了。
关平听的不耐,但勉强听完了。随即,才问道:“对于水车与犁的推广,进行的如何?”
这才是关平所看重的。
水车,犁经过实践,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可以将耕种效率,提高一半。典农校尉部,本来制定是每人养护庄稼八亩,有了水车和犁之后,便提高到了十二亩,成绩斐然。
不过也有一个问题。
马良曾经说过,北方人口多,利用效率好。如果这两样东西传到了北方,恐怕会对曹操更加有利。
不过房陵地区有一个优势,偏远,消息走漏比较难。再说了,曹操那帮顶级的人,谁会在意犁,水车?
至少在不知道犁和水车的效果之前,是不会刻意打探一下关平是不是在上庸用了新式的水车和犁的。
关平先把上庸的民众养起来,养的富裕,等消息传出去了,关平估计就有更多的地盘了,也就不怕曹操也知道水车与犁了。
“太守放心。此事乃是重中之重,我已经召集工匠权利打造犁与水车,并组织人员疏通水渠,建造水库,在明年开春之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